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宝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为家族呕心沥血,为薛蟠铺路时,看薛蟠做了什么?依然保持着一个富贵公子哥的模样。
薛蟠还真的是一个言语无状,天真烂漫之人。同样是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薛蟠就可以过得无忧无虑。
而宝钗呢?一个姑娘家,她担起了整个家族的重担。
此时薛宝钗发自心里的呼唤是:哥哥,咱们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你长长心吧……
一.薛家的急速衰败,而薛蟠毫无担当,只能宝钗迅速成长
表面看上去薛家大富,属于四大家族之一。
实际上呢?
史家依然有侯爵;王家,王子腾在仕途上顺风顺水,官位越做越高;贾家虽然世袭的爵位已经递减成了将军,可依然有贾政这个在职官员在撑门面,重要的是贾元春成为了贵妃娘娘,贾家现在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而薛家呢?
薛家无官无爵,就只剩下了一个挂名皇商。
薛家大富,可有钱又怎么样?有钱不等于有地位。
什么亲情,什么人脉,都要靠平等的地位来维护。
当薛家没有能力同其他家族进行利益交换时,曾经的亲情与人情会立刻消失。
家族之间的来往总逃不过权与利二字。一切就是这么的冰冷而无情。
薛蟠总看不清这样冰冷的事实。
薛蟠总以为,他还是那些个富贵风流公子哥儿中的一员。
他丝毫认不清楚,他能在贵族圈混,靠的全是母亲薛姨妈。
若没有了薛姨妈,这个王家出身的大小姐为纽带来维护关系,薛蟠根本一无所有。
薛蟠是个薛姨妈惯坏的男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生活的艰辛。只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
而面对这样的哥哥,宝钗只能放弃做一个小女孩,改做薛家的大管家。
她必须留心家计,为母亲分忧解难。
薛蟠能振兴薛家吗?
吃得十年寒窗,苦走正途,科举而仕,去振兴薛家!
算了吧,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薛蟠还能维持住皇商的资格,维持住现在薛家的体面就不错了。
而薛家靠什么维持体面?
他家无官无爵,京都又是一个繁华、富贵风流的是非之地。那里充满着各色各样的权力圈、人情网,薛家通通得罪不起!
倘或没有背景深厚,无人倚仗,根本无法生存。
薛姨妈带领着全家进荣国府,投靠的意味十足。
薛家投靠就要拿出几分投靠的样子来,一定要维持好同荣国府的关系。
使得薛宝钗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维护同贾母、王夫人以及姐妹们之间的关系。
薛家借居在荣国府,更没有人会把薛宝钗当成小女孩了!
荣国府的刁奴众多,非常喜欢编排主人。林黛玉进贾府时,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这件事情,放在薛宝钗身上也是相同的。
同荣国府的关系,关系到薛家的命运,关系到薛宝钗的未来!
可薛蟠这个呆霸王,母亲宠坏了,丝毫不懂其中的利害!
这时的薛宝钗就该哭了,哥哥他怎么这么不懂事。
二.薛宝钗艰难的自我成长,薛蟠却在扯后腿
宝钗的婚事必须高攀,这样才能维持住薛家混贵族圈的地位。
薛家有待选的资格,所以薛宝钗必须重视这次机会。
宝钗的待选并不是为皇帝选后宫,而只是为公主、郡主选伴读。
如被选中了,也不过就是得到一个受过宫里调教的好名声。
将来有可能嫁个好人家,也有可能被指婚给皇室成员。但这一切只是有可能。
单单只为了这个可能性,薛宝钗就要压抑起自己青春的全部活力与热情,她要深谙礼仪,举止端庄,才有中选的可能性。
各种书籍,包括科举类的、诗词类的、还有女德类的,及女红针黹,宝钗也要做到精通。
这太累了!
宝钗为了家族必须去拼,薛蟠哪里吃过这样的苦!
宝钗把自己全副武装,她拥有着一个淑女的全部美德。
可宝钗依然落选了。
宝钗自己都抱怨,她虽然像杨妃,可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贵族圈其实就那么小。薛蟠的举止不端,恣意妄为,他的所有败家行径早就会被传扬出去。
薛家无德,不是诗礼大族、积善之家。
宝钗就这样被家族拖累着,落选了。
宝钗有着青云之志,可家族太不给力,金玉良缘,只是无奈的选择。
傅式的妹妹傅秋芳,豪门贵族嫌傅式根基浅薄,不肯求配。
薛蟠的妹妹薛宝钗,豪门贵族嫌她是商人之女,也不肯求配。
宝玉是眼前薛家唯一能够的着的豪门公子。
金玉良缘,是王夫人同薛姨妈布的一个局。
布这样一个局,得花费这两个女人多少心思!
薛蟠不能为之添砖加瓦就罢了,反而总是惹是非、扯后腿。
他丝毫不懂得谨言慎行、行事低调的重要性。反而同贾珍等混在一起,花天酒地、胡作非为。
他的行为不但丝毫不能为妹妹助力,反而会惹人嫌弃。
薛蟠这位呆大爷,把自己活成了贾府众人的笑柄。
薛蟠从来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反而在荣国府惹上是非……
面对这样的薛蟠,宝钗该不该哭?
三.薛宝钗对哥哥极力维护,可薛蟠却懵懂无知
宝玉挨打,是小说《红楼梦》中的重头戏。
贾宝玉可是荣国府的凤凰,他挨了打,有一种说法在荣国府内流传开来……
说是宝玉认识了戏子蒋玉菡,薛蟠吃醋,所以调唆人在贾政面前把这件事说了出去。
因此,造成了宝玉挨打。
这件事情对于薛家来说是一个极重要的突发事件,必须马上进行危机公关!
如若不然,薛家在荣国府是呆不下去了。
宝钗有这种危机意识,为了哥哥,她不顾一个姑娘家应有的体面,在宝玉刚回房时,还没有换衣服,就进宝玉的卧室进行危机公关。
虽然宝钗托着一丸药,可那又怎么样,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这件事情,有失姑娘的体统与分寸。
在宝钗的口中,薛蟠被描述成了一个不懂得防嫌小事,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出什么之人。
宝钗的口中,宝玉同蒋玉菡相识,结交调戏子的不当行为,才是贾政打他的主要原因……
总之宝钗成功的把薛蟠给摘了出去,安抚了宝玉和袭人,得到了他们的敬重。
薛蟠还懵懂无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之时,宝钗这位妹妹就已经将所有的善后工作,为哥哥做好了。
宝钗对家庭极负责任,宝钗对哥哥极为爱护,这样的妹妹万里挑一!
宝钗为哥哥尽心尽力,换来了什么?
换来的是亲哥哥对她的不理解。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捡有玉的来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别人尚未讽刺薛宝钗,薛蟠做为哥哥都先讽刺了她起来。
这怎不让薛宝钗痛彻心扉!
薛家在急速衰败,薛宝钗的婚事必须高攀。这些苦楚薛宝钗作为一个姑娘家,根本无处倾诉。
此时的薛宝钗能不哭吗?她的辛苦,她的付出,哥哥根本不明白。
宝钗背负着家族的重担,艰难地扛着责任,慢慢地向前爬。
可薛蟠呢?丝毫没有一个男子汉的一点担当,半点责任。
在宝钗负重前行的过程中,薛蟠给不到一点帮助,反而时时地扯后腿。
面对这样一个哥哥,薛宝钗的凄苦也可想而知。她的泪水和心中的酸楚,岂是一整夜能哭完的!
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宝钗为人谨慎沉着,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从来没有笑到失控过,在前八十回里,也只哭过一次。这一次,宝钗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也无心梳洗。是什么导致这位情绪的强者不能自控?
我们先了解事情始末
宝玉挨了打,宝钗送棒疮药来。宝钗问袭人宝玉为何挨打,袭人把茗烟的话说了出来。茗烟的话里,含有薛蟠促成宝玉挨打之意。
宝钗回家把这些话告诉薛姨妈,母女二人数落薛蟠,薛蟠自觉冤屈,而宝钗句句有理难以驳正,便要设法拿话堵回去,说道: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这话把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薛蟠见妹妹哭,知道自己冒撞了,回了房间。薛姨妈安慰宝钗,说明儿让薛蟠给她陪不是。
宝钗满心委屈,又怕母亲不安,只得含泪辞别,回到蘅芜苑哭了一夜。
能看出来,宝钗哭,是因为薛蟠的那些话。薛蟠的话对于一个未婚女孩而言,实在冒撞无礼。不过宝钗深知薛蟠莽直,说话无道理,她会对哥哥有这么大的气性吗?
第二天一大早,宝钗又回到家里,与薛姨妈对哭一场。薛蟠进来作揖赔礼,宝钗很快便气消绪散了,看起来宝钗对薛蟠不会有太大的气性。宝钗哭一整夜,是因为薛蟠的话勾起了她内心里更为深重的苦痛。
金玉良缘受挫薛蟠说宝钗护宝玉,是为金玉良缘,而前不久金玉良缘刚受过挫折,这无疑令宝钗额外扎心。
薛家早就想和贾府联姻,第八回时,莺儿就露出微意。薛姨妈曾对王夫人等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元春赐端午节礼,宝钗和宝玉的礼物相同,大有撮合金玉良缘之意。看来薛家的努力颇有成效,已经争取到位高言尊的元春的支持。
但是接下来情况很不妙。在清虚观里,张道士对贾母说:
“前日在一个人家里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说去。”
贾母以宝玉命里不宜早娶为由拒绝了张道士,又说:“你如今可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张道士提的女孩,年龄、根基等都与宝钗相符,贾母一口就回绝了,又令张道士先打听着,不管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好。要知道元春已经对金玉良缘有过示意,贾母这番话,无疑是明确否定了金玉良缘。
当时宝钗和薛姨妈都在场,被贾母当面干脆利落的回拒,她们的心中一定是充斥着挫败和灰丧。薛蟠此刻又提起这话,无形中唤起了宝钗的羞惭和憋屈。
爱情受挫闻说宝玉挨打,宝钗为宝玉送去棒疮药。见宝玉能睁开眼说话,心中宽慰了不少,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也是心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只管弄衣带。
宝钗一向善于把控情绪,不轻易向外流露真实的想法,而她这一次没有控制好,将对宝玉的爱意流泻了出来。尽管宝钗恪守规范,心中还是悄悄的喜欢着宝玉。
可是宝玉心心念念只记挂着黛玉,不怎么理会金玉良缘,和宝钗也不亲近。
第二十八回,黛玉和宝玉闹了点小矛盾,贾母的丫鬟来找他俩过去吃饭,黛玉没等宝玉就先走了,宝玉便不过去了,和宝钗等人一起在王夫人这里吃饭。
宝钗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宝玉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着实记挂黛玉,吃毕饭便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问宝玉在忙什么,吃饭喝茶也是忙忙碌碌的。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什么。”
就像黛玉特别留意金锁、金麒麟等物件,宝钗也特别留神宝玉对黛玉的用心。这就是爱情的微妙处。
宝玉忙忙的赶过来贾母这边,回答了贾母的话便问林妹妹在哪里。黛玉在里屋拿着剪子裁东西,宝玉进来说话也不理。
一会儿,宝钗和探春等一起过来贾母这里。宝钗进里屋和黛玉说话,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吧。”宝钗听了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宝玉留在里屋继续讨好黛玉。
宝玉叫宝钗出去陪贾母抹骨牌,似乎是不欢迎宝钗留在里屋,打扰他和黛玉说话。宝钗反问“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心头有几许失落。
从清虚观回来,宝玉和黛玉吵了一架,宝玉还砸了玉。宝玉砸玉便意味着对金玉良缘的唾弃。就算世人都看不出来,宝钗也能读懂宝玉的用意,她太清楚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了。
婚姻受挫,爱情失意,薛蟠却说出这种话来,无异于在宝钗上伤口上撒盐。
对哥哥的失望父亲死的早,哥哥不能宽慰母心,只一味恣肆放纵,致使家族落败。来贾府的时候,薛蟠就背着人命官司,这之后也没见收敛,仍是任性骄奢。
第三十四回,宝钗自忖道:“(薛蟠)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可见之前茗烟闹学堂过后,薛蟠又继续闹过。
这次宝玉挨打,他又脱不了干系。皆因他素日行止不当,胡作非为。只要有事,人便疑惑是他干的。
或许王夫人听到这样的传言,不会太在意,毕竟王夫人是他们的亲姨妈。但是贾政和贾母一定会在意,谁都袒护自家的孩子。
薛蟠总这样任性胡闹,会造成亲戚难以相处,更有拖金玉良缘后腿之弊。
家中唯一的男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婚姻折戟,爱情失落,诸多的苦楚敲打着宝钗的心。籍着薛蟠的冒撞之言,理性隐忍的宝钗为自己的情绪找到一个出口,畅快宣泄,哭了整整一夜。
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宝钗哭了,那个淡到极处,冷到极处,纵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眼中只有利害得失的人,竟然哭了一整殴,这事确实值得探究。宝钗哭了,为什么哭,哭什么,哭过以后又怎样,这都是问题。案情回放:
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老太太、太太等心疼不已,宝钗为了表现关心,在第一时间便送上棒疮药,却从袭人处得知,宝玉这次挨打很有可能是因为薛蟠在贾政处告了小状,说了宝玉与琪官交往的事。
面对着袭人隐隐的不满,宝钗当时虽做了应急处理,赶紧帮薛蟠推卸责任:
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教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的人。
宝钗一边为自己兄长洗白,一面又指点袭人如何应对王夫人的问话以保全自己:
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一面回家提醒兄长以后不要顾前不顾后,但是却激起了薛蟠的性子,反说了宝钗的一些不是来: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捡有玉的来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可见,宝钗哭,是因为她误以为薛蟠不妨头说了宝玉闲话,导致宝玉挨打,而哥哥不听劝,反而误会自己。
薛蟠所说,固然是与妹妹赌气争口舌之利,却不知此话正中宝钗心病,让宝钗满心的委屈一时迸发,情绪崩溃。宝钗与母兄长住在贾府,是受了不少委屈的。并且受这些委屈都是因为薛蟠。
如贾母出钱为自己办生日宴,明着是抬举自己,实际上是在昭示自己已经成人,暗示母亲应该离开贾府,回到自己家去了。
按道理讲,自己家有钱,有屋子,完全有能力独立,但是因为兄长不争气,做事无法无天,缺乏管束,是个惹祸的祖宗,在上京前夕尚且打死人命,到了京城也不收敛,反而更纨绔,包契弟,养妓女,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若不是因为薛蟠不争气,不立事,顶不起门户,又怎用得着她一个女孩子和母亲厚着脸皮,长期住在贾府呢!若不是为了哥哥,她怎么用得着与母亲一起推动金玉良缘,与自己的好姐妹竟争呢,若不是为了哥哥,她又怎会受到一些下人的轻视和排揎呢?
宝钗替薛蟠承担了兴盛家族的重担,并为此受了不少委屈,而薛蟠不但不支持、不理解,反而误会自己,埋怨自己,甚至说出自己这么多的付出只是因为自己看中了宝玉!这让宝钗在难过痛苦之余不由得情绪失控。
宝钗受了很多委气,又被薛蟠一怼,为何哭这么长时间呢?宝钗被薛蟠一怼,哭了一夜,因为她想了很多。想起了自己的初衷,想起自己所受的委屈,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又想自己的将来,特别是想到自己的将来,宝钗就忍不住的一哭再哭。
薛宝钗是有大志向的,想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是她的好风在哪里呢?贾宝玉的家世虽然不错,但贾宝玉却是一个闲散富贵之人,既没有上进心,又多情滥情,其实并不是薛宝钗的理想对象。但加点起来,金玉良缘终究是高攀了贾宝玉。薛宝钗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薛宝钗本身想着改造贾宝玉,不料想却遭贾宝玉嫌弃,薛宝钗想方设法的成就金玉良缘,但是作为兄长的薛蟠却处处拉后腿,可是面对着处处拉后腿的薛蟠,薛宝钗却不能放弃。
尽管薛宝钗一心为着薛蟠,而且还不被薛蟠理解,薛宝钗非常痛苦。可是为了薛家,为了哥哥,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路再难走,薛宝钗也要走下去。
薛宝钗哭了一夜,想哭尽自己所有的泪,在以后的路上,轻装上阵,迎接新的战斗和风雨。
宝钗哭,是哭兄长的不懂事,不懂事,也是哭自己付出不被理解,更哭自己在受到哥哥的误解后仍要为薛家和哥哥心甘情愿的付出。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薛宝钗为什么因为薛蟠的一句话哭了一整晚?究其原因,在于薛蟠莽撞说话伤了妹妹薛宝钗的心。
贾宝玉被打后,都说是薛蟠告状。茗烟一口咬定是薛蟠吃醋乱说了贾宝玉结交戏子。此事很难说不是薛蟠所为。最终忠顺王府上门也大致因此而起。
不过贾宝玉被打的原因,除了忠顺王府上门外,还有贾政不满他对贾雨村不假辞色,社交零分。更有贾环告密贾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几方面促使贾宝玉被打。
袭人听信茗烟话语,将之告诉了薛宝钗。宝钗回家就与母亲说出哥哥的行为。结果母女二人对质薛蟠。薛蟠自己说没说也都不在意,就觉得被冤枉。
看薛宝钗帮贾宝玉说话,也想起金玉良姻之事,就口不择言顺薛宝钗想着与贾宝玉的姻缘,有意诬陷亲哥哥。
薛宝钗对贾宝玉确实有一些意思,但背后原因复杂,尤其金玉良姻本质还是为了薛蟠振兴薛家。结果到薛蟠嘴里却成了妹妹为了一己之私诬陷哥哥。是以薛宝钗当时就哭了,过后回到蘅芜苑,更是哭了一夜。
薛蟠的话,对薛宝钗却是刺激。毕竟他们薛家赖在贾家那么久,贾家一定早都风言风语传的难听。这话有别人说,哪有亲哥哥说妹妹。
薛宝钗因贾宝玉被打,遭哥哥薛蟠说心疼贾宝玉,又气愤又憋屈,直哭了一夜,也是她难得的一次情绪宣泄。
文|君笺雅侃红楼
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一语道破了宝钗的温柔敦厚之美。她并非一味服用冷香丸的冷情之人,也远非只想着蜗角虚名与蝇头微利的浅薄之人。她花名签里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只是让步与假设,“动人”才是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与内核。
所以在第三十四回,宝钗因与哥哥薛蟠吵架而伤心流泪了一整夜,恰恰是因为有情。这种真情的流露,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助湘云“藕香榭大摆螃蟹宴”,别无二致。她始终对他人报以最大程度上的体贴与照顾,是大观园里令人尊重与喜爱的解语花。
理解了这一前提,安分随时的宝姐姐也能哭泣一整夜,也就合情合理了。回归到事件本身来看,宝姐姐如此悲痛欲绝,直接原因在于薛蟠触碰了她的做人底线,伤害了她的一片真情;深层原因则在于吵架事件勾起了宝钗的身世之悲与命运之思。
具体来看,薛蟠的莽撞言行,对宝钗造成以下精神上的伤害:
曲解宝钗护哥心切的本意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钗的本意是借由宝玉挨打之事劝说哥哥在外注意言行,莫要胡作非为。茗烟认为宝玉此番因琪官之事挨打,“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挑唆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就连一向温柔和顺的袭人,也听信了谣言。
其实,宝钗深信哥哥虽然顽劣,却远非卑鄙挑唆之人。她早已在宝玉与袭人面前为他证明了清白,“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哥哥即使提及过琪官之事,“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一向安分随时的宝姐姐,却在宝玉与袭人面前据理力争,可不是“护哥狂魔”。如今想借此机会替母亲规劝以下不学无术的哥哥,宝钗却被他反唇相讥,胳膊肘往外拐而一心护着宝玉。薛蟠还因此寻死觅活,可不是寒了当妹妹的一片苦心。
有损宝钗闺阁女子的清誉
最令宝钗痛心的地方,即薛蟠之言玷污了她作为大家闺秀的清誉。那句“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无疑是压垮宝钗的最后一棵稻草。
姑且不论宝钗对宝玉是否存在情愫,单将儿女私情公开讨论,已违背了封建礼教的男女之大防。贾母批评才子佳人小说时曾说过,“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生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是佳人?”
一向知书达理的宝钗,自然认同这样的礼教束缚。滴翠亭扑蝶,宝钗无意听到了小红与贾芸私自传帕之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世上竟有此“奸淫狗盗”之人。而以情至上的林妹妹,得知湘云捡到金麒麟一事,也慌忙赶到怡红院听墙根,担心“皆由小物而遂终身”。
一个绣春囊,就令一向雷厉风行的凤姐谈虎色变;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就惹得宝钗让林妹妹跪下接受训导。因而在那个私情不被允许的封建社会,薛蟠的鲁莽言论,触及了宝钗的人格底线,也损坏了作为闺阁女子最为看重的清白名誉。
不管金玉之说在贾府如何盛行,也不管宝钗心中是否在意,将这种未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私情诉诸于口,即为有失体统。因而一向慈爱的薛姨妈,也一边大骂薛蟠孽障,一边安抚宝钗,让哥哥明日给她道歉。
除了以上两种直接的精神伤害,这次吵架风波还勾起了宝钗隐匿心底的身世之悲与命运之思,许久的坚强与隐忍在此夜崩溃与爆发,具体如下:
幼年丧父,饱尝了骨肉分离之痛
世人大都怜悯林妹妹寄人篱下的风露清愁,却往往忽略行为豁达的宝姐姐也经历过幼年丧父之痛。当初承欢膝下,父亲对她也是极为欣赏与宠溺,亲自教其读书识字,伴其游玩嬉戏。那段有父爱庇护的岁月,成为宝钗生命里极为难得的任性与放纵,一去不返。
正如宝钗曾对黛玉所说,自己也曾是个淘气的主儿,与兄弟姐妹偷看父母三令五申的禁书。可自从父亲早丧,宝钗自觉承担起来为母亲排忧解难的重任,很少再想起自己那曾无拘无束而又天真烂漫的模样。
可惜今夜被哥哥惹怒,宝钗也会想念有父亲陪伴的日子,替自己出头,为自己打气,而不必忍受这样的骨肉分离之苦。即使委屈气愤而哭了一整夜,她也珍惜血肉亲情。面对黛玉的刻薄讽刺,宝钗也不为自己辩护,“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迳去了”。
长兄不才,隐含了恨铁不成钢之苦
宝钗的彻夜流泪,是许久以来对哥哥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气愤。常言道,长兄如父。可经历了父亲早丧的薛蟠,非但未承担起继承家业的家族责任,还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到处惹是生非,甚至背负上了令豪奴打死冯渊的人命官司。
进京之后,薛蟠继续挥金如土,过着游戏人生的放荡日子。斗鸡走马,寻欢作乐,不在话下。而此次牵扯进宝玉挨打之事,无疑加重了薛蟠的臭名昭著。尤其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倘若真是薛蟠从中挑唆,于情于理,薛家都无法再以亲戚的身份在贾府自处。
宝钗好心相劝,提醒哥哥不要落人口实,安分度日。薛蟠却不理教诲,对宝钗出言不逊。因而她对长兄不才的薛蟠,不只有伤心、悔恨与埋怨,更有恨铁不成钢之后的绝望。正如她对黛玉所说,“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
婚恋无主,承受了家族永保无虞之重
父亲早丧,长兄不才,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即为宝钗的早熟聪慧。本该由哥哥薛蟠来承担的家族繁盛重任,转化为薛姨妈为宝钗婚恋的谋划之中。最初入京备选才人、赞善之职,薛姨妈也多是为了家族永保无虞的政治考量。贵如皇妃,元春省亲尚且泪水涟涟,纵使宝钗选秀成功,又能好到哪里。
如今贾府盛行的金玉之说,被哥哥拿到台面上来说,无疑戳中了宝钗最敏感的少女心事。对待行为偏僻性乖张的宝玉,宝钗心中或许有些许懵懂的情愫,但那不足以称得上爱。更何况,宝玉心中只有那个天上掉下里的林妹妹,自己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种婚恋无主的命运之悲,平日里的宝钗很少会去在意。因为她懂得人世无常,与其纠结命运的走向,不如过好生活本身,为自己所爱的亲友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正如从父亲去世之后她就摈弃的富丽闲妆,还有如雪洞的少女闺房,都隐匿着看透后的澄澈与空无。可情感爆发的今夜,宝钗只想为自己放纵地哭泣。因为,明日之后,她还要做回那个举止娴雅而安分随时的宝姐姐或好妹妹。
总之,“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终究只是宝钗心向往之的自由之境。即使她能超越林妹妹看春风不喜、看秋风不悲,但仍旧会有情难自已的真情时刻。因为她始终还是那个少不更事的闺阁少女,再多的礼教与道理都抵不过少女本真。
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故事情节出在《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了打,大家误以为是薛蟠惹的祸,至晚间,薛蟠从外头吃酒回来,薛姨妈便骂薛蟠闯祸,害的宝玉挨打,薛蟠冤枉,极力争辩,宝钗便以理劝哥哥,薛蟠被冤枉有口难辩,原文如下:
薛蟠见宝钗说的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回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儿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堵气走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
这里薛姨妈气的乱战,一面又劝宝钗道:“你素日知那孽障说话没道理,明儿我叫他给你陪不是。”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
宝钗哭了一整夜,哭的是什么?
宝玉挨打,惊动很大,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李纨熙凤,宝钗黛玉袭人等都很难受,连贾政看着打得狠了,也心疼难受眼中滚下泪来。宝玉被打,贾府整个气氛很沉重,大家心情都不好。宝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劝哥哥,薛蟠以为宝钗偏向宝玉而有意责怪他,情急之下便拿金玉良缘堵宝钗,把个宝钗气怔了,宝钗委屈地哭了。
宝钗一向孝顺懂事,心中委屈气忿,又怕惹母亲生气不安,只好强忍住眼泪回到自己房里哭。
宝钗越哭越想越难受,她想到父亲的去世,她和母亲无依无靠,哥哥又是个混世魔王,不争气,家里遇到大小事情无人做主,她一个女孩儿家反倒挑起振兴家庭的重担,哥哥不但不理解她还来羞辱她,她越思越想越伤心。
宝钗想起她们母女投奔贾府,寄人篱下,也受人白眼,贾府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但心里也一直多嫌她们,母女们一直隐忍着过日子,心中悲苦也难以说出。
宝钗也想到,她身上背负着金玉良缘的使命,但在贾府却不被人看好,林黛玉先入为主,和宝玉情投意合,自己硬着头皮和黛玉竞争,经常受黛玉的刻薄,宝玉的冷落,这样的日子还不知到什么时候!
宝钗想到自己借住贾府 ,虽然有姨妈做主,但总不像自己家自由任性,时刻都要小心翼翼,活得也很累。自己和宝玉黛玉一般大的年纪,黛玉爱哭爱闹,非常率性,而自己却要端起架子做人,为了在贾府能赢得个好名声,她像个大人一样隐藏着自己少女的天性,什么时候放开过!
结语
宝玉挨打,贾府上下无不来了一次真情大显露:贾母真心地夸赞宝钗懂事:“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李纨见王夫人提起贾珠放声大哭了一回,袭人的真正面目暴露,得到王夫人首肯。就说宝钗,一向稳重的宝钗在宝玉面前也说出了真心话红了脸,被哥哥薛蟠抢白了一顿,哭了一夜,也是宝钗难得的一次真情流露。
我是红醋栗,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