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层的洋房几楼最差?
不管是几层的楼房,我认为都是一楼最差。
特别是那些没有地下室的一楼,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如,没有地下室的一楼,潮湿的问题,远远超过其它楼层。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防水再做得差一些,到了夏季,潮湿问题将难以容忍。至于会到什么程度,凡是住过一楼的住户,相信都很有体会。
当然,作为11层的小高层,可能会有地下车库,潮湿问题就会好很多,基本可以不受潮湿的困扰。但是,一层的其它问题,也不可忽视。如,下水易堵,每次疏通都是一笔费用。而且很容易污水淹没厨房,又脏又有味,除非自己花钱,下水管另走。
如果临街,汽车噪音更是一楼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夏秋季的蚊蝇,也需要认真对待,否则,不仅讨厌,还容易传染疾病。
当然,现在的一楼,开发商为了卖房,给了不少优惠条件,像“赠送”前后院,这也说明了一楼问题较多,大家都不喜欢,所以用一些好处来弥补房屋本身的问题。
过去说顶楼也不好,因为顶楼夏季一般比较炎热,冬季比较寒冷,空调的使用量要大于其它楼层。还有的漏雨的问题以及电梯问题,这些都是顶楼的老大难。
不过,既然是“洋房”,那可能就是所谓的“欧式”建筑,顶楼起脊,俗称“阁楼”。这样一来,顶楼的上述问题好像缓解了很多,不过,漏水问题,早一天,晚一天都会出现,一旦出现,就是麻烦。
再说,顶楼“赠送”阁楼,也并非白给你,凡是有赠送阁楼的顶楼,一般都是最贵的楼层,那也是花钱买来的。因为不带赠送阁楼的顶楼,要比其它楼层略便宜一些。一旦有阁楼赠送,就变成最贵的的了,这都是开发商的小把戏。
所以我认为,11层的小高层,最好的楼层就说4、5、6层楼,这几层楼,远离了潮湿,也没有1、2层那么大的噪音,更不用担心下水堵塞。
再往上7、8、9层,就进入了“扬灰层”,空气污染不可小觑。
总之,11层的小高层,如果是我选楼层,我会在4、5、6这三层里选择。不知大家会如何选择。
共11层的洋房几楼最差?
11层的房子很多开发商称之为洋房,像保利、万科这些头部企业宣传时都是用洋房概念出街,我所在的开发企业比较实在,宣传的是小高层;1-6层是纯洋房,而且必须是一梯两户,7-11层为小高层,12-18层为中高层,19-33层是高层,34层以上为超高层,那么11层那几楼最差?推理如下:
第一:11层房子总高约33米,适合居住人群,可看景观等环境;
第二:定价逻辑是从低到高,若是一梯两户,除掉底顶楼若有花园,定价逻辑是越往上越贵,顶楼最贵,整体楼层不高,舒适度较好,定价上是由低往上;
第三:底楼由于潮湿等因素,二层三四层由于采光的原因,会相对较差,五层以上较好的可以观景,基本树的高度在10米左右,到五层就基本无遮挡;
第四:空气流通性,根据科学数据分析,很多空气污染会停留在五层以下,所以五层以上较好;
第五:一梯两户纯板式的洋房,住起来舒适感较强,若是11层两梯四户、两梯五户甚至更多,就会有多种因素考虑,比如每层楼的对中庭还是对街道,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四层以下含四层整体在11层房子中较差。
买房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选择楼层的方式很多,还有很多自身原因,比如老人居住,楼层较低方便下楼等等,楼层好与不好,根据个人喜好和家人的需求为重,没有特别的差和特别的好。
共11层的洋房几楼最差?
洋房一般都是6层以下多层板式建筑,以4~5层为主。共11层的楼房不能称为“洋房”,10层及10层以上只能称为高层住宅。
11层楼房好不好?从居住体验、容积率、采光、公摊来讲都优于洋房和高层。从公摊面积来讲6层洋房公摊16%~19%,11层公摊是15%~18%,15层公摊是18%~20%,26层公摊是24%~27%,11层小高层比26层高层公摊少了7~9个平方。所以11层楼房算得上电梯房的“王者”。
共11层楼房选1楼好不好?一;地下带停车场、一楼带花园,选择一楼,地下带停车场成功解决防潮问题。
好处一;地下带停车场能一定层度解决潮湿问题。
好处二;不要等电梯,不用爬楼梯,方便家中有老人及小孩人群。
好处三;一楼赠送花园,得房率高。种植花花草草生活更加惬意。
好处四;如遇意外情况发生(火灾)逃生更加快捷。
劣势一;采光差。这是一楼最大的缺点,80%小区都会存在这样问题。除非小区楼间距足够大。
劣势二;视野差。从一楼往外看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小区的景观。
劣势三;私密性差。住在一楼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关窗户关窗帘,要不然有人经过就会一览无余。
劣势四;存在一定的安全易患,如果小区物业不是特别好,一楼就会有被盗风险。
11层楼房顶层好不好?通常小高层楼房一楼跟顶楼都有额外花园,要么就是顶层是复式楼(送半层)。
购买11层顶层优势;1、视野比较开阔,也能保护视力。
2、通风,采光比较好,即使是阴雨天气白天也不用开灯照明。
3、噪音相对比较小,这个高度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受马路影响噪音不是很大。
4、梅雨季节比较干爽,不要考虑除湿。
5、蚊虫少。
6、私密性好。
7、价格实惠,购房得房率比较高。
顶层4大劣势;1、夏热冬冷,无形当中对空调使用率增加,过多耗费电量。
2、如果屋顶建筑质量有问题,就会深受其害屋里就会漏水。
3、水压一般较小。
4、11层寓意不好,单身的人总会觉得11有一直单身的寓意。
共11层选择几层最好呢?我认为11层楼6~8层、居中楼层最好。
在11层小高层中七楼还被称为“黄金楼层”,噪音不是很大,采光也好,空气清新,楼层也不高比较接地气,即使楼梯停电年轻人爬楼也不累。
共11层几楼最差?我认为最差的就是二楼。
原因1、高层建筑多数一楼都是独立下水,二楼及其以上都是公共下水,如果遇到堵塞二楼就会深受其害。
原因2、采光不好。购买二楼一定要晴天白天过去看看采光怎么样!
原因3、噪音问题、视野也不开阔、房间容易进灰。
结语;总高11层,我认为最差的就是2层!通常整体楼层的1/3~2/3属于黄金楼层,楼层越高采光越好,但是存在一定的西晒。购房不单单看楼层还要看户型、边户中间户、楼梯比、楼间距、小区地理位置等因素同样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共11层的洋房几楼最差?
大家好,工作20多年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来回答这个问题。
11层洋房几楼最差?
首先纠正一下,11层不叫洋房,叫小高层。洋房一般6层以下,通常4-5层。
那么,11层的小高层,几楼最差呢?如果顶楼不带阁楼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是顶楼。
顶楼的主要问题是冬冷夏晒,时间长了还会漏水,南方多雨的地方会更明显,严重影响居住舒适感 ,非常闹心。
现在施工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时间长了,楼顶的防水出问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其实从价格上就能看出来了,毕竟开发商是最精明的,对自己的楼盘的楼层利弊是一清二楚,顶楼一般是最便宜的。
除了顶楼之外,一楼如果不带花园的话,也很一般 ,差强人意。在光线、视野、安全性方面很差,而且容易受潮湿、蚊虫现象的困扰。
所以买楼的时候,我们尽量要避免买顶楼和底楼,也就是“非顶非底“。不过,如果顶楼带阁楼,一楼带花园的话,是例外的。
除了顶楼和底楼,电梯设备层和腰线层这两个楼层也要尽量避免。电梯设备层噪音比较大 ,而腰线层会影响采光。
那么,11层的小高层,哪个楼层较好呢?我认为对于这样的小高层来说,>8楼的楼层为好(顶楼除外),也就是说,9楼和10楼最好。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共11层的洋房几楼最差?
根据考试全国经纪人证资料显示
1.1-6层是纯洋房,而且必须是一梯两户
2.7-11层为小高层
3.12-18层为中高层
4.19-33层是高层
5.34层以上为超高层
但是某些开发商把11层定位洋房,其实为了宣传效果
至于那个楼层最差
1.隐私方面分析
站在小区公共道路上,一般一楼二楼隐私比较差点
2.采光方面分析
前面有没有楼栋 ,楼间距多少,楼下有没有树,这些都会影响采光,具体需要计算公式计算,正常洋房6层,但输出11层为洋房,所以楼间距 肯定不是很理想 低楼层采光可想而知
3.通过施工工艺方面
不要说品牌房企,不要说顶楼不漏,不要说施工工艺多么好,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微下沉,+风吹日晒,顶楼或许会漏可能性比较大,但是10跃11层,可能10层没事,11层会漏,如果10跃11假如有赠送露台,露台防水做不好,下雨天11层就是。。你懂的[呲牙]
4.通过个人对数字的癖好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甜的有人喜欢咸的,所以根据自己喜欢淘汰不喜欢的
5.通过外面造型 腰线层
有些楼盘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可能在3-5层做造型,行业统称腰线层,一般造型是凸出墙面,那么楼下一次采光会直接遮挡,严重的直接遮挡一般采光
总之,楼层如果越细估计很难选择,我觉得适合自己才重要,具体可以根据不同楼盘分析
共11层的洋房几楼最差?
毫无疑问,一楼最差。
一楼的房子问题非常的多,尽量不要买一楼的房子。
一楼的房子在二手房市场上价格低。在二手房市场上,一楼房子的价格通常都是最便宜的,比顶楼还要便宜很多。在现实中的二手房市场上,一楼的房子,大多比别的楼层的房子,价格低10%以上。
一楼的房子买家少,很难出手。如果你买了一楼的房子,将来打算在卖掉套现,你就会发现,一楼的房子非常难卖,愿意买一楼房子的人非常少。
在所有的地产中介APP上,挂着大量一楼的房子,这些房子已经挂牌一年以上了,还是没有成交掉。
我同事有套一楼的房子要卖掉,已经挂牌1年多了,至今还是没有卖掉,很多客户听说是一楼的房子,都不愿意来看房子,更别提成交了。
一楼的房子居住舒适度差。如果你住过一楼的房子,也住过高楼层的房子,你就会发现,对比高楼层的房子,一楼的房子居住舒适度非常差。
一楼的房子问题非常多。采光差,日晒严重不足,家里十分阴暗,大白天都需要开灯;通风差,家里潮湿,常常有霉味,家具家电容易发霉生锈;视野狭窄,遮挡严重;家里吵闹,没有私密性。
结论。11层洋房,一楼最差。
一楼的房子价钱便宜,不好出手,居住舒适度也非常差,尽量不要买一楼的房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