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娶袭人为妻?
以蒋玉菡的生存条件,能娶上媳妇就不错了。若还挑挑拣拣,讲究什么三贞九烈,他还没那个资格!
一.蒋玉菡的岀身
蒋玉菡是名满天下的小旦,可那又怎么样?改变不了他卑贱的出身。他是戏子,是贱籍。
古时贫与贱都不通婚。
别说家境富足的小家碧玉,蒋玉菡高攀不起。就是刘姥姥这种需要去荣国府打秋风的人家,也绝不会把姑娘嫁给戏子。
古时戏子地位低下,每个家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自己家出一个戏子,因为有辱家门。
蒋玉涵是如何成为的戏子?《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写。
可大观园里的十二官,也是小戏子,却有着正面的描写。
她们是贾蔷去姑苏时釆买过来的。
这女孩子都有着悲惨的童年,要么没有家人被叔伯所卖。要么就有着品行不端的爹娘,靠卖女儿为生。
蒋玉菡的遭遇一定比芳官等那些小戏子更惨。
蒋玉菡是男子,在古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有人家把自己的儿子给卖了。
就算是卖,也可以卖给人家做学徒或是做仆人。总能找口饭吃。
蒋玉菡是戏子,他岀身的可能性:
要么是戏子家庭出身。
要么和《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样,也是下九流的出身。
要么是被罚没,入贱籍的官宦人家的后代。
无论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代表着蒋玉涵地位绝对卑贱。
于是这时矛盾出现了。
他又是戏子中出类拔萃的,有着非常优秀的自我成长的能力。
他懂风月,也见过世面。既能唱温存缱绻的曲子,也能陪着豪门公府的公子们写诗词歌赋,吟诗作对。
他的世界里,娶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真是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
浅薄粗俗的,蒋玉菡不入眼也看不上。
粗通文墨的女子,有足够的资本高攀。绝不会嫁给一个戏子。
那么蒋玉菡与什么样的女子相配?他又能娶到什么样的女子呢?
二.女子从一而终是有条件的
提出什么贞节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这些人,如朱熹等等的腐儒,都是士大夫岀身!
而能守节的,也是这样出身的女子。
比如《红楼梦》中的李纨。
李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她是真正的官宦人家的小姐。
嫁入的又是荣国府这种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的家族。
李纨的安全有保障,生活有依靠,家族中也支持她去树立这个节烈的典型,她才有资本去守节!
怕死是人类正常的反应,改嫁也是人类正常的需求。根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日子真的过不下去,没有任何一个母亲会看着子女饿死,改嫁也是必然的。
《红楼梦》中的尤氏能嫁给贾珍,可见家境不会太差。
尤氏的继母尤老娘,就是带着两个女儿改嫁给了尤氏父亲。
她一样得到了安人的诰封,贾府这种豪门公府也一样把她当亲戚待。
官宦人家出身的尤氏父亲,尚不在乎妻子是二婚带孩子,那么戏子蒋玉菡,凭什么要求配偶历史清白,他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算是什么东西。
三.男宠蒋玉菡
在台上唱戏给达官贵人们听,只是蒋玉菡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台下的蒋玉菡,要满足主人的任何需求。
贾政说蒋玉菡是忠顺王爷面前承奉之人,承奉一词用得真典雅。
可这承奉就是男宠的意思。
这蒋玉菡不过就是达官贵人们的玩物而已。
无论是忠顺王还是北静王,都把他当成玩物。
忠顺王和北静王这两尊大菩萨,蒋玉菡都惹不起,也都无法拒绝。以蒋玉菡卑微的身份他难以两全,左右为难。
蒋玉菡也想要退步抽身,于是在紫檀堡买房子置地。
可他已经陷入泥潭,根本无力挣扎。
蒋玉菡的命运类似于当年的香菱。
菡和菱都是菏花。
等待他们的,都是枯枝败叶的命运。
薛蟠和冯渊为了争香菱,大打出手,最后冯渊被薛蟠的手下打死。
蒋玉菡这个戏子,也挑起忠顺王与北静王的争斗!
二虎相争,蒋玉菡夹在中间难以自保。
若在达官显贵面前得脸时,蒋玉菡是驰名天下的小旦琪官。
若他不得脸败了时,他就是最卑贱之人。能娶到荣国府里放出来的丫头,已经是他的万幸。
四.丫鬟袭人
袭人是宝玉的女人,这个身份是公开的。
在豪门贵族公子哥儿的房里,有一个通房丫头,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但是丫头的地位卑下,通房丫头依然还是丫头属于未婚的身份。如果主人不喜欢,可以随时打发出去。
袭人在荣国府内受过调教,她识礼仪,见过世面,精于女红针黹。
这样的丫鬟,荣国府如果把她卖出去,是能卖上价,也能卖到好人家的。
袭人的判词是堪羡优伶有福。所以荣国府应该没有把袭人卖出去,而是直接把她放了出去。
连荣国府最后都能衰败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的袭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蒋玉菡最后同袭人在一起,不过是相互取暖罢了。蒋玉菡这个得罪了两个王爷之人,想再唱戏是不可能的。
最后的蒋玉菡最多就是一个街头艺人。而跟了他的袭人就是一个卖唱之人的妻子。生活困顿、落魄潦倒的蒋玉菡,能有人相伴就不错了。
他们会干什么?作者写的还不明白吗?
一床破席!
蒋玉菡和袭人的清白都保不住,都会用来谋生。他们俩谁也没资格嫌弃谁。
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娶袭人为妻?
花袭人和贾宝玉偷试多年,蒋玉菡明明知情,为何还乐颠颠娶了她?弄清楚原因,才知道作者对袭人的恶意有多大。
花袭人原本是京城脚下一家小市民的女儿,小时候因为家中难以为继,母亲眼看都要饿死了,只得将她卖做奴才。
被卖到贾府的袭人,一开始是服侍贾母的,后来因为行事妥帖,表现老实,被贾母放到了贾宝玉身边服侍。故事开始时,袭人已经是贾宝玉的贴身丫环。
似乎是因为吃过贫穷的苦,与那些落地就跟着主子吃香喝辣的家生子不一样,贾府的一众丫头里,花袭人应该是最懂得人生规划的一位。
所以在跟着贾母时,她就懂得如何讨贾母的信任和喜爱,而跟了贾宝玉后,她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成为贾宝玉的姨娘,以满足“争荣夸耀”之心。
可惜的是,在贾母的心中,“将来能给宝玉使唤的”从来不是袭人,而只有晴雯。这与古人“妻贤妾美”的观念非常契合。所以,想到达到目的,袭人只能剑走偏锋,就是先拿下贾宝玉,辖制住了贾宝玉,再见机行事,步步为营。
袭人终于等来了机会。
在第五回,贾宝玉大约十岁左右的样子,某天他随贾母等人到宁府赏梅,期间困倦,被秦可卿带进了自己的房间午歇,或许是被秦氏旖旎浓艳的房间刺激到,贾宝玉做了个缥缈的梦,梦中和一位与秦可卿长相神似的女子做起来夫妻。
贾宝玉醒来后,袭人第一个发现了他的异样,是夜抓住机会,两次主动问及宝玉梦中之事,成功挑逗贾宝玉,主仆俩第一次偷试。
此后,两人食髓知味,后来几年,两人一直蜜里调油,直到后来袭人成功忽悠到王夫人,被暗中提拔为姨娘,才不再冒险。这一点在第七十七回有明确写道: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
所以说袭人做事非常的有规划,先拿住了贾宝玉,一有机会马上在王夫人面前表现,成功后不再冒险,至于与宝玉疏远都不在乎了。
有意思的是,袭人和贾宝玉的秘密,并非密不透风,不仅怡红院人尽皆知,就连贾府之外唱戏的勾栏姐儿,都有所耳闻。
在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家宴上,新结识的蒋玉菡唱小曲时提到了“袭人”一词,薛蟠打趣他冒犯了贾宝玉的“宝贝”,蒋玉菡不知所以,勾栏姐云儿笑着说出缘由。蒋玉菡连忙向宝玉作揖道歉。
而明明知道了袭人和贾宝玉的秘密,蒋玉菡后来还是乐颠颠娶走了花袭人。如两人刚结婚时是(夫唱妇随真和合,灯花并头结双蕊)。
可是在古代,讲究女子“从一而终”的,那么蒋玉菡为何不嫌弃花袭人的过去呢?其实说到底不过两个原因:
一,蒋玉菡不仅是“贱藉”,还可能残废了。很多人认为,《红楼梦》里的女儿,袭人的结局算是不可多得的圆满,因为蒋玉菡不仅长得好看,性情还很好(妩媚温柔),而且在京城名气还很大,连王爷们都追捧,更重要的是,人家还买下了一栋独院别墅,虽然在郊外,但胜在空气好没噪音呀。
然而,这种想法真的很天真。因为戏子这种身份吧,在今天很风光,到处备受追捧。可是在古代,那就是下三滥的行当,做了戏子的人,就是入来贱藉,进入贱藉后,后代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世代如此。这种人在社会地位非常的低,就算一时被某些达官贵族捧着,那也不过是被当成玩物而已,根本就不会被当人看。
所以,蒋玉菡这种人,在古代几乎很难找到非贱藉的配偶。
而更要命的是,蒋玉菡后来可能不是一个健康的人了。
在第三十三回,忠顺王府的长史找到贾府,跟贾宝玉要蒋玉菡。原来这蒋玉菡是忠顺王府养的戏子,性质如同家奴。可是勾搭上北静王和贾宝玉后,蒋玉菡私自出逃,还在外面购置了房产。在古代,家奴私逃被逮到那就是死路一条,奴隶主就算怎么罚他都不会犯罪的,尤其是像忠顺王这样的皇亲国戚。
而蒋玉菡不仅私逃,还勾搭了忠顺王的敌对北静王,这下场能好吗?
值得一提的是,贾宝玉被打后,做了个梦,梦到了蒋玉菡哭诉他被忠顺王抓回去了,作者突然提到这么一笔,绝对不是为了混稿费而已,而是在暗示,蒋玉菡后来真的被忠顺王抓住了。那么他既然没被处死,那就只有被打残的份了。
所以,一个身份低贱又残疾的蒋玉菡,有人嫁已经很不错了,还有他嫌弃的份?
二,老话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袭人虽然是婢女,但可不是一般的婢女,而是国公府出来的大丫头,那气派那行为礼仪,就连一般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王熙凤可不是说了么:
“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
更有古代讲“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对于活在底层的蒋玉菡和袭人而言,还穷讲究什么“从一而终”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开始对袭人很是满意,但后来蒋玉菡还是抛弃了袭人。如何得知?
同在第二十八回,在贾宝玉要求下,众人须按“悲、愁、喜、乐”顺序做一小曲,为何这样安排?一来为了押韵,二来用颠倒的顺序暗讽贾宝玉一众贵族纨绔不懂“先苦后甜”最终“乐极生悲”。
蒋玉菡根据要求做了这么一首: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根据上面提示,我们从乐到悲来看,就看出了袭人和蒋玉菡的结局。一开始恩爱非常,后来袭人穷到桂花油都买不起,最后蒋玉菡直接一走了之,袭人成了弃妇,宛如破席上的一簇花。
所以,别再认为袭人是覆巢之下的完卵,要知道她的名字可是在薄命司的又副册摆着的,紧跟在抱冤而死的晴雯后面的,她逃得掉吗?
说到这里,不妨再说个有趣的细节,花袭人生平最瞧不上戏子,曾鄙夷他们为“那起混账人”,最后却嫁给了戏子;她一直想让宝玉考取功名,想改变后代命运,却嫁给无法翻身的“贱藉”;她说过贾宝玉就算拿着刀架她脖子上也不出贾府的大门,最后却喜滋滋投入蒋玉菡的怀抱……
所以,作者对花袭人的恶意,你看出来了吗?
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娶袭人为妻?
《红楼梦》根据八十回前曹雪芹留下的线索,花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可二十八回贾宝玉初识蒋玉菡,明确说蒋玉菡知道花袭人是贾宝玉房中人。蒋玉菡为什么不介意袭人并非完璧的身子,慨然娶了她呢?这事现在人疑惑,认为古人更重视贞洁,实际上是误解!
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薛蟠的大嘴巴将贾宝玉的房中人名字在朋友聚会中说出来。作为贾宝玉房中人,袭人之名薛蟠能知道,足以证明是第一等人。上流社会通房丫头是惯例,以蒋玉菡的经历,只要一听袭人是贾宝玉的房中人,必然明白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蒋玉菡起身赔罪,也是他的酒底“花气袭人知骤暖”无意中唐突了贾宝玉的“宝贝”!
八十回结束前袭人还在贾宝玉身边,根据袭人的判词,她在八十回后一定嫁给了蒋玉菡。通行本《红楼梦》是这么写得:
…那夜原是哭着不肯俯就的,那姑爷却极柔情曲意地承顺。到了第二天开箱,这姑爷看见一条猩红汗巾,方知是宝玉的丫头。原来当初只知是贾母的侍儿,益想不到是袭人。此时蒋玉菡念着宝玉待他的旧情,倒觉满心惶愧,更加周旋,又故意将宝玉所换那条松花的绿汗巾拿出来。袭人看了,方知这姓蒋的原来就是蒋玉菡,始信姻缘前定。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八十回后情节人物性格薄弱了很多,真正成了纸片人。其实关于袭人嫁给蒋玉菡,脂砚斋留下批语,袭人出嫁时,贾宝玉还在家。
【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袭人嫁给蒋玉菡时,贾宝玉在家,无疑是贾宝玉牵的线。有人说朋友妻不可戏,蒋玉菡为什么要娶袭人?这个观点太极端了。
第一,袭人不是贾宝玉的妻,也不是贾宝玉的妾。她之前在贾母房中是贾母的丫头。哪怕照顾贾宝玉,也在贾母名下,拿着一两银子的月钱。王夫人看好袭人,将袭人划到王夫人名下,给她二两银子,属于王夫人的人。袭人从来不是贾宝玉房中丫头。她就算与贾宝玉有通房之实。可通房丫头还是丫头,可以通买卖,也可以不纳房放出去婚配。
贾家崩溃边缘,养不起那么多人,袭人不可能再给贾宝玉做妾,出嫁是最好的选择。贾宝玉作主将她嫁给蒋玉菡就是互相成就好姻缘。不然以蒋玉菡的出身,娶不到好老婆!
第二,蒋玉菡是伶人下九流,社会地位非常低。虽说有一定积蓄,可社会地位比丫头出身的袭人不如。袭人不是贾家家奴,本是买的好人家女儿。只要拿回卖身契,袭人就是自由身,出身远高于蒋玉菡。
王熙凤曾说:“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袭人综合素质比普通富贵人家的小姐强,何况还有积蓄,贾家对不起袭人,再穷也会给一份不错的嫁妆。以她受的教育、见识许配蒋玉菡不但不低就,还是蒋玉菡高攀了!
古语说“礼不下庶人”。蒋玉菡的社会地位决定清白人家女儿不会嫁他,要么娶个社会底层粗鄙女子,要么就在同行找个女伶人成亲。那样生了后代还是下九流,生生世世抛不掉戏子的出身。娶了袭人,不说袭人性格有多好,只说可以提升蒋玉菡的身份,后期蒋玉菡有钱转个行,轻而易举。
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判词中鲜花破席指出花袭人。但花是花袭人,席也通戏,指蒋玉菡。花袭人是鲜花,破席既指袭人非完璧之身,也指蒋玉菡“破戏”!蒋玉菡私逃忠顺王府被找到后怎么样,八十回前没有交待。“破戏”指出蒋玉菡很可能被迫害再也不能唱戏了。那时候他和袭人谁也不用嫌弃谁,都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又都是好性格,正是天造地设一对。曹雪芹说:堪羡优伶有福,就指出二人的余生应该很幸福!也算红楼遗恨留一线幸运,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娶袭人为妻?
袭人的判词说明袭人嫁给了蒋玉菡
第5回,太虚幻境袭人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首判词说,袭人性情温柔,照顾贾宝玉无微不至,最后她却嫁给了蒋玉菡。蒋玉菡是演员,当时叫做优伶,这是对演员的蔑视性的称呼。
第28回蒋玉菡说的酒令暗示的袭人命运和结局蒋玉菡酒令:“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这是暗示了袭人的命运,将来贾宝玉流亡在外,她无依无靠了。“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这就预示着袭人要嫁给蒋玉菡,而且婚后两人非常和谐。最后蒋玉菡拿起了一朵木樨,他念了一句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这个诗句来自于陆游的《村居书喜》,前四句: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越是无意中念出,越说明蒋玉菡和袭人的缘分,蒋玉菡才是袭人托付终身的人。
席间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出来赔不是。因无意念出袭人名字,显得唐突佳人。贾宝玉一看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
这里,曹雪芹还写了一个伏笔,就是蒋玉菡讲自己的茜香罗的汗巾子,与宝玉的松花汗巾作了交换,而这条松花汗巾本是袭人的,回家后,袭人抱怨宝玉不该把自己的东西送人,宝玉就哄袭人,把蒋玉菡的这条偷偷围在袭人腰里。等着宝玉出去,袭人就解下来,扔在一个空箱子里。
这是一个伏笔,八十回后曹雪芹如何处理这条汗巾子,我们看不到了,以曹雪芹善于伏线的笔触,一定会有很好看的文字,使蒋玉菡和袭人因汗巾子聚首、成婚。
蒋玉菡会嫌弃袭人吗?我认为蒋玉菡不会嫌弃袭人。他会认为这是前世注定的缘分。
1.蒋玉菡无父母,自己做主娶妻
在古代戏子地位很低,好人家的儿女没有学戏的。以大观园戏班十二个女孩子来说,都是贾府买来的。后来贾府解散戏班,王夫人想把这些女孩子送回本家,她们中绝大多数不想走,或者说已无父母,或者说回去怕被父母再转卖,最后芳官宁愿出家也不回见老家。
蒋玉菡成为戏子,说明家中或者穷困,不得已把他卖入戏班,或者父母双亡,自己为讨生路才走了学戏这条路。
没有了父母亲人的管束,蒋玉菡婚姻可以自己做主。袭人就少了讨公婆嫌弃这一关。
2.袭人作为怡红院首席丫头,地位较高。
袭人作为怡红院首席丫头,漂亮自不待说,其在贾府多年,受到很好的教养和熏陶,举手投足实比一般人家人家的小姐还强。蒋玉菡娶到袭人不亏。
3.蒋玉菡走南闯北,作为优伶,被王爷等“包养”,不会在乎名节二字。
最为一般男人,可能会在乎袭人是否已经和别人发生关系。袭人在宝玉屋里多年,两人关系薛蟠和云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一般人肯定会在乎的。但蒋玉菡作为名伶,自己本身也曾被忠顺王爷所包养,而且和北静王爷关系也不一般。所以他对所谓的名节不会看重。
4.知道袭人是贾宝玉的丫头,不仅不恼,反而会喜,以照顾故人之人而自豪。
蒋玉菡和贾宝玉惺惺相惜,引为知己。贾宝玉落难,袭人才不得不离开贾宝玉另嫁他人。作为贾宝玉的好朋友,蒋玉菡遇到袭人,娶袭人,代替贾宝玉照顾袭人,会很欣慰。
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娶袭人为妻?
已忘当初云雨情,
无缘公子福优伶。
温柔和顺似兰桂,
携手入怀爱意平。
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什么还会娶袭人为妻?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蒋玉菡娶袭人的情节,是在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中后四十回里的故事。由于这部分已经不是作者的本来手笔,所以也无法从这部分情节得知原著细节,比如蒋玉菡是否真的知道袭人和宝玉的关系,知道之后又是否那么心甘情愿地就娶了袭人。
不过根据袭人在第五回的判词,一般都认为袭人最后是嫁给了蒋玉菡。“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既然用上了“有福”,那应该可以认为婚后袭人和蒋玉菡过得还不错,也应该可以推想蒋玉菡并没嫌弃袭人。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上来说,蒋玉菡身为“戏子”,本身就处在社会底层,就身份来说,并不会比身为丫鬟的袭人高到哪里去。袭人还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还是丫鬟当中拔尖的人物,如果硬要比较,应该是袭人比蒋玉菡的社会地位还略高些。蒋玉菡娶袭人,某种意义上也算“高攀”了。在这种情形下,蒋玉菡自然是没什么资格去嫌弃袭人的。
从主观上说,假使蒋玉菡知道了袭人和宝玉的关系,蒋玉菡应该也不会嫌弃,相反还是会珍惜爱护袭人的。
蒋玉菡是什么人?旧时“名伶”一个。这样的人,可以推想一般是走南闯北见惯百样人生的,自己也应该为了生计,没少受别人的欺凌和白眼。贾宝玉是什么人?身娇肉贵的豪门贵公子一个。 别人或许会为了猎奇与伶人交往,但宝玉对待这些社会中的底层人士却往往是拿出真心相交的。见多识广的蒋玉菡,不可能看不出这其中的分别,不可能不知道宝玉的真心有多可贵。
蒋玉菡的性子,显然又和柳湘莲那种冲动型完全不同,应该是比较温柔和顺的。他和宝玉可以混到交换汗巾的份上,可以让宝玉为了他而挨打,还依然嘴硬地告诉林黛玉“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可以想见他和宝玉的脾性也是比较相投的。某种程度上,应该也算是彼此的知音。
所以,当贾府落难,袭人来到蒋玉菡身边,如果得知袭人是宝玉重视的枕边人,以蒋玉菡那种温柔多情的“戏子”性格,应该只会感叹命运的神奇,让他能够有机会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报答宝玉的知遇之恩,而不是斤斤计较袭人并非完璧。
宝玉已然远离尘缘,如世外神仙渺去无踪。蒋玉菡唯有替他照顾他身边的人,才能寄托对故人的感恩与思念。俗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在戏文和生存中了解了人生真谛的蒋玉菡,当然不会拘泥于那些世俗的条条框框。如果他不是同样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宝玉又怎么会倾心与他相交呢?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