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医疗、教育、养老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医疗、教育、养老,关乎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人们对于这三个领域也是格外的关注。由于题主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因素,非专家级难以做出有深度的解答。因此,本人只能就一些表面现象做一些肤浅的回答。
一,医疗
近些年,人们在医疗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多。在人们兴高采烈奔小康的时候,往往一个大病,就会返贫。特别是农村,这个现象更加普遍。
这些年,国家多次降低药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治病的负担。但是,随着药价的降低,医院的“诊疗费”、“检查费“也在不断的上涨。人们去医院看病,总体下来,整个花费更多了。百姓并没有切实的体会到医疗费的下降带来的好处。
在医疗方面,本人有如下建议:
1,国企和有一定规模的单位恢复建立卫生所
在过去,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卫生所或者卫生室,单位职工有点小病基本在单位就可以解决。现在,单位里没有卫生所了,人们有病就去医院,大大增加了医院的负担。
建议国企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单位,恢复卫生所,方便职工看病。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大医院的负荷压力,减少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2,网上挂号和窗口挂号同步实行
现在很多医院都实行了网络挂号,这给老年患者看病增加了难度。建议医院在推行网络挂号的同时,还要保留一定数量的窗口挂号,为老人看病提供方便。
3,医院不应有“护工”
现在很多医院为无人照顾的病人推荐护工,这事应该制止。如果医院护士不够,应该在用人机制上面下功夫,而不是把护理工作推给护工。一方面,护工的专业能力难以保障,发生问题,责任难定。另一方面,用护工,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更显得“看病贵”了。
4,缩小检查范围
人们普遍反映,医院的检查项目过多,很多无关的检查项目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当然,必要的检查,该有还是得有,有些没有必要的项目,能不检查就不要检查。给百姓减轻医疗负担。
5,手术器械有的可以重复使用
现在在医院做手术,手术器械几乎全部由患者自掏腰包。这样做,是不是每种器械都有这个必要?如果一些手术器械可以在一定次数里重复使用,必然会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二,教育
现在的人,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上幼儿园的费用也越来越贵,很多民办幼儿园,每月都要几千元。
到了上学阶段,对于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大,这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费用。人们普遍感觉没有享受到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家庭的压力很大。
另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重点”和“非重点”学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相差很大。有钱人买学区房,很容易得到优质的教育。而很多优秀的孩子,因为没有学区房,得不到该得的教育。人们对此意见很大。为此本人建议:
1,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
这样,一方面说明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也可以减轻幼儿教育阶段的家庭负担。
2,选拔优秀教育人才
教师队伍,要经过层层选拔,要比考公务员更加严格,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防止滥竽充数和心术不正之人混入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要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才可以从教,其他专业如果需要从教,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经层层考试合格,才可以上岗。
3,加强课堂教学,杜绝补课
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上课,严格禁止不讲重点,课后补课的歪风邪气。学校要经常进行“看课”,或者“公开课“,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予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开除教师队伍。
4,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可是部分防止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课外补课的行为。
5,学校要增加劳动课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非常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机能。要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优良习惯,为国家培养全面人才。
三,养老
养老,是人们不可回避的话题。人人都有老的一天,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也逐渐的在改变。
但是,现在进入养老院的负担也非常大,很多养老院的条件也令人堪忧。高档养老院,普通百姓住不起,价格便宜的,条件又不好。而且数量也不够,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更是突出。本人建议:
1,养老,国家要实行“三条腿”走路
国家要实行政府、社会、居家三条腿走路的方式。鼓励居家养老,是老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国家要大力宣传子女孝敬老人的美德,对于居家养老,要给予一定的舆论支持。
要让做子女的有赡养老人是做子女的本分和义务的自觉性,要有有条件赡养老人,却把老人推入养老院,是做子女的耻辱的感觉。
2,国家要为特殊老人提供免费养老
对于“五保户”、“特困”老人,国家应该提供免费养老。别是农村,要增加养老院的数量,满足农村老人日益增多的养老需求。
3,培养专业养老人才
政府要举办养老陪护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掌握必要的陪护、抢救、心理等知识,特别是政府主办的养老院,更要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养老院的护工,要持证上岗。
4,加强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要经常到各个养老院检查指导,做到随时监管,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防止出现虐待老人、卫生不好、消防等问题。
5,资金支持
对于社会办的养老院,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降低养老费用,避免将福利机构,变成赚钱机构。
上面,是本人对于医疗、教育、养老三个方面的看法和建议,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踊跃提出,共同交流。
你对医疗、教育、养老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你提的问题太大,由于文字篇幅有限,我想集中说说医疗的问题。先说看法,再提建议。
总的看法,近年来全国医疗技术水平在提高,医疗设备在加强,甲级医院在增加,医德医风在改善,广大医疗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奉献,在预防与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有目共睹,必须肯定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一是医疗产业化,核算科室化,追求效益化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影响了医疗顺务的质量。
二是药品市场化,药价暴利化,造成治病贵,药价高,加重病患者负担,人民群众仍然有不少意见。
三是医德医风仍有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收取药品回扣收取患者红包问题仍然禁而不止,部份医疗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医疗事故发生率高,医患矛盾没有明显改善。
四是医疗工作的重点没有真正放到基层和农村去,优质医疗资源与高级医疗人员仍然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城乡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尤其看大病难的问题没有解决。
五是医疗保障水平低,资金少,管理混乱,跑冒滴露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医疗保障资金对公立医院实行定额管理,流向私立医院改变用途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障的效果。
针对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提几点建议。
一是认真解决医疗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问题。首先要切实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各级公立医院建设。私立医疗机构发展,以小型诊所为主,对大型私立医院适当限制,加强管理。公立医院内部不准科室核算,按效益提成,适当平衡科室之间收入差距。对医疗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可参照公务员办法,按医院总体效益,个人贡献大小,职称高低,工作量等因素科学制定标准,统一综合管理。把医疗工作从以效益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进行转变。
二是彻底解决药品市场化程度过高,药价失控的问题。从最近国家医保局对心脏支架进行招标,使价格下降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情况可以看出,药价不是管不住,而是想管不想管的问题。鉴于当前药品价格放开过多,药价虚高失控的问题,要采取行政与市场两种办法认真解决。增加重要药品国家定价范围,实行重点医疗设备耗材药品国家集体招标,减少批发采购零售中间环节,亦可借鉴外国在药品包装品上印刷统一零售价格等办法,坚决抑制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现象。
三是切实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去,放到农村去。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县市乡镇医院发展壮大,以优惠待遇吸引医疗人才到基层医院工作。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要适当向中小城镇分散,规定三甲以上医院的医疗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在县乡镇级医院工作三年以上。三甲医院必须定向帮扶几所县乡镇医院提高区疗水平,派出专家定期到县乡镇医院巡迥坐诊。通过这些措施,真正解决优质区疗资源为少数人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四是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坚持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对医疗工作者加强政治思想,行业道德教育,坚决改变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收取回扣,收取红包,态度冷漠等不良行为。问题严重的要依纪法严肃处理。要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责任心,大力表彰先进医疗工作者。同时,要维护医疗工作者合法权益,严历打击违法医闹行为,逐步改善医患关系,真正形成人民医院为人民,公立医院作榜样,人民医院人民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加强医保资金管理,科学制定医保资金使用办法,严防挪用医保资金,改变医保用途,真正使医保资金用到医疗上,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医保制度的优越性。
你对医疗、教育、养老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首先的前提是经常必须极大地发展,只有国家非常富裕,非常强大,就有希望。否则,什么都是纸上谈兵。医疗我一向主张全民免费治疗。14亿人,说是轻松,实行起来就困难。目前,可以降低药价,降低治疗费用,帮大家一把。教育应免费至大学毕业。这样,人人有条件读书,可以大大提高国民素质。目前,国家已实行免费教育至初中毕业。国家再投资就行了。教育是基本,教育强,则中国强。主张逐步走向国家养老制度。中国人口已进入老年化,又是发展中国家。看来,国家养老又是纸上谈兵之事。希望逐步改善养老制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不可能的。只有经济强大,什么事就迎刃而解了。
你对医疗、教育、养老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全部收归国有,将私人利润归还人民,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你对医疗、教育、养老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我跟你说了,你能解决吗?白说不如不说。
你对医疗、教育、养老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免费医疗教育,到年龄了所有人一视同仁,一体享受养老待遇,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做到的,我们理应做的很好,何况GDP已经全球老二了,只要想做,有条件做好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