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没有,美国最大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的锚链长度也只有600米。

这样长度的锚链在大洋里根本够不到海底,根本不可能起到固定舰船的作用。

任何船舶的锚链长度都是有限度的,国际上通用的锚链长度是以节为单位,1节等于27.5米,绝大部分万吨级船舶的锚链长度都在12节左右,大约330米。当然,几千吨的小船,锚链看更短了。

舰船,和相同吨位的普通民用船只相比,锚链会略长一些,比如像上面所说的尼米兹航母,每一个单个链环是62公斤,600米长全部加起来总重达到了100吨。

舰船是安装的锚链,实际上并不是让舰船在深海中使用,舰船不能随意抛锚,只能在港口,或者是港口附近的锚地抛锚,这里的水深一般不会超过100米,比较适合抛锚。

锚抛下去,能否牢牢地抓住海底,和海底环境有着直接关系,黏土和砂质土最有利于稳定舰船,而比较硬质的海底,抓地力就较差,一般不建议在这种海域抛锚。否则,不仅无法抓牢海底,甚至还有无法顺利起锚的风险,万一抓到礁石上,损失就大了。

抛锚对水深也有要求,水深不能超过一侧锚链长度的1/4,否则,锚链拉紧后比较陡直,抓地力就会不够。

因此,锚链,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正常情况下,只能在指定锚地抛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抛锚,此时,舰船要根据海图、航路指南、水文勘测情况选择合适的抛锚地点,不过,大多数很难寻找。

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在海上任其漂泊,茫茫大海上,漂泊个几十海里,都不算什么问题。如果不想让舰船随波逐流,现在的舰船,都有自动定位系统,启动自动定位系统,这套系统会根据具体海况,自动控制舰船的动力反向做功,让舰船基本上固定在某一点上。

因此,在深不可测的大洋深处,舰船的定位并不是什么难事,并不一定非得需要锚链来固定舰船。不过,船舶发展到今天,锚链已经是不可缺少的标配,这正说明了锚链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军舰的船锚和一般海船的船锚都是一样的,有一个同学是跑海船的,曾经专门问过他这个问题,所以大致说一下!

首先所有抛锚都是有锚位的,海图上有标注,每个港口外都有,军舰也得按照锚位来下锚,不能随便在哪个地方就下锚停船了,这样有风险,如果你的锚丢下去卡在大岩石缝里拉不出来,你就只能哭了,这起码够你得船跑半年的利润了,如果你运气实在不够好,小概率的把海底光缆给勾住了,那就只有卖船赎罪了,赔是赔不完的!

第二就是锚链的长度,锚的长度以节为单位,一节27.5米,一般10节、11节左右,一共才300米左右,锚位都在军港外的浅水区,水深超过25米就算深水抛锚,超过50米就算超深水抛锚,在水深100米上下就不可以直接抛锚,至于你说的军舰在海中几千米深,下锚也没有用!几千米的深度要是做个几千米的锚链出来,估计这个军舰也别装其他东西,就装锚链就完了!当然航母的锚链有多长不知道,估计也就300米吧,只是链子更粗壮一些,锚更重一些吧!

图:船锚的下锚和收锚的的过程,但是有一些错误,船锚要让船停下不光是锚抓海底,其实铁链子很重的,主要靠船锚和铁链拖底来维持船稳定性

那么如果军舰在大洋中,水下几千米深怎么停船呢?很简单,关闭发动机让这艘军舰随着洋流和大风自由飘逸吧,停1~2天,飘逸10海里对于茫茫大海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想这艘船乱跑,比如美国航母舰队就经常停下来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下海洗澡什么的,那就慢车航行就行!

如果舰队在海上遇到台风怎么办?首先所有的军舰设计都是至少抗12级台风的,这没有任何问题;第二就是关注天气预报了,尽量的躲。有时候还真躲不开,比如台风临时转变方向了,跑肯定是跑不赢了,这时候调整航向顶风破浪慢行,不能让军舰侧面受风,这样最危险!至于船上的人,那就把自己的和军舰绑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吧!

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恐怕很多人不知道,虽然大洋最深的海沟深度超过了一万米,但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它的锚链也不过才439米长。

一个跑过三大洋的海员和我说过,军舰在大洋中是不允许抛锚的,如果想停下来,只能关闭发动机,让军舰随波逐流。

首先,即使你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在平均深度3700多米的大洋中,也依然没用,这还要从锚的原理说起:

锚主要是由锚杆和抓钩组成。

下锚后,抓钩会慢慢落在海床上。

继续放锚,下水长度为水深的3倍以上,这时候船会随波逐流,当锚被拉直的时候,锚会随着船前进的方向被拖动。

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锚会迅速陷入海床当中,越陷越深,最终会牢牢固定在海底。

起锚的时候,船只需靠近锚点,这时候向上提起,锚头由趴着变为竖直,慢慢就收到船上来了。

所以你要想在平均3700多米深度的海洋下锚,锚链就必须在它的3倍以上,几千米都不够,至少要上万米左右。

其次,军舰下锚不是你想下就能下,你只能在海图上标注有“锚地”的地方才能下锚。

因为锚能不能顺利抓底,抓底后能不能拥有足够抓底力,主要取决于海底的环境,一般来说,沙质和粘土质的海底抓力最好,两者混合的次之,硬质海底甚至是石质海底最差。

在深水区域抛锚时,水深一般也不能超过舰艇一舷锚链长度的四分之一,否则会影响下锚、起锚工作。

在茫茫大海中,不是任何海域都可下锚的,可下锚的地方全都会标在航海图上,标称是:锚地。

所以舰艇需要在专门划定的“锚地”进行下锚,而这些锚地的水深、海底环境都是经过探测摸索过的,是适合下锚的。

军舰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怎么办?

在二战时期,美国进攻吕宋岛时,航母舰队进入台风区域,50米高的巨浪一下就把航母拍翻了,十多艘军舰也被击沉,800名美军葬身海底,146架舰载机全部被毁,幸存的航母中也有两艘报废。

首先,军舰从舰体设计上来说,至少能抵御12级以上的台风。

其次,现代舰艇为了起到隐身的效果,船体正剖面面积比较小,舰只在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 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船只可以通过将航向改变为逆风低速航行,可以有效降低风浪对船体的影响,尤其对于大吨位舰艇的效果更加明显。

最后,现在军舰上都有超级天气预报系统,它是以气象卫星为核心,监控军舰运行轨迹和周边洋面温度、气旋状况,可以计算出台风生成状态和行动轨迹。

如果军舰在大洋上想要停船怎么办?

既然军舰在大洋中不能下锚,那么怎么才能停船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关闭发动机就可以了,让军舰随风漂流,因为大洋上没有暗礁,只要根据天气预报系统避开恶劣天气和暗流保证安全就行,美国的航母舰队就经常会停在大洋上组织活动,比如跳水、游泳之类的海上活动!

那么军舰的锚链究竟有多长呢?

一般情况下,锚链长度为锚地平均水深的4倍到7倍,底质较差的锚地或大风浪天气应适当加长锚链长度。锚链长度可按以下公式来计算:(4-7)*平均水深+145米,4-7是根据船舰吨位来选择,航母和军舰一般选择7为倍数;145米为二链长度。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辽宁舰的锚链长度,假设锚地的平均水深为70米,那么锚链长度为635米。

扩展知识目前吨位最大的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的锚链长度也不过几百米,但是有一艘潜艇救援船,它的锚链超过1500米了。

主要是由于这艘潜艇救援船的特殊性,经常要执行特殊的救援任务,需要在300米水深的水域进行停泊。

锚链长度是超过2000多米的也是有的,但是不是军舰,而是海洋钻井平台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型深水半潜平台,自重有3万,满载12万吨,最大钻深1万2千米,高45层楼,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天气而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级CCS(中国船级社)和ABS(美国船级社)双船级。

最后

船锚的长度的设定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深海区域的地形尤其复杂,一旦锚链拉不上来,弃锚将是重大的航行事故。而且深海区还有很多电缆和光缆等类型设备,下锚一旦碰到这些设备,如果损坏将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一般军舰在深海区域动力失控的话,只能停止发动机进行漂流了,如果必须要呆在原地不动,那就只能开着发动机,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随时修正所处的方位了,可以这么说锚只适用于大陆架地区,也就是浅海区。

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军舰搁大洋里头抛锚?整个锚链您还想着还几千米?你可拉倒吧,小编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咱别的不说,就锚链上单个那一小节,上秤秤一下,他都有六十二公斤,比一袋水泥都沉。

所以在这个分量下,咱也别几千米了,随随便便来个一千米,您自己算算,这就需要三十七八节锚链,就这分量您再搁到上秤秤上一秤,这分量三百来吨走起。

就这?嘛船能撑住这么大的重量?

这要是船小点的话,保不齐还没出海,这军舰就得被这些个锚链给压水里头吐泡泡去了,就这,还是那种一去不返的节奏。

这还是一千米,您要整个几千米,好吧,这已经不是船了,整个就是一铁疙瘩。

而且您要记住了,锚链是往大海里头抛的,就这几千米带来的重量,抛锚机这要是启动话,小编感觉,啥抛锚机都拉不起这锚来了,呲溜出火星子都不能把这锚链给拽起来。

而且抛锚机在抛锚的时候,就这分量带来恐怖的拉扯力,您自己个琢磨一下,保不齐就把这军舰给拽到大海里头去了。

当然咱抛开重量问题,就说这几千米的锚链,他的储存空间,你要是小点都没地方搁的好不好?所以啊!如果真来个几千米的话,得咧,什么导弹啦,什么炮弹,什么雷达啦,您就别想了,压根就上不了舰,估计连人都得睡到锚链上了。

当然了,这么说比较空,小编给您说个实际一点的例子,您自己体会一下下。

尼米兹这玩意,大家伙都听说过吧,他可是美国海军的航母,那排水量大的过分,都超过了十万吨。

就这么个庞然大物,您知道他的锚链有几节?

才二十多节,这要是拿出尺子咔咔的这么一丈量,才六百来米,没想到吧!就算是这样,这货整个锚链的重量就已经超过了一百吨。

就问您一声,怕不怕吧!一百吨的锚链才能匹配排水量十万吨级的航母。

回头您瞅瞅其他的军舰,那小体格谁有航母大的?压根就没有,所以对于军舰来说,锚链长度六百米这基本上就算是到头了,一般军舰上拉个三百来米,整十一二节数量的锚链,这就蛮可以的喽!

没题主想的那么玄乎。

这事搞明白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伙说道说道,这船舶想要停靠的时候,用这些锚咋固定船舶的。

首先咱要明白一点,这船要停下来,他不是依靠锚自身的重量把这船舶给拽停下来的。

锚想要让船舶停下来,他需要两个力量,一个是锚和锚链对海底的摩擦力,另一个是锚扣住海底淤泥的拉扯力量。

当然这个需要大家伙注意,抛锚的时候,这锚要是钩到了一块超级大的岩石,虽然可以让这船停下来,那么起锚的时候,就别想了,这锚基本上拉不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锚已经被这块岩石给锁死了,船老大只能做弃锚的打算了,回头换一个新锚了。

当然了,您别看这锚就是一块铁疙瘩,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但您要是购买一个新锚,这家伙能吃掉一艘船好几个月的利润,怕了吧!

当然了,很多船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去原厂购买新锚,而是去拆船厂,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二手锚出售。

世界上拆船拆的最溜的,貌似是在那隔壁的三哥,所以印度二手锚出售还是很火热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石头能把船固定住,你一片淤泥也能把船给固定住,小编你说出来,我咋就那么的不相信呢?”

其实您这个想法,一开始小编也不是没有想过,后来想明白了。

其实这种现象,在咱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您比方说,小编小时候特别喜欢到小树林啦,河沟里头啦,玩耍。

那会的地表水也特别的丰富,别说南方了,北方的小河也不少,小编记得,那个时候穿个大裤衩子就往水里头跳,把自己当一条鱼在里头打滚,有的小伙伴干脆脱得光溜溜的,就窜到水里头去。

现在是看不到这场景了,小娃娃们都挤到游泳馆里头去了,没有过去那味道了。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说正题。当时不知道大家伙玩过一个小游戏没有,就是站在河边淤泥里头,用双脚来回的踩淤泥,一开始那淤泥壳还挺硬的,等到把水踩出来,俩脚丫子陷入到淤泥里头,您拔一个试试?不好把脚丫子拽出来了吧,太费劲了。

有时候要是小腿肚子都陷进去了,这要是自己的话,您要是光用拔,还真就拔不出来,感觉身体都要往下陷。

其实这个原理和锚丢在淤泥里头,被牢牢吸住的原理是一样的。

好了,淤泥的问题解决了,咱在来看看,这锚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上面的描述,大家伙就应该知道了,不是靠着海岸线就可以做港口的,您还得有一片合适的抛锚地才成。

这水底下要是全是乱石头,别想了,这锚可抛不了,这锚你是抛一次丢一次的。

好了,我们来看一下锚。一般情况下这锚头有两部分构成,一个是锚杆,他和锚链连接,跟着就是锚头上的楔形抓钩。

这锚开始下水,直到整个锚落到海底还是不成,必须让这锚头整个爬到海上才成。

这个时候,必须接着放锚,放多长呢?大约放到锚链的长度是整个水深的三倍才成。

看见吗?放出去的锚链,他整个长度的三分之二全躺在海底。

所以在这里插一句嘴,您要是在几千米深的大洋放锚链的话,这个长度是大洋深度的三倍才成,吓到了吧!

好了,咱接着说。

这一切放好之后,这船就随着水波这么荡呀荡的,这锚链拉直了,就会拖动锚头在海底划拉。

那么在这个划拉的过程中,锚头就会慢慢的陷入到了淤泥里头,这就像之前提到过的,脚丫子踩河边淤泥一样,等锚头陷入的差不多了,锚头就被淤泥给吸住了,就这力道,说真格的您就是算把这锚链给拉断了,这锚头都不带动一下的。

这船在这一刻也就停了下来,这套下来,您看看多费事。

咋说呢?这船在道理上,咱说是停了下来,其实您要看这些船的话,他还是在海上随着水波左右摇摆的动,整个运动轨迹跟一个扇形差不多,没法子海水本身就在流动,您要是让船完全停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套船舶停船的原理,如今的越野车也用到了。

越野车跑到野外溜达,一不小心开到沙丘里头,咣叽一下陷进去了,周围没有其他车辆,这要搁过去脸就绿了。

如今用不着,车上有地锚,抛个地锚下去,就这么拖动中地锚就被沙丘给吸住,然后打开发动机拉着这地锚上的绳子,进行自救,就能把自己个给拉出来。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锚头都被淤泥给吸死了,那起锚的时候,这咋整呢?”

其实也好说,起锚的时候,这船逆着锚链的方向行驶,一边走一边拉锚链,等到拉到锚头这里的时候,这锚头就不会爬在海底了,而是立了起来。

这个时候,您就会发现锚链的摩擦力没有了,锚头也不爬着了,淤泥的着力点也少,哎,您这么一提,呱唧一下,锚头也就顺顺利利的给提溜出来了。

毕竟淤泥是松软的不是?当然了,您要一不小心扣到一块岩石上,那您就要和这锚头说一声拜拜了您,回头去三哥家弄个二手锚头使使就算了。

说道这里,小编还得补一句,如果抛锚地选择在一片全是石头的地方,大概率会发生走锚事件。

啥是走锚呢?就是啥也抠不住,船始终停不下来的现象,当然要是停下来的话,参照上面的解释,赶紧的抛了吧!

说道这里,有些要钻牛角尖的小伙伴非要说:“我就是想要在大海上停下来,就问你应该咋样?”

其实您说的这种状况也不是没有,比方说某艘军舰要整个演习啥的,你到达了目的地,演习还没开始,你不可能随便开着到处溜达,扎眼就不说了,保不齐上级就要打电话过来,询问咋回事了。

而且有时候,咱在网上能看到,美国大兵很喜欢在风平浪静的日子,将船停在一边,然后人就往大海里头蹦跶。

那家伙耍的丧心病狂啊!

再有就是,那家里有游艇的,跑到大海上,感觉这环境不错,带着女朋友还是老婆,穿个大裤衩子,也会往大海里头蹦,来个潜泳啥的。

这要是游艇没有停下来,等到带着老婆或者女朋友上来之后,下巴掉了,船跑了,这家伙不是尬住的问题,而是要命的问题。

或者搞个研究,放个研究潜艇下去,潜艇在海底中搞定一切,等到在上来的时候,哇塞,船不见了,那就不好玩了。

那么他们又是咋完成在大海上停船的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点技术了。

首先把您的发动机关了吧,当然船没有了动力,并不意味着船就会停下来,毕竟大海是流动的,所以船还是会随着海水的移动而移动。

当然这种移动,会很慢。

举个例子,当年麦哲伦进入到太平洋的时候,在一百多天的航行中,他们没有遇到哪怕一天有风的天气,这波人好悬没渴死或者饿死在太平洋上。

而那是一个完全靠风力驱动风帆,来让船动起来的年代,麦哲伦的境地是一个咋样的恐怖,您应该能理解,他们之所以能从太平洋里头冲出来,依靠的就是海水的流动。

道理一样,如今的铁壳船,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那么您想要在大海上完全停下来,至少在原点不动,不要乱跑,要咋样呢?

第一种情况,把您的发动机打开吧,别关死了,让这艘船在这个点上,绕着圈的跑。

如果前后和下水点差个一海里,差不多两公里的距离,其实一艘船对于这么大片海洋来说,这个距离也叫个事吗?

这种方法适合美国大兵喜欢跳到大海洗澡或者嬉戏的情况,毕竟船上人多的是,不会出现丢那么一两个的情况。

当然这个办法粗糙到了极点,如今要是放个潜艇下去搞个科研之类的,这就有点尴尬,所以没人会用了。

那么用什么方法呢?很简单,在这个粗糙到极点的方法上,装上一个定位器。

通过卫星把下水的这个点定下来,你的船就可以有一个目标点了,绕着这个点开吧。

当然了,还有更加好的办法,到了现在,已经有智能化的船舶定位系统,他可以做到让你的船在大海上纹丝不动的。

他是咋做到的,在船的下边装上一个侧向推进器,当然如果装个更加先进的转掉舱式的推进器更加的好。

工作的时候,由系统控制起来,发现船屁股左右摇摆了,那么通过推进器可以摆正位置,前后移动了,也可以经过细微调整,这样船就会像钉子一样的钉在大海上了。

那么私人游艇,拉着老婆或者女朋友下水嬉戏,也就不用担心,潜个水再上来之后,发现船跑了情况。

这东西很先进的,他可以判断风力强度和海流的流速变化,让整个船体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套系统,甚至于可以让船体在四级海况中正常的行驶或者工作。

当然了,要是开着船非要和发了狂的大海进行挑战,您还是消停吧,如今人力还是无法和暴怒的大自然进行挑战的。

能不能活下来,不是什么系统能保证的,而是要看这艘船的钢铁和结构强度如何,以及船员的航海经验了。

毕竟在狂风暴雨中,船舶侧翻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首先纠正一点,锚链的长度单位不应以“米”为单位来计算,而应以“节”为单位,我国规定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m,且每节锚链的链环数应为奇数,同时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深不可测”的海洋。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关注原创回答,分享原创知识。

假设一艘军舰的套锚链总长是25节(即687.5米),则大约数量为:锚链22节、锚端链2节、末端链2节、连接环28个、末端卸扣3个、拆卸工具1套。锚链分为铸造锚链、电焊锚链和锻造锚链等。下图为正在为10万吨级的“福特”级超级航母“福特”号安装锚链的工人。

在现代军舰中使用最多的是电焊锚链,铸造锚链已很少使用,而锻造锚链几乎已经绝迹。用于生产有档锚链的锚链钢材等级分为AM1、AM2、AM3三级。AM1锚链钢为镇静钢,AM1级锚链不能用于大抓力锚和超大抓力锚;AM2、AM3 级锚链钢为镇静细晶处理钢,AM3级锚链仅适用于链径为20.5mm或以上的锚链。对同一级别军舰而言,若选用强度大的钢材,链环尺寸可以适当减小。

至于军舰的锚链究竟有多少节的这个问题,我想咱们还是先从大海水深为切入点进行了解吧。我国拥有四大领海,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平均水深位18米,有95%的面积水深不超过30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最大深度位于济州岛北侧,水深约为140米;东海水深平均水深70米,最深处约为200米;南海(包括南中国海全部水域)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这也是我国战略核潜艇只在南海执行战略核值班的原因,其他海域水太浅了,094大鱼游不开啊。下图为正在南海海域游弋的094型战略核潜艇。

可见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水深均不超过300米,没有必要使用长度几千米的锚链。至于水深达数千米的南海海域嘛,咱们就要从锚链的用途来了解了。锚链的作用主要是:连接锚与船,向船体传递锚的抓驻力;在锚泊时,因抛出的锚链有一定的重量,可在水中对船舶所受到的风流等外力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平卧水底部分的锚链对锚的作用力保持水平,有利于锚的可靠抓底。同时这部分锚链因受到泥土的阻滞作用,还能提供一部分锚泊力。

锚链要起作用,最基本的条件是在海底等钩住东西。如果锚链不够长,锚不会起作用。 如果海底是平坦的,或者是锚钩住的东西不是固定的,或者是钩的不太牢,如果是风平浪静还可以,一但海浪过大,造成锚钩不住东西,会使锚失去其作用,这叫“走锚”,船在抛锚期间,出现走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船在抛锚的时候一般主机都停了,如果立即开船,需要时间,没有动力的船四处漂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才有了锚地这个概念,锚地,言外之意,海底下比较粗糙,另外,要能避风。下图为进入港口准备抛锚的南海舰队052D驱逐舰首舰——昆明舰,港口是船舰最好的锚地,水深适合,而且能避风浪。

可见当船舰航行在诸如南海这样水深超过锚链长度的海域时是不会进行抛锚作业的,因为锚链沉不到海底,抛了也没有用。如果确实因实际情况需要在海洋中停船,则必须找到适合抛锚的锚地才能停船抛锚。

南海是一个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大型水域,既然有水深达5567米的深水区,那就必然有许多适合做为锚地的浅水区。比如南海拥有4个大型群岛,广泛分布着200多个岛、礁、沙滩,其中被称为岛的有25个,洲、暗沙、暗礁、滩共252个。这些浅海水域就十分适合做为锚地。所以航行在南海海域的船舰同样不需要长度几千米的锚链。下图为扩建前的南海永暑礁哨所,这里的水深不足1米,南海拥有许多适合做为临时锚地的浅水海域。

那么军舰的锚链究竟有多长呢?不管是军舰还是民船,锚链的长度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同吨位的船舰锚链长度从几节到几十节不等。通常情况下,锚链长度为锚地平均水深的4-7倍为宜,大风浪天气或底质较差的锚地应适当加长。锚链长度可按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4D+145M)÷27.5,数字4为水深倍数,可根据船舰吨位从4~7中选择,比如航空母舰就要选择7为倍数;D为锚地平均水深;145为二链长度;27.5为一节锚链长度。

例如辽宁舰的锚链长度计算为:(7×70+145)÷27.5=23,这个计算结果表示辽宁舰的锚链长度应为23节,即635米,亲爱的读者,您学会了吗?下图为辽宁舰的锚链特写。

世界上包括军舰在内的所有船舰的锚链是不可能有几千米这么长的,总不能说为了船舰能随时随地停船抛锚而制造或者携带足够延伸到海底长度的锚链吧,如果以这样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当船舰行驶到水深为1103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域时是不是需要为舰船准备一条长度上万米、约401节的锚链呢?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文章最后留一个彩蛋给读者朋友们,大家知道每节锚链的链环数为什么必须为奇数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当然不是了,吨位最大的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锚链长度也不过几百米,一般军舰的锚链长度也就上百米,吨位最大的航母锚链长度才有数百米,如果是在大洋上抛锚时,锚根本够不着海底,此时下锚完全起不到固定船只的作用。

其实,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它们的锚链长度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锚链的长度往往以节为单位,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米,按照一般标准,通常万吨轮船每舷主锚所配备的锚链为12节左右,所以它们每舷锚链长度为330米,吨位更小的轮船锚链长度更短,但一般不小于100米。

大型军舰配备的锚链长度要求更高一些,每舷主锚所配备的锚链一般为15节,长度达到400多米。美海军“尼米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它拥有20多节锚链,长度达到600米。仅仅是单个锚链就重达62公斤,加起来总套锚链系统重量超过100吨。

所以,锚链根本没有数千米长,舰艇要抛锚时都是在近海海域或者是水更浅的港口、港湾进行。它们的深度往往不超过百米,锚链抛入海底后锚一旦勾住海底,舰艇此时就能在抓地力的帮助下基本固定下来,避免随波逐流。

至于锚能不能顺利抓底,抓底后能不能拥有足够抓底力,就取决于海底的环境了,一般来说,沙质和粘土质的海底抓力最好,两者混合的次之,硬质海底甚至是石质海底最差,往往不建议下锚,否则有可能无法顺利抓底,抓底后又有可能无法顺利起锚。在深水区域抛锚时,深水区域的水深一般也不能超过舰艇一舷锚链长度的四分之一,否则也会影响抛锚、起锚工作。

其实,舰艇装备锚链后不是供舰艇在任何地方抛锚使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舰艇都是在专门划定的锚地进行下锚,舰艇可以在此临时停泊,进行装卸、避风、接受检疫等,而这些锚地水深、海底环境都是经过探测摸索,适合抛锚的。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舰艇需要在非专门划定的锚地进行紧急抛锚,此时船舶就需要根据海图、航路指南、水文气象预报选择可能合适的临时锚地,而这种选择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值得说明的是,海上特殊平台,例如海洋钻井平台,它们的锚链长度是有2000多米的,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型深水半潜平台,自重有3万,满载12万吨,最大钻深1万2千米,高45层楼,四面散开的12根锚链的占地范围,可以把北京六环都包括在内。如此长的锚链能够让它们在约1000米深的海上抛锚。如果是更深的地方,往往只能使用动力定位系统来进行海上停泊,通过随时改变推进螺旋桨的运转方向和转速来准确的调节船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