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红楼梦》中的贾环是贾政的庶子,赵姨娘是他的生母,他是宝玉的亲弟弟。

贾环其人既没有主角的光环,母亲也是死鱼眼睛,入不得进金陵十二钗。因为找不到赵姨娘的判词,也就是完全没有他们母子结局的任何线索。

但贾环的结局,也就是他的下场会不会比宝玉好,依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贾府抄家时,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贾府最终的败落,源自于皇帝下令抄了他们的家。这种上达天听的大案,根本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挽救的。荣国府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挽回局面的能力。

在荣国府被抄家之前,史家已经衰落。薛家也早就沦落成了真正的皇商,无官无爵、没有任何地位,帮不上任何忙。

现在只剩下了贾家和王家!

而以帝王心术而言,皇帝要打击某种势力,对于参与到这种势力的几个家族,必然是同时打击,绝对不会给他们留任何喘息的机会。

何况此时的贾家,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国公爷了。贾家地位最高的贾赦,不过只是一个有虚爵一等将军。

一无实职,二不领兵,在皇帝眼里收拾贾家,不过是要收拾北静王和背后主谋的前奏罢了。

砍掉阻碍的枝杈后,皇帝才会收拾真正的主角。

贾府被抄家时,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这些个人都有实锤的罪名。他们一定会依法被问罪,等待他们的是牢狱之灾。

夫荣妻贵,丈夫倒霉,妻子也难逃被追责。

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王熙凤,谁也难逃牢狱之灾。

这个时候的贾宝玉和贾环,谁也跑不了。这对难兄难弟,同样会被羁押。

有一句俗语,叫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这些个公子、少爷被羁押时,正是牢头们拼命的在他们身上榨取资源的机会。

想吃点好的吗,想日子过得舒服点吗?那就把身上带的,身上藏的好东西都吐出来吧!

所有的狱卒,心都黑着呢。

他们耳聪目明,他们一定会琢磨着,敲诈谁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一定会仔细打听了,荣国府这些人地位的高低。

这时候贾环受的虐待一定比宝玉少。

贾环,一个丫鬟生的庶出少爷,年纪又小,从他的身上榨不出太多的油水。这些腹黑的狱卒心里一定明白。

可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凤凰,从他的身上一定能得到财富。

狱卒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虐他,来捞取各种好处。

在这一段期间,这两个兄弟没人能救得了。

荣国府的上层会被定罪;敕造荣国府会被皇帝收回;家产会被抄没;奴仆会被发卖。

贾环的母亲赵姨娘,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他们一家都是奴籍,属于荣国府的财产,在抄家后全部都会被发卖。

这时候的宝玉和贾环一样,都变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

他们的人生彻底被改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二.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落魄的凤凰,真的不一定比鸡过得好。

凤凰这种鸟,看上去很神。但是他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或者换一种说法,这种神鸟很难过正常的百姓生活。

而鸡就不一样了,不管是玉米、谷子还是螳螂、蚂蚱,都可以果腹。鸡不在乎吃嗟来之食,很容易活下去。

贾宝玉和贾环就是凤凰与鸡的区别。

贾宝玉和贾环因为年幼,极有可能被赦免,然后还给他们自由。一同得到自由的,还会有李纨这位贞洁烈妇和她年幼的儿子贾兰以及年幼的巧姐。

曾经贾宝玉在大观园中,享受的就是凤凰般的日子。

在大观园,这个风光旖旎的世界,贾宝玉被众星捧月,从没有受过伤害。

他的衣食用度都是最好的,在家有丫鬟伺候,出门有小厮子陪着,这样的大少爷根本不识人间疾苦。

他不知道柴米油盐的价格,不知道日常劳作的辛苦。更重要的是,这位少年除了风花雪月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变现的能力。

当没有家族、家人、还有财产支撑时,贾宝玉何以为生?

而且那个时候的贾宝玉不是单身一人,他已经成亲,他靠什么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别起什么高调说宝玉怎么痴情,他是少爷的时候,绝对不会为了林黛玉出家。

他出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扛不起家族的责任。

本来他的寡嫂李纨、弟弟贾环,还有侄儿贾兰侄女巧姐儿,都应该由这位最年长的兄弟、叔叔来照顾。

可那个时候的宝玉自顾不暇,他谁也管不了。以至于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

当一个人的自尊,同能力不相匹配时,贾宝玉最后呢,还不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贾宝玉,他还不如一个乡下的妇人刘姥姥。

而贾环则完全不一样。

虽然也是荣国府的少爷,可家还从来不是一个凤凰,他最多算是一只野鸡。

贾环夹在贾政、王夫人、赵姨娘三人之间,从小就学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必然是贾环的必修课。

贾环的生母是赵姨娘,赵姨娘一家子都是奴仆,是真正的下里巴人。使得贾环从小就少了几分大气,但多了几分狡邪。

人情冷暖、买卖行事,这小子绝对懂得。

年幼的贾环,展现在众人的面前,是一个人猥琐、举止荒疏的小冻猫子。可他猥琐的状态,是在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常年高压下才形成的。一个孩子常年被训斥、被贬低,不可能有舒展大方的个性。

可这些随着贾环的逐渐长大,都渐渐地被淡化。

贾环的品质比宝玉低劣,但他有着比宝玉坚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从小就受惯了白眼,不在乎长大之后再多受一些。

贾环没有宝玉才华横溢的灵性,但他绝对比宝玉更擅长科举一路。

从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到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贾环的进步,其实神速。

贾环不一定多有出息,但他会看脸色、能见风使舵,加上念过书,有些诗才,他完全可以凭着这些成为宝玉最看不起的清客相公!

贾环根本不在乎吃嗟来之食,只要能活得下去,自尊算不得什么。

若干年后,李纨会得到: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

这说明贾兰绝对做到了科举而仕,给他母亲带来了凤冠霞帔。

这时,贾环完全可以靠着同贾兰自幼结下来的叔侄情谊,让贾兰为他谋一份差事。

宝玉那高人一等的灵性与悟性,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而贾环呢,从未有过高贵,所以可以轻易地低下头。

人在红尘俗世中日子过得更好,一定是贾环。

是他妥协了人生,还是人生妥协了他?也许二者都是。

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红楼梦》里的贾环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庶子,生母是赵姨娘 ,一奶同胞的姐姐是探春。嫡姐元春,嫡出哥哥贾宝玉,侄子贾兰。

在大家眼里,贾环是个坏孩子

贾环故意拨翻烛台 ,用蜡油烫宝玉。金钏跳井后,贾环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害得宝玉被打得皮开肉绽。

贾环是一个可怜的、得不到救赎的孩子。

贾府里,只有侄子贾兰和他经常在一起,他只有贾兰一个朋友。其余人都无视贾环。

贾宝玉有贾母和王夫人宠着,爱着;有父亲严厉管教着。

贾环的生母赵姨娘只会骂他;嫡母王夫人总让他抄写无聊的经书;父亲贾政不打骂贾环,也不重视贾环。

小丫头芳官,宝钗的丫头莺儿都看不上贾环,对荣国府三爷没有起码的尊重。

芳官将茉莉粉扔炕上,也不递给贾环。莺儿直接说贾环不如宝玉。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元春令大家猜谜语,编谜语。大家的谜语元春都猜了,唯独批评贾环的谜语:不通!然后还说贾环没猜中自己出的谜语,其他人都有奖励,只有贾环和迎春没有奖励。

奖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被贵妃姐姐认可,被贵妃姐姐批评。贾环是自卑的。

大家听了贾环编的谜语都笑了。在大家族的聚会里,贾环总是可有可无的一个,要么没有他;要么是被嘲笑的一个。大观园诗社便没有贾环,贾母的赏赐也永远没有贾环。

鲁迅说:“而在我眼中,看到的贾环,他是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他是被封建礼教吞噬的,他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他是得不到救赎的孩子”。

贾环不漂亮,学习至少比宝玉好。

贾宝玉“神采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贾环气质不如宝玉,长相没有宝玉漂亮,得人意。

贾环在文采上不如贾宝玉,但是他在八股文和四书五经方面比宝玉学得好。

第七十七回,贾政向贾环、贾兰二人道:“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论题联和诗这种聪明,你们皆不及他。今日此去,未免强你们作诗,宝玉须得便助他们两个。”

贾政对儿子和孙子的评价也该很客观。贾环也不是一无是处。

贾环没卖巧姐

贾环没有卖巧姐 后四十回里说贾环和贾芸,贾蔷,王仁合谋,将巧姐卖给番邦王爷。可是,在平儿和刘姥姥的努力下,救出巧姐。他们的计划没成功。 从巧姐的判词来看,卖巧姐的是狠舅奸兄。没有叔叔。贾环是巧姐的叔叔。他应该没有对巧姐落井下石。

贾环的结局

1.纨绔子弟的悲剧结局

如果贾环像续书写的那样“宿娼滥赌,无所不为”。那么,即使有座金山,也会被他败光,贾环的结局一定不妙,一定是个悲剧。

2.贾环成为大阮,潇洒过一生

姐弟之间的也许会有差距,但是差距应该不会太大。探春是一个志向高远的姑娘,她的弟弟也不会差太多。贾环在贾府被抄家后,也许一瞬间长大了,懂事了。他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方向。

宝玉写姽婳词那回,大家看了贾兰和贾环的诗,纷纷夸奖:“这就罢了,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功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这段话是否暗示,贾环日后成为大阮,阮籍。贾兰成为小阮,阮咸。

贾府被抄家时,贾环年纪小,还是庶出,又不得宠,他应该没被牵连。

贾环大约和生母赵姨娘离开了荣国府。赵姨娘和贾环本来就是荣国府的边缘人,经常被人瞧不起。而且生活不富裕。因此,贾府败落后,对贾环母子的打击不太大。落难后,他们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不像贾宝玉,王夫人等人登得高,摔得惨。

贾环日后即使考不上举人,进士,考个秀才不成问题。贾环如果艰苦朴素,当个教书先生,维持生计还是可以的。

也许贾环后来还当个小官,可是不久后归隐。贾环此生寄情山水,乐天安贫,潇潇洒洒度过一生。

贾环的结局和宝玉的结局谁好?

好与坏是相对的。对于许多人来说,出家是痛苦的。可是对于贾宝玉和惜春来说,出家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和圆满。

对于贾环来说,他一定不愿意出家,不愿意遵守清规戒律。出家对于贾环来说是无边的苦海,是无尽的痛苦。

如果贾环勤俭持家,不会大富大贵,也不会衣食无着;如果贾环是一个纨绔子弟,那么他的结局一定是悲剧。

贾环和宝玉的结局都是自己选择的,无所谓好与坏。

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贾环的结局当然要比贾宝玉好很多。

贾宝玉是贾母溺爱的孩子,贾母的溺爱斩断了贾宝玉的手足。贾宝玉离开贾母、离开贾府那个生存环境,他可能一年都活不了。

高鹗程伟元编的续书,说贾宝玉出家当和尚了,其实是为了照顾了读者的感受;因为读者们都希望贾宝玉能幸福快乐地活着。实际上,贾宝玉并非去当和尚了,而是死了。

贾宝玉没有上进心,不喜欢读经读史,也不喜欢仕途经济,天天在女孩子堆里胡混,养就了一副懦弱的性格,吃苦耐劳、坚强勇敢、奋斗拼搏统统与他无缘。

贾宝玉不可能考上任何一个职位,更不具备赚钱养活自己的能力。身边贫困的老亲戚都被贾母得罪完了(请参考我以前的文章),不会有人帮他;贾母巴结过的那些皇亲国戚,一看他家被皇帝收拾了,躲着还来不及呢,不可能救助他。

再说,救助这样一个废柴有用吗?再说别人也没能力救助他呀!

救助贾宝玉,得给他提供贾府那样的生存环境,不但给他一个大观园供他居住,还得给他准备一大帮小姐丫头供他消遣。

所以,这个连吃饭穿衣都不能亲力亲为的巨婴只有死路一条。

贾环就不一样了。

在贾府里,贾母并没有宠爱贾环,这使得贾环得以健康的成长。还有贾政、赵姨娘、王夫人其实对贾环都很好。

是的,对你严格就是对你好;让你读书写字就是对你好。像贾母那样,从你小的时候就给你安排一群妻妾丫环,那并不是爱你,而是害你。

所以,毫无争议地,贾环像他的大哥贾珠一样,早早的就进了学,走上了仕途经济之路,为官做宰去了。

当然,贾兰也会做官。

贾环和贾兰做官以后会照顾贾宝玉吗?

绝对不会!

因为贾宝玉在得势的时候,对贾环和贾兰太过冷淡。

贾宝玉过生日的时候,贾环贾兰去给他拜寿,贾宝玉懒得看他们一眼;但是当女孩子们去了,贾宝玉马上又说又笑兴奋不已。

如此让人不齿的行径,足以让贾环贾兰寒心。

《红楼梦》第25回,赵姨娘就扎小人儿诅咒贾宝玉,恨不得贾宝玉死掉。所以,这种心胸的人,当贾环中举贾宝玉落魄之时,毫无疑问地会愉快地享受复仇的快感。

贾宝玉的结局越惨,贾珍、贾蓉、贾琏、贾环、贾兰、贾琮越开心,他们都会袖手旁观,甚至会落井下石。

郑重声明:这不是现代观点读红楼,溺爱是害这一点有许多古代的人都知道。

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死啦死啦!秦可卿还活在世上时,环爷就已死啦。

贾环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人物,连贾环都没读懂的人,就别再浪费时间研究《红楼梦》了。

读者都十分清楚,作者在给作品人物角色、地名取名时,习惯用谐音字。大家凡读到人名、地名时,都习惯用谐音去解读一下名字隐藏的含义。可是,不少研读《红楼梦》的朋友在遇到环三爷时,就不愿去面对现实,总是逃避用谐音方式解读环三爷。

贾家有一个贾环,还有一个贾璜。别说贾府那么大的家族,即使是小门小户,也绝对不可能在家族内这么取名。作者已给环三爷取名贾环,还要弄个贾璜出来,实则以谐音解读方式告诉读者,贾环和贾璜就是同一人。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求源。从该回可知:贾璜〔贾环〕已娶了包括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在内的一屋子大小老婆,还与璜大奶奶生了儿子。而且,贾璜〔贾环〕已死啦,璜大奶奶成了书里所说的寡嫂。贾璜〔贾环〕都已娶妻生子了,宝玉岂有不成亲之理?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可卿仙逝消息传出之后,贾代儒带领贾家男丁前往宁府奔丧,作品罗列出一个名单,可是,名单里就没贾环的名字。作品细如牛毛。环三爷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作者绝对不可能忘了,是因贾璜〔贾环〕在这个时期已死了。

第五十三和第五十四回,作品前文出现贾环时,就没见贾璜,后文贾璜复活了,贾环又不见了,贾环已被贾璜取代了。这两回,作者以此方式暗示:贾环就是贾璜,两个名同一人。

咱们弄清贾环和贾璜的关系后,就能弄清神幻之笔里的很多问题。所以,把环爷与璜爷的关系搞清楚,对于研读作品显得十分重要。

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一开始,贾环好像是个笨孩子。

贾环猜贵妃的灯谜猜错,贾环出的灯谜元春不猜,说是不通。

接下来我们又感觉贾环是一个坏孩子。

因为他用蜡油烫伤了宝玉,并且诬赖宝玉逼淫母婢,害宝玉挨了贾政一顿苦打。

但是到了第75回,我没有发觉贾环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因为贾环的诗的水平不但与贾宝玉的相差无几,而且被贾赦称为有"侯门气象",并且预言“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关于贾环的文字,前80回到此为止,那么贾环最后到底怎样了呢?我以为贾环真的会袭爵。

在红楼梦中,许多地方都是前后文照应的,而且一语成谶的比较多。而关于甲环的这段文字,作者更是在题目上标志出"新词得佳谶″,可见贾环的结局很有可能袭爵呢。

按照通行本第一百一九回,贾宝玉最终撒手悬崖,离家出走了,而皇上大赦天下,并大施天恩,让贾政袭了爵,那么谁会袭爵呢?书中没说,但我以为是贾环。

当然贾兰也有袭爵的资格,但到底让谁袭,却要看大家的心愿。贾兰可以袭爵,但对贾兰来说,他未必看得上这一个空头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有更大的前程,没有必要去袭。而贾环没有贾兰的前途光明,承了空爵位,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光环。至于朝庭,则是希望是贾环,因为贾环袭爵,对朝廷的威胁最小。

其实不管贾环袭不袭爵,他最后的结局,都应该算比贾宝玉的强。毕竟,贾宝玉最后走绝情绝爱地出家了,而贾环仍在红尘中潇潇洒洒。

贾环最后去了哪里?下场会不会比宝玉更好?

谢谢邀请!

初始,贾环的人生可以说是够悲催的,其最大的根源用王熙凤说探春的一句话:“只可惜没有托生在太太的肚子里。”没有托生太太肚子里,便遭别人小瞧,再加上他那倒三不着两的亲妈赵姨娘本身教育能力有限,生生地有把他带歪了的趋势。

所以,我们看到年少的贾环,大过年的跟莺儿打牌输了钱就耍赖,不想付,而闹得尽人皆知。因为嫉妒宝玉,故意推倒烛台烫伤了宝玉的脸。当着父亲的面的添油加醋说金钏跳井的事,把贾政气得火上浇油,也成了宝玉遭痛打的原因之一。

从这些行为看来,贾环,就是一位在一个不健康环境下养成的心理不健康的少年,他的个性里没有表现出一点点正面的形象来,我们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点阳光的样子。甚至连祖母贾母都不甚理他,表现出了讨厌他的样子。

但是,别忘了,我们在贾环身上也看到了另一面。作为贾家勤学上进的重孙子贾兰,他更多的时候却是和贾环在一起的,按理说贾兰应该跟宝玉更亲,这是嫡派亲叔叔。可是,我们看到贾兰很少跟宝玉一起,偶尔两个人碰到一起,宝玉也是不冷不热地跟贾兰说两句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书中我们却看到贾兰有多次是跟贾环一起出现,说明平时他俩时常在一起。为什么勤学上进的贾兰愿意跟贾环在一起?我们只能理解为在贾兰的里,他的那位在众人眼里不受叔叔并没有那么可恶。贾兰是个被忽略的孩子,贾环也是,他们之间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而我们只不过没有发现贾环身上的闪光点。

秦可卿说跟王熙凤说“登高必跌重”,宝玉一向受众星捧月,将来贾家落败了,他的失落也应该是这个家里最重的人。反之,贾环一向就没那么受器重,当有一天贾家不行的时候,他所受到的打击相对而言也会小得多。书中第七十八回,宝玉、贾环和贾兰一起应贾政之命来写诗,结果大家也对他表现了较高的肯定。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贾环真的懂重了,长进了,也为他今后的安身立命打下了根基。或许他后来的日子要比宝玉好很多也未定。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