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红楼梦》中的探春和贾环,同为贾政与赵姨娘的子女,这两个人是亲姐弟。
但是在荣国府探春是高不可攀,人人敬重的玫瑰花。而贾环却是人物猥琐,举止荒疏的小冻猫子。
探春在贾家的姑娘中最出类拔萃,她还有着理家的权力。贾环却总是被打压,排斥在荣国府的核心圈子外。
可探春的待遇真的比贾环高吗?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也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一.探春是个姑娘家,更容易被主母容下
可贾环却是个男孩子,容易威胁到宝玉的生存
荣国府给所有姑娘的待遇是一样的。她们在一起长大,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教养,给的资源都全部是一模一样。
可荣国府这样的贵族家庭,给了姑娘们养尊处优的地位和精心的培养,是要求回报的!
这种回报就是女孩子的婚事,要用一个女孩子的终身来回报。
把话说回到探春身上,探春是一个女孩子,她没有威胁到王夫人嫡子的能力!
王夫人最多在探春出嫁的时候给一份丰厚的陪嫁,就能得到善良、慈爱的名声。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在豪门公府从来不是问题!
所以探春能被王夫人容得下;这笔陪嫁,王夫人愿意也舍得给。
而且探春漂亮,她俊眼修眉,见之忘俗;探春有才华,文学修养是贾府姑娘中最优秀的;探春能干,也有管理才能,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母。
探春的这些优点加上王夫人的背书,她有足够的能力去攀高枝,嫁到好人家。
如果探春嫁得好,必然对荣国府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如果探春嫁得好,将来必然能对宝玉起到帮扶的作用。
探春的未来同宝玉的未来相辅相成,因此王夫人有足够的理由去保护探春。探春不会受到打压。
贾环是个男孩子,情况完全不同。
王夫人是个愚妇,她没有胸襟和远见。在王夫人浅薄的见识中,一个优秀的庶子对嫡子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王夫人从贾环一出生,就安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废柴。
贾环的生母赵姨娘卑贱的出身,决定了她毫无混贵族圈的综合实力与教养。
贾环留在赵姨娘身边,只能学会他娘的目光短浅、轻薄粗俗、举止不端的品性。
王夫人能允许探春留在自己身边,长成一个名门闺秀;而把贾环留在赵姨娘身边,任其自生自灭。
庶女探春有才华,可以帮衬到贾宝玉。
可如果贾环有才华呢?
无论是在家族地位、财产继承、都会给贾宝玉带来巨大的压力!
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王夫人在家族的地位!
王夫人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有一个无能的庶子对嫡子才没有威胁,只有一个无能的庶子,才可以轻易的分些家产就把他打发掉。
所以王夫人会尽其所能的去打压贾环,让他的待遇显得很低。
所以在内宅之中,在王夫人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探春看上去比贾环的地位要高很多。
王夫人纵然身份高贵,也不过就是一介深闺妇人。她的手纵然伸得再长,也伸不到二门之外。
荣国府的二门之外,才是真正的男人世界。
二.贾环有能力靠自己去改变人生境遇;而探春绝无可能
虽然贾环这个庶子一直被王夫人所打压,出于对自己名声的考虑,王夫人并不敢虐待他。
在官中的待遇上,贾环同宝玉始终相同。
他们的月钱、分例都毫无区别。
更重要的是,贾环同宝玉在教育资源上也毫无区别。
贾政这个父亲虽然严厉,却毫无轻视庶子之意。
兄弟两个有相同的受教育资源,意味着贾环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贾政这位父亲并不偏心,他把人脉同时介绍给了宝玉与贾环。
如果贾环能吃的十年寒窗苦,好好学习,走科举正途,那么他就是家族未来的新星!
荣国府的贾琏没有读书的才华,而宝玉虽然有才华,却不是考科举的那块料。
如果贾环能中进士,开始走上仕途,他就会把荣国府从武荫世袭转为真正书香门第。那时候荣国府的全部资源都会向他倾斜。
华丽丽的爵位,世代递减。而强大的个人能力,却会逐步增强。在强大的个人能力面前,世袭也会显得黯然无光。
只要贾环还努力,他永远有机会拼出自己的天空,另立一番事业。
而探春呢?
作为一个姑娘家,她的生存范围,永远都是豪门公府深墙内的四角天空。
她再优秀、再努力、再讨好王夫人,永远改变不了她庶出的出身!
探春对自己的未来毫无决定权。
探春将来会嫁给谁,她自己非但无决定权,甚至连过问都不可以。
探春的命运,永远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就意味着,她的人生如浮萍般飘荡不定。
探春的人生,不过就是被荣国府这个豪门公府用金笼子豢养着的。
荣国府看探春资质高,就给她高待遇,把她豢养得金尊玉贵。
然后待价而沽,换一个好价钱!
如果探春有选择的权利,她一定不想过这样的人生。
探春的日子,看上去过的金尊玉贵,待遇高。而实际上她毫无自主权,命运随人摆弄。
无论是她的人生,还是她的婚事,都将成为荣国府同某些家族交换利益的资本。
贾环虽然一时受到打压,可是他未来的决定权,始终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他有能力,就可以走出荣国府随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探春的未来,永远只能寄托在别人身上;贾环的未来,却可以自己去创造。
探春同贾环相比,贾环的待遇实在是比探春高太多了。
为什么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一、贾环的地位并不低探春低,而且明面上看,和贾宝玉一样
就份例来说,贾环的地位并不比探春低,也不比宝玉低。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想升袭人为姨娘,问起袭人的编制,说宝玉并没有一两银子的丫头,袭人还是贾母房里的。王熙凤接口说,袭人还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玉使,她那一两银子的分例还在老太太屋里领。如果把袭人的编制划在宝玉屋里,须得贾环屋里再添一个才公道均匀。
结果王夫人从自己的份例银子中每月拿出来二两银子一吊钱给袭人,袭人占用了王夫人屋里的编制。
在贾府,每一个级别的主子,该使几个丫头以及丫头的等级,都有一定的份例,名义上来说贾环享受的待遇和贾宝玉是一样的。
第五十五回,书中写到,贾宝玉、贾环和贾兰每年上学的费用都是八两银子。
只是因为贾宝玉格外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疼爱,所以贾母和王夫人把自己的资源偏给了贾宝玉一些。贾环作为庶出,其享受的资源,以及在贾府的存在感和贾宝玉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二、贾环和贾探春都是赵姨娘生的,为什么我们感觉贾环没有探春的地位高?
1.两人的抚养人不同,成长的氛围不同。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贾探春自小跟着贾母生活,直接接受贾母的教育。贾母出身高贵,贾母直接教育培养出来的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都知书达礼,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贾环自幼是赵姨娘抚养,赵姨娘出身低,见识短,而且和贾府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不仅自已经常吵闹争取存在感,而且经常挑唆贾环。举两例:
贾环和莺儿玩牌,贾环输了抵赖,被贾宝玉说了几句。贾环回到家,赵姨娘看他不高兴,没有安慰,却问道:“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贾环说了假话,说本来同宝钗玩,莺儿赖他的钱,宝玉撵他回来的。
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这没意思?”
受了委屈的贾环,回到亲母处第二次被伤害了,而且训他上高台盘,骂他下游没脸。在这样的教育下,贾环心中必须生出对其他家人的仇恨,而仇恨会显示在行为中,所以不久,贾环就故意用蜡烛油烫了贾宝玉的脸。这样的贾环谁会喜欢呢?
2.探春和贾环虽一母同胞,但探春能辨明形势,做事得体、又很有分寸。
在封建社会,小妾生的孩子都归嫡母所有,叫嫡母娘,叫亲母姨娘;所以探春说他眼里只认王夫人为娘,王子腾为舅舅。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我们感觉探春很无情,但当时的现实确实就是如此。
3.探春有才气,是带刺的玫瑰,而贾环行为慌疏,举止猥琐
探春理家期间,表现出来的才气,令王熙凤都忌惮三分。
她借赵国基去世事件有力打压了试探和准备看笑话的吴新登家的,弹压了无理取闹的赵姨娘;蠲免了玉、环、兰人学中的八两银子;在大观园实行责任承包制,不仅减少了维护花木的使费,而且使婆子们更尽心尽力、恪尽职守……
探春做事果断,不卑不亢,也有远见卓识。在查抄大观园时,探春怒斥凤姐、周瑞家的等,说这样的大家族从外面杀来是杀不死的,必须内部自己乱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一语成谶)。探春秉烛以待,语言犀利,让查抄小分队在秋爽斋受阻,她还怒打了不识好歹的王善保家的脸。
其实不仅探春比贾环有存在感,探春比迎春和惜春也都有存在感。
才情超群的贾探春,不仅作者喜欢,也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喜爱。她不仅在大观园、在荣国府有存在感,在读者心中也更有存在感。
就每月份例,贾府里的少爷、小姐们都是一样的,但谁又能赶得上又红又辣又有才情的贾探春更受人喜欢呢?
为什么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如果以贾母的喜好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准,那么探春的待遇确实要比贾环好很多。但是若以物资享受、家族地位、社会地位为标准,贾环的待遇则优于探春。
贾母是贾府的最高长辈,她的喜恶可决定一个在荣府受重视程度的高低。黛玉第一天来贾府,王夫人嘱咐她别沾惹宝玉。黛玉说:“我来了,自然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岂得去沾惹之理?”
黛玉的这一席话,透露出当时的礼仪规范:姊妹们应该在内院随祖母、嫡母成长,接受她们的教导;兄弟们则另处别室,接受另外一种教导。
贾府大致也是按这一礼仪要求做的。在黛玉没来之前,迎春、探春、惜春随贾母居住,读书认字。黛玉来之后,贾母将迎、探、惜移至王夫人的抱厦,交由王夫人照管。和礼仪要求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宝玉衔玉而生,贾母视其为珍宝,将他留在身边,和姊妹们一块儿娇养。
贾环没有自带传奇,在贾母这里无法获得宝玉那种特殊宠爱,他只能按规矩,和家中其他男孩一样,在另室别院成长。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区别不出贾环和探春待遇的高低。荣府玉字辈的男孩,除宝玉外,贾珠、贾琏、贾琮都没有享受到贾母的特殊宠溺,这不能视作贾环的委屈。真正令贾环不如探春的,是贾母喜欢探春的同时又讨厌贾环。
贾母最喜欢的孙辈是宝玉和黛玉(这里就不提元春了),在他俩之外,诸多孙儿中,贾母最喜欢的就是探春了。
贾母过大寿,南安太妃亲来贺寿,提出要见府里的女孩儿们。贾母命人叫来黛玉、宝钗、宝琴、湘云,除这几个客人家的女孩,自家的女孩儿只叫了探春。贾母对探春的偏爱,令邢夫人都吃醋了。
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贾母以一顿饭表达了自己对抄检的态度。由于抄检当天晚上,探春对抄检表示出强烈反对,还打了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贾母特意留探春陪自己吃饭,以表达对探春的呵护和肯定。
中秋节夜晚,诸姊妹都散去,只有探春留下来,陪贾母至夜宴散场,贾母感动的说她“可怜见儿的”。
凤姐生日这天,贾琏拿着剑追击凤姐至贾母跟前。贾琏仗着贾母素习疼他们,连邢夫人和王夫人也不怕,逞强闹了来。由此可见,贾母对于其他孙子,虽不及对宝玉的疼爱,也还是喜欢的。只不过,贾母却明显的表示出对贾环的厌恶。
第二十二回,众人一块儿玩猜灯谜,贾环和贾兰也在。贾母唤贾兰坐在身边,抓果品给他吃,对贾环则没有丝毫表示。
中秋夜,宝玉、贾兰、贾环各作了一首诗。当宝玉和贾兰写毕,贾母都令贾政行赏。唯有贾环写完诗,贾母一声不吭。对贾环有着明确的漠然。
贾母不喜欢贾环,应该和宝玉有关。贾母深爱宝玉,而贾环与赵姨娘常常背后算计宝玉。在无形中,贾环成为贾母的对立面。探春积极地靠近宝玉和王夫人,与宝玉情深友爱,很自然的和贾母立场一致。如此,便造成了他姐弟俩在贾母心中喜恶不一,从而令人看起来,贾环在荣府的待遇低于探春。
贾环不招贾母待见,受到一些冷遇。除此之外,有好多待遇都比探春高。一:物资待遇
首先在仆人的配备上,贾环就比探春多。(很抱歉把仆人归于物资享受类,这是因为仆人多寡是待遇高低的一种,因此不得不如此归类。)
第三十六回,凤姐向王夫人说起宝玉屋里丫鬟的待遇情况,道:
“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
由此可见,贾环的仆人配备状况,是向宝玉看齐的。
宝玉有八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另有若干个婆子。宝玉、黛玉等人入住大观园时,贾府给他们每一处都添多两个嬷嬷、四个丫头。贾环和赵姨娘随贾政、王夫人居住在荣府正院,不必给他额外添加婆子丫鬟,贾环应该比宝玉少六个仆人。
就算是比宝玉少六个,贾环屋里的仆人也不会比探春少。探春的仆人配备和黛玉的一样:奶妈、两个贴身丫鬟、四个教引嬷嬷,另有五六个粗使丫鬟,再加上入住大观园时添上的两个嬷嬷和四个小丫鬟,共有二十个左右。按宝玉的标准,贾环应该有八个大丫鬟,几个小丫鬟,另外还有奶妈及若干婆子。粗略算来,人数只会比探春的多,不会少。
和宝玉一样,贾环还配有小厮跟随他出行,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和内侄钱槐都是负责跟随贾环上学的。宝玉去上学那天,有李贵等三四个大仆人和茗烟、锄药、扫红、墨雨四个年幼的小厮跟随,跟随贾环的仆人大概也有这个数。如果比宝玉的少,就谈不上凤姐所说的“公道均匀”了。这是贾环作为男儿身,比探春多出的待遇。
贾环和探春一样,每月的月钱都是二两银子。不过,贾环因为上学,每年都有八两银子的茶水费。这笔费用后来被探春蠲黜,但也是贾环曾经享受过而探春从未有的。
二:家族地位和社会地位
贾氏宗族玉字辈的兄弟,序齿排在贾环之前的有贾珍、贾琏、宝玉和贾琮,因此在祠堂祭祖的时候,贾环不能站在重要的祭祀位置上,只能和族中子弟们在较远的地方按次站列。
尽管如此,贾环在家族里的地位还是比探春高,要知道探春作为女孩儿,连进祠堂的资格都没有。她只能嫁入夫家后,进夫家的祠堂。
第五十五回,凤姐感叹探春命薄,没有托生在王夫人的肚子里。平儿说:“奶奶也说糊涂话了。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凤姐叹道:
“你那里知道 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得了去。”
在外人眼里,贾环的庶出影响不大,对婚配没干扰。探春却会因为是庶出,遭人挑拣,极有可能被人嫌弃。
贾环虽说是庶子,在将来分家产的时候,只比接续贾政遗脉的正支少,和嫡子中的余子待遇相当。如果贾珠活着,他是贾政的主系,得大部分财产。宝玉和贾环分到的产业将会同等。如今贾珠死了,宝玉成为主系。宝玉取代的是贾珠的地位,并不影响贾环原有的待遇。因此,在外人看来,庶子不庶子不是大问题,他仍是豪门大族的子孙。
贾环不招贾母待见,受到一些冷遇,但是他作为主子该有的待遇,并没有遭克扣。总的来说,贾环的待遇不比探春低。
为什么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主动投靠了贾府老管家王夫人,贾环和母亲赵姨娘却一起整王夫人的儿子。王夫人能不收拾赵姨娘?探春又精明能干又有王夫人撑腰,谁敢不把她放在眼里?
爱惹事的贾环
赵姨娘本来也算是个主子,但她完全没有主子该有的样。她会跟一个丫头大吵大闹,殊不知这样只会更让人看不起。赵姨娘还爱惹事,她买通马道婆陷害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下她把贾府的“大佬”都得罪了。贾环永远和母亲站在一条线上,之后我们看到贾环故意把蜡烛推到宝玉脸上,害得宝玉脸被烫伤。宝玉可是贾府的未来,贾府家长们的心肝宝贝,贾环居然敢害他,你说贾环在贾府能好过吗?
还有一点也值得大家注意。贾政看宝玉时,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宝玉这孩子真好看,再看看贾环,一脸猥琐的样子,贾政直摇头。对贾环来说,老爸嫌弃,王夫人又把他视做对手。王熙凤和王夫人又是亲戚,王熙凤自然也不会对贾环好到哪去。王熙凤发起飙来,连赵姨娘都骂,她怎么会高看贾环呢?贾探春和贾环可就不一样了。
精明能干的探春
探春是个自尊心很强而又精明的女子。她知道以自己母亲的身份,她不可能在贾府立足。于是探春主动投靠了王夫人,也就是不怎么认赵姨娘这个亲妈了。
后来王熙凤病了,她脱探春管理贾府,探春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她母亲来向探春多要点钱好为她舅舅办丧事,可探春丝毫不给母亲面子。
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有个婆子半开玩笑地在探春身上摸索。这下可把探春惹毛了,探春伸手就是一巴掌。连王熙凤都看呆了,连忙把责任往婆子身上推。试问这样的一个探春谁敢不尊敬?读到这里,想必大家对赵姨娘和探春都没什么好印象吧!
分别时刻见真情
直到探春远嫁外地时,这对母女才真正得以相认。抛开了贾府的束缚,探春没必要再争权夺位了,赵姨娘也没必要再和女儿争吵了。这时她们抛开一切杂念,才明白她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
为什么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在物质生活上,贾环和探春、宝玉是一样的。
他们每个人都有十多个人伺候,丫头婆子数量一样,贾环还多小厮和仆人。
在月例银子上也一样,都是二两银子。
王熙凤说过,如果给宝玉一个每月一两银子一个月的丫头,也得给贾环配一个一两银子一个月的丫头,这样才公平。
在精神生活上,贾环比较匮乏,探春比较丰富。贾环人见人烦,探春是花见花开。在大观园的业余生活中,探春过得很丰富,有一大群人玩。他们开诗社,赏花,赏雪,赏菊,赏红梅,他们写诗,饮酒,说酒令,占花名等等。平时还经常和迎春下下棋。探春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贾环的精神生活很匮乏。没有姐妹们一起玩,丫头都瞧不起他。经常被太太抓去抄枯燥无味的佛经,不能出去玩。
偶尔出去和莺儿玩一会儿,还被莺儿耻笑他不如宝玉。气得贾环直哭。
大观园里的活动从来没有贾环的份。贾环只能和贾兰玩。
探春被贾母教养,贾环由赵姨娘教养。探春背后有贾母,贾环背后是赵姨娘。探春从小被贾母教养,养得大气、有理想、有抱负。探春的背后是贾母,贾府最尊贵的老太太。给老太太面子也得高看探春一眼。
贾环被赵姨娘养大,眼界和心胸有限,仅盯着家财这个小目标。贾环的背后是赵姨娘,因此没人把贾环当回事。
不过也幸亏,赵姨娘把贾环养得这么不堪。如果贾环处处胜宝玉一头,贾政爱贾环比爱宝玉更甚,王夫人能饶了贾环?
自信的原因造成喜欢探春的人多,喜欢贾环的人少。探春拿自己当主人,有自信心;贾环没有自信心。
宝玉说话探春不爱听,马上反驳,驳得宝玉哑口无言。贾环在小丫头面前都不敢和宝玉比,他不敢和宝玉说一个不字。
探春的朋友也多,大观园里所有的姐妹都是探春的朋友。王夫人还让探春管家。贾环的朋友只有一个贾兰和迎春。
不是探春在贾府的物质待遇比贾环好,是探春的精神待遇比贾环好一些。
为什么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有个主要原因是性别。
一 女子为尊。在书中描述,姑娘们是和老太太一起吃饭的。而此时,王夫人、凤姐、李纨是在旁边站着伺候的。姑娘们的地位远远高于媳妇们。
姑娘未来对家族来说是个潜力股,女子一般高嫁,通过婚配能为家族带上无上的发展机会。所以女孩们在娘子会享受到不一样的尊重和荣光,可谓娇客。
贾环对宝玉地位会产生威胁。所以,视宝玉为生命的王夫人和老太太不可能给予他更多资源和疼爱。
所以,探春和环儿虽同为庶出对家族来说,意义大不相同。这样决定了探春从出生起就会得到比环儿更多更好的资源。
二 两人养育环境不一样。探春是赵姨娘第一个孩子。按规矩,姨娘生的孩子要交给主母抚养,所以探春自然到了王夫人这里。又因为府上姑娘多,老太太极疼孙女所以探春同其它姐妹迎春和惜春一起都交由老太太养育。这样探春便得上府上最优质的抚养和教育资源。有王夫人和老太太双重养护,这样其个性和人格得到良好发展。
王夫人没想到的是赵姨娘二胎竟生了一子。儿子可以会给宝玉造成竞争的,于是开恩把环儿交给赵姨娘亲自养育。赵姨娘当时肯定是感恩待德。女儿不能近身,儿子竟然能自己养,恕不知这只是王夫人的一个计谋。一个无知无识,行为粗鄙的姨娘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可想而知。
三 个性不同。于是两姐弟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结果大想径庭。探春成长为最受喜爱的姑娘,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有能力、有担当,时刻围绕在王夫人和老太太周围。弟弟贾环只得天天和赵姨娘混在一起,却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像个小冻猫子,以至于主子奴才都瞧不上,甚至受些奴才的气。优秀的人自然会得到更多喜欢和推崇,不优秀的则会面临更恶劣的环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