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中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为什么二奶奶还要把他们赶出白家?
当《大宅门》中的白景琦同黄春珠胎暗结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生母二奶奶白文氏,已经是白家当家奶奶和百草厅的实际控制者。
那个时候的二奶奶,已经是整个白家的实际掌舵人。所以说她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凭感情,她做的一切事情都要从家族的角度出发;符合家族的利益。
不能说这个二奶奶白文氏没有一点私心,但是她把私心藏得非常好,处理起事情周到圆融。在表面上亲儿子犯了错同样要按家规处置,可实际上她连下台阶的梯子都早已摆好,她等着众人求情,让她儿子回来的那一天……
一.黄春的独特身份
白景琦让黄春怀上了孩子,但那个时候他们并没有成亲。晚清的时代,大宅门里成亲的规矩颇多,像白景琦同黄春这种关系,属于不守家规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黄春有着独特的身份!
她是詹王府大格格的亲生女儿。
可詹王府,却早已同白家结下了仇怨。这份仇怨还要从上一辈说起……
二奶奶的丈夫在给詹王府大格格看病时,诊出了这位大格格是喜脉。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大格格还是个未嫁大姑娘。
这引起了詹王爷的愤怒,砸了二爷的车。
在这时就已经能看出二奶奶的眼界,她认为冤家易解不易结。这件事情可以到此为止,直接罢手。
因为纸里包不住火,詹王爷会有明白的那一天。用不了几个月,詹王爷就会感激白家对他留下口德。
可白家老爷子忍不住这口气,他亲自到了詹王爷府上,明为问诊,实际上是给大格格安胎。
后来大格格生了一对龙凤胎,被詹王爷直接送人,被收养之人取名为黄立、黄春。
至此詹王爷同白家的仇正是结下!
詹王爷的女儿二格格,是同治皇帝的嫔妃。谁都能看出来,她的死亡是因为被慈禧所不容,所以暗中加害。
可这件事情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詹王爷直接就把目标,对准了在宫内当差的白家大爷。
而慈禧太后也必须对这件事情有交代,白家大爷被判死刑。虽然之后被人所救,但白家大爷已经被死亡,他还活着的事,白家人中只有二奶奶知道。
大爷的妻子,也因此而自尽。
也就是说作为詹王爷的后人,黄春这个姑娘是白家的仇人。
自己的儿子白景琦,同仇人的女儿在一起,这让二奶奶如何对大爷的儿女交代!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父母是被詹王爷所陷害而死。
可在二奶奶的眼里,对于这件事,她另有打算……
二.二奶奶的远见
在白家所有人的眼里,自家老爷和大爷的死,都与詹王府脱不了关系。
百草厅的几起几落,更是同詹王府有直接的关系。
可话又说回来,结下这仇怨,白家老爷自身也有非常大的问题。
白家老爷将自家的医术与口碑看得太重,却忽视了詹王府的名誉与大格格的口碑。
百草厅是卖药的,开门做生意就讲究和气生财。有时忍一时风平浪静,白家二爷毕竟是个男人,受一些羞辱、委屈算不得什么大事。
根本不能同大格格,一生的名誉和名节相提并论!
而且这件事情站在詹王爷的角度,他们家同样因此受重创!
詹王爷家名誉受损;
她的女儿大格格也无颜在家中居住,逃出了王府,去寻找她的一双儿女。
詹王爷,又何尝不是这起仇怨的受害者。
这件事情如果回到当初,白家老爷肯听二奶奶的劝,那么退一步海阔天空。
詹王爷也一定会明白当初白家的忍让,两家人和和气气,何乐而不为。
当二奶奶看到黄春这个姑娘时,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白景琦娶了黄春,那么就意味着詹王爷的后人同白家的正式和解。
等到白家人再见到大格格时,论的就是亲戚之情。
白景琦与黄春的孩子出生之后,大格格同白家的恩怨,将会一笔勾销。
同时也能利用黄春,拿捏得住她那个品行不佳的生父贵武。让他少出些坏水,去迫害百草厅的生意。毕竟女婿有钱,这位老丈人也能分到一杯羹。
而且黄春是前清王爷的后人,以白景琦的身份,很难娶到这样的媳妇。
娶黄春进门,无论是对白家、对百草厅、还有对景琦本人,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黄春这个儿媳妇,二奶奶完全认可。
否则以二奶奶的个性,怀孕了绝对不是可以过门的理由。
后来的杨九红同样怀孕了,可那又怎么样,女儿白佳丽可以进门。
而杨九红呢?
别说正经妾室的地位二奶奶不给她,就是白家老宅的大门,二奶奶都不让她进。白佳丽一生的悲剧,就起源于二奶奶的强势。
可是如何将黄春娶进家门,二奶奶必须把握住分寸!
毕竟黄春是仇人家的女儿,所以在众人面前该做的戏,二奶奶一定要做足。
既然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那么二奶奶就顺势受了黄春礼,也认下她是正经过门的儿媳妇。
但二奶奶毕竟是白家的当家人,如果以后的子孙都学成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大宅门就等于毫无礼仪、规矩。
而且大房一家人,很难接受这样一个弟媳妇。
二奶奶认下黄春是自家的儿媳妇,但同时把景琦夫妇撵出家门,不混出个样来不许回来!
这既是对大房的一种交代,这样大爷儿子、女儿就挑不出什么理,毕竟这时黄春已有身孕,将他们撵出家门,是一种最是一种巨大的惩罚;
同时也间接地保护了自己的儿子……
三.爱之深、计之远
二奶奶的儿子白景琦,在医药行业和做生意的方面绝对是一个天才。
可这个小天才的个性实在太强,他缺乏必要的打击和磨练。
用成为丈夫和父亲的方式,让他主动去扛下责任,是让他迅速成长的一个方式。
那时的白景琦,在白家已经待不住了。
他娶仇人的女儿不说,还交日本朋友,还杀过人,这样的白景琦本来就该出去避避风头。
而二奶奶也是在恰当的时间,给了他避风头的足够理由!
表面上,二奶奶是把白景琦和黄春撵了出去。可暗地里,还是周全地在保护他们。
管家给景琦夫妇指了一条明路,让他们去山东找已经出嫁的堂姐白玉芬。
白玉芬是提督家的少奶奶,颇有地位。有这位姐姐做靠山,完全可以保证白景琦夫妇的基本生活。
而且白玉芬是大爷的亲女儿,要她心疼弟弟、弟媳,那么那么黄春被白家接受,是迟早的事情。
从白景琦夫妇上路的那一刻开始,白景琦就必须从一个有些纨绔习气的少爷,直接过渡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时的白景琦需要成为妻子的依靠,更要成为未出生儿子的靠山。
为此,他必须开始打拼!
而白景琦的身上也真的有这个实力,他有祖传的制药经验和秘方,只要他认真实干,能闯出一番天地,对于白景琦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奶奶从来都相信儿子的能力,只是在大宅门的圈中混,一个少爷很容易沾染上纨绔气息。
二奶奶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这个儿子从头做起。洗去所有的浮华,成了一个真的能扛住家业的少东家。
二奶奶确实把白景琦夫妇撵出家门,可还是把他们撵到了堂姐白玉芬的身边。十月怀胎,在黄春生产之前,白玉芬无论如何都会把黄春带回来。
面对一个即将分娩的无助产妇,白家大宅门所有的人都会心软,那时都会张口,请求二奶奶把儿媳妇留下来。
大爷的儿子的心也不是铁打的,他同样会张这个口。
这时二奶奶的目的就达到了,顺理成章的就让儿媳妇进门,而且直接会得到所有长辈的认可。
当儿媳妇和孙子都回来的时候,儿子回来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大宅门》中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为什么二奶奶还要把他们赶出白家?
这才是二奶奶的大智慧!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从白家的安全考虑,还是树立自己威严和地位的考虑,白景琦和黄春必须要被赶出家门!
尽管二奶奶做出赶白景琦出门的决定后,白家的大部分亲人表示反对,甚至试图阻止,但最后大家都没能制止这个结果的发生,除了大家不敢反驳二奶奶的面子外,还有一些重要因素,是白氏家族不得不面对的:
1、黄春是詹王爷的外孙女,庚子国变之后,随着辛丑条约的规定,清政府要严惩抗击八国联军的清朝官员,其家属也要受到株连。原本位高权重的詹王爷连同他们整个家族一起被发配新疆。倘若黄春留在京城白家,一旦有关她的身世问题暴露,作为半个亲家的白家是不是也会受到牵连呢?
这也是几个月后,黄春重返北京,二奶奶仍然强烈地排斥黄春入门的原因之一,毕竟此时清朝还没有灭亡,这个秘密一旦外泄,白家很难承担这样的结果!
2、为了替老师季宗布报仇,正在郊外躲避战火的白景琦曾经杀死了一个德国兵,尽管表面上的目击者只有黄春和白三爷,但谁也不敢保证这个秘密不会外泄,一旦泄露出去,白景琦稀里糊涂地也变成了抗击八国联军的人,那整个白氏家族会不会又受到株连呢?
而除了这些隐患之外,二奶奶更顾及着另外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门风的树立,以及家族的价值权威!为了白家这个最重要的价值,二奶奶必须选择忍痛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
要知道,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二奶奶正式接手白家开始起,此时的白家完全是一副烂摊子,百草厅被查封、白家大爷被判了斩监候、白家老三把家里的流动资金蛀空的千疮百孔、白家更断掉了铁杆庄稼式的宫廷药品供奉,掌门人白萌堂又因此病重。表面上白家还有丰厚的家底,但在家族和生意场处于支离破碎的背景下,白家坐吃山空沦为破产户,这是早晚的事!因此,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重新重振白家的雄风!
而二奶奶花了整整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切!
通过维护魏大人和常公公的关系,百草厅恢复了宫廷供奉,一度被收购的百草厅因新东家——京城八大药房被二奶奶打得一败涂地,也被迫交出产业。白家不但收回了产业,更重新维护住了生意上的销路。
庚子国变时期,二奶奶巧妙安排,将白家大部分来不及拿走的财产及时的找地点进行隐蔽,避免了八国联军的抢劫,进而白家大部分产业得到了保全。更重要的是,西安躲避战火期间,白家大爷的儿子白景怡因为治好了老佛爷的病,心花怒放的慈禧更是赏赐了白景怡四品官职。白氏家族在原有的背景下,又重新打开了第二条清朝官场上的通路,官商结合之下,白家未来的发展更是不愁出路!
也正是白家上下看到了二奶奶十几年来的努力,在庚子国变之后,二奶奶在家族当中的威望才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顶峰!
可当二奶奶和家人回到京城的时候,面对白景琦制造的丑闻,二奶奶能不震怒吗?白景琦的所作所为不只是毁掉二奶奶的名声和威望,更有可能将刚刚恢复荣光的白氏家族再一次踹到谷底,如果二奶奶不依照加法进行严惩,而是纵容白景琦的行为,这合适吗?
面对黄春的遭遇,和她腹中的孩子,二奶奶也不是没有怜悯之心,可为了家族几十号人和十几年来好不容易维护和恢复住的产业,二奶奶就是在忍痛,也得做出牺牲!更别说十几年来的掌门人生涯,也让二奶奶明白了一个道理,家族可以面对灾难,但家族绝对不能失去门风,如果放弃价值观,随意的任性胡来,那白家只能会第二次迎来灾难!
白家大爷当年遭受了大难,但正因为他的善良和一次偶然的救人,让他最终获得了别人的帮忙,进而死里逃生!
而二奶奶更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降伏了清朝官场和京城药品行业商户们的心,才重新让百草厅成为了京城的药行老大!
但对于自己的儿子,那个从小就敢胡作非为的主,二奶奶更清楚地明白,如果不让他经历一场大磨难,下一代接班人的钥匙一旦交给他,白家和百草厅只会迎来一场更大的灾难!
《大宅门》中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为什么二奶奶还要把他们赶出白家?
影片中二奶奶一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强人形象,无论是收回百草厅,还是救白大爷出狱,对待白三爷的事情上都表现出她对家人的温情和宽爱。然而在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没有任何的容忍,直接赶出了白家,不在外面混好不准回来,其实这何尝不是二奶奶的另一种关爱呢?
要想很好的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大家来说一说,理一理。二奶奶之所以不顾骨肉亲情把白景琦和黄春两个人一起赶出白家大院,让他们自谋生路,原因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两点的。首先我们从白景琦白七爷年轻时的性格脾性来看:白景琦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其刚刚生下来之时就震惊整个个白家,“只会笑不会哭”你说奇怪不奇怪,在白家老太爷白萌堂一句“会笑好”成为全家中福星。
白景琦从小就非常顽皮不同于寻常孩童,像孩子中的大人一样,经常整蛊老师,把教书先生一个接一个的气走。直到遇到影响其一生的导师季宗布的时,才慢慢走上正轨,在季宗布先生的教导下白景琦成长很快,但身在豪门世家中仍然还是具有一股世家子弟的风气。二奶奶在其长大成人之后,给他安排了很多差事都被白景琦以玩笑姿态搞黄掉,这些事情让二奶奶也操碎了心,这也为二奶奶赶白景琦出门埋下了伏笔。(既然我给你安排的差事你不喜欢,那就自己闯荡一番。)
其次 从黄春的身世背景来看:要说黄春的身世,我们就要聊聊贝勒爷贵武和詹王府的大格格了。我们在影片中可以得知黄春是贵武和詹王府的未出阁大格格生的女儿,因为詹王府的大格格未出阁就怀有身孕,在那个年代这是不可接受的事情,是丧失颜面的丑事。
因此在白家二爷(也就是白景琦的爸爸)再给大格格诊断出有喜之时,被詹王府砸了马车,杀了马匹,这是对白家一个巨大的羞辱。再者白家大爷也是因为詹王府的二格格的事情被慈禧太后下了大狱,判了个斩监候,白家的几百年老字号百草厅也被查封,二奶奶经历多少苦难才盘回来,可以说白家对詹王府的人那是恨之入骨,恨透了他们。而白景琦偏偏喜欢上大仇人的女儿,这让二奶奶一时接受不了,无法面对黄春这个自己的儿媳妇。
从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后白景琦所做的一些事情来看: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之后,白家一大家都从北京撤到西安安稳,百草厅也封了门,整个白家只留下白景琦在京城看守。在白景琦京城看守期间和经常来店里喝酒的日本军官田木成为了好朋友,并一起交换了军刀以做友谊长存的见证。而且在此期间因为自己的老师季宗布先生被洋人杀害,而痛杀洋人的事情也被白三爷所见。
在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城之后,白家也重新回到了北京城。慈禧老佛爷掌控的清朝王室也开始对之前有接触过洋人的“叛国者”开始抓捕,判罪。当二奶奶从白三爷哪里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心里面也就有了要送白景琦出北京城避风头的想法了。
最后 从二奶奶心中隐秘的想法来看:二奶奶随着经历很多事情也慢慢的开始心力憔悴,而且随着白景琦成年也到了该考虑家族继承人的大事了。而白景琦的种种做法都没有达到二奶奶的标准,没有做出什么可以服众的事情,可以说历练还不够,还不能支撑白家这个百年大家族。
所以二奶奶就有了让白景琦出去历练,磨练自己让他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做出一番成绩来,这样也能更好的服众 也为将来更好的继承家族事业。
看似是一场二奶奶绝情铁面,其实乃是二奶奶的良苦用心啊!白景琦也是看出了这些才有了后来在济南做出一番惊天地的大事,让二奶奶刮目相看。《大宅门》中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为什么二奶奶还要把他们赶出白家?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白景琦与黄春是私订终身且未婚先孕,二奶奶作为大宅门的当家人,得立规矩,守规矩。如果二奶奶不把他们赶出去,以后还怎么当家管别人!
第二,黄春为詹王府的外孙女,是大格格与武贝勒的私生女。詹王府包括武贝勒与白家十几年的恩怨是非,让白家人也不愿意接受黄春,假如说白景琦不是先斩后奏,二奶奶是不可能同意白景琦娶黄春。
白景琦敢做敢当,并没有逃避责任。现在二奶奶把他们俩人赶出去,也是对白家人一个交待(二奶奶没把话说死,就是让景琦混出名堂来再回来)。
也正是因为二奶奶赶走了白景琦,才成就了白景琦,让他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少爷成长为一个能吃苦耐劳,独立自强,有担当的男子汉,白景琦在济南府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医者,一个有有头脑的商人: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
《大宅门》中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为什么二奶奶还要把他们赶出白家?
黄春是谁?白家仇人之女,詹王府大格格所生。当年白二爷诊断岀大格格未婚先孕,被砸了马车。老爷子白萌堂再次登门明为道歉实则安胎,数月后大格格产下一对龙凤胎。白萌堂将大格格"未婚先孕"的丑事公之于众,让詹王爷丢尽了颜面。两家结仇,詹王爷后来将白家大爷投入牢狱,被判斩监后就是秋后问斩。虽然二奶奶偷偷的救了白大爷,但瞒的密不透风。白家所有人都以为詹王府的人杀害了大爷。
黄春与白景琦未婚先孕二奶奶把他们赶出白家是不得以而为之。二奶奶当家必须赏罚分明才能服众。自己儿子与仇家之女私通,用白文氏二奶奶的话:"丢尽了祖宗的脸"!全族人都盯着二奶奶,如果这事二奶奶处理不公,以后谁还会受二奶奶的管控。尤其是白三爷做为白家小儿子,早就因为他爹把家教给二嫂管不服气,平时没事还找事现在事到临头了,二奶奶不处罚白景琦,白三爷真会造反。
二奶奶"大公无私"把怀孕的黄春和白景琦赶岀大宅门,堵住了众人的口舌。精明的二奶奶还有私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白景琦"安国办药"陪着涂二爷等走了一遭,长了不少见识。对药材的价格品质以及经商之道都深有体会。而且还知道回家给家人买礼物……这些都是二奶奶"放手一搏"让白景琦走出大宅门的英明决策。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的意志。白景琦也确实争气,"黑七泷胶庄"就此诞生,也造就了白景琦白手起家的经商奇才。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奶奶施行的是"挫折教育"。其功效与现代《变形记》的节目有点类似。"慈母多败儿"白三爷是父母宠大的"幺儿"。长大后慌话连篇,坑蒙拐骗,吃喝嫖赌抽……多亏二奶奶当家后不断的敲打他,才没有再犯更大的错误。二奶奶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也是希望白景琦能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
黄春刚怀孕被二奶奶赶出大宅门,临盆之际由白玉芬送回来。二奶奶能留下黄春也是众人求情的结果。明面上是"看白玉芬的面子留"其实"黄春为她生了白胖孙子"二奶奶欢喜的很,才不舍得再把孙子推出门呢?二奶奶做事向来"一剑双雕"!黄春非常感激二奶奶教子有方。她与二奶奶的婆媳关系非常好。二奶奶到哪黄春跟到哪,总是搀扶着,比女儿白玉婷贴心!
《大宅门》中黄春已经怀了白家的骨肉,为什么二奶奶还要把他们赶出白家?
为什么这部电视剧不叫《白家大院》而叫《大宅门》?光名字就能体现大宅门里的规矩有多严厉,再加上黄春是仇人的女儿,就更不能进家门了。白老七的性格叛逆、天不怕地不怕,活脱一个孙猴子,老太太也借此机会磨磨儿子的棱角。
不知道大家看过《大宅门1912》没有,虽说这是第三部,但是讲述的是白七爷被老太太撵出去,在济南拼打的故事。在济南七爷认识了陆青青,陆青青是个新派人物,正好和二奶奶的传统形成冲突。当陆青青知道二奶奶不让杨九红会家,甚至生了孩子也要抢走,在她眼里二奶奶就是个“法西斯”。但是等她们在济南会面后却产生了感情上的碰撞,知道老太太做的一些“独裁”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宅门里的女人是悲惨的,再加上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低下,能熬到二奶奶这个地位也是很少数。自古以来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小家小户都这样,更何况像白家这样整天在风口浪尖的家庭。七爷取黄春要是搁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现在,估计早就上了头条,成千上万的爆文一天之内能席卷整个网络。
二奶奶为了维护宅门的面子,即便是怀了白家的骨肉,也不可能直接让他们进家门。不过最后黄春还是进了白家门,这就是规矩下的人情味。杨九红的女儿到死也不认她,为了泄愤也重演了二奶奶“夺子”的剧情,一个举动毁掉了四代人本该有的幸福。无论如何评价,都没有对错,封建的时代背景造就的产物,人们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