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闲月阁事件,华妃明知被陷害了,为何不跟皇上讲明实情?

木薯粉事件和闲月阁这两个事情是挨着的,木薯粉事件之后,甄嬛必然会想到,她的宫内已经出了内奸!

而这个内奸做事并不干净利索,找出这个嫌疑人非常容易。

甄嬛的聪慧,只要顺着这个内奸就能抓住这个内奸的主人,然后摆这个人一道,还能让她有苦难言!

闲月阁这个局,甄嬛布置了好久,根本不是临时起意,以华妃的智商,没有曹琴默的辅助,她根本无力解开这个局……

一.由浣碧牵连起来的闲月阁和事件,和木薯粉事件

木薯粉事件是华妃集团对甄嬛的一次陷害!

她们不惜利用曹琴默的女儿温宜公主的身体,喂曹琴默的女儿年幼温宜公主吃下木薯粉来陷害甄嬛。

可这件事情做的根本不利索。

因为第一,这件事情不是甄嬛做的,甚至不是甄嬛身边任何一个人做的;第二,甄嬛也从未安排过哪一位宫女去取过木薯粉。

于是自作主张去取来木薯粉的浣碧,马上就成为了唯一的嫌疑人。

甄嬛只要顺着浣碧这条线,就可以很快的对华妃一党进行反制!

华妃利用浣碧会用谁来牵线?

华妃想要利用浣碧,但以她高贵的身份,绝对不会主动去见浣碧。

华妃同浣碧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牵线之人!

华妃党就两个人,一个是愚蠢的丽嫔;一个是腹黑的曹琴默。

华妃不傻,丽嫔不堪重任,同碧浣牵线之人必然会是曹琴默。

于是甄嬛就半真半假地给曹琴默送礼,而曹琴默也半真半假,虚以委蛇地同甄嬛应付。

曹琴默根本不相信甄嬛!

她把甄嬛送给温宜公主所有的衣服都给扔了出去,唯独留下了那一盒蜜合香。

蜜合香是香料中的极品,以曹琴默不得宠的地位,根本用不上这种顶级香料。

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爱慕荣华富贵的曹琴默,根本不可靠。

甄嬛去离间她同华妃的关系,很容易。

人若进了点了蜜合香的屋子,那香味儿留在衣服上,虽然淡却长久。

甄嬛在浣碧的衣服上闻到了这股香味儿。

证据确凿,无从抵赖。

甄嬛对华妃一党的打击正式开始,闲月阁事件也开始上演……

二.闲月阁事件

此时沈眉庄由于被华妃陷害假孕,被禁足在闲月阁内。

皇帝有旨,任何人不准探视被禁足的沈眉庄!

闲月阁外有侍卫把守,闲月阁门口,也有皇帝身边的宫女芳若姑姑看守。

此时皇帝正在盛怒之下,谁去探望沈眉庄,就是作死的行为。

而甄嬛就是要利用这一点,她要利用华妃急于解决掉她,此时必然急于求成的心理,去反将华妃一军,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在后宫之中,甄嬛同沈眉庄情如姐妹。此时甄嬛想要去探望、救助沈眉庄这件事,华妃绝不会起疑心。

既然做局,就要玩的和真的一样。甄嬛做局,连她身边最亲近的崔槿汐和流朱都不知道。

甄嬛在分配人手时,故意留下浣碧,给浣碧向曹琴默报信儿的时间。

而甄嬛自己带着崔槿汐和流朱,假意要给沈眉庄去送东西。

甄嬛自己一出门,就直接到了敬妃的宫中,陪敬妃聊天去了。

这两个女人,都在等着看华妃的好戏。

甄嬛笃一定华妃一定会来吗?

是的,华妃一定会来。

因为以曹琴默的腹黑,一定能看出这就是一场请君入瓮的局。

但她一定会选择向华妃报信。

华妃屡次利用曹琴默的亲生女儿温宜主去争宠,甚至不惜作践公主的身体,害她生病。

作为温宜公主的生母,曹琴默早就对华妃恨之入骨!

此时的曹琴默,巴不得甄嬛会马上整垮华妃。

那样她们母女就太平了。

三.周密的布局

在木薯粉事件之后,一定会让甄嬛在痛定思痛之后,引以为戒!

闲月阁事件,甄嬛布的局十分周密,让人叹为观止。

甄嬛为自己找足了时间证人,在后宫地位颇高的敬妃,还有敬妃身边所有的宫女,都能为甄嬛做她不在闲月阁的时间证明。

如甄嬛所料,华妃很快就在闲月阁门口吵闹起来。

这证明她对曹琴默心理分析都是准确的,曹琴默已经对华妃起了二心。

华妃在闲月阁外吵闹的理由是,她收到消息,有人去闲月阁探望被禁足的沈眉庄。

而闲月格外负责看守的芳若姑姑,当然不会放她进去。

以华妃的愚蠢,芳若姑姑越是拦着她,就越会让她相信,甄嬛就在其中。

华妃自己也不会料到,皇帝会来得如此之快。她太低估芳若的能量了,那可是御前之人!

华妃看到敬妃和甄嬛一同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已经懵了……

四.华妃自吞苦果

此时的华妃,已经被御前的芳若姑姑,以几句话就扣上了一个大帽子。

华妃试图抗旨不尊。

此时敬妃也好,甄嬛也罢,她都是无法追究。她必须面对的首要矛盾是,要向皇上解释清楚,她为什么要试图擅闯闲月阁。

而皇帝早有旨意,任何人不准探视沈眉庄。

这任何人自然也包括华妃。

此时华妃的狗头军师曹琴默没有在她的身边,她的身边是等着看戏的敬妃和甄嬛。

已华妃的骄傲和自尊,绝不允许自己敬妃和甄嬛面前露怯!

而且华妃向皇帝讲明什么实情?

浣碧告诉她甄嬛要去闲月阁吗?事实胜于

雄辩,当时的甄嬛同敬妃在一起,华妃的任何解释只能是越描越黑。

当时华妃选择自吞苦果,是她在宫斗中做的为数不多的正确选择。

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解释,只会让皇帝认为她愚蠢而莽撞,虽然失掉了恢复协理六宫之权,但那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当时皇帝正倚重她的哥哥,闲月阁事件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化。

如果华妃试图在皇帝面前解释,以她的愚蠢,只会越描越黑。到那时候就不是失掉协理六宫之权,而是要被追究抗旨不遵的大罪了。

抗旨不尊会丢掉性命,而且牵连家人。

甄嬛传:闲月阁事件,华妃明知被陷害了,为何不跟皇上讲明实情?

继木薯粉事件之后,甄嬛开始策划反击,此时的年羹尧刚刚打了胜仗,这时候反击华妃自然需要谨慎再谨慎。

于是甄嬛布了一个大局,先是跟华妃阵营的曹琴默取得联系,并设下圈套,同时给自己阵营的浣碧来了场反间计,一举将华妃引入了闲月阁圈套。

就这样,在甄嬛、槿汐姑姑、敬嫔、芳若姑姑等紧密配合下,把华妃和浣碧骗得团团转。

这就是闲月阁事件,可以说此次事件的结果是除了华妃,其余人员皆大欢喜,当然,这之中也包括了曹琴默。

那么我们就有一个疑问了,华妃在当时明知被骗,为什么不向皇上控诉呢?

一、

这段戏,华妃的蠢让人生怜,要知道这可是剧中最聪明的几个人联合起来坑她,她再聪明,也抵抗不过众人啊。

闲月阁事件,策划者是甄嬛和槿汐,参与者是敬嫔和芳若姑姑,将计就计、顺水推舟者是曹琴默。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解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以及分析一下华妃究竟败在哪?

先说浣碧:

浣碧真是傻得可爱,可恨,可怜,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白瞎了自己跟着亲姐姐甄嬛这么多年。难道她不明白,甄嬛的智商是碾压她几条街的,不然的话在《甄嬛传》中也活不了这么多集。

如果说勤政殿曹琴默攻击甄嬛事件,她尚且能脱身外,那么木薯粉事件,绿衣粉鞋事件后,她用脚指头想一想,也得明白甄嬛对她已经不满了。

况且在这之前,因为她吃醋安陵容的事,已经敲打了她好几次了,包括让她注意自己的身份,包括警示她做事要注意分寸,包括拒绝她的陪睡。

但甄嬛,太了解她了,算计她根本不用绕弯子,直接跟她说就行,她铁定信。所以甄嬛就直接跟她说,自己要去闲月阁找沈眉庄,浣碧立马两眼放光,好情报,得赶紧告诉曹琴默去。

而同样在场的流朱却想着,小主甄嬛一向谨慎,怎么今天这么鲁莽:

“可是欺君的大罪,实在不必去冒这个险?”

二、

再看第二个关键人物——曹琴默!

在前面甄嬛送她蜜合香时,曹琴默面对甄嬛的示好,已经透露给她重要信息:

“上次听了那些混账东西的话,倒叫妹妹受了那么大的委屈。”

混账东西的话,可不单指木薯粉事件中作伪证的太监和宫女,更是指勤政殿一事、木薯粉一事,提供情报的浣碧。

之前我们也讲过,高手对招,根本不用多说,用眼神就能交流了,曹琴默收下那盒蜜合香,也就暗示着她接下了甄嬛伸的橄榄枝。

这次浣碧过来传递信息,她为什么怀疑都没怀疑就转告华妃了呢?

不仅我们疑惑,事后华妃也是疑惑不已:

“你也是,一向细心的,今日怎么……”

是啊,你一向细心,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呢?曹琴默给的解释是,一是自己疏忽了,二是自己急着给娘娘汇报,得到了情报太在乎娘娘了,所以就没有核查就报了。

曹琴默在剧中的智商,至少也能排得上号了,她真的会疏忽吗,当然不是!

她跟甄嬛见面时,都不打自招,先主动承认错误,讲了自己挑拨了甄嬛跟皇上的感情。要知道甄嬛都不承认是她挑拨了,她却主动认错,就是因为都是千年的狐狸,不用玩虚的。

前脚甄嬛破天荒的第一次送礼,后脚浣碧就跑来报信,曹琴默再傻,也得想想两件事的联系不是。就算不想,总得派个人去监视一下甄嬛到底有没有进闲月阁吧,就算事先不监视,等甄嬛从闲月阁出来再抓不行吗?

三、

但是曹琴默什么都没做,只是把情报汇报给了华妃,闲月阁现场,她躲起来去都没去!

要知道前有眉庄假孕,后有木薯粉事件,这时候甄嬛还跑去私会沈眉庄,这不是故意给华妃机会吗?她如果真这么傻的话,眉庄假孕事件中,她就被拖下水了,这件事肯定有诈啊。

再说第三个关键人物——敬嫔:

敬嫔挺悲催的,无儿无女无美色,年纪又大了,在甄嬛进宫前,还是不结盟运动的践行者。

其实年轻时的敬嫔是作为压制华妃的人选入宫的,在剧中开头选秀女时,皇后就曾这么夸过沈眉庄:

“听说沈自山的女儿,很有当年敬嫔的风范!”

只是现在的敬嫔沦落到在家里数砖,以及偷偷做小孩子肚兜的境地,恰巧就被从后门进来的甄嬛看到了……

其实在这之前,敬嫔就有意向甄嬛靠拢了,比如得知甄嬛跟四阿哥套近乎时,就曾经善意提醒她要明哲保身。后来在沈眉庄饭菜有毒一事上,也是她及时跟皇上做了汇报,这其实都是站队的表现。

这次甄嬛的突然来访,让她很惊喜的,同样那句话,都是千年的狐狸,一点就通。等听到门口有人喊华妃娘娘驾到,敬嫔还有点疑问,但甄嬛说了一句:

“她来,自有她来的道理!”

四、

就这一句话,俩人迅速进入状态,彩排都不用彩排,就心有灵犀一点通,共同把枪口对准了华妃。

都不用甄嬛多说,敬嫔就静静地等着看好戏了,有人讲这个计谋甄嬛可能提前跟敬嫔沟通过。我觉得不像,或许聪明人打交道就这么随意吧,随机应变也能达到目的。

第四个关键人物——芳若姑姑:

有人觉得这次事件中,芳若姑姑已经向甄嬛靠拢了,不然怎么会帮着她下套呢?

其实不然,整个过程,芳若姑姑只是拦着华妃不让她进去,说的话也全是实话,并无半点设计的意味。

况且,甄嬛胆子再大,也不敢让芳若姑姑,这个御前的人听从自己的安排,万一她去向皇上告密了咋办?

甚至于,我(杨角风)觉得芳若姑姑之所以拦着华妃不让她进去,反而是保护她的表现,毕竟皇上有圣旨在,任何人不允许去探望沈眉庄。如果把华妃放进去了,那么不仅华妃会掉入万丈深渊,自己也难逃干系,必然受到处罚。所以,芳若姑姑并不在甄嬛的设计之中,而且她并没有说一句假话,全程也是面无表情,完全不像槿汐、敬嫔、甄嬛那样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听说芳若拦着华妃没让她进去,皇上说了一句:

“很好,不愧是朕御前的人!”

其实很好理解,假如华妃真进去了,那么皇上该怎么下台,自己说过的话当放屁吗?

可是真要把华妃给处置了,前线将士的心又不稳了,放华妃进去的芳若又该怎么处置呢?

五、

皇上为什么连让华妃协理六宫的机会都不给了?

首先,沈眉庄假孕事件疑点重重,再加上有人给沈眉庄饭菜下毒,以及后来的木薯粉事件,见多识广的皇上必然已经怀疑是华妃搞的鬼了。

因为年羹尧打仗的事,使得皇上不得不委曲求全,表面上还得对华妃宠爱有加,但心里烦闷得很。

这次华妃竟然违背圣旨,擅闯闲月阁,虽然未遂,但是不把自己,不把皇后放在眼里,这才是他最愤怒的事:

“有皇后的手令吗?”

事后,华妃恨恨地瞪着甄嬛,说了一句:

“你今日摆本宫一局……宫中时日还长,我们走着瞧吧!”

那么华妃已经知道自己被甄嬛摆了一局,当时为什么不跟皇上讲,是甄嬛陷害自己呢?

因为她不敢啊,这倒让我想起了《大明王朝1566》中的细节,之所以浙江这边的官员宁可伤天害理也要把改稻为桑搞成。目的就是一白遮百丑,有了这个功绩,前面的违规违纪也就有情可原了。

同样,华妃在得知甄嬛擅闯闲月阁之后,也是违规前来捉贼,如果落实了甄嬛的罪名,她的违规就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偏偏甄嬛没有违规,反而成了她华妃擅闯闲月阁了,她还能说什么,趁着擅闯未遂,保全为上。

而且她也说不出口啊,说自己是从甄嬛身边的奴婢浣碧那里得到的消息,是浣碧背叛了甄嬛,皇上也得信才行啊!

六、这件事之后,除了华妃,所有人都很爽:

皇上正发愁怎么安排华妃呢,她就找上门犯错了,反而不让皇上纠结了,永远剥夺了她协管六宫权力,年羹尧那里还没话说。

曹琴默也很高兴,这件事自己做的滴水不漏,华妃那个笨蛋竟然没看出来是故意坑她,连甄嬛和槿汐都看出来了,是啊,曹琴默怎么就让华妃来得那么快?正因如此,也给皇上爱女的理由,命令曹琴默看好自己的温宜公主,不要再让华妃接触了。

敬嫔也很高兴,被华妃压制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借助甄嬛算计了她一回,她越生气,敬嫔就越高兴。同时也跟甄嬛结了伙,还把自己偷偷做小孩肚兜的事透露给了甄嬛,为日后甄嬛的孩子给她养,奠定了基础。

眉庄也很高兴,经此一役,守门的卫兵少了一半,也终于跟甄嬛见到了面,沟通了信息,也为日后的见面留下了余地。

甄嬛当然更高兴啊,她不仅试探了浣碧,还坦诚布公地跟浣碧交了心,让浣碧回心转意转而死心塌地;同时她还收了一名虎将,也就是敬嫔,两个人相当默契地演了这场戏,也为后来成为共同孩子的妈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沉重地打击了华妃,以后不管甄嬛遇到了什么问题,皇上必然第一个想到是不是华妃在捣鬼?

更重要的是,甄嬛试探出了曹琴默的二心,也为后来最终除掉华妃奠定了基础。

所以,整个闲月阁事件,大家皆大欢喜,唯独华妃,不知道咋回事,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是啊,美丽又妩媚的华妃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了呢?

甄嬛传:闲月阁事件,华妃明知被陷害了,为何不跟皇上讲明实情?

编剧不让她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