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
表演欲大概是指某人通过展现自己的各个方面,以达到让自己获得别人青睐的过程。具表演欲的人的内心极渴望关心和关注,一定是长期缺少爱的人才会有极强表演欲。
爱生活爱找乐子的贾母,凤姐算不得有什么表演欲;忠于自己内心的宝玉、黛玉没什么表演欲;藏愚、守拙的李纨、宝钗沒什么表演欲;泼妇形的夏金桂、赵姨娘等只是蠢,脑子不好使,不算有表演欲。
那么《红楼梦》里,最具表演欲的人一一画梁春尽落香尘,她是秦可卿。
分析如下:
一、表演欲的形成同幼年时被忽略有很大关系
秦可卿是他父亲秦业向养生堂抱来的孩子。秦业同时抱养了一儿一女。旧时女子本不受重视,抱来的女儿就更无地位了!
秦业夫人早亡,秦可卿年幼时连养母都沒有,何其可怜。想来她是被家里的婆子们带大的。
秦业五旬之上得子秦钟。秦可卿也只能通过关心弟弟的方式从家里得到那一点点温情,一点点爱。
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秦可卿家中,全完是演岀来的!
若是她天生蠢笨也就罢了,偏又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长大后,与贾蓉为妻。
秦可卿嫁入了宁国府。
二、有表演欲的人极渴望被认可、接纳
秦可卿在宁国府的生活会比黛玉更加如履薄冰。她见人有说笑、会行事。可会行事是用不拘听见个什么话,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小心翼翼的换来的。
她对自己的要求是长辈、平辈、妇仆们面前都要周全,不能岀错!
生病时也要拘礼,早晚对婆婆定省,陪笑说话。
生病时也要保持少奶奶的体面,不能惹笑话,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震坐起来见大夫。着了凉,更添一层病。
秦可卿这样为人行事,只为要这个亲戚,那个长辈都喜欢她。为了表现自己的完美,她可以丢了性命!
三、有表现欲的人,会可很夸张的方式引吸别人关注
夸张的方式可能是表情、动作。到了这位小家碧玉,秦可卿这里这份夸张便成了擅风情、秉月貌。
秦可卿房里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些夸张的陈设是因秦可卿奢侈,还是在表演着少奶奶的华贵?也许二者都有。
秦可卿极注渴望关注的心,引来了贾珍这个无耻之人。但贾珍明白,为了演岀一个完美的少奶奶,她什么也不敢说……
秦可卿病重之时,依然全力保持自己的完美。
贾蓉不理她,盼着她早死。在秦可卿口中可以形容成: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红过脸。
贾珍无耻,尤氏恨她。在秦可卿口中可以形容成:公公婆婆当自己女孩儿似的待。
秦可卿说她得了病,把那要强的心,一分心没了。公婆跟前未得孝顺一天,就有十分孝顺的心,如今也不能够了。
她临死还想家贾家: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定的钱粮;第二家熟虽立,无一定的供给。
可怜的可卿,活着时他们尚未把你当人待,死后,谁还记得你!
秦可卿这个最具表演欲的人,就是扮演生活,演着演着,演到她自己都信了!
《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
人人都有表现欲,但在《红楼梦》里,表现欲最强的当属王熙凤。
1、不惜一切,表现自己
如协理宁国府,是件极受累的事,并沒有什么可图的,既设有金钱,权势也是一时的,还要打迭精神完成一件极废力气的丧事,还有荣国府的管家事物。而王熙凤为了大家能夸赞她有本事、能干,不怕起早贪黑,竭尽心力,做到尽善尽美。
再如贾府过年直到元宵节,布置各项宴请,接待诰命夫人,她还不忘班衣戏彩,所费精力,无人能及,而她这时还怀着孕,节后掉了一个六、七个月的男孩。
当然管荣国府是有好处的,但是作到事事妥当,一是争强好胜,二是表现欲强。
2、日常生活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如果缺了王熙凤,《红楼梦》人中将会缺少很多欢笑声。
王熙凤喜欢凑热闹,凡有大事绝对想法参与。贾宝玉挨打后,林黛玉远远看着怡红院,看到王熙凤随贾母过来,首先想到的是,我想她怎么也得过来打个花胡哨,原来是这样,可见别人也注意到了。
王熙凤喜欢出风头,也有这个能力,她的语言幽默、风趣,极接地气,小丫头子都爱听她讲笑话。薛宝钗说:"这世上的话到二嫂子嘴里也就绝了"。在所有贾府女眷集会上,王熙凤总是风头最盛的那一个。
所以王熙凤最具表现力,也有能力表现自己。
《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
《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何谓“表演欲”大概就是通自己的个性展示而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己感到满足。如果把《红楼梦》当成一场大戏,生旦净末丑,角色俱全,主角配角,粉墨登场,表演欲,各种角色都有。但戏要演的好,必需要突出全戏主角。做为戏看导演,做为小说而要看作者。
纵观《红楼梦》全书,表面上应是“宝黛”爱情故事,因此小说作者,曹雪芹让贾宝玉,林黛玉在全书中自始至终处于戏的中心,表演欲最强,应该是最具有表演欲。但,这并不否认配角的作用,在全戏过程中,某场次配角亦可有突出的表演欲望,但只能维绕和突出主角。做为小说,配角功高盖主就不可取了,当然《红楼梦》作者,把握的恰到好处。贾宝玉,林黛玉最具有表演欲,只是表現的形式较含蓄,并不像王熙凤张狂。
《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
疯丫头
《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
《红楼梦》里表演欲最强的非贾母莫属。
话不多说,直接上料。
实例1: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贾母的表现欲发挥到极致据书妆研究,贾母是个没文化的人,大字不识一个,连文房四宝也认不全。
但是当贾母见到刘姥姥,一个乡村老太太,一个比她更没文化、也没见过世面的人,贾母的表现欲就来了。
在潇湘馆里,贾母把她的快要霉烂了的青纱吹乎的神乎其神文化范儿十足,根本不管刘姥姥是否听得懂。什么秋香色,什么雨过天晴,这都是些什么鬼呀!
在大观园里吃饭,贾母要行酒令,她得在刘姥姥跟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学。尽管贾母的酒令得让鸳鸯提着,几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酒令也让她尽兴,让她的每一个毛孔都得到了满足。
实例2: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让贾母表现了个痛快贾府过元宵节,去了两个说书的女先儿,要说《凤求鸾》。
贾母让女先儿先“大概说说原故”,然,还没说几句就被她接了过去,巴拉巴拉一通合乎情理的演讲,让众人听得心服口服:
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
接下来王熙凤把贾母又恭维一通,贾母哈哈大笑:
“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倒是亏他才一路笑得我心里痛快了些,我再吃盅酒。”
其实这都是王熙凤与鸳鸯提前安排好的。贾母从小听着戏长大,像《凤求鸾》这种名字,她一听就知道内容。王熙凤和鸳鸯知道贾母爱表现自已;为了讨好贾母,她们两个常常提前布置场景以便让贾母表演。
实例3: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鸳鸯一不小心让戏演砸了鸳鸯不想给贾赦做姨娘,正常情况,在邢夫人第一次告诉她时她直接拒绝邢夫人就完了;或者当邢夫人要拉着她去见贾母时,她趁机向贾母说不愿意也没事了。
但是鸳鸯为了讨贾母欢心,她暗地里给贾母设计出一场戏,她要找个人多的热闹场合,让贾母把她熟稔的一段台词念出来:
……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得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因为如果贾母能够当众念出这段台词,能够表现她对贾赦的厌恶,能够表现她明理,能够表现她的善良。
但是因为缺少了王熙凤的配合,鸳鸯在某个环节没考虑周全;而且她低估了她在贾母心里的分量,致使剧情没有朝着她想象的方向发展,致使贾母上演了暴怒、对王夫人破口大骂、给王夫人赔礼道歉的戏码。
实例4、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母为她的女儿贾敏一滴多余的眼泪都没有贾母初见林黛玉,一边把黛玉搂在怀里一边心肝肉儿的大哭大叫。因为只有把黛玉搂在怀里,黛玉才看不见她的脸,贾母有泪没泪黛玉完全看不见。
王熙凤上场晚,她完全不知道贾母已经表演完了。依着她对贾母的了解,一上场就说“我这姑妈偏就去世了”,配合着贾母演哭戏。
然而: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正常的母亲听见王熙凤那句话,第一反应该是落泪,然后旁边的人会说,“她才好了,你倒来招她!”之类的话,才是正常的人情。
这个内容的话由贾母嘴里说出来,意思是,她为她的亲女儿贾敏一滴多余的眼泪也不愿意流。
王熙凤这才知道贾母自己已经表演完了,一边说着“该打,该打!”,一边用自己的小手象征性的扇着自己的小嘴巴。
所以《红楼梦》里贾母是一个表演欲望最强的人,而且他所有的表演都有着明确的目的:表现她的善良、表现她的学识,因为这些是他完全不具备的素质。
《红楼梦》中谁最具有表演欲?
刘姥姥。此人不但有表演欲,而且极具表演天赋才能。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中,表现了淋漓尽致的幽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