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交新配备垃圾桶两天被顺走六个,高龄老太也要拿一个,你怎么看?

济南的公交车最近增加了一个新设施“垃圾桶”,这一次安装的垃圾桶,都是不锈钢的材料。不仅结实而且美观,可没想到。谁知道,却被个别乘客偷偷顺走,两天丢了六个。监控画面显示,8月6号中午11点多,一个老太太上了济南k98路公交车,下车的时候垃圾桶被她拿走了。

济南的公交车新配备的不锈钢垃圾桶,两天时间被乘客“顺”走了6个,这件事不想多做评论,因为人,都爱占小便宜。关键的问题是垃圾桶丢失以后如何处理的?

拿垃圾桶的人,从公交站下车,一直到家,基本都有监控,如果真的想找回来,并非难事。顺藤摸瓜,找回几个,然后严肃处理。该追回追回,该教育的教育,该罚款的罚款。

再在电台和电视台反复播放垃圾桶寻找过程和处理结果,把这种可耻的偷窃行为搞臭。再让那几个还没有找回来的垃圾桶偷窃人赶紧自首,可以免于媒体曝光,但是必要的惩戒还是必须的。

这样,不仅是公交上的垃圾桶不会再丢失了,其它的公共财物也会避免厄运。

但是,如果不进行严加追查,人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大家一看,拿了车上的垃圾桶没事,这种“示范”作用就会贻害无穷,我们社会上丢失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垃圾桶了。

济南公交新配备垃圾桶两天被顺走六个,高龄老太也要拿一个,你怎么看?

这说明市民素质真的很差。有人曾说,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看来还真有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

记得早先看到报纸上有个报道,说某地举行菊花展,展会刚结束,还没有把展品收回,就被市民抢拿一空。我觉得说“抢拿”是说轻了,应该是“抢偷”一空。

对这种情况一定要查,看似小事,决非小事。否则文明城市创建就是形式,没有实质和内涵。真正的文明城市必须有文明的市民。这个城市的所有人都是爱护、关心这个城市的,市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体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公交公司在公交🚌车上配备垃圾桶是为了这个城市环境更好更文明,其结果仅仅两天时间就被顺走六个,真是使人糟心,如果不查清楚,更会纵容助长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和蔓延,说白了这就是干的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这个事情是很容易查清楚的,省会城市恐怕每辆公交🚌车上安装的都有监控,费点时间一定能查清楚,让顺走垃圾篓的人把顺走的垃圾篓再拿回来,让他们在当地的报纸或电台上公开就这种不文明行为向公众道歉。

但要注意一点,事先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不能因为这个事而引起一些胆小脸皮薄的人害怕丢脸而走极端,带来负面影响。

济南公交新配备垃圾桶两天被顺走六个,高龄老太也要拿一个,你怎么看?

这个就只能怪公交公司了,因为你配垃圾桶没有问题,搞得非常漂亮也没有问题,一个车上配几个都没有问题,没有防护措施就是问题了,搞得那么漂亮还不上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然我可不是鼓励顺手牵羊行为,只是这样的人很多,你指望从道德层面去控诉他们,然后达到杜绝的目的,现在恐怕还不行,所以建议公交公司对垃圾桶采取上锁措施,或者垃圾桶做丑点,不是人见人爱,以后就没人拿了。

济南公交新配备垃圾桶两天被顺走六个,高龄老太也要拿一个,你怎么看?

不锈钢垃圾桶,光照下白的亮眼,制作精致,小巧漂亮,放的哪都吸人眼球,不花钱放家里,别说我都有点动心,时不时乘车时瞄两眼,不过看到乘客往里吐痰,擦鼻涕纸,剩菜残渣,我有多远走多远,那怕刷洗百遍,我都嫌它恶心万遍。济南公交公司突然臭美心大发,制作一批漂亮结实的不锈钢垃圾小桶投放公交车上,想美化一下车内环境,让乘客舒适乘车,那知还没放两天,就被人顺走了六个,监控拍到一高龄老人也拿了一个下车,上车时颤颤巍巍,下车时提个桶箭步如飞,好搞笑一幕。胆大的拿走了六个,剩下的估计被胆小的惦记着,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胆小的某天就会变成胆大拿了就跑,你公交公司不是害人吗?诱人犯错。占小便宜吃大亏是不少人悔之晚矣的教训,但没吃大亏之前他们就是喜欢占点小便宜,前不久上海一海归女博士在超市拿点小东西藏身上不交费,被发现报警拘留,问她为啥月薪一两万还要小偷小摸,她说:‘’省点算点‘’,真会过日子,因小失大这下去了多的。公交车两天最少载了几百上千人,只拿走了六个,说明大多数人还是遵章守法的好乘客。

济南公交新配备垃圾桶两天被顺走六个,高龄老太也要拿一个,你怎么看?

年龄大些的老人容易有这方面的贪便宜的心理,那些排队两小时领几个鸡蛋的都是例子。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稀奇。主要是公交公司要想出应对措施,如果真的是为了公交车的美观度考虑,也要对新的垃圾桶加上防护措施,比如上面只漏出一个小口用于扔垃圾,其他的固定住,总之就是拿不动。另外,也要加强宣传,不要顺手牵羊啦。

济南公交新配备垃圾桶两天被顺走六个,高龄老太也要拿一个,你怎么看?

社会的物质文明可以比较容易达到一定水平,但是精神文明比较难了,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条腿一起走的道理了,这就好比过去的土匪可以发家致富但是永远不会成为慈善家是一个道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