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会不会好一点?
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她的名声坏主要也不是因为管家。
王熙凤名声差,与管家关系不大管理像荣国府那样一个大家,没有魄力和杀伐果断的干练性格是不行的。荣国府还不比宁国府,宁囯府人员简单,一切都听尤氏安排。
但荣国府不一样儿媳妇辈的管家奶奶上面还有贾母,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要听命;妯娌、姨奶奶、姐妹们要周全。这个家谁当都为难,谁当都会受夹板气、名声不好!
荣国府主人之间,仆人之间动了谁的利都会遭议论、遭报负。连凤姐捆了两个婆子,费婆子都能在邢夫人面前告凤姐一状,说她沒把正经婆婆放眼里。
迎春的乳母赌钱,被贾母罚。邢夫人也算在凤姐头上,"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百事周到,统共一个妹子竟全不放在心上!"
可这些在贾母的眼里,能看出凤姐的为难之处,并给她支持;凤姐协理宁国府时也有仆人直言,论理,我们里面也须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公道自在人心,若凤姐真是大公无私为整个家族的发展着想,就算得罪了人,也不会全是差评!
凤姐名声差,主要在人品差1、弄权铁槛寺
害得守备之子与张金哥双双自尽,凤姐得3000银子的好处。这事情不是凤姐一个妇人能办成的,与她管不管家没有关系。这件事是凤姐借贾琏的名义办的
凤姐便命悄悄将昨日老尼之事说与来旺。来旺心中俱己明白,急忙进城找主文的相公,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不过百里路程,两日工夫俱已妥协,那节度使名唤云光,见贾府之事情,这点小事,岂有不允之理。
王熙凤这是毫无底线、目无王法。贾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负2条人命的案子。凤姐还让下人俢书给云光,这不是明着给人家抓把柄了吗!这昏招又狠又蠢。
谁说凤姐精明能干?那些精明也只是在内宅,出贾家大门她就是一个蠢妇!将来事发,整个贾府会为她的愚蠢买单,她岂能留下好名声!
2、放高利贷
王熙凤拿仆人的月银放高利贷,仆人岂能不骂她,她又如何会有好名声?但她果如一人这么做,仆人也就背后议论下,闹不岀大事。(就是她不管家,她也会放高利贷)
可王熙凤放高利贷偏偏和好几个奶奶混在一起,其中还有她嫂子王仁之妻。这无耻王仁连巧姐都能卖,把什么混账名儿给王熙凤背上,她都不知道。
3、逼死鲍二家的、尤二姐
这事和王熙凤管家更无关系。这是她自己房里的宅斗。她无法容忍自己的丈夫贾琏有妾有女人。
贾琏偷情鲍二家的,王熙凤大闹一场,吓得鲍二家的自尽。贾琏偷娶尤二姐,她暗里算计,坏尤二姐名声,虐待他,生生打掉尤二姐的孩子,绝望的尤二姐吞生金自尽。这些都只是宅斗。
王熙凤若只在内宅斗也罢了,偏又调唆张华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
于是这事就闹到了都察院,虽然都察院收了银子不了了之。但因牵连了贾蓉,只怕王熙凤也再不会同宁国府的贾珍尤氏贾蓉有亲人般的关系了。之后她又大闹宁国府,想宁府之人会如何编排她!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等于给贾琏、贾蓉留了案底。真有人整贾府,这都是铁证!
王熙凤干练、口齿伶俐、能力强这些算是她在内宅的优点。
但是,王熙凤心狠手辣却计谋不足;她恶毒,不留余地,行事却不缜密,留下的把柄太多。
岀贾府大门,这王熙凤就是一个蠢货。在长辈都不知情时就把把柄生生的递给了节度使云光,递给了都察院,递给了王子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等贾府遭难时,这些帐同会一笔一笔地同贾府清算。那时的王熙凤会头一个被贾府抛弃,那时的她可会后悔?她会后悔自己的狠毒害了女儿巧姐儿。
但王熙凤这个女人愚蠢,永远不会明白她究竟是错在哪。
《红楼梦》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会不会好一点?
……那样,曹雪芹恐怕就写不下去了,这得同他研究研究……或者改名叫《黄楼梦》……哈哈哈[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红楼梦》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会不会好一点?
不让王熙凤管家,她的声名会不会好一些,当然会。
你把一只老虎的爪牙拔除,把它关在笼子里,它自可不伤人。
如果王熙凤不管家,沒有那么大的权力,她就不能挪用贾府全部月钱去放高利贷,也不能使唤管家们去交接官府,不能收买胡庸医,打下尤二姐的孩子。沒了银子,没了权,偏安贾府一隅,只有一房的十几个佣人,作恶自然就少了,名声也自然就好了。
但这种假设沒有意义。
王熙凤嫁给贾琏,是因为他是嫡长孙,有希望继承爵位。贵族世家都是嫡长媳管理内宅,就连贾母如此偏心二房,也不得不让王熙凤参与家务管理,已求得两房的平衡,何况还有王家的王子腾。
而王夫人在管理能力上的欠缺,处理问题上的缺乏远见和眼界的狭隘,使王熙凤这个末世凡鸟在贾府的内务管理上大展拳脚,拥有了一定的财产支配权,拥有了对全府仆人的管理权,拥有了和府内,官场男子的交际权力。也就有了放高利贷,勾结官府、借刀杀人、不惧天理报应的王熙凤。
题目的假设是有用的。但是在末世的贾府,王熙凤是不可替代的干材,所以是不可能的假设。
《红楼梦》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会不会好一点?
应该好一点
《红楼梦》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会不会好一点?
王熙凤的名声之所以不好,主要就是由管家而造成的。人常说管家三年,鸡狗都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就可以少犯许多错误,少得罪许多仆人。
一,不会得罪婆婆邢夫人。邢夫人是最讨厌王熙凤的,并经常借助婆婆的身份为难王熙凤,最大的原因就是王熙凤身为大房的儿媳,却是为二房管家,认为因为贾母喜欢二房,王夫人的出身高,王熙凤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为二房管家,就是讨老鸹向着旺处飞。如果王熙凤不当管家,很明显矛盾的根源就解决了。邢夫人也不会到处说王熙凤是老鸹向着旺处飞,也不会当众给王熙凤没脸了。
二,不会有高利盘剥之事。王熙凤所犯的错误很多,专权擅权,逼死人命等,其中有一项是王熙凤利用管家之便,挪用贾府月例银子放贷,高利盘剥,成为贾家被抄的一个重要罪证。如果王熙凤不做管家,就没有挪用月银的机会,自然就不会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性命"的判词。
三,不会得罪很多下人。王熙凤是一个聪明的,许多事也想的非常通透,而且是铁腕政策,下人稍有不合心意,变成老大耳刮子扇上去了,又是跪瓷瓦子,又是跪在太阳底下,又或者不给水与饭,总之,下人让王熙凤得罪了很多,包括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林之孝家的。如果王熙凤不做管家,就不会操那么多心,做那么多事,惩罚那么多人,平儿也不会多次劝过王熙凤,不要对下人太狠,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早晚要回到大房那边,特別她协理宁国府时,为了立威,还得打过宁国府仆人板子。
《红楼梦》里,如果王熙凤不管家,她的名声会不会好一点?
我认为王熙凤即使不管家,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王熙凤做了哪些坏事导致现在名声坏呢?
第一,王熙凤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红楼梦》第十五回,张地主家女儿张金哥已经许配给守备家儿子,可是李衙内又看上了她非要娶,张地主看着李衙内家条件更好便要悔婚,可是守备家不愿意,便打官司告状,张家便托馒头庵老尼姑静虚请求王熙凤办事。王熙凤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打赢官司,收贿3000两银子,却害的张金哥和守备儿子双双殉情,造成两条人命。她的草菅人命用她自己的话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第二,王熙凤善妒不守妇德。她害死和贾琏有不正当关系的鲍二家的,鲍二家的在王熙凤生日的当天与贾琏偷情,结果被抓了个正着。鲍二家的便寻了死,甚至王熙凤都没来得及处置她,原因就是害怕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她逼死贾琏养在外面的二奶尤二姐。贾琏贾琏本来就是个下流之辈,在贾珍贾蓉两父子的撺掇下,背着王熙凤,偷偷的娶了尤二姐做妾。这件事情最终被王熙凤发现,她一方面“姐姐妹妹”地说得比蜜还甜,把尤二姐骗进荣国府;另一方面,她大闹宁国府,把贾珍贾蓉父子以及尤氏骂得个狗血喷头,跪地求饶。性格柔顺的尤二姐初骗进贾府后,王熙凤指使手下对她百般折磨,生活上吃残羹冷炙,精神受尽委屈,以致尤二姐腹中的孩子都被折磨得流产了,她自己最后也只落得吞金自尽。这样,王熙凤又一次害死两条人命!
第三,王熙凤设相思局害死贾瑞。贾瑞是贾府义学堂的先生贾代儒的长孙,她垂涎王熙凤的美貌,于是王熙凤设下相思局。
虽然贾瑞确实是个渣男,但贾瑞当时并没实际行动,不过是说了几句暧昧的话,抛了两次暧昧的眼神,王熙凤大可严词正色,绝了贾瑞的念头。可王熙凤不是这样,而是对着贾瑞也说了些暧昧的话,离开的时候还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这分明是故意挑逗贾瑞,让贾瑞以为她也有此意,然后一步步引他入局,狠狠地教训了他两回。先是害他在三九严寒的时节关在弄道里冻了一夜;后来又诱骗他再去,这次不仅让贾瑞再次挨冻,还让贾蓉浇了贾瑞一身粪,这样又冷又臭,最后死不悔改的贾瑞终于被折磨至死。
第四,放高利贷搜刮钱财。也就是放“印子钱”,种地的佃户或者城里的小老百姓,总是会有不凑手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借钱才能活命。
放高利贷利润多大呢?请看《红楼梦》第十九回:
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上千两的银子是什么概念?贾宝玉的月钱是二两银子,贾迎春的聘礼是一万两银子。这么丰厚的利润就是从无以生存的农民或城市贫民手上搜刮而来,其中有多少像现代京剧《白毛女》一样的家庭被迫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呢!
第五,虐待下人引起公愤。《红楼梦》第四十四回,王熙凤生日时喝多了酒,想偷空回去休息,回去的路上一个小丫头看到她就跑,被王熙凤喊了回来。
王熙凤“说着便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子两腮紫胀起来。”这一下子就是两个耳光,还说“烧了红烙铁来烙嘴”,最后又是“说着,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唬的那丫头一行躲,一行哭求……”
更不用说在秦可卿死后协理宁国府时对那些习惯于懒散的下人的处罚。
从以上几处分析来看,只有放高利贷一条和她管家有直接联系,其他四条都无关管家这一身份。
我认为,王熙凤名声不落好,一是和王熙凤的出身有关,她出身于《红楼梦》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她从小耳濡目染了封建社会和封建官场的种种手段,所以她在贾府就顺理成章地运用这些手段为人处世,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熙凤就是贾府中封建官僚龌龊手段的一个代表;二是和王熙凤的性格有关,她生就“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是性格阴险、狡诈、毒辣的代表。
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同的角度也会解读不同的王熙凤。
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