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
你知道航母的甲板距离水面有多高吗?如果有人不小心从航母甲板掉到水中,有活命的机会吗?
目前,美国的航母规模最大,个头也最大,就以目前美国的主力航母,尼米兹级航母来说,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0万吨以上。其飞行甲板距离水面高度也超过19米,相当于7层楼高。而最新的福特级航母,舷高35米,比10层楼还要高。
在这样的高度,就是训练有素的跳水运动员,也不敢跳。假如有士兵不小心落水,后果难以想象。
很多人认为,水,多软啊,掉水里没问题啊。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人掉进水里,只要会游泳,一般死不了人。但是,普通掉水里,都是没有多高,对于掉入水中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冲击力。但是,如果人要是从较高的高度掉入水里,那就完全不同了。
入水越快,水对人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超过了一定的高度,人掉在水里,水的硬度就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对人来说几乎就和掉在水泥地没有什么两样。当然,如果恰巧入水的姿势是两脚入水,情况会好很多。但是,人在无准备和无特殊训练的前提下,能保持两脚先入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这种情况下掉入水中,人的内脏、大脑、骨骼都会受到冲击而损伤,如果出现出血,引来凶猛的海洋生物,那就更没有生存的希望了。
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
兔哥回答;航母是海上移动的机场,航母的甲板虽然长度达到300多米,宽度也有六七十米以上,但作为一个机场还是小了点,因此航母的甲板上是非常忙碌的,甲板作业人员落水,或是被喷气式舰载机的尾焰气流吹落大海里的情况并非没有。美国是航母大国,拥有11艘超级航母,也是航母强国。从美国对航母的使用情况来看,美国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有一万多架的舰载机和近万名人员丧生于甲板事故,而落水事故也是其中的一项,其中的1942年3月美国航母特混编队(TF39)司令威尔考克斯少将就莫名其妙的落水而亡。
航母的体积庞大,我们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长度332.8米,宽度76.4米,吃水11.3米,从甲板到水面的垂直距离约19米多。这个高度相当于现在的7层楼房的高度。我们只到目前跳水运动员跳水的最大高度就属于10米跳台了,10跳台运动员是做各种动作落水的,而且采用双手合叠,头部向下入水。10米高度是安全高度,这也是10跳台设立的原因,而双臂伸直双手叠压握紧便于使水面阻力减少,同时也减轻了水面对身体的冲击力。虽然航母的甲板离水面的高度比10米跳台多了一倍的高度,但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从20米的高度落入水中能否生还和入水时的姿态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能向跳水运动员一样翻着花样,最后用双手撕开水面入水,就能活命,这是因为水的阻力是空气的800倍,也就意味着人和水结触的瞬间需要承受的阻力,或者说是撞击力比空气中大800倍。20米的高度约2秒,人体和水面的撞击力有几百公斤,所以如果肚皮着水,会使内脏瞬间涌向胸腔,轻则肋骨损伤,重则内脏破损,这样很难存活。如果是屁股着水应该问题不大,但航母高速行驶时,两舷会有数米高的水浪,同时产生湍流,这种乱流会对落水者带来危险,也会使落水者的身体和舰体产生碰撞。
因此能否生还除了入水的姿势还和落水的位置有关系,通常情况下落水时会和航母的舰体有近20米的距离,避开湍流。如果落水后头脑清醒生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出现昏迷就挂了,如果从尾部落水就会被螺旋桨所伤,这种伤害并非是来自于螺旋桨本身,而是螺旋桨所产生的水流压力,航母通常都有2~4个螺旋桨,为了抵消反扭力,通常都是反向旋转,这样就会产生涡流,会对落水人员产生绞力,所以能否生还还要看落水的位置。
其实,航母上很难落水,除非是自己活的不耐烦了,或是航母上呆够了,想去海底看看。航母的甲板及容易落水的部位都有护栏和防落水网双层保护。而且24小时都有值更人员,现在的航母甲板作业人员的马甲都带有报警装置,除了落水后能自动打开充气装置,还会发出报警,只要不受伤,自然会有人来救援,现在的航母落水者的救助效率是很高的。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参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
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
航母甲板离水线的高度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舷高,在标准排水量的情况下,美军尼米兹级航母舷高大约为19米,库兹涅佐夫号和辽宁舰稍微低一点,也有大概15米,如果换算成楼层的话,那就是5层楼左右,想象一下一个人从五楼摔下去是什么样的后果?(福特级航母,从龙骨到甲板高度41米)
当然了,从航母上掉下去,落点是相对温柔的水面,如果姿势优美,那么很可能也就是一次高台跳水经历而已,但是你的生死主要取决于你能不能战胜水面的张力!理科生应该都知道,在液体表面任意相邻部分都存在相互之间的拉力,比方说我们可以把一枚硬币放在禁止的水面而不至于下沉,这就是水面张力的存在,如果你落水后无法破开水面张力,那水面就是水泥地,你没救了!(水面张力的存在)
另一个物理学知识那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和水面张力一结合,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当你从航母甲板上掉下去,身体在砸向水面的一瞬间,水也会向你的身体传导一个反作用力,那这个力有多大呢?我们假设一个人体重为60公斤,而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从15米高度掉下去大约耗时不到两秒,落地速度接近20米/秒,60公斤的身体以这么高的速度砸向水面,最后形成的冲击力就相当于一个两吨左右的物体压在身上,如何以四两拨千斤的技术化解这个力就成为决定你生死的关键!一个人如果是四肢张开,沉大字型砸向水面,那么后果很严重,因为无法破开水面张力,这个时候的水面和水泥地就没什么区别,你作用在水面两吨的力量会原封不动的反弹给你,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肋骨断裂,内脏受压变形,最后内伤致死!如果再倒霉点,很可能被当场砸晕,最后沉入海底,被活活淹死!(如果以这种姿势落水,基本GG)
那么正确的落航母水姿势是什么样呢?当你发现你从航母上掉下去后,马上双手捂住鼻子和眼睛,两脚并拢,以尖锐的角度切入水面,这样你就可以如跳水运动员一样,呈流线型冲进海水之下,而海水对你的反作用力也会化作对你身体的摩擦力而缓冲掉大部分,这样你整个身体结构所受到的冲击大幅削减,也就能避免大的伤害。(正确示范)
而捂住鼻子主要是因为落水一瞬间水流的冲击力仍然巨大,如果让水直接冲进你的鼻子里,你很有可能会直接窒息。捂住眼睛则是为了防止水流将视网膜冲击脱落,是防止你即使活下来,但是却成为了瞎子!所以,如果有机会从航母上掉下去,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
船舶满载时,船身中部吃水线到甲板最上缘的垂直距离,称之为干舷。所以航母甲板到水平面的高度,也就是干舷高度。
作为海上巨舰,航母搭载着大量飞机、燃油、人员和各种武器装备,需要巨大的储备浮力。干舷越高,储备浮力越高。
海上风浪大,巨浪涌上甲板。干舷高,甲板上浪就少,适航性更好。所以航母干舷都很高,越大的航母干舷越高。
二战时满载排水量2.2万吨的日本“云龙”级快速航母,舰艏干舷高9米。
二战后,苏联“基辅”号航母干舷高13米;6万多吨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干舷高16米。
美国第一代超级航母,8万吨的“福莱斯特”级干舷高18米;10万吨的“尼米兹”级航母干舷高19.1米;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干舷高20米左右,相当于七、八层楼房。
▲“尼米兹”级航母
从那么高的地方落水,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水的密度很大,在表面张力影响下,入水瞬间来不及排开,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若人体平躺着入水,巨大冲击力能将内脏骨骼震碎,和摔在水泥地上没什么区别。所以高处跳水要以手或脚尖入水,以化解冲击力。
美国水兵都有高处跳水训练,垂直下落脚尖入水,以便在战斗中逃生。即便这样,水面也会拍的人体生疼。所以没人愿意从航母甲板上掉下去。
航母编队以20多节高速航行,一会就会跑出去很远。有人落水,会派出直升机和救生艇救援。若未能及时发现,人很快就会死掉,不淹死也会被尾随的鱼群们干掉。
航母有有很多安全措施,比如甲板边缘的红外报警装置,若人体太靠近会报警提醒。甲板边缘还有护栏,平时竖起来防护,战斗时放下。护栏下还有向上倾斜的防护网,防止人员落水。所以在三层防护下,一般人员落水的概率并不大。除非航母受攻击,或碰撞倾斜导致落水。
▲护栏+防护网
但航母上总有人落水,事故频率还不低。过去十几年间,美海军发生了120多起落水事件,有8人丧生。这就不单单是意外事故了,而是有人主动跳海或恶作剧。
航母水兵们非常辛苦,出航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强度大,得不到良好休息,精神高度紧张。常常会感到孤单疲惫,有些人情绪崩溃,就会产出一些不可思议想法和举动。
为提升安全,航母甲板四周安排岗哨,两人一班(防止一人落水无人发现)。既观察周边海域,防止敌人偷袭,也观察有无人员落水。
有些人情绪崩溃,会搞恶作剧发泄。趁夜间将大包垃圾丢下去,或将救生衣上爆闪灯扔下去,让岗哨误以为有人落水。
因为不知道是真有人落水,还是一场虚惊。所以怀疑人员落水,岗哨就大喊Man overboard!(有人落水)。每一个听到警报的人都要大声重复,使警报快速扩散。舰上的广播也会迅速播报,一方面搜救人员快速准备,12分钟内准备好直升机、救生艇,一方面全体人员集合点名。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睡觉还是在洗澡,都要在5分钟内向上级报到,以证明你在舰上。否则,上级会认为你落水,那就麻烦了。航母上5000人,要在15分钟内完成点名确认。
一旦确认,搜救直升机就迅速起飞,展开营救。水兵身上都穿着救生背心,遇水自动充气膨胀,还有哨子、发烟剂、染色剂、GPS定位器等设备。
但能否生还,还要看运气。从那么高掉下去,若入水角度不对,人有可能当场昏厥甚至死亡。若海况不好搜救不到,就只能列入失踪名单了。
所以,航母上任何事情都要有完备预案。平时训练中,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丝不苟,才能确保战时准确无误。
美国航母历年人员落水事故很多,大部分都能救回来,搜救成功率达93%。2015年,“罗斯福”号航母晚上9点多发出人员落水警报,点名后确认1人失踪。于是展开搜救,23分钟后营救成功。而规定时间为白天31分钟,可以看出训练水平很高。
综上,航母甲板很高,人员落水很危险,能不能生还看运气。只有平时严格训练,才能在战时有条不紊,立于不败之地!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
这可不是美军航母上的舰员休闲时候跳海游泳🏊,这是在进行航母被毁后跳海求生演练!不论男女每四个人一组,从近20米的高处往下跳需要勇气和正确的跳姿才能不受伤,如果惊慌失措,跳姿变形身体横着砸在海面上有可能内脏受伤导致死亡!跳海训练还要调整呼吸节奏,尽量入水前要闭气,甚至要捏着鼻子,不做好这些在入水的一刹那有可能“呛水”!或者鼻腔受刺激造成呼吸困难...。
从上面美军进行的“跳海求生”训练就可以知道从航母上掉到海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由于从吃水线到飞行甲板的高度有六七层楼那么高,在“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跳姿不正确死亡率是很高的,何况不经意间掉下去的?所以,在航母上服役期间,舰员要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工作和安全条例考核,同时航母上还有很多危险标识,提醒舰员注意安全。从停泊的航母上往下跳(无意间掉下去)已经很危险了,如果是在航母较高速航行的时候掉到海里,那么死亡率极大!基本上没有生还希望。
航母在20~30节航速时≈37~55公里/小时,而人体下坠是2~3米/秒,这就形成向前运动惯性+下坠惯性的两个速度,再与海面接触时人体所受的力量非常大!会造成骨骼、内脏、血管受损进而导致死亡,即便是当时没有死亡在沉入水下的过程中也会呛水,几分钟内也会死亡!从航母上往下跳可以类比为:在较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往下跳,身体肯定会受伤,严重的也会导致死亡...但是,在停止的汽车上往下跳大多数情况下大都是安然无恙的,因为汽车是停止的,地面也是静止的,往下跳只有一个下坠力,人体关节和肌肉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受伤的几率不大...但是,在行驶的汽车上往下跳是有向前惯性和下坠的两个力,受此影响:人的下肢是下坠力而上半身还是运动的惯性力,这两个力同时作用干扰了人体关节、肌肉的缓冲再与坚硬的地面接触受伤的可能性会大增!
而航母的高度显然要比汽车高出许多,下坠惯性力也大了许多,所以舰员死亡的概率会更大。
在航母上服役是一个“苦差”!不但工作非常紧张还经常遇到大风大浪,航母虽大但是在大洋里面比一片树叶还要渺小!舰员要面对生死的考验!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
影视剧中常有高空跳水逃生的画面,而从航母甲板落水和高空跳水逃生极其相似,结果却不似影视剧中那般美好,严重程度反而难以想象。
航母,又名“空母”,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中文全称为“航空母舰”,来源日文汉字。同时,航母又分为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及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
1975年5月3日,服役埃弗里特海军基地的美国尼米兹号,标准排水量为78280吨,飞行甲板距水面高度为19.11米。
1987年,意大利服役的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10100吨,飞行甲板距水面高度约为4米。
2016年8月,江西鹰潭17岁青年小余欲学奥运冠军跳水,当他从25米的高桥上跳入江中时,导致胸椎骨折,肺部受伤,若非强救及时,必然丧命。
2017年7月,一名男子在泰国普吉岛玩水上滑翔伞时,从高空坠落海面身亡。后来警方称,因身体重击水面,造成心肺破裂而死。
同时,由于高空跳水危险性极大,伤亡事故常有发生,因此高空跳水项目很难在世界范围普及。据媒体报道,世界上从事高空极限跳水的只有35个人,世界级的高手仅有10余人。
例如:福建冠豸山举办的马鞍寨悬崖18米、28米高台跳水。在比赛前的试跳过程中,只有2名男选手敢于攀上28米跳台,结果没敢跳。但是,在18米高台跳水的比赛过程中,德国一名女选手的第一跳由于入水瞬间倾斜度过大,造成背部受伤严重,被救护艇送往医院;接着德国的一名男选手在第二跳中,由于身体右侧撞击水面,造成右侧肌肉开裂肿胀,鲜血喷流。
据跳水教练介绍,高空落水很容易发生颈椎、脾肺、眼角膜、脑震荡、痉挛抽筋等损伤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极易出现伤亡。
由此可见,就算专业跳水运动员都会出现重伤的事故,更何普通人呢,风险当然成倍增加。如果有救护措施的情况下,或许也就受点伤,反之伤亡则极难幸免。所以,从大型航母甲板近20多米高的地方落入水中,受伤在所难免,不幸将会造成伤亡,相对来说小型航母则要安全很多。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