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为什么从建筑本身来说不适合加装电梯?
老旧小区能不能加装电梯的问题,近期争议很大。从大局的角度来说,老旧小区的楼房安装电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绝大部分业主都举双手欢迎。
但是也有一部分业主认为,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损害了一二层业主的利益,他们坚决反对。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老旧楼房,基本都是砖混结构,预制板的楼面,从建筑物本身来说,这样的楼房加装电梯不安全,不适合加装电梯。
那么,老旧楼房到底能不能加装电梯?这样的楼房加装电梯真的就会不安全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老旧楼房我们大致给它分为三种,一种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居民楼;第二种是80--90年代的居民楼;第三种是90年代后期的居民楼。
一,80年代以前的居民楼
这类居民楼,在当时的年代,几乎都是采用砖混结构,楼板用的也是当时盛行的空心预制板。这种楼房的外墙和间隔墙都起到承重作用,空心预制板也是搭在承重墙上面。
这种楼房,楼板易开裂,楼板和圈梁结合性也差,是属于先天整体性差的建筑。再加上使用年限已达40年以上,基本已到了设计寿命。这种楼房已经完全不适合加装电梯,应该彻底拆除。
二,80--90年代的居民楼
这个时期的居民楼,虽然大多数也是砖混结构,预制板楼面,使用年限也有30--40年。但是这类居民楼可以不必“一刀切”,需要经过建筑工程设计部门和相关部门联合进行具体的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的最终结果来区别对待。
1,对于使用年限相对较长,楼房质量不好的居民楼,要坚决拆除。即便不能马上拆除,也必须限制加装电梯。就是说,这种楼房,就是居民申请加装电梯,也不能批准。
2,对于经过综合评估质量较好的居民楼,也不能贸然加装电梯。因为这种楼房,因为先天性的缺陷,必须要进行加固。达到了可以加装电梯的标准,才可以加装电梯。
3,这种楼房的加固,主要从楼板加固、圈梁加固、承重墙加固、楼板与圈梁结合部加固等部位着手。使之达到加装电梯的标准。
三,90年代后期的居民楼
90年代后期的居民楼,就开始有了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当然,砖混结构的楼房还是不少。
对于砖混结构的楼房,在加装前,也要按照上面的原则予以加固。而真正的框架结构的楼房,则可以在经过评估之后,直接加装电梯。
总而言之,对于老旧小区的居民楼,是否适合加装电梯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老旧楼房的建筑结构、使用年限等诸多因素来具体评估。该拆除就拆除,该改造就改造。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业主的安全,最后大家能都用上电梯。
老旧小区为什么从建筑本身来说不适合加装电梯?
事出奇葩必有妖。一件事平白无故的炒的火热,要先看看是谁在获利。
老旧小区很多,如果强行安装肯定是卖电梯的最开心。至于个人,是部分高层的业主:有的是为了出行方便,有的是为了趁机出手房子。
做一件有利于大多数人的事,要多方面综合分析。老旧小区还有多少人在住?恐怕叫嚷的最欢的是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因为他们掏空了积蓄把钱给儿子买电梯房,自己被扔到这里自生自灭。这群儿女口口声声说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实际上是绑架整个社区替他们尽孝。
电梯要保养,运行有费用,人尽皆知。保养不到位,出现关人、卡顿就是安全隐患。这些费用从哪儿出?请问建议者考虑了吗?试图从坐电梯里收费的,恐怕收的钱连电费都不够。万一哪天关了人,出个心梗中风来不及抢救的,那群孝顺儿女会把全体业主送上法庭。住老旧小区也有青壮年,人家正辛苦打拼想换个好房子改善生活呢,为了满足你,惹上了无妄之灾。
从建筑方面来看,老旧小区楼间距小,停车位少;在有限的空间里再建一个庞然大物;肯定影响出行、采光、停车、安静。至于质量保证,恐怕任何一家电梯公司都不如房管局值得信赖。电梯故障了,楼变成危楼,电梯公司倒闭了,让业主怎么办?那时候可真是没人管了。
老旧小区为什么从建筑本身来说不适合加装电梯?
因为老旧小区的房屋结构是用砖块起的,楼层都是预制板结构,如果是加装电梯的话,电梯的每次升降都会产生频率震动,这样的震动会慢慢的把整个房屋结构震松,造成坍塌,希望有关部门不要以搞活经济突出政绩,不顾平民百姓的安全,而忽略了这个问题,一旦出事那后果是很严重的,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审查需要安装电梯的房屋结构是否可以安装,严格把关,安全第一,为安居惠民工程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吧!
老旧小区为什么从建筑本身来说不适合加装电梯?
老旧小区楼房安装电梯本來是件好事,方便岁数大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出行,但这个问题应全方位的综合考虑决不能一刀切,不能使好事变成坏事方便了部分人,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如今老旧小区楼房大多是5~6层而顶层住的老人并不多,如果按年龄段分60~70岁的老人上下还没大的问题(除了身体有病的残疾的)有身体健壮的老人8O岁上下楼根本没什么问题我二姐夫今年88岁住6楼上下楼非常硬朖,我们劝他住大姑娘家(大姑娘在北京工作房子空着)他说不去上下楼还可锻炼身体等将來实在走不动再说。如今老旧小区住顶层的老人确实不多,大部分老人已被儿女接到电梯房,有的有房没人住急于出售。但为什么有很多人呼吁要求安装电梯呢?这些人大部分是住顶层的年青人,主要因利益他们想在安装电梯后好出售并可增值,但熟不知这样做大大损害一二楼住房的利益。第一,影响采光(本來一二楼采光就差)第二,噪音大影响休息。第三,由于旧楼房设计时本來没电梯,安装时要拆墙打孔,增加楼体负荷并破坏楼体结构,这样一來会使部分旧楼形成危楼。第四,好好的楼房在外面背个长方桶就如小型电动车安两个脚蹬一來不好使二來不伦不类影响美观我认为这样做很不妥。这也算美化环境創建文明小区这样做不觉可笑吗?既然是惠民一部电梯几十万元何不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为民造福。
老旧小区为什么从建筑本身来说不适合加装电梯?
为什么老旧小区结构加装电梯有风险?
谢谢邀请回答加装电梯问题。
最近,我在头条回答了关于各个时间段多层住宅质量关注问题,也回答了加装电梯对楼体的影响?力求尽量以规范、事实为依据,以亲身经历各个时间段住宅设计施工为依据。非常荣幸,全部通过头条认证通过!现全文复制来回答大家的关注。
加装电梯应先鉴定,评估适不适合加装电梯?因为几次大地震,证明空心预应力楼板整体连接性能差,楼梯间是薄弱环节,而又是疏散逃生的“安全岛”。汶川地震证明: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好于砖混结构; 因为预制板没有整体连接,掉下来伤人,楼梯间梯段坍塌、及楼梯间墙体倒塌,是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所以经过建筑科研专家现场参与抗震救灾,总结经验教训,当年:2008年建筑抗震规范对2001年规范进行了及时修订。其中,砖混结构楼梯间构造柱増加到8个,圈梁加強,楼梯间砂浆提高等级,设墙体内通长钢筋拉接。提出:楼板改为现浇楼板。
加装电梯基本上凿掉楼梯间墙体,半层入户对窗下墙及圈梁都去掉,剩下的墙体因窗洞口两侧原无设构造柱,缺乏约束,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失稳。楼梯间从上到下开了大缺口,只剩下平台20~30cm高平台梁连接,伸入墙体24cm,没有圈梁等拉接,起不了“木桶铁箍”作用。下面是答题原文,供读者参考:
1. 1978年的住宅,质量怎么样?答:1978年住宅是多层砖混结构,执行的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配套的结构规范对多层住宅抗震不设防。砂浆強度低,不设构造柱,圈梁,用的是预应力空心楼板,楼板搁置长度只有8cm(山墙10cm),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差。1990年后的住宅相比:执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开始设构造柱,隔层设置圈梁。2000年后执行GB50011-2001,配套砌体结构设计,基础设计规范均较大幅度修订;取消空心楼板,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増加设置构造柱与圈梁(层层设),砌体強度提高,结构整体性与抗震性能大幅提升。
所以,1978年住宅质量是较差的。
2. 1984年的住宅,一楼质量怎么样?答:1984年住宅,执行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当时设计标准低,根本没有考虑对多层砖混结构抗震设计,对6度区构造柱与圈梁无设置要求。砂浆要求不低于25号,砖不低于75号,砌体结构強度低。楼板采用预应力空心板,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五十年。1984年的房子还有十四年就到期,应及到对结构鉴定,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进行结构加固,始得延长使用寿命。
3. 2002年的住宅,质量怎么样?答: 2002年住宅,开始执行“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与之配套体“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9-2001,“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范修订调整条文比较多,抗震规范要求6度及以上地区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以前6度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基本不考虑。)圈梁要求层层设置,原圈梁隔层设置,构造柱原6度不设,2001开始要求设置。
建筑楼面活荷载:原“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J9-1974 住宅楼面只是1.5/㎡kN,2001规范调高为2.0KN/㎡ 。増加33% ,意味着楼板、墙体、基础设计荷载増大、更安全了。
砖砌体,砂浆強度原TJ11-78抗震规范规定:砖标号不低于75号,砂浆不低于25号。原设计1~2层50号砂浆,3层以上25号砂浆。2001后,一般调整到:砖100号,砂浆75号以上。
楼屋盖结构,各地规定:空心预应力楼板改成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结构的整体性与抗震性能比2000年之前,质量大为提升。
4.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对楼体影响?答: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对楼体的影响,主要有:
(1).加装电梯大都采用钢结构,井道高宽比大到7以上;在大风,地震,运行时变形较大;如与主体刚性连接,对楼体结构影响很大。老旧小区本来未设置构造柱与圈梁的,以及隔层设置圈梁的,平层入户尚好,如果半层入户,凿除楼梯间窗下墙及圈梁的,没有好的补強措施,影响楼体的结构整体性,中国建筑学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住建部“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都提出:要对开洞进行鉴定,对凿除圈梁,框架梁的应采取补強措施。
( 2).上海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发布的设计导则,上海房管,规划局联合发出:沪房更新( 2020)39号文,均強调结构安全,要求加装电梯应独立承担恒,活,风,地震等荷载,就是要求尽量减少对主体影响,开挖井道基坑,如果不能落在老土持力层,不均匀沉降也会对楼体造成影响。导则要求:宜与主体之间设置防震缝。
(3).加装电梯,尤其是半层入户,取消了楼梯靠外墙设置的自然通风排烟窗(防火规范要求每5层2.0㎡,顶层1.0㎡外开窗洞口),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住宅高度21.0m以下的设敞开楼梯间,如果电梯邻近楼梯间,则要改设封闭楼梯间,或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加装电梯后,楼梯间无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留下防火隐患,对火灾隐患及人员疏散不利。故上海沪房更新(2020)39号文,提出要保证楼梯间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凡是影响原楼梯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的要有补救措施。又提出:连廊长不超过1.5m,宽不超过1.2m,连廊要敞开。就是希望限制连廊荷载,通风采光。
以上回答内容,没有进行任何修改。
老旧小区为什么从建筑本身来说不适合加装电梯?
老旧小区的房龄都在二三十年以上,没几年就要报废了,再说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很多,加电梯是一种最不明智的做法,制造邻里矛盾,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重新规划,因为老旧小区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住户不多,开发商很愿意接手,就像我们这个小区,四栋六层,五层住宅,共80户,如果规划成一栋32层,每层六套,可建成192套,开发商可以净赚一百多套楼房。这才是长久之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