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贾母这个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可不是白当的。她深谙人情世故,非常懂得人生智慧。贾母为人,最懂得抓大放小。事必躬亲,什么事儿都瞎管,可不是贾母这位老封君的派头。
一.娶字可不能乱用
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状态中,娶字可不能乱用!
男娶女嫁意味着二者平等的地位。
只有正妻才能用得上这个娶字。
贾政娶谁,这件事情绝对是荣国府的大事。
世家大族的婚姻,是两个家族的结盟或者是两个家族的利益交换。
当事人必须服从家族的意志,毫无选择的权利。
贾政亦不会例外,他同王夫人的婚姻,必然是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资源的又一次整合。
贾政娶谁为妻,贾母必然会深思熟虑,然后作出选择。
贾政在娶妻之前,他的房里人贾母也必然会替他严格把关。
作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为儿子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一旦儿子成亲之后,贾母做为母亲,很多事情得放手时须放手。
二.婆媳间的界限感
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邢夫人和王夫人对她都非常的敬畏。
这种敬畏感,可不是单靠给儿媳妇立规矩就能做到的!
想要得到儿媳妇的尊敬,婆婆必须有一种界限感。
对于已成亲的儿子,婆婆必须及时放手。
儿子房里的事儿,自有儿媳妇去操心。
贾母这个时候只需要把荣国府的最高权力牢牢的攥在手中,至于当家理事这些细枝末节,就交给儿媳妇,甚至是孙媳妇去管吧。
贾母对外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和蔼的,不问世事的,同孙子辈儿每日取乐的老祖母的形象。
从那一刻开始,贾政房里老婆汉子,大女人小女人的事情,自有主母王夫人会去处理。
贾母只管自己安享尊荣便好,贾政房里收了谁,纳了谁实在不需要她再去操心。
三.王夫人的位置
在豪门公府内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事情。
以贾母之尊,有些事情同样不能越界。
王夫人这位二太太,才是贾政这一房的主母。
贾母过多的参与贾政房内之事,必然会造成婆媳矛盾。
以贾母的人生智慧和阅历,她一定明白这一点。
贾政想要收一个丫头这样的事情,只要王夫人同意就行了。
贾母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都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需要管。
王夫人不是王熙凤。她在乎自己的贤德名声与口碑。
贾政也不是贾赦,他没有众多的妻妾。
贾政连个二房都没有,已经给足了王夫人这位当家主母的尊严及面子。
当贾政想收一个丫环为通房的时候,王夫人没有拒绝的理由。
王夫人都不拒绝,贾母更没有理由去管。
四.贾政的能力
贾政可不是绣花枕头,贾宝玉!
贾宝玉要靠荣国府去养着他,当然要听贾母的话。
可贾政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工作。工部员外郎的品级不高,但却是实职。
贾政是贾府这个百年公府唯一的在职官员。
工部员外郎这份工作,同内廷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在荣国府的地位必然非常的高。
贾政有实职,有俸禄,他能养家。
贾政的独立使他在家中有自主权。
他想收一个丫头就收了。贾母不会把手太伸得太长,过多的干预。
四.赵姨娘低贱的出身
赵姨娘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她全家都是奴籍。
赵姨娘低贱的出身,使她没有宅斗的资本。
赵姨娘是家生女儿,贾母有足够的信心掌控她。
在贾母的眼中,反正赵姨娘也翻不了天。贾政喜欢她就养着呗,就如同养了一只猫儿狗儿一般。
贾母对于她喜欢的人就多看两眼,自己不喜欢的赵姨娘就离她远一点儿,没有必要生那个闲气。
小说中的贾政同赵姨娘年龄相差非常大。
贾政王夫人夫妇大概50岁左右。而赵姨娘最多30出头。
赵姨娘的上位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从普通丫鬟到通房丫鬟,之后有孕,生下探春成为姨娘。
贾政收赵姨娘时大概都快40岁了。贾政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诗酒放诞之人,他必然不喜欢王夫人这种端正、古板、木讷的女人。
年轻时候的赵姨娘一定是一个漂亮、爽利、个性鲜明,极为掐尖要强的女人。
赵姨娘是一个极具烟火气的女子。同赵姨娘在一起时,贾政只需要做他自己就够了。
他不需要装成一副端正老成的模样。赵姨娘是一个粗俗的女人,但这份粗俗能给贾政带来快乐。
一个可能使自己儿子快乐的女人,贾母没有理由容不下她。
再说儿大不由娘,快40岁的儿子收一个通房丫鬟,他妈还真管不了。
五.赵姨娘的保护色
赵姨娘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她从小就会明白这个世家大族内宅中的弯弯绕。
能攀上贾政,这个荣国府的上一代凤凰,绝对能给整个赵家打了一针强心剂。
……内中有一小伙名唤钱槐者,乃系赵姨娘之内侄.他父母现在库上管帐,他本身又派跟贾环上学.因他有些钱势……
……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
赵姨娘他弟弟赵国基可以跟贾环去上学。她的一家人都在贾府的重要岗位上工作。这跟赵姨娘能攀上贾政这棵大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整个赵家人的眼里,赵姨娘必须要保住她姨娘的位置,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
那么赵姨娘应该怎么做?
如香菱一般做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算了吧,那样可不行。薛蟠娶妻,夏金桂第一个容不下的就是香菱,马上把她打发走。
赵姨娘娘必须要做一个粗俗的女子。
1.只有赵姨娘粗俗,才会显出王夫人的端庄。这样才能被主母容下。
2.赵姨娘必须四处去得罪人,不讨人喜欢。才能显得她沒有野心,才有机会生下女儿探春,儿子贾环。
3.赵姨娘为了自己的私利,可以以怼亲生女儿探春。就是她的这份愚蠢,才能显出探春的智慧,让探春得到王夫人的信任。
4.赵姨娘把贾环教导得粗俗不堪。但是正是因为这份粗俗,能让贾环在宅斗中活下来,健康地成长。
小结:
有时愚蠢与粗俗,让人讨厌,未必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妾侍本来就是在丈夫与主母的夹缝中求生存。能活下来已是万幸,还能得宠就是人尖儿。
像赵姨娘这样,这种不仅得宠还能儿女双全的妾侍,简直就是万里挑一。
贾母,贾政,王夫人,环环相绕的生活空间中,赵姨娘能准确的找好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的人生。
那真的是一种本领。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红楼梦里赵姨娘这个角色,特点非常鲜明,其实也符合那句名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其实赵姨娘也是一个“可怜”人。
全府的人,不论是仆人还是主子,都欺负她,连自己的儿女都有些看不起她,可是这个人,年轻漂亮、为贾政生儿育女,只因为是妾,自己娘家也不给力,当然了自己也不是非常争气。总之被人看轻、看贱,最后的命运也不好,是个可怜人。
那么贾母为什么同意贾政娶赵姨娘呢?贾母给贾政娶的姨娘,可不只赵姨娘,还有其他的姨娘。但这个赵姨娘却很突出。
这是因为赵姨娘作为姨娘有很多“优点”。贾政喜欢她,贾政为什么喜欢她?也许贾母也是一样的原因喜欢她。
一、她年轻、漂亮.;
有个幽默的段子说男人专情:男人其实都很专一,无论他们多大的年纪,都喜欢十八岁的姑娘!贾政也不例外。贾母疼儿子,自然也希望给儿子找漂亮的媳妇。赵姨娘应该是她那个辈分里最漂亮的一个,否则也生不出探春这样的女儿,也许贾环也没有那么獐头鼠目。
二、她能生养;
这点很重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母凭子贵,赵姨娘是给贾政生养孩子最多的人之一。多子多福是封建时期的观念,尤其是贾家这样的大家,更在意子嗣的昌盛。其他姨娘就没有达成这样的效果。
四、她没根基;
赵姨娘的娘家没有什么背景,这样就可以让贾母、王夫人乃至贾政放心,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她的存在并不能动摇其他人的地位,这也是她挣扎和可怜的原因,但也是她被认可的原因之一。
五、她没有才;
赵姨娘这个人虽然长得美,但是属于驴粪蛋子那种:外边光滑,里面一堆草,她有什么说什么,城府没有那么深,这让贾母、贾政乃至王夫人都能驾驭得住,贾政和她在一起,也就没有那么动心机,那么心情紧张,反而能放松。在她这里应了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有些讽刺,但确实有这个因素。反观王夫人就不能给贾政这样的感受。因此贾政后期冷落了王夫人也是有原因的。
六、她爱贾政;
赵姨娘这个人还是爱家的,她这个家,包括她的娘家,她的儿女,当然更包括她的丈夫:贾政,她嫁给贾政当姨娘,从她而言,是幸福美满的,她爱贾政是全方位的,从贾政本身到贾政的家世背景。这也是贾母选择她的一个原因,她再怎么折腾,但是贾政都是她的中心。
赵姨娘被贾母选为贾政的姨娘,还有其他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人还是反面的角色,她在贾政的眼里,可以是最好的妾,可是她做的恶事并不少,不过她的恶也那么直接了当。还是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她是可怜人,也是可恨人,儿女凄惨,自己终归结局也悲惨:贾府几乎没有人是无辜的,甚至最干净的就是门前的两尊石狮子。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贾政沒有娶赵姨娘,只是纳她为妾而已。只有正妻才是三媒六证,花轿从正门抬入,才是娶。赵姨娘是从通房丫头,生子女后,提升为姨娘的,但仍是半个主子,是贱妾。
贾母可以赠妾给贾政,但是贾政要纳妾,只要王夫人同意,贾母不会干涉,贾赦一屋子小老婆,不是都通过贾母的。
赵姨娘是在王夫人怀贾宝玉时,跟了贾政的。这时王夫人痛失大儿子,失去依靠,心情急端低落,突然发现怀孕,又喜又怕,不知是男是女,心情复杂,所以顾不上贾政。
而赵姨娘此时青春正好,又惦记姨娘的荣耀,在贾政,王夫人分居时,爬了床,因比王夫人小十几岁,俏丽多姿,极受贾政喜爱。而王夫人一不想落个善妒的名声,二又生了男孩,确定不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为了夫妻感情,做出了让步,后来赵姨娘又生了探春、贾环,成为姨娘。但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喜欢她。只有贾政,由于她的世俗的活力而喜欢她。
贾政纳赵姨娘不必贾母批准,摆一桌酒,王夫人喝了她敬的茶就可以了。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赵姨娘非常令人讨厌,为人着三不着两,每每在背后搅风搅雨,做的最过分的是联手马道婆用邪术魇了贾宝玉和王熙凤。赵姨娘如此人品,贾母为什么会同意她做儿子贾政的妾呢?原因特别简单,因为赵姨娘是王夫人自己选的,贾母没有理由反对。
[一]
赵姨娘这种人是怎么入了贾母的眼,同意她做贾政的妾呢?很多人有此疑问并不奇怪,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红楼梦》中妾分很多种,父母并不都能做主,选妾主要意见还在嫡妻:
第一,尤二姐,出身家世清白又被正式迎娶的妾,得到嫡妻、父母长辈认同叫偏房或侧室。不是奴才要称二奶奶,与嫡妻姐妹相称,地位最高。当然尤二姐本是偷娶,最开始只是外室,也就是“二奶”,她的身份地位是王熙凤、贾母、邢夫人同意后才名正言顺。
第二,嫣红,外买的妾。贾家的规矩外面买回来的妾和丫头奴才待遇要好于家生子。外买妾一般由丈夫授意或者嫡妻主动张罗,贾母丈夫贾代善就有两个外买的妾。
第三,秋桐,父母所赐的妾。父母长辈赐妾身份不高,都是侍妾,但有长辈加持无人敢惹。秋桐嚣张的王熙凤都不放在眼中,主要靠山在贾赦、邢夫人。类似王夫人看好的袭人,贾母看好的晴雯都是如此,可惜二人都没成功。反倒是贾政看好的玉钏儿极可能成为贾宝玉的父母赐妾。
第四,平儿,陪嫁丫头提拔的妾。嫡妻为了有个得力助手帮助留住丈夫的心,一般都会保留一个侍妾名额给陪嫁丫头。平儿如此,周姨娘明显也是王夫人陪嫁丫头。包括薛宝钗的丫头莺儿,贾宝玉说“将来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生受你们主仆”,也是这个意思。
第五,丫头晋升的妾。在所有妾中地位最低,虽也叫姨娘,却没什么靠山。一般是嫡妻和最开始的妾人到中年,不好再伺候丈夫,或者子嗣荒疏,嫡妻在丫头中挑选年轻貌美的,给名分伺候丈夫,繁衍子嗣。
赵姨娘属于第五种。她的晋升只需要王夫人选好后,带给贾母看一眼。婆婆出于照顾儿媳妇面子,一般不会提意见。这种事对儿子有好处,对后代子嗣的绵延有好处。哪怕选的一般,也不会打击儿媳妇的积极性。尽管儿媳妇也未必是真心的。
[二]
赵姨娘平日在荣国府内健步如飞,加之贾探春和贾环年纪都比较小。肯定是王夫人生了贾宝玉后心满意足,不担心自己地位以及晚年靠山,才替贾政选的妾。
这点王熙凤有样学样,平儿就像周姨娘都是陪嫁丫头,可惜王熙凤运气不好生不出儿子,致使她一直独霸贾琏,不让纳妾。而贾琏没有贾政听话,外面偷娶了尤二姐,造成即成事实,王熙凤为了收拾尤二姐,捏鼻子认下后,才有贾赦随后赐秋桐的举动。没有尤二姐,贾赦也不好意思在儿媳妇不同意的情况下赐妾。
王夫人生了三个孩子后,和周姨娘都人到中年,按当时的规矩礼仪要替贾政寻觅一房妾,以彰显自己的贤名。古代士大夫的妻妾标准是一妻二妾。贾政“老实”不像贾赦,也就只有两个妾。
贾母对王夫人选择赵姨娘未必同意,就像她不同意王夫人给贾宝玉选袭人做准姨娘一样。她说王夫人“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没有大错误也是错误。代表贾母不同意王夫人的眼光。对赵姨娘应该也是如此。可贾母没拒绝袭人,当然更不会拒绝赵姨娘。
[三]
王夫人选人的标准是对她自己有利,她选袭人是袭人性格贤良,能替她管束贾宝玉,而不是因为贾宝玉喜欢。她选赵姨娘,无疑看中赵姨娘性格中的缺陷,不能对她产生威胁,还能被她很好的控制。这才是赵姨娘晋升的主要原因。
关于赵姨娘的出身到底是贾家的家生子还是王夫人的陪房后代,根据赵国基死后只给二十两银子的赏赐看,仿佛家生子。但陪房来到贾家被高看一眼,待遇与却贾家人一样。不如袭人这种外头买的奴才。而贾探春说赵国基是太太的奴才就不是随口说了。能称太太的奴才,只有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陪房有八房,周瑞、郑信、吴新是有名字的,其余有没有赵国基赵姨娘一家呢?很可能。
王夫人选自己陪房后代做妾,符合她有点自私的性格。自己人也便于掌控。不想赵姨娘就像夏金桂的陪嫁丫头宝蟾一样也是个刺头,并不听话。如果赵姨娘是王夫人自己的陪房后代,贾母就更不会有任何反对。
那么,您认为赵姨娘是贾家家生子,还是王夫人陪房(不是陪嫁丫头)呢?欢迎留言交流。
以上观点基于《红楼梦》80回文本为基础,80回后续书仅供参考,不作评论依据。文中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程乙本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赵姨娘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小角色,她是贾政的小妾,是探春和贾环的生母,她在贾府里常常惹事,大家都很不喜欢她,甚至把她当枪使当笑话看。赵姨娘如此不好,为什么贾母当初还会同意贾政纳她为妾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未嫁给贾政的赵姨娘不是现在这个模样,和王夫人形成反差赵姨娘如果是以现在这种爱惹事的模样出现,不止贾母不会同意贾政纳妾,或许贾政都根本看不上她。赵姨娘年轻的时候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人,或许她还有可能像晴雯的样子,简单爽利、泼辣有趣。贾母喜欢的女孩子都是这个样子人,当初贾母能同意贾政纳她为妾,恐怕也是觉得她适合贾政。
贾政的妻子王夫人是一个像木头一样的人,整天的吃斋念佛,贾政对她尊敬有余,却不喜欢。贾政在她面前都要端着,贾政一整天的面对不喜欢的官场生活已经很累了,那么回到家自然想要要给轻松的环境,这样的状态王夫人做不到,那么选择一个简单有趣的人在贾政身边也好。
只是贾府多年的生活改变了赵姨娘的模样,她从一个女子变成了一个泼妇,贾母对她的不喜欢也上升到很高的地步,只是因为她为贾府生了两个孩子,所以也不好对她怎样。
其实赵姨娘也是可怜的,她从一个丫头好不容易成为一个妾氏,可是她的地位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半主半仆,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赵姨娘如果不闹腾她就只能向周姨娘一般默默无闻受人欺凌的活着,如果没有孩子她或许还可以这样生活,可是为母则刚,为了她的两个孩子她自然要据理力争,即便活得像个疯子也在所不惜。
第二,贾政娶妻需要家族首肯,但纳妾可以自己做主,贾母不好干涉贾政是贾府嫡子,所以他的婚事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自己根本无从选择。他娶的是王家的大小姐,虽然门当户对却未必和他的心意。贾政是一心想要通过科举出仕的饱学之士,可是王夫人却不识字,这样的佳人再美也不能了解贾政的心,更不要谈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了。而且贾政又不喜欢当家理政这些繁琐的事情,那么她们夫妻间能够交流的话题就更少了。
整体上来说王夫人并不是贾政理想中的妻子,可是由于家族的联姻他没有办法拒绝,那么对于纳妾之事就可以遵从他自己的心意,他喜欢谁就可以纳谁为小妾,但是妻子只能是王夫人。只要贾政不违背这个原则,那么对于她选择赵姨娘这件事,贾母也不好干涉。
第三,赵姨娘是家生子知根知底比外边买来小妾要好从探春管家的章节中可以知道赵姨娘是贾府的家生子,这也就等于赵姨娘从上一辈起就是贾府的奴仆,对于这样女子纳为小妾,也比较知根知底,贾母自然也会同意。贾赦当初非要纳鸳鸯为妾也是大的这个主意。
邢夫人说:"你知道你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些人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家,三日两日,又要肏鬼吊猴的。因满府里要挑一个家生女儿收了……”从家里的丫头里挑一个小妾还是比较合理的。其实小妾也可以从外边买来,正如贾政的另一个妾氏周姨娘,她应该就是外边买来的,可是贾政对她基本上没有什么情分。在自己的丫头里选一个人做小妾除了之根基之外,也比较懂贾府的规矩和主人的喜好,这样在她成为贾政的小妾后也才能更明白贾政的心意,能够更好的照顾她,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因,贾母都会同意贾政纳赵姨娘为妾。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大家都那么讨厌她,为什么贾母还同意她儿子娶她呢?
进了门才知道那么讨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