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为何表现很坦然?

《红楼梦》这部小说,是一部女性的悲歌。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给予了女性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意义;

在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并不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可是就算这样伟大的作品,依然逃不开时代的局限。

《红楼梦》,是一部爱情悲剧。

但此时如果反转一下人物的情节,不是贾宝玉在万花丛中,学会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而是贾宝玉的官配薛宝钗是个万人迷,贾宝玉要在众多男子中吸引薛宝钗的注意,其余的一切情节都不变,那些古代的男人还会称《红楼梦》为古今奇书吗?

如果有这样的立意,恐怕这部书早就会被古人糟蹋得不成样子。

林黛玉这个形象,也脱不开时代的局限性。

黛玉这个姑娘是作者深爱的人物,作者把她的一切都赋予了贾宝玉这个人。

黛玉七八岁就进了荣国府,此生没有同第二个男子接触过。

这样的姑娘,就是古代所谓的冰清玉洁;这要的姑娘,在封建男人的眼中才配得上至情至性。

作者把黛玉的人;黛玉的心;黛玉的眼泪,全部赋予宝玉一人。

这么做,真得很残忍。在古代的时候,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实在差的太远。就算是身为世家大族的小姐,也逃不开男尊女卑的命运。

男尊女卑已经进入了古人的骨子,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整个时代就是男尊女卑

有的时候不能把林黛玉的形象拔得太高,这样一个小姑娘,根本无力承担反封建这么大的格局!

林黛玉就是在封建大家族长大的,她的所作所为,基本上符合封建道德对一个大小姐的要求。

人家是列侯出身,黛玉的父亲是真正的探花郎。

这位探花郎林如海,娶了荣国府嫡出的大小姐贾敏为妻。

古代的女子身份是否尊贵,是由她父母身份决定的。

贾敏的父亲是第二代荣国公,母亲是同样有爵位的史家小姐。

贾敏是真正的千金小姐,金尊玉贵。

可林家呢?

虽然林家祖上是列侯,但林如海的身上已经没有爵位,贾敏配林如海,已经有几分下嫁的意味。

可是贾敏下嫁又如何?

在夫权社会,贾敏不可能阻止林如海纳妾。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有妾,而且还不止一个。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

在《红楼梦》中,林如海和贾敏就仿佛神仙眷侣一般。

林如海是探花郎,才华横溢自不必说,这个男人还很温柔。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像林如海这样温柔的男子,是《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与他同辈份男子中的唯一。

可就是这样的神仙眷侣,也不能一生一代一双人。他们的生活中,依然要夹杂着其他女人。

林黛玉,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

她亲眼看到过,她的父母是如何相处。

贾敏作为一个世家大小姐,为了让自己有一个贤德的名声;

为了不让别人把妒妇这样的字眼扣在她头上,她也不敢要求家中只有她一个女人。

而林如海呢?

作为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大夫,齐家也要有规矩。

夫妻之间的相处,和丈夫与姬妾之间的相处,完全不同。

夫妻伉俪,可以举案齐眉平等相对。

而姬妾身份卑贱,不过就是服侍主人夫妇的奴婢而已。

就是在古代,也没有几个封建大家族的男子,敢宠妾灭妻。

正妻,多半不会把妾侍放在眼里!

妻与妾的地位尊卑有别,尤其是像袭人这种丫鬟出身的女子,如果做妾就是贱妾,同正妻相比,地位是云泥之别。

但如果把林黛玉说成是如王熙凤那般,处心积虑去争地位的那种女子,就太低估林黛玉的魅力了。

二.重情的林黛玉

前世的宿命,今生的因果,让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就同贾宝玉一见钟情。

荣国府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钟鸣鼎食、规矩森严的国公府!

偌大的荣国府,就没有小老婆感同正妻争宠的先例。

贾母的房里,也有很多贾代善的姬妾,这些的姬妾被人换做老姨奶奶。

这些老姨奶奶的人生巨悲惨,她们活动的范围,只有贾母院里的四角天空。

《红楼梦》中的大宴小宴无数,可是没有一场宴会,会有人想到这些老姨奶奶。

这就是小老婆的悲哀。

往下一辈,来看看贾赦和贾政的小老婆。

贾赦的妻子邢夫人是填房,邢夫人的家世不高贵,在荣国府内的地位也不高。

可就是这样的邢夫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贾赦的姬妾敢对她无礼。

贾政的妻子王夫人出身高贵,还生出了贾宝玉这个凤凰儿子。

但人生总是很无奈,贾政就是不喜欢王夫人。

贾政的妾侍很少,只有周姨娘和赵姨娘两个人。

周姨娘不得宠爱,活的就像一个隐形人。

可赵姨娘得宠!

赵姨娘在贾政的房里,几乎有着宠擅专房的地位。

可那又怎么样,在王夫人面前,赵姨娘一样要夹着尾巴做人。

再往下一辈说,王熙凤刚一进门,就能把家贾琏曾经的通房全撵出去;

贾珠一死,李纨也把贾珠曾经的房里人,全撵了出去。

这就是正妻的地位!

如果林黛玉嫁人也一定是正妻,林黛玉也会有这样的地位。而林黛玉和以上说的这些女人,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林黛玉的层次更高,这姑娘在乎心灵上的交流。

林黛玉在乎的,是知己般的情投意合。

林黛玉的这种精神需求,是封建社会的女子很少需要的。

林黛玉为贾宝玉流的眼泪;林黛玉看上去的哭闹与矫情,只为了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她的一颗心。

而林黛玉同样要求宝玉,以真心相回馈。

千万别把林黛玉想象成一个小家子气的人,林黛玉从没与任何人争过宠,别说是一个小丫头袭人,就是薛宝钗,林黛玉也根本没有同她争过宠。

如果贾宝玉把宝钗当成姐姐,他们完全可以正常相处;

如果贾宝玉把宝钗当成姐姐,他们完全可以互相照应。

这一点,林黛玉说的很明确:

“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黛玉的心对现代人来说很容易理解,黛玉的这份心思,就是爱情。

林黛玉只要求这份情是排他的,是独一无二的。

至于人,同样作为封建家族的大小姐,林黛玉还真不敢有这个要求。

在封建社会,女子禁止男人纳妾,就属于妒妇,会损害整个家族的名声。

如果林黛玉真的嫁了贾宝玉,黛玉不敢,也没那个能力阻止宝玉纳妾。

贾宝玉是一个风流公子,像袭人一样的丫鬟,同宝玉有几份情谊有可能是真的。

但千万别低估贾宝玉这个人,贾宝玉不是一个只有着皮肤之淫的蠢物,宝玉非常有灵性,他的精神境界,只有林黛玉能够与之共鸣。

贾宝玉真正的精神境界,连才华横溢的薛宝钗这个官配,都走不进去,更何况一个小小的袭人。

袭人在宝玉身边真实的身份是什么?

不过就是一个保姆般的大姐姐!

袭人只是对宝玉细心、体贴,服侍宝玉精心周到罢了。

等到宝玉长大后,他的任何心事,都已经不愿意同袭人分享。

宝玉的这个思想状态,林黛玉不会不知情。

林黛玉当然可以坦然地面对袭人,在黛玉的眼中,自己与宝玉的关系是这样的:

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而袭人呢?完全没有能力分走黛玉爱情的一杯羹。

其实袭人是一个最蠢的女子,袭人与宝钗都是看重权与利的女子,她们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宝钗必然容不下袭人。

而黛玉痴情也重情,重情的黛玉对权与利看得不是那么重,如果宝玉真的娶了林黛玉,黛玉才是可以容得下袭人的主母。

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为何表现很坦然?

袭人是怡红院的大丫头,也是第一个和宝玉发生云雨的女孩子。黛玉对宝玉爱的一心一意,很多时候宝玉只要多和宝钗走的近一点,黛玉都会生气,可是却在知道袭人和宝玉之事之后,不仅没有和宝玉吵闹,反而表现的很坦然,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一,黛玉知道袭人在宝玉心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发生那样的事也在情理之中

袭人虽然比黛玉和宝玉年长一两岁,可是大家差不多一起长大的,大家之间的情愫彼此都看得明白。大家能够知道宝玉喜欢黛玉,那么也能够清楚袭人在宝玉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黛玉是宝玉的知己,她自然最能明白宝玉的心意,宝玉对袭人不仅只有爱,而且有依赖,这种感情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王夫人和黛玉都不能够替代。

袭人常年都在宝玉身边服侍,可是只要袭人稍微离开一小段时间,宝玉都会觉得不自在,都会想要见到袭人。

别人听见还可,袭人听了,也不知为何,忙跑出来迎着宝玉,一把拉着问:“你怎么来了?”宝玉笑道:“我怪闷的,来瞧瞧你作什么呢。”袭人听了,才放下心来,嗐了一声,笑道:“你也忒胡闹了,可作什么来呢!”

其实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做什么,但好像只要有袭人在怡红院等着他回家,宝玉的内心就是安稳的。过年的时候袭人得到允准,回家玩耍半日,宝玉不放心让茗烟带着悄悄去看袭人。

宝玉除了不见袭人会想着她,有好东西也会想着给她留着,而且为了能够让她留在贾家一直陪着他,他可以答应袭人的任何条件,宝玉对袭人的喜欢也就不言而喻了。宝玉和袭人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彼此之间有意,还约定了终身,那么他们之间行了云雨之事也属于正常。

宝玉对袭人的特别的感情别人也许不知道,可是黛玉却非常明白。因此当她知道袭人和宝玉之事的时候,黛玉没有嫉妒也没有闹脾气,反而认为这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第二,大户人家的规矩,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

大户人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男子在未成亲之前会在房里放上两个丫头,这个贾琏的小厮兴儿说过,而且贾政也曾经同赵姨娘提起已经替宝玉和贾环看好了两个丫头,只是看着他们年纪还小就没有正式收房。这样的规定,黛玉出身大家,自然也是知道和听过的。

袭人和晴雯是贾母正式安排去照顾宝玉的人,晴雯是贾母早就认定可以给宝玉做姨娘的人,袭人后来也是王夫人默许的宝玉的姨娘候选人,所以对于袭人和晴雯这两个丫头,大家明里暗里都知道她们将来就是宝玉的屋里人。晴雯遵守本分不肯偷尝禁果,可是袭人却不一样。

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可是不管袭人有没有和宝玉发生关系,她都是宝玉默许的屋里人,这个默契黛玉和宝玉都是有的,因此知道了袭人和宝玉的事儿,黛玉自然也不会有任何情绪的变化。

第三,黛玉大气,愿意接纳袭人成为宝玉未来的姨娘

黛玉从来就不是一个小气的女子,她爱宝玉,可是宝玉依旧是自由的。黛玉会时时介意宝钗,那时因为那个时候她不懂得宝钗,而且觉得宝钗是情敌,可是后来她和宝钗和解之后,对宝钗比亲姐姐还要好。黛玉从来不在意宝玉会对多少女孩子好,因为这是宝玉的本心,只要宝玉对她们不是爱情,黛玉都不会吃醋。黛玉想要的是纯粹的爱情,一生一世一双人,因此她会介意宝玉的花心,可是宝玉对女孩子的照顾她却不会嫉妒。

如果没有后来的种种变化,黛玉以后就是宝玉的正妻,袭人是照顾了宝玉很多年的人,黛玉不会拈酸吃醋,她会给袭人一个名分,让袭人可以一直在宝玉身边。同样都是深爱宝玉的人,黛玉懂袭人的那份心意,因此也会成全了她。

黛玉早已想好了会给袭人一个名分,那么她也就不会介怀袭人和宝玉的事情。

红楼一梦,乐在其中。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为你带来有趣的红楼解说和小故事

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为何表现很坦然?

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也就是“初试云雨情,”后很坦然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即使她能同宝玉结为夫妻,也属于正室,那么袭人也只是一个小妾。因为,过去一般条件好的男人都会有小妾,如果是达官显贵,那么三妻四妾或者妻妾成群多的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所决定的。这就是延续香火的需要,如果大老婆不能生也不用耽心,有小老婆代劳,各种文明条款都是男人所定,因此,大老婆不愿意怎么办呢?只有忍气吞声。如果有胡适的老婆的狠气的话,哪怕胡适有色心,想跟父母包办婚姻的原配离婚,也没有那个色胆,在河东狮的菜刀面前胡适让㱑了,与原配老婆白头到老,虽然他的这位老婆是文盲,但持家过日子还是一把好手。他还非常尊重他的这个老婆,而且让那些喜欢胡适的女性也望而却歩。

因此,林黛玉并不排斥袭人,她心里知道,真正的竞争对手是雪宝钗而并非是袭人。即使贾宝玉跟袭人已经“初试云雨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袭人对于她没有威胁。

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为何表现很坦然?

袭人是贾母送给宝玉的通房丫鬟,负责宝玉的日常起居,也会回避对宝玉的性教育;即使嫁给宝玉,名正言顺后,地位也是妾。在封建社会,男人有三妻四妾习以为常。

黛玉真正担心的是宝钗,宝钗出身名门,又有王夫人做后台,薛姨妈又编造金玉良缘的说法。

宝玉黛玉虽然情投意合,感情真挚,但禁不住王夫人等人的干涉与欺骗,最终,宝玉宝钗的大婚之日,就是黛玉悲凉的离世之时,宝玉知道真相后,出家当了和尚。

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为何表现很坦然?

谢邀,因当时男人三妻四妾皆属正常,袭人的身份只能为妾,危机不到她的地位,且袭人很会做人,黛玉对她也不会排斥,当时女子七出有一条就是善妒,善妒之女是为当时社会所不喜的,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此等事已成自然,又何必大惊小怪。

林黛玉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为何表现很坦然?

知道宝玉与袭人之事后,林黛玉表现得坦然,理由为:

其一,身份不同,地位不同。

黛玉为千金大小姐,地位尊贵,以后嫁给宝玉也是正室夫人。

袭人是贾府买来的丫头,地位低,嫁给宝玉也只是做个姨娘,小妾是奴才,侍奉主子吃喝拉撒的。

我们可以看看王夫人对赵姨娘的态度。贾环推倒蜡油烫伤宝玉后,王夫人便把赵姨娘叫过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种子来,也不教训教训,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而作为妾室的赵姨娘是不敢还嘴的。

其二,见惯不惯,习以为常。

黛玉出生在林家,成长在贾府,林家贾府皆为贵族之家,大家族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她是见怪不怪。

父亲林如海除了自己母亲贾敏外,还有几房妾,舅舅贾政有正妻王夫人,还有赵姨娘,周姨娘等。

贾琏有王熙凤,平儿,后又娶尤二姐为二房,纳秋桐为妾。薛蟠先纳了香菱这个妾,再娶夏金桂这个妻的。

其三,只为己心,两情相悦。

黛玉是个聪慧的女子,注重与爱人的精神交流。她与宝玉心心相印,两情相悦,就足够了。小说有一段话叙述了她类似的心情。

黛玉便啐道:“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忙道:“我为的也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黛玉一听便沉默无话了。

后来她知道宝玉的心意,便不再乱吃醋,与宝钗也冰释前嫌,成为好姐妹。

综上所述,贵族公子贾宝玉与贴身丫环花袭人有了云雨情,林黛玉知道了,也觉得没什么,能坦然面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