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事件你怎么看?
穿和服本身并非是一个“事件”,只是警察的乱作为,把一个普通事情,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穿和服算是什么事?就是喜欢穿,穿出去“嘚瑟”一下,没想到被抓了,于是就变成了“事件”。
有人说,穿和服伤了民族感情,你可以这样认为,但是,伤了民族感情的事,并不是非法的事情,完全是两个概念。你可以批评她,你可以鄙视她,甚至你也可以骂她,但是她却没有触犯法律,而骂人的人,反倒可能触犯法律。
寻衅滋事罪,扣不到穿和服的女孩身上,不信你就翻翻寻衅滋事罪的四个法律条件,女孩触犯了哪一条?
如果说穿和服就是寻衅滋事,那么,苏州的日本风情街、苏州的日本料理怎么算?大量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怎么算?被全国人民唾骂的“夏日祭”的操办者被抓了吗?这么严重得多的事情的操办者都不抓,为什么单单会把目标定在了一个女孩的身上?强者不敢碰,面对弱者就来劲了, 真有能耐,把操办“夏日祭”者,操办日本风情街者抓起来,这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供奉日本战犯的吴啊萍把判了什么罪?就是一个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用不着上纲上线。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网络民粹主义”,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作为普通百姓,有一点民粹主义还可以理解,如果是作为官方也有这种思潮,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网络民粹主义,过去应该叫做“极左思潮”,我们在反右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极左思潮,岂不知极左思潮要比极右思潮危害性更大。
穿和服事件,体现了我们现在一些人的心理脆弱,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放平心态,平和地看待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
和服事件你怎么看?
今天更多的信息披露出来了,那条街上因为太多穿和服的,因起了周围群众的反感,不断被投诉,所以那条街现在有规定不能穿和服在街道上,只能在店里面穿和服。那个被带走的女的也不是因为穿和服被带走,而是不听警察劝告,与警察发生冲突才被带走的。小心有人带节奏。
和服事件你怎么看?
别看表面,要看其中的道道!
十号发生的事,小姑娘选择十四号深夜发帖曝光,然后一堆大号跟上炒作起来,结果就是八月十五号日本投降日,中国媒体上全是包容日本人,穿和服自由,法制…….这些声音。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我会认为这次警方有问题,但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好意思,我也阴谋论一把,这就是个有组织有预谋的精日分子策划的事件
和服事件你怎么看?
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三点:1、这是日本对中国长期渗透的结果。2、被渗透的汉奸和水军为了利益替和服洗白,替日本洗白。3、网上反对穿和服、为警察叫好的,都是铭记历史,并且爱国的中国人。
和服事件你怎么看?
支持警察,对这些精日分子太轻了,民族尊严不践踏容!
和服事件你怎么看?
在本次事件中,谴责该女子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她穿和服,她就支持日本军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所以她就是错的,甚至应该被法律惩处。
但仅从官方的历史定性来看,日本人民也同样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和服作为民族服饰并不必然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符号标志,它只能代表日本人民。
一些保守主义者认为,该事件发生的8月10日临近8月15日日本投降日,但该时间点更临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8月12日。
自1978年两国签订该条约后,两国关系的朝向就是和平友好,这是两国关系的总基调。在此后的44年来,中日友好城市达到200多个,中日经贸文化往来造福了双方人民。
当然,历史伤疤不能忘记,但依然要面向未来,若只记得他人的坏而不记得他人的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那必然是偏执而没有未来的
我国古代史上,但凡开放包容的时代,大都是为后世称道的盛世。仅以服饰而言,汉唐时期华夏与胡人的战争不曾停歇,但汉唐胡服风甚盛。更早些的赵武灵王面对胡人的侵扰,却带头“胡服骑射”,不知有多伤害胡骑铁蹄之下赵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