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钏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

坠儿被罚没人骂晴雯恶毒,是因为晴雯在这里没做过恶毒的事。

晴雯这个宝玉房里的二等丫鬟,她聪明伶俐、貌美且手巧。除宝玉外,这个丫鬟并不讨人喜欢。大观园内的很嬷嬷都说她像妖精一样。

晴雯体罚坠儿,用一丈青扎她。主要原因是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当年良儿偷宝玉房里的玉都是宝玉房里不光彩的事件,会被人当话柄一样,讲究好多年。

这回坠儿更厉害,去偷街坊家平儿的东西!这话传岀去,会是怡红院的丑事。怡红院的大丫鬟们、宝玉、甚至王熙凤、王夫人都会跟着没脸。

所以平儿沒把这件事说岀去。告诉给麝月,悄悄地把坠儿打发出去。

坠儿偷东西这件事同晴雯毫无关系。并不是晴雯冤枉坠儿行窃。坠儿犯的错被撵出去是必然。并不是晴雯耍心机故意撵她出去。

晴雯体罚坠儿是不对,吵嚷起来也不对,没给坠儿家人留体面。但的确是坠儿本人犯错在前,如果真按规矩罚,恐怕罚得会更重。极有可能会打板子(因为怀疑五儿偷东西时,平儿说的就是打二十板子)。

所以,晴雯的做法虽欠妥,但真的不算恶毒。

金钏儿犯错王夫人打了耳光后把她撵出去。金钏儿自己的言行确有不妥。她让宝玉去东小院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这种"捉奸"的事一但宝玉做了,就等于把家丑外扬,兄弟撕破脸,这会是整个荣国府的大丑闻!

到时王夫人的脸面尽失,在贾母面前无法抬头,贾政也会大怒,事情必然无法收场。

这事是因为宝玉说要讨金钏儿在先,可王夫人定会原谅自己的儿子,然后把责任都推到金钏儿的身上:好好的爷们,都叫你们给教坏了!

这件事是有心机的,王夫人为了洗白宝玉,而抹黑了金钏儿。金钏儿失了所谓名节,最后自杀跳井,还被宝钗说成了失脚掉下去的。

可怜!一条人命,被权贵简简单单的就葬送了,还落了个不过是个糊涂人,不为可惜的评论。

此事读者为金钏儿不平,但王夫人的慈母之心也可以体谅。在那个时代下,也算不上恶毒。

《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了三千两银子,害得守备之子和张金哥自尽;贾雨村草菅人命,任由薛蟠打死冯渊而不管;赵姨娘想用厌胜的法子治死宝玉和王熙凤等等,才叫恶毒。

《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钏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

《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训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首先看一下晴雯王夫人两人的秉性脾气,晴雯脾气火爆,伶牙利齿,从不肯低三下四奉迎讨好主子,更沒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正如判词所言“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尽管丫环身份,却期盼小姐之命,这在封建社会显然是不可能的。而王夫人外表却是一片善良慈爱之心,吃斋念佛,获得贾府上下一片好评,就是连刘姥姥,也说她人利索,待人也好。

再来看坠儿偷东西和金钏犯错,其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码子事,不可相提并论,坠儿偷平儿的虾须镯是道德品质问题,按理应送官问罪,而晴雯仅用簪子扎其手,既有狠铁不成钢之意,也有让其接受教训,脱态换骨重新做人之意。金钏犯错,罪在宝玉的调戏,宝玉是主动的,金钏是被动的,王夫人追究其儿之错才对,而王夫人反打金钏耳光显然并不正确。

两件事其后果也不相同,坠儿仅被赶出了大观园,而金钏是投井而亡,后果相当严重。两件事从处理到结果,这在当時的封建社会,晴雯显然并无恶意

《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钏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

因坠儿偷了平儿的手镯,晴雯十分生气,觉得坠儿丢了怡红院的脸,给怡红院抹黑了!而平儿的手镯不是别人偷的,是自家人偷的。而晴雯没有父母也没有家,她把怡红院当成自己家了。所以生气才用簪子戳坠儿的手,并非恶毒。主要是她恨坠儿这样做,她的家人被人笑话,被人瞧不起,这才是她扎坠儿的主要原因。

金钏被王夫人打是因教导正值青春期宝玉:我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吧!被王夫人听到了,王夫人坐起身来,一把掌打在金钏的脸上: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然后就叫了金钏的妈妈来,把金钏撵了出去。

《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钏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

《红楼梦》中,坠儿被宋妈妈告发偷了平儿的虾须镯,晴雯知道后,把坠儿喊到自己身边,用一丈青向坠儿手上乱戳,许多读者认为晴雯是疾恶如仇。而金钏与宝玉调情,被王夫人打了一个耳光,却被许多人骂"恶毒",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金钏死了。



坠儿被晴雯扎了一通一丈青,然后被她的母亲领走了,而晴雯为了保住怡红院的名声,也没有说明赶出坠儿的原因,甚至坠儿的妈妈还感到非常的委屈。这样,这儿虽然丢失了在怡红院的工作,却没有真正的受到大的影响,大不了他的妈妈再添上些钱,重新在其他园子安插一份儿工作而已。



但金钏不一样,金钏明明有一份丫鬟中最好的工作,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王夫人打了一巴掌,丢了工作,还落了一个勾引主子的名声,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可是很没脸面的事。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金钏儿被母亲领回去以后两三天,竟然莫名其妙的掉井里死了。金钏一死,影响就大了。

俗话说人死为大,金钏一死,王夫人心里愧疚,似乎是自己逼死了金钏,不但给金钏妈妈五十两银子,还赐了衣服,并且提拔了金钏的妹妹玉钏,并给了玉钏双工资。尽管如此,王夫人也没有洗白自己,依然被人们认为是恶毒的。其实,金钏之死,王夫人固然有责任,但怎能是王夫人一人买单?说王夫人恶毒,确实是有点儿过了的。

另外,坠儿与金钏被罚起因也不一样。坠儿偷拿平儿的虾须镯,犯了偷盗,这是不可饶恕,人人厌恶的罪过,若按罪惩罚,绝对比晴雯用簪子扎的十几下要来的厉害,不但要挨板子,受皮肉之苦,还会名誉受损,从此再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还会断了前程。晴雯虽然为了怡红院的名誉,只是狠扎了坠儿,但也为坠儿保住了名声,这对坠儿来说,已经是轻拿轻放了。

但金钏不一样,金钏与宝玉调情,其主导人本来是宝玉,金钏是王夫人的贴身大丫头,不是王夫人十几年,做事也应该是有分寸的,她敢趁王夫人午倦,在王夫人面前与宝玉无所顾忌地调情,说明平时王夫人对这些方面也不大注重。

而这一次王夫人发火,必定是金钏的某些话触动了王夫人,但到底触动了王夫人的什么秘密,不但我们读者不知道,就是金钏儿,怕是至死都不知道。为了一个不被人知道的秘密,王夫人惩罚了一个不是主犯的下人,却放过了主犯,这难免让读者心有不甘。

《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钏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

是因为身份不同。晴雯和坠儿都是奴才,晴雯扎坠儿就像俩小孩打架,彼此也伤害不到那里去。而王夫人打金钏就不同了,王夫人是金钏的上层领导,她操纵着金钏的生死大权,她的一举一动都能致金钏于死地。她的一个耳光就让金钏投了井。王夫人是够狠毒的了!出了问题不去教训自己的儿子,反倒怪罪于一个无辜的丫鬟!

《红楼梦》中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金钏犯错王夫人只打耳光,为什么没人骂晴雯恶毒?

怎么知道没人骂晴雯,坠儿会骂,坠儿的娘会骂,坠儿的亲戚朋友会骂!怡红院的宋嬷嬷,麝月不也当时就劝阻晴雯了吗?

不要认为坠儿是个小丫头就小瞧她,贾府里人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人人都知道到怡红院当差是美差,厨房里柳家的不就想方设法想让女儿柳五儿进怡红院吗?那小丫头坠儿能进怡红院,谁知是哪种关系?

就因为晴雯刻薄不知收敛,所以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对王夫人告状,就专告晴雯:“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

王善保家的对晴雯评价是否客观准确不论,只说王善保家的为什么要告晴雯,按说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又不跟贾母王夫人同住一起,跟晴雯没什么交际。还不是因贾府人物关系复杂,晴雯得罪的人中就有跟王善保家的有关系的。晴雯打坠儿只是选了一个代表事件。

再回头说晴雯打坠儿这事,就是狠毒。晴雯先是骂小丫头子们:“哪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才揭你们的皮呢!”

多狠,怡红院的大丫头袭人,麝月,秋纹等没有一个这样骂小丫头。小丫头见着晴雯就战战兢兢。

坠儿蹭了进来(吓成什么样了),晴雯让他进前,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拿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

晴雯又越俎代疱,当了袭人的家把坠儿赶走。袭人才是怡红院的首席大丫头,宋嬷嬷还提醒她,等花姑娘回来知道了再打发坠儿,晴雯却说是宝二爷吩咐的,等什么花姑娘、草姑娘。这一下,连宝玉的家也当了。

晴雯自己是个丫头,还这么狠毒地对待小丫头,假如是主子,还有下人们的活路?

再说说王夫人对金钏这事儿,要按规矩说,王夫人也没过,金钏与宝玉就是互相调笑,并不是什么宝玉调戏金钏,而且金钏太没规矩,太过大胆,当着王夫人的面都敢如此,打她一个大嘴巴,赶出去一点不过分,她投井是她自己觉得没面子。

从金钏当着王夫人就敢那么放肆大胆,也说明王夫人平时还是宽待下人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