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

同样是弟弟,可宝玉这个弟弟同贾环这个弟弟差太多了!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1.宝玉同贾元春是亲姐弟

贾宝玉才是贾元春一母所生的弟弟,是她唯一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元春未入宫前,贾宝玉已经出生。元春是长姐,她这位长姐哄过宝玉玩,教过宝玉念书、识字。有着一种名为姐弟却实如母子的关系。

也许宝玉会因为年幼忘记了他的姐姐,可元春不会。久居深宫的元春会越发地怀念着家,想着骨肉亲情!

元春和宝玉都是贾母抚养长大的,元春记挂着宝玉,更会想着孝顺贾母。但只要宝玉不开心,贾母也就不顺心:

元春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

若是姐妹都住到大观园里,也不差宝玉一人,岀于孝心,宝玉也住进去才好。

2.贾元春同贾环关系差很远

贾元春入宫时,宝玉三、四岁。那时候探春大概刚出生不久,贾环根本沒岀生呢。

对于贾环这位庶弟,元春根本未见过。划重点:元春沒见过贾环。

元春省亲时,众姐妹元春都见了,甚至宝钗、黛玉两个外眷妹妹元春也见了。只有贾环这位庶弟"被生病",沒参加这次盛典。

可能是嫌贾环举止荒疏,学不好朝见贵妃的礼仪给贾府丢人吧。所以贾府主动沒让贾环岀现。

因为元春不可能会主动不见贾环。后宫礼仪深严,倘或虐待庶弟的名声传岀去,有损贤德之名,元春必然地位不保。

对于一起生活过的亲弟弟宝玉,和只在亲人口中存在的庶弟贾环,他们在元春心里的位置一定是不一样的。

赐礼物时,元春会因为礼仪周全而想起这位庶弟。入大观园时,贾元春真的不定一想到贾环这位弟弟。

3.大观园当相于闺阁

古人的闺阁,因男女有别,男子是不能去的。就连少奶奶也是不可住进去的。

李纨因为寡居,荣国府给她派了照顾小姑子们的工作,所以李纨住进了大观园。又因为李纨的儿子贾兰年幼,一并住了进去。

宝玉住进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角的光环。他是男主,他必须住进大观园才能完成之后的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于是宝玉这个男子住进大观园,合不合理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贾环,是毫无住进去的理由的。

4.赵姨娘根本不愿同贾环分开

如果贾环住进了大观园,那赵姨娘呢,要不要住进去。那贾政呢,是不是也要住进去!而实际上,这都是不可能的。

宝玉住进大观园,赵姨娘是不会认为这是瞧不起贾环的行为,而为贾环吵一吵,争一争的!

赵姨娘爱贾环吗?一定爱,但这种爱掺入了非常多的利益分争,就变得不纯粹了。

赵姨娘要用贾环争宠、争利、争财产。她是不会同意贾环与她分开住的。

这样正好,贾元春未想到贾环,王夫人不愿贾宝玉同贾环住在一处,赵姨娘也不愿与贾环分开住。于是各大欢喜,各自平安。

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

弟弟和弟弟还是不同的。

一,在封建社会里嫡出和庶出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

封建社会区别,体现在地位的尊卑有别,继承权嫡出地位远远高于庶出,庶子在嫡出的子女面前要永远低人一等,而且古代封建大家族,也只有嫡出的子女才能继承父亲的财富和爵位,而庶出的子女则沒有这个权力。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讨论继承的问题,而是说元春两个弟弟在她眼里的区别问题。

二,元春和宝玉有深厚感情。元春和宝玉年龄相差大,从小元春照顾宝玉生活,学习,自幼一起长大,好像个”小母亲”不比别的兄弟。

还有一点,这时的宝玉若命他进去,也是有道理的,宝玉这时还是未成年,所以他的入住,是说得通的。

然而,贾环则不同,一是庶出,和元春是两个母亲所生,对贾环这个弟弟是没有感情的。

再有贾环出生后,恐怕这时的元春己经入选进宫了,元春对贾环没在意,也是合乎情理的,更不用说考虑了。

另一点,贾环的长像也有点关系。

三,入住大观园,本是元春意让”三春”,宝钗,黛玉以及负责照小姑子们李纨去住的意思,贾兰太小,离不开母亲也一并入住。

连侍候她们的下人,也是未婚的丫头为主,己婚的媳妇,婆子则是轮流值宿,所以入住大观园还是有要求的。

另外,我想即便让贾环入住大观园,就是赵姨娘也不一定愿意让贾环去住,虽然环境好,但毕竟是母子分离。

当初的探春养在贾母处,现如今离心离德,也是前车之鉴。

综上,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的原因吧。

我是芬芳,随笔生香。请红学爱好者不吝赐教。

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

因为元春是王夫人的女儿,她厌恶赵姨娘和贾环都是因为她的母亲王夫人。大观园是元春的私人别墅,她想让谁住,就让谁住。

而且算算宝玉、探春和贾环的出生时间,再联系一下贾珠之死、元春入宫的时间。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的仇和怨可能远比我们看到的深。

别看元春在宫里做了贵妃,她一样是王夫人的贴心小棉袄,对于王夫人厌恶的“狐狸精”赵姨娘和庶弟贾环,她当然要帮忙打压。

《红楼梦》书中不止一次明写元春对贾环的厌恶。

元春和王夫人一样厌恶贾环和赵姨娘,省亲大典都不让他们出席

如题,元春非常讨厌赵姨娘和贾环母子。就连省亲那么大的事情,都不让他们露面,更别说住进她的私人别墅了。

省亲一回中提及:“贾环从年内染病未痊,自有闲处调养,故亦无传。”哪有这么巧的事儿,翻遍全书,我也没见贾环和赵姨娘谁生过病,每次出来都是活蹦乱跳的瞎折腾。

那就说明是“被生病了”,谁能这么干呢?当然是当家主母王夫人了。

王夫人和元春为什么这么讨厌赵姨娘和贾环呢?赵姨娘很可能就是王夫人最讨厌的“狐狸精”,不仅在她高兴的时候勾引了她的丈夫贾政,还在她最痛苦的时候生育了儿子贾环。

我们看书可以发现,元春进宫的时候宝玉差不多三四岁,宝玉的年龄是比贾兰要大五、六岁的,那么也就是说元春进宫的时候贾珠应该还是在世,宝玉也出生了。

那应该是是王夫人最得意的一段时间了吧。两子一女,长子中了秀才,少年天才,前途无量,女儿贤孝才德淑女典范,小儿子粉妆玉琢,衔玉而生,自带祥瑞。

可能是因为王夫人高兴过了头,又把精力都用在管大儿子念书和照顾小儿子上,所以忽略了对贾政的照管。

原本呢,王家的其他女人管老公也都很有一套,尤其是在严格掌控小妾生孩子的方面均没有失误,比如薛姨妈、王熙凤也都没有庶出子女。

赵姨娘可能就是王夫人最讨厌的“狐狸精”

话说当年,可能正是因为王夫人志得意满,一时疏忽,于是贾政身边就出现了一个“狐狸精”——年轻漂亮的家生婢女赵姑娘,她钻了王夫人管孩子不管老公的空子,成功上位,成了贾政的屋里人。

王夫人此时刚刚产育完不久,年龄又大了,加上为人端正刻板无趣,自然比不上年轻貌美又温柔小意的赵姨娘有吸引力。

贾政被管了这么多年,已经胡子一大把了,又是个做官的老爷,找一两个小妾实在太正常了。所以,王夫人就算心里气的要死,也不能表现出来,作为当家主母,还要大度的主动给赵姑娘过了明路,封为正经姨娘。

至于那位周姨娘,大概是和平儿出身遭遇一样,所以既不得宠,也没有孩子。

但是赵姨娘就不一样了,她跟了贾政不久就怀孕,成功生下了探春。探春的年纪虽然不太分明,但看她那么精明懂事的样子,肯定比宝玉小不了多少。

探春管黛玉叫林姐姐,但是黛玉只比宝玉小一岁而已,推测探春应该是在宝玉一岁多的时候就出生了。

然后过了几年,赵姨娘又生下了贾环。书中提到贾环的年纪:

第七十八回说到了贾兰和贾环的年龄:众幕宾看了便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众人道:“这就罢了。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工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小哥是指的贾兰,三爷是贾环。也就是说贾环只比贾兰大最多两岁而已。结合第四回贾兰五岁,宝玉十二岁(按照宝钗进贾府时14岁参照推导得出),那么也就是说宝玉比贾环大四、五岁。

又因为书中明确说:

那宝玉 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

我们可以得知,元春入宫的时间,可能就在贾环出生之后。这个时候王夫人可能还面临另一个危机,那就是贾珠。

通过冷子兴言说荣国府,我们可以得知贾珠“十四岁进学, 后来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那么也就说贾珠死的那年也不过十八九岁。

清朝科举,秀才靠举人,三年一次,贾珠生前至少有一次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的机会,很显然不管他考没考,他都没有中举。

这样来看王夫人的处境就很难了,自己年老不得丈夫欢心,三个孩子也都不如意:

最得意的长子,小天才贾珠科考失意,贾政肯定很不高兴,非常失望,王夫人这个当妈的脸上无光。

最贴心的女儿元春要被家族送入宫里,母女分离,想见一面都很难。而且不是去做主子嫔妃,而是去做伺候人的宫女,她作为母亲心里肯定很难受。

小儿子宝玉抓周之后就被贾政定性为“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王夫人想存心发狠,管一管教育,婆婆贾母还把他当个命根子一般的宠爱的没边,王夫人心里郁闷。

偏偏这个时候赵姨娘又生了个儿子贾环,这可不得了。名正言顺的妾生了庶子,将来是要分家产的呀!王夫人更加郁闷。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到两年,贾珠又早逝了,王夫人的天都塌了一半了

万一宝玉不争气,岂不是让贾环得了意?万一宝玉有个好歹,这份家业的传承人就要变成贾环,她一辈子白忙活!

元春进宫也好几年了,既不能见面,也没有出息,王夫人心里真的好苦啊!

可人家赵姨娘得意啊,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贾环都要高兴的飞起来了,王夫人恨不得她立刻消失,但却并不能,作为当家主母,需要有宽容大度,不仅要容得下赵姨娘母子,还要帮她教养闺女——探春。

王夫人和元春打压贾环的方式就是让他边缘化,长成一个自轻自贱的“燎了毛的小冻猫子”

王夫人并不介意帮赵姨娘养闺女,因为闺女将来都是要嫁人的,好好教育,嫁一门好亲事,对宝玉,对家族都有好处,养了不白养,所以王夫人对探春还不错。

但是儿子就比价麻烦,还是那句话,万一宝玉不争气,贾环得了意,那不是养虎为患吗?王夫人不敢赌,因为她当时各方面资本都不够,赌不起。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不要让贾环变成虎,让他没出息就安全多了。

所以,王夫人主动放弃了贾环的抚养权利,贾环才能得以养在生母赵姨娘跟前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王夫人这个办法很不错,贾环没能变成虎,他长成了一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

《红楼梦》原著中的贾环形容猥琐荒疏、 无赖顽皮,自轻自贱,人品甚至有些卑劣狠毒,果然不愧是那个蝎蝎螫螫,倒三不着两的赵姨娘养大的儿子,奶奶不疼,爹爹不爱,尴尬人邢夫人当面爱抚宝玉撵他走,就连亲生母亲也整天骂他是上不了高台盘的下流没脸的东西……

贾环被打压成为荣国府妥妥的边缘人没跑了,他的朋友也是同样不受重视的贾兰和迎春。

再看看养在王夫人膝下的探春,文采飞扬,雅正高洁,见识不凡,一身的傲骨。虽然王夫人真的挺讨厌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教育子女还是挺有一套的,如果贾环也养在她膝下,未必不会长成探春一样的气度,再加上本就愿意读书科举,万一考个功名,那才真是麻烦大了。

所以王夫人打压贾环是她的一个高招,然后元春当然帮忙再多踩上几脚。毕竟自己在宫里苦苦熬了这些年,一步登天封了贵妃,要帮衬的当然是宝玉这个亲弟弟,岂能便宜了那个让母亲气恼的贱妾的儿子?

所以元春省亲大典贾环和赵姨娘没有资格参加,贾环自然是不服气的,但是他的水平也的确有限,连元春的灯谜也猜不对,和迎春一样没得到赏赐。他气不过故意做了一首奇葩的“枕头和兽头”的灯谜,讽刺贾珠和宝玉,把元春气的直让太监传话说贾环做的灯谜不通,她没有猜。

注意,不是猜不到,是压根不惜的猜,贾环又被狠狠打压了一次。

而且王夫人对赵姨娘母子的打压从没有停止,除了元春之外,她最好的帮手就是王熙凤,如果没有王夫人的授意和支持,王熙凤怎么也要看在贾政面子上对赵姨娘客气一点的。

但是我们看到王熙凤不止一次的教训赵姨娘,那架势跟教训下三等的奴才没什么两样。可是她当着贾母的面,还是称呼赵姨娘为“姨奶奶”,这说明这才是她对赵姨娘该有的礼数。

综上所述,元春不让贾环住大观园是因为不喜欢贾环,根源可能是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的往日仇怨,元春作为母亲的小棉袄,最宠爱宝玉的大姐姐,自然不可能抬举贾环。

其实就连宝玉住进大观园也是于礼不合的,但是《红楼梦》的大观园就像一个独立于贾府的理想国一样,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

书中说元春之所以让宝玉也住进大观园,是宠爱这个自幼内帷厮混的幼弟,怕他离了姐妹们不自在,宝玉不开心,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开心,所以就让他一起进来住着的读书。

再看贾环,弟弟和弟弟可不一样。贾环是庶子,被出身卑微的生母教养歪了,贾政、王夫人、贾母甚至宝玉都不待见他,在元春眼里贾环更是个多余的存在。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本来是女儿的王国,可是荣国府里三个未婚的男子,有两个进驻到了大观园,他们是贾宝玉和贾兰。而另一个未婚男子是贾环。贾环按照年龄比贾宝玉还小,按照血缘是贾元春的庶弟,为何贾环没有住到大观园里去呢?

贾府官方所给予的理由是贾环是与赵姨娘住在一起的,而赵姨娘是贾政的爱宠,并且整天住在赵姨娘的地方,而大观园里住的都是清净女儿家,所以,贾环不能够住进大观园里。但是,其中还所隐藏的另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却是只有王夫人与贾元春知道。而其他人纵然心知肚明,却也只能默契配合的一个不可为外人道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用尽一切方法打压贾环。

贾环是贾元春的庶弟,与贾宝玉既是兄弟,也是竞争对手。如果贾环出色,那么贾宝玉将如何自处?所以,不管王夫人还是贾元春,他们出于对贾宝玉的保护,也会不遗余力的打击贾环。如把贾环推给赵姨娘这一个不靠谱的生母来抚养,如贾元春省亲时不让贾环参见,如有吓人欺负贾环时,王夫人并不为贾环做主,如其他姐妹兄弟都出外应酬时,而把贾环留在家里抄《金刚经》等。

而不让贾环住进大观园理由说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贾府里的人都明白,这是贾元春和王夫人对贾环的另一种精神上的摧残。也正因为贾府里对贾环的区别对待,才让贾环在贾府里越来越放不开胆子,行动举止也越来越猥琐,心里也越来越阴暗。

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

大观园是贾家给贾元春修盖的私产,贾元春有权力决定谁住在大观园里。而贾家不得干涉。之所以贾环没有住进大观园,是因为贾宝玉本来都不应该住进大观园。

古时候男女授受不亲,按“礼”来说,贾环不住进大观园是对的。女孩子们的住处就不应该住进来一个男孩子。传出去对贾家、对姑娘们、对个人的名声也不好。

不但贾环,贾宝玉也不可以。贾兰因为年纪小,必须母亲李纨教养,反倒成了唯一一个能住大观园的男孩子。

当然,贾环不能住进大观园,与他不被贾元春喜欢有直接关系。不喜欢他自然就不让他住。

贾元春不喜欢贾环,体现的特别明显。

第一,省亲的时候,贾环偏巧“生病”被隔离。看似偶然,可元春走后第二天,贾环就生龙活虎出场与莺儿玩,暗示不是贾环“生病”,而是贾元春不想见他。

第二十二回贾元春赐下灯谜。贾环谜语猜错了,没有鼓励奖不说,连她出的谜语,贾元春也不猜。还派太监质问贾环谜语出的什么?

贾环的谜语不是元春猜不到,而是枕头讽刺了贾宝玉,兽头褒奖了自我,贾元春不喜欢,不高兴了。

第二十八回端午节赐节礼,也没有贾环的礼物。

贾元春偌大的人,贵为贤德妃,对庶出弟弟表现了直观的厌恶。从个人角度无可厚非。但从皇妃角度就不太妥当。

元春贵为贤德妃,要有胸怀囊括天下。可她太小肚鸡肠,与庶出弟弟耍性子,证明其人格调不高。

如此,她赌气不让贾环住大观园,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同样是弟弟,贾元春为何不让贾环入住大观园?

贾宝玉能住大观园里,天天和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等美女们生活在一起,为何贾元春不让贾环也住进大观园里?究竟也什么呢?下面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贾宝玉能住进大观园,不是贾元春允许的,而是红楼梦作者的特赦。

红楼梦一书,作者开篇时就说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荒唐言就是指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不合常理,属于非常荒唐的故事情节,而贾宝玉和众多女儿住进大观园,就是一件极为荒唐的事情。

想读懂红楼梦,更要了解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如果不懂一些风俗习惯,为何贾环不能住进大观园这个问题恐怕就很难明白。

在中国古代的豪门贵族,都是有家规的,因为中国古人是以家族为单位群居,几代人住在一个豪门大宅子中,太爷辈,爷爷辈,父叔辈,兄弟辈,子侄辈,有的是四世同堂,甚至五代同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譬如曾国藩的家书,里面就有治家之道,贾府作为豪门大族,也必然有家规,一般最基本的家规,就是女眷和男子一定要分居,男主外,男子住在外院,女主内,女子住在内宅,所以古人将妻子称为内人,男童长到一米高,就要和母亲分开居住,搬到外院来,女孩必须要住在内宅。

古人这么规定是因为男女有别,大家族人口几十人几百人,必须要统一管理,如果男女混杂很容易出事情。

红楼梦里的贾府,也必然是这样的基本家规,贾宝玉十四五岁的年纪,是不可能被允许住进内宅,和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这些女子住在一起,而且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喝茶聊天,这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哪个家族,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个十四五岁的公子少爷,天天在内宅里,和女儿们混在一起,也许只有皇太子才可能天天有众多绣女宫女们陪伴。

古代女子穿的衣服,不和现代人一样,古代女子内衣就是一个肚兜,红楼梦里有薛宝钗绣肚兜的一段描写,夏季里,古代女子内衣是一个肚兜,穿的外衣,上面是一件衫,下面就是一条裙子,裙子里是真空的,古代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短裤,天气凉的时候,里面穿的亵裤是开裆裤,这就是中国古代人的基本衣着打扮,特别是女眷,三尺童子不许近身,就是因为所穿衣服的原因,现代语言就是走光。

富贵人家,例如红楼梦书中,贾府大观园里,夏天女孩们穿的必然是绫罗绸缎,大家都知道,绫罗绸缎都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内衣只穿着肚兜,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女儿在一起的时候,会不会尴尬,就是现在这个时代,一个男子和一群如此打扮的女孩们在一起,也是不行的,红楼梦作者,当然会考虑这些因素,只特赦了贾宝玉一个男子住在了大观园里,因为贾宝玉是一个在红尘里历练的一个须眉浊物:

可知锦绣纱,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贾环想住进大观园,那是作者不允许的,贾环只是一个配角,他是能和林黛玉发生点浪漫?还是能和薛宝钗发生点暧昧?贾宝玉住进大观园里,就已经非常不符合现实生活,是非常荒唐的一个故事情节,贾环住进大观园更没有任何意义,根本也不需要再表贾环这个人物,即使贾兰住在大观园里,也会被作者直接省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