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哪些禁忌?可以洗衣服吗?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过去农村过春节,还要将自己已故的亲人“接”回家,和大家一起过年,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禁忌。
记得我小时候,搬家搬到了泡崖村,因为自己没有房子,就在泡崖存租了两间半民房,房东一共5间房,租给了我们两间半,他们自己住两间半。
我们的房东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每年的三十,都要“接神”,中间的堂屋挂上发黄的老宗谱,宗谱前面的大桌子上摆上供品,点上蜡烛和香火,半夜时,全家都跪在总谱前面磕头。
因为我们家是租人家的房子,每年一到三十的晚上,爸妈就叮嘱我们说话小声点,不吉利的字眼不要说,房东在祭奠老祖宗的时候,大家也不要看等等。总之,三十晚上大家都要静悄悄的。这时候我才知道,过三十的讲究真多啊!
现在我们都住在城市,过去农村那一套城市里已经看不到了,不知道现在的农村是不是还有。虽然住在城市已经没有了“接神”“送神”,但是过春节的一些讲究或多或少的保留着。
那么现在过春节,还有那些能看得到的讲究,或者是说有哪些禁忌呢?
1、大扫除
过春节,必须要提前进行一次大扫除,翻箱倒柜,天棚墙面,犄角旮旯的彻底清扫一遍,还要抹窗户,做到窗明几亮。不过现在住在高楼,很多人已经不敢抹窗户了。人们认为不进行大扫除,这些脏东西就会留到来年,老人就叫做“隔年尘”,寓意不吉利。
2、福字不能倒贴
很多人贴福字都喜欢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到了”,其实,大门的福字是不能倒贴的。大门的福字要贴得堂堂正正。不过,其他地方,比如米缸、橱柜等都可以倒贴。
3、不能“放水”
民间认为,水主财,过年初一初二都不能倒水,倒水就意味着一年的财运都给泼出去了。只能在初三、初六“放水”,洗衣服要在这两天才能洗。
4、三十晚上不闭灯
三十晚上,家里所有的灯都要点亮,而且要点整晚上,大概的意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片光明吧。
5、还清债务
过去民间经常有互相借钱的习惯,谁家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用钱,互相周济一下。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些债务必须要年前还上,不能等到来年。而且过节期间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字眼
从三十晚上开始,说话就要注意了,凡是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像什么“死了”、“丢了”、“翻了”、“杀了”等等,都不能乱说。
7、穿新衣服
过年是一定要穿新衣服的,过去,因为经济条件家里不能经常买新衣服,一般都是在春节前买或者是做新衣服,到了初一早上穿上。象征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万象更新,新年新气象等。再怎么穷,初一也要换一件新衣服。另外,过“本命年”,还要穿红内裤、扎红腰带、穿红袜子。现在市场上一到临近春节,就有很多卖红腰带和红袜子的,都是给过本命年的人准备的。
8、给孩子压岁钱
这个习俗自古流传到现在,每年的半夜钟声敲响,大人就给孩子压岁钱,这也是孩子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亲戚朋友的孩子来了,也会给压岁钱,很多孩子过一个春节,都能攒下好几万压岁钱。
那么,过三十,能洗衣服吗?
三十那天,是能洗衣服的,上面说过,春节前要大扫除。洗衣服,也属于不把脏东西留到来年,干干净净的过年。不过,现在的人,穿着都非常干净,三十那天,一般也没有什么脏衣服可洗的了。
除夕有哪些禁忌?可以洗衣服吗?
老话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除夕是“年”的最后一天,为了“图个吉利”,除夕这天有很多禁忌,规矩特别的多,其目的就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除夕常在农历的十二月廿九或者三十日(今年就在十二月廿九),但是人们习惯上称除夕该日为大年三十。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在欢声笑语中,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饭桌吃年夜饭。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除夕可以洗衣服吗?除夕正处于岁末,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因此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除夕这天是可以洗衣服的,也可以洗澡,但是正月初一“禁止”洗衣服。除夕当天洗衣服可以祛除穷运、晦气,毕竟干干净净好过大年。
在我国部分地区有“除夕不可以洗衣服”的传统,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古代没有洗衣机,而且人们冬天穿的都是棉袄之类的厚衣服,衣服以后很难干,会滴滴答答的,这样显得不吉利。但是不管除夕当天“洗衣服”还是“不洗衣服”,其目的都是为了图个吉利,这也反映了我国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
过年有哪些习俗?12个老传统不能忘一、大年三十除旧布新
所谓的除旧布新也就是打扫卫生,主要工作包括清洁天花板、清理墙壁上的尘垢和蜘蛛网、清扫庭院。
虽然大扫除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或者腊月二十四的小年进行,但是由于年底人们比较忙碌,大扫除的工作最迟也要在大年三十这天完成。
二、除夕祭祖
除夕之日我们不能只光想着吃喝,在这一天我们还需要“祭祖”。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像除夕这种重要的节日怎么少得了祭拜先祖。
除夕这天人们会摆上美味的菜肴(我们这里是用猪头)、倒上美酒、点上香,在祖先牌位处举行隆重的跪拜(顺便跪拜天地),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这也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三、除夕吃年夜饭
在除夕这天一家人都要忙碌起来准备各种美食,年夜饭是年末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这也是一家人团聚的“团圆饭”。
年夜饭以食材丰富、数量多而著称,一般“大年初一”不做新米,要吃除夕的剩菜剩饭,这也表示“年年有余”,因此大年三十的菜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多。
年夜饭中鸡和鱼是必备的食材,鱼同“余”是同音,吃鱼的时候最好留头留尾,表示“年年有余”。
四、“福”要正贴
大年三十要贴年红,主要包括贴春联、挂灯笼、贴门神、贴福字、贴窗花。
其中“贴福字”很有讲究,很多人喜欢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到了”。这是这种贴法是错误的,“福”字应该正贴,这样福气不会跑走,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一般只有米缸、水缸上的“福”字才需要倒贴。
五、大年三十放爆竹
大年三十放爆竹是个老传统了,人们在哔哔叭叭的爆竹声中辞旧迎新,放爆竹可以极大地烘托节日的氛围,可以增添年味。如果家家户户都放爆竹,那么说明过年了。
六、除夕守岁
所谓的“守岁”就是迎接新年的到来,因此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不灭,这也意味着未来“红红火火”。
此外,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还能赶走“年兽”,象征着驱赶瘟疫和邪恶的动物。
七、大年初一给压岁钱
大年初一晚辈要给长辈问好、说吉祥话,然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压岁钱能“辟邪驱鬼”,压岁钱象征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希望晚辈能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八、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洗脸水、要早起
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因此地上的垃圾会相对比较多。但是大年初一有财神降临,如果扫地或者倒洗脸水,人们认为会把财神送走,不吉利。
因此大年初一不扫地,当天的洗脸水(古代没有洗漱台,都是用盆洗脸)要用桶储存起来第二天再倒,同时这天要早起,以迎接财神。
九、大年初一不能动“针线活”、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做针线活是非常不吉利的的,这天做针线活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容易“招惹口舌”,这样生活不会和睦,其目的就是图一个平安。
大年初一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吵架,更不能说与“死”有关的话。
十、大年初一不下地干活
农民劳累了一年,大年初一是该清闲了,如果大年初一都下地干活,意味着是一个劳碌命,不能享福,终身都会碌碌无为。
十一、过年期间尽量不要打碎瓷器
过年期间我们尽量不要打碎瓷器(碗、罐),打碎了是一种不吉利的事情。但是过年期间人多手杂,打碎也在所难免,古人也给我们留了化解之法,那就是打碎后“岁岁(碎碎)平安”。
十二、大年初一忌债务往来
农村老话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一整年”、“初一给别人借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因此大年初一我们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给别人钱,如果你借钱给别人,那么别人还钱会比较困难;如果这一天你向别人借钱,那么预示着你会穷一辈子。
总结,过年期间有很多禁忌,这些禁忌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其目的就是“图个吉利”,这也反映了我们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夕有哪些禁忌?可以洗衣服吗?
除夕要做的事情很多,禁忌仔细想想却没有多少。
除夕能不能洗衣服?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除夕可以洗澡,衣服嘛,一般过了年初一再洗。
这里面有什么说道呢?听我给你说一说,这话都是听老一辈人说的。
为什么不在年三十和年初一洗呢?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而年初一又是一年的第一天。这两天一般都要休息,如果不休息,寓意为一年帮到头。
一年忙到头说明你这个人是个穷命。只有穷命的人才一年忙到,连个休息日都没有。
只有家庭富裕,不缺吃穿的人,才有休息日。年三十和年初一不做事,用意也就在于此,都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兆头,希望来年吃穿不愁,还有休息的时间。
年三十还有一个禁忌就是不要乱说话,小时候我们不懂,老是说错话,被父母诉斥。这些错话往往都是实在话。
总的来说,就是要说吉利话,不吉利的话,不好的字眼不要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除夕有哪些禁忌?可以洗衣服吗?
明天就是除夕,除了要吃年夜饭,牢记这三件事不能做。过节了,这些传统习俗不能丢,生活还是需要一些仪式感。
今年没有腊月三十,明天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夜了,这是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代表了辞旧迎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家人忙碌了一年,不远千里相聚在一起,去掉满身的疲惫,忘却一切烦心事,只想和家人共度这份喜悦。
但是,老祖宗也在这节日中留下了一些规矩和习俗,特别是家中的老人,更是千叮咛万嘱咐,也正是这些简单的规矩,组成了一个欢乐祥和的除夕夜。
除夕夜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寓意?除夕就是岁末的最后一夜,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除夕中的“除”字就是“去除”、“更替”之意,代表着月尽岁除。
“夕”字,指的是夜晚,这是岁末最后一个夜晚,又称大年夜和年三十。过了这个夜晚,就将迎来全新的一年。
特别是今年这样没有“大年三十”的特殊年份,除夕夜要守岁,彻夜不能睡觉。和家人说话聊天,玩累了就躺在被窝里,望着窗外红彤彤的灯笼和漫天的星空,听着由远及近的鞭炮声,幻想着自己的未来。
直到东方露白,赶忙从被窝里爬出来,和父母一起打开福门,迎接财神,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所以除夕这一天,是岁末年初的承接,与“岁首”相连,是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重要日子。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要更换为“新岁”了,故称为除夕。
正因为这一天承载着辞旧迎新的重任,所以在这一天,不仅有家人团圆的欢乐,还有一些小小的禁忌,也算是守护这份幸福而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些传统习俗历经岁月的洗礼,是中华深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需要尊重传统,正是这些传统习俗让我们对未来有所企盼。
除夕有哪些禁忌?所谓的年味,其实就是由这些小小的规矩组成的。习俗不是迷信,特别是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讲,尊重习俗充满美好的寓意,来年也能风调雨顺。这是对新生活的一种祈福,更是对子女健康成长的一种倾注。
所以,除夕这一天,在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以下三件事最好不要触犯,否则很可能会惹得家人生气,破坏了大好心情,毕竟开开心心过大年比什么都重要。
1、不要和家人吵架除夕这一天,是我童年最开心的时光,不仅仅是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父母从外面打工回来可以陪伴自己,带来一身新衣。更因为这一天不管我做什么错事,说错什么话,父母都会置若罔闻,不管不顾。
即使偶尔犯了大错,伤害了他人或者冒犯了家里的老人,一向严厉的父母还会在一旁帮我打圆场。那时候我还以为父母是害怕什么,所以会对我出奇地容忍。
直到长大后成家立业,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节,我才明白父母的用意。
这一年,不管在外受过什么委屈,遇到哪些困难,都只想让它埋藏在心里。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而全家人几乎心照不宣,都说好听的话,说吉祥的话,分享开心的事情。大家的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没有任何的烦恼。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地度过这个美好的除夕之夜。
特别是家里的老人,更是注意这一点,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儿女们要多说吉利话,不要打孩子。
如果在除夕这天还因为言语不和而发生争吵,或者呵斥或者教训孩子,总会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家里任何一个人心情不好,都会直接影响一家人的心情。
不仅年过不好,还会被认为把新年的好运气都给吵走了,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
如果大家共同遵守这份默契,相互之间笑脸相迎,共同维护这份喜庆,这一天将是无比快乐幸福的回忆。
2、不要把鱼给吃完了年夜饭,是中国老百姓最为重视的一顿饭,也是一个家庭最隆重的聚餐。饭桌上热气腾腾,大家共同举杯,告别过往,祈盼新朝,一家老小共叙天伦,是全家最热闹的时候。
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在这一天,大家抛开所有的恩怨和烦恼,全家老小齐上阵,将最好的饭菜一股脑全部都做出来,摆满整个餐桌,凉菜、炒菜、蒸菜、炖煮、点心一个都不能少。
而年夜饭的吃食,不仅仅是要求菜品要美味丰盛,更重要的是每一道菜都要寓意吉祥,而年夜饭吃鱼更是由来已久。
不过大多数人只知道鱼与“余”同音,代表着年年有盈余,岁岁享富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在门叩或者家具上画上鱼的画像,就被赋予降魔驱怪的作用。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寓意逐渐被淡忘。但是,在年夜饭吃鱼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人们对迎接好兆头的期盼。
更有意思的是,在吃鱼这件事上,不同的品种的鱼也对应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在我们老家,除夕夜要吃鲤鱼,鲤与“礼”同音,意思是讲究礼节,礼尚往来的意思,而且还有鲤鱼跳龙门的愿望。
而过年期间还要吃鲫鱼,鲫与“吉”谐音,代表着新的一年会大吉大利。
听生活在南方的亲戚说,南方人过年时有吃鲢鱼的习俗,而且在年夜饭的时候只吃中间一段,绝不能吃鱼的头和尾。
要把鱼头和鱼尾留下来,等过了除夕夜,迎来初一后再继续吃,这样就会“连年有余”,寓意有头有尾,做人有始有终。
3、家里的灯不要熄灭在农村过年,最明显的两点,一是从除夕的最后一秒钟到初一的整个早上,村子里都是鞭炮的声音。
第二个特点是以往因为没有路灯,而村民都习惯早睡而漆黑的夜晚,突然变得灯火通明,彻夜明亮,走到哪里都不害怕。
在我老家,还有“除夕晚上不熄灯,新年家运乘东风”的说法,预示来年会前景光明,一片坦途,顺顺遂遂。
其实,除夕不熄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驱除被称作“年”的怪兽,而这也正是过年的由来。
相传,这个可怕的怪兽每年除夕都会到村子中寻找食物,骚扰百姓人家。
而这头怪兽最害怕的就是炮仗的爆炸声以及产生的光和火。为了不让年兽进入自己的家中,大家点燃炮仗,让年兽知难而退。
然而,鞭炮的持续时间太短,所以家家户户都装上灯笼,一幅灯火通明的景象。年后看到如此景象,再也不敢冒犯村民,这就形成除夕守岁熬年不关灯的习俗。
只是现在并不是每家都会挂灯笼,就逐渐演变为保持家里的灯光通明,企盼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红红火火。
除夕可以洗衣服吗?一些地方就有这样的风俗,很多事情都在除夕之前就要准备好。而到了除夕这一天,就要在家里好好陪陪家人,不要再干太多的家务了。
如果依然忙于洗衣服,收拾衣物以及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情,就少了些过年的气氛。而且这一年辛辛苦苦挣钱养家,无论生活怎样,一年到头总不能一直这么辛苦,除夕这天要好好休息,享受这难得的惬意。
如果一直这样忙下去,就会被邻居认为是劳累的命,在新的一年也不会闲着。所以,就有了除夕不能洗衣的说法。
不过,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关于除夕能否洗衣服这件事也是众说纷纭。
我出生于苏北农村,我爱人家在山东,在我们这一带没有除夕不能洗衣服的说法,相反这一天不仅要洗衣服,还要洗床单洗窗帘,晒被子,将整个房间收拾干净。
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换下旧衣服,将它们洗好装好,初一才能换上新衣服。
小时候,谁要是在新年穿上一身崭新的衣裳,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佼佼者,享受别人一个寒假的羡慕眼光。
除此之外,在除夕这一天,我们还要洗澡,用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
之所以在除夕洗澡,还有一个原因,那会儿生活条件有限,家里没有暖气,也生不起煤球炉子。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温度,呵气成霜,连脱衣服进被窝都需要鼓起勇气,更别说在家里洗澡了。
而镇子上的澡堂子只营业到除夕这一天,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休息的。所以等到每年除夕,忙完了这一年所有的事情,才心满意足地公共浴室去洗澡。
在热腾腾的大澡堂子里泡得满脸通红,走出浴室,看着夜空中那绚丽多彩的烟花,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里初一是不能洗衣服的,而且还不能泼水,不能扫地,这都被认为是将财气和福气向外赶的行为,会影响一家人在新的一年的财运。
除夕寄语很多人都说年味一年不如一年,其实并不是我们长大了,也不是见识得多了,而是我们变懒了,让本来充满传统的过年变得过于简单。
而这些有意思的习俗,特别是除夕和初一这个节骨眼上,往往能孕育出信心和希望,又可以借机树立属于自己的梦想。有了信心和希望,以后才有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也许你不会相信,如果不扎进这些传统文化中,不管生活如何变化,还真就品不出这份浓浓的“年味”来。
除夕将至,在新旧交替之际,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也是过年的一部分。
辞旧迎新,在这喜庆的气氛,用自己的行动去让这一天变得更有仪式感,与家人一起重温这年的味道!
除夕有哪些禁忌?可以洗衣服吗?
除夕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 在此之前都是为过年做准备。是可以洗衣服,洗什么都行。过年:从0点开始才算是2022年的真正开始,(这是中国农历年的说法,也叫阴历年。)初一,不动刀,不洗碗,不刷锅,不生气!不吵架,团团圆圆过初一。初二,走亲戚窜朋友,一般都是女儿回娘家。初三圆年。初四没事,初五捏嘴👄,预防以后骂人,这是山东部分地区过年的说法。
除夕有哪些禁忌?可以洗衣服吗?
除夕夜一般没有这种说法,中国传统上除夕讲究除旧迎新,在除夕会打扫干净屋子,洗净衣服来迎接新的一年,正所谓“新年新气象”!某些比较讲究这些的地方可能会要求初一、初二忌洗衣。因为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故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其他禁忌的话一般吃团圆饭前要先祭祖后才能吃,不能把饭菜特别是鱼给吃完,为了图一个“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别的地方不知道,我们这里除夕夜当天扔到地上的瓜子皮、松子壳等等是不打扫的,第二天打扫,而且当晚不关堂屋和院子的灯,彻夜灯火通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