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赖大孩子赎身后成公务员,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
林之孝夫妇疼爱小红,一定会为小红谋个好出路,但是也们不能着急。
一、林之孝地位不如赖家
在荣国府赖大才是大管家,林之孝是二管家。赖大之母赖嬷嬷伺候过荣国府的大长辈,那位长辈的辈份一定高于贾母。赖家在荣国府的资本比林之孝高多了!想同赖家比肩,林之孝是自找沒趣,看不清身份。
二、赖家也只放出一个赖尚荣
从赖嬷嬷到赖大再到赖尚荣己经是第三代了。赖家有足够个脸面,可以求这个情。小说写明,赖尚荣也是从小念读识字,长到三十岁才有机会被选中,成为官员。
这里面自然有荣国府的力量,但是也不能乎视赖尚荣自己的本事,一定是赖尚荣有水平,有才华值得扶持,荣国府才会助他。若赖尚荣平庸,荣国府才不会管他。
三、小红年轻,不着急
小红还沒到急着嫁人的年龄,在荣国府当丫鬟有月钱不说,还能长见识,学习礼仪、懂得眉眼高低。
小红在荣国府当丫鬟,能认识很多人,可以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小红在荣国府当丫鬟,林之孝夫妇等于自己多了双眼睛,多了个自己的心腹和耳目。他们可以从小红嘴里知道很多他们不方便问的事情。
小红在荣国府当丫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衣、食、住都是主人负责,自家能省很多钱。
四、林之孝没有给小红赎身的地位
赎身就是把卖掉了的子女用钱买回来,这一买一卖,双方是平等的。
可林之孝只是荣国府家奴,小红是家生女儿,他敢赎小红等于托大到和主人平起平坐了!敢那么做,除非他活腻了。
想给小红自由,只能等小红年龄到了,被放出去时,林之孝夫妇去求王夫人、并贾琏王熙凤给小红自由身份,不再为奴。而以林之孝的脸面,这件事很容易办到。想给小红自由要去求的,而不是赎!周瑞的女儿嫁平民冷子兴也是求,不可以赎。《红楼梦》赖大孩子赎身后成公务员,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
是否赎身,这也是根据当时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来加以选择的。
1. 赖家极聪明。
应该说赖家都是聪明人: 不然的话,贾府的大管家头衔也不会落在赖家,这是从侧面证明他们的聪明;从正面说赖家有经商的聪明,他家的花园就是大观园的一个缩写版。探春治理大观园不就是从赖家受到的启发吗?赖家在这个缩写版上,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在自已有了很大的经济保障的同时,也能把注意力放到儿孙的培养上,这也是他们更大的聪明。
这样赖家的子孙也才能够把自己的孩子有奴籍中除名,从而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
2. 贾家很宽厚。
贾家也真是宽柔待下的,本来赖家是贾家的奴才,奴才连自己的人身自由都没有的,他们的行动完全被贾府掌握,可是贾家对他们还是非常开恩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从而才使赖家子弟走上仕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后40回,赖尚荣做官以后,并没有对处在困境中的贾政给予帮助。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吸人身上看到。她的哥哥不要把她领回家吗?佳佳也答应了。其实袭人卖到贾家是死契。
3. 林家无所谓。
林家不把小红赎出去,在根本上是因为小红是一个女孩子,在等级社会里男尊女卑的,女孩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娘家要从父,嫁人后要从夫,就是说一个女孩子的价值的体现完全是要依靠男人来完成的。况且女孩子出嫁后就不属自家人了。
这样,女孩子在自己的家庭中,接受培养的这条路上,相比男孩子肯定是被弱化的。我们推断林家,有可能就没有为小红的发展做谋划的,即使有也只在贾府中而已,象柳嫂子为她的女儿设计一样。《红楼梦》赖大孩子赎身后成公务员,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
其实,奴才的孩子能不能赎身,不是奴才说了算,而要看主子。如果主子恩典,即使不给钱也有可能放了人。如袭人母亲要给袭人赎身时,袭人就想到签了死契是不能赎出去的。母亲不过仗着贾府宽厚,如果她真想出去,贾府可能会不要她的赎身钱。
赖大孩子之所以赎身后能为公务员,那也是主子恩典。赖家三代都是贾府奴才,而赖大赖二地位高,很有威望,就是贾府的嫡枝玄孙贾蔷也喊他赖爷爷,因而,赖大的儿子赖尚荣一落娘胞,就免了他的奴籍,给了赖嬷嬷一家大大的脸面。后来二十岁上捐前程,也是主子恩典,不然一家子奴才,根本就没有资格的。
那么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呢?
一,林之孝不想为小红赎身的。因为不赎身,身靠大树好乘凉。要知道,有了贾府,人们才会有人认识林之孝,才会看重小红,如果离开贾府,谁又知道谁是谁?
二,小红赎身与不赎身。小红是个女孩儿,长大是要嫁人的,如果小红嫁一个平民,就如同周瑞家的女儿嫁一个古董商一样,那麽小红就会水涨船高,贾府主子自然而然的就会看林互孝夫妻的面子放她自由。如果小红嫁一个高等管事,或者做哪一个主子的姨娘,即使给小红赎了身,她仍然会变回一个奴才。那样小红就会感觉吃了亏。
三,小红如果赎身,就切断了与贾府一切联系,那么只好在家里坐吃等喝等嫁人,出了什么事情,贾府也不会出面解决。如果不赎身,那么在贾府里就可能找到一个轻巧好干挣钱多的工作。而且出了什么事情,又有贾府做后台,根本就不会吃什么亏。
总之,贾府做到林之孝这么高的职位,赎身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的问题,是主子恩不恩典的问题。
《红楼梦》赖大孩子赎身后成公务员,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
曹雪芹本人是一个没落的贵族,髙高在上的贵族思想也贯穿了红楼梦的全部,金陵十二钗,等级森严的主仆关系,嫡出,庶出,正房,偏房……无处不透露出落架凤凰的观点。明明是泡沫中的太虚幻境,却又幻想什么桂兰齐芳;在渺渺茫茫中行,又渴望着世外仙缘。一个“痴”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一部红楼梦是一个痴人儿的一声叹息。
说人痴不知己痴,说什么堪破世事,都是痴梦,梦呓。
《红楼梦》赖大孩子赎身后成公务员,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
男尊女卑的时代,男子赎出来可以读书、捐官,女孩子何益之有?
熟读红楼的读者应该都有这样的印象即府里丫头们几乎都愿意坚守贾府,不愿出去,比如晴雯、司棋、金钏等;外面的丫头又设法进去,比如柳五儿。做丫鬟有什么好?首先,贾府每个主子都有好多丫鬟,比如宝玉便有16个丫鬟,还有若干的婆子,人多故差轻,供吃供穿,有月钱、有医保——一言以蔽之,丫鬟们的福利待其实堪比公务员(政治权利忽略)。连袭人的哥哥都知道贾府丫鬟的地位尊重,“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柳五儿的盘算应该代表大多数人的想法,“……,添上月钱,家里又从容些;……。——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小红供职贾府自然也是有这些好处的,虽说林之孝夫妇不属下层奴才,而是处主子与奴才的中间阶层,相当于高级职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钱这个东西不就是这样嘛,多多益善,谁还怕它烧手?
赖大家的儿子赎出来可读书、捐个官做,小红赎出来又能怎样?难道还能有比贾府当差更好的职业?出去后无非嫁人生子。而贾府有老例,丫鬟们年龄一到,总是要“放”的,连赎金也不要的。比如70回就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名单子来,共有八个25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的,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该放的”条件是什么?年龄。试想,女儿在贾府当差,衣食无忧,还有月钱、医保,适婚年龄一到,分文不费即可得到自由身,何必又要花钱赎出?这经济账谁都会算。虽说放出女孩要先供单身小厮婚配,但一来这并非必须,比如60回叙道,有人看上柳五儿,但柳家想到要在园中(大观园)谋事,“越发将此事丢开,只等三五年后放出时,自向外边择婿了。”而且春燕也听宝玉说将要来回太太,将她们“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宝玉这样想除了他有初步的民主思想,大概也是因贾府有此先例。二来以林之孝夫妻在贾府的身份,女儿的婚事总是可以自主决定的。主子对奴才虽有支配权,但对自己心腹还是有些人情味的,比如赖尚荣并非赎出,而是主子放出的,赖大的母亲说,“(你)虽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胞胎,主子恩典放出来。”再比如凤姐也倾心为她的陪房旺儿的儿子求亲。
《红楼梦》赖大孩子赎身后成公务员,林之孝为什么不给小红赎身?
小红是个女孩子,是家生子,赎身能干什么?真不如随父母留在贾府好。相府丫环七品官,外面有很多人想进府谋个差事都进不来,里面的丫环赶谁都不想走,睛雯、司琪、金钏、银钏那个想出府?所以小红父母用不着给她赎身。等到一定年令,或能嫁个好人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