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
适当的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对于孩子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重点放在学习上,当然,这不能说不对,但是对于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却不让孩子做,其实,这是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个误区。
一般的孩子,到了到了3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对做家务活产生兴趣,这时候,如果孩子提出来想做点什么,做家长的千万不要排斥,更不能以“捣乱”来推走。
我的小孙子很早就喜欢做家务活,2-3岁的时候,晚上睡前自己洗完脚,就会把自己的小袜子扔在水盆里,抹上肥皂,揉搓起来,刚开始的时候,用的肥皂好多,虽然肥皂沫已经成了一个大球,还在不断的往袜子上面抹,直到大人给纠正了才停止打肥皂。即便如此,也要拿着洗好的小袜子给孩子看,表扬孩子说:“果果洗的真干净,洗的最棒了”。等到小袜子晾干了,还要拿到孩子眼前,告诉孩子:“看,这是果果洗的,洗的又干净又香”。这时候,我的小孙子乐坏了,拿着晾干的小袜子找到妈妈说:“妈妈看,这是我昨晚洗的袜子,爷爷说洗的最干净”。自然,妈妈也会鼓励一番。
诚然,并不是所有家务活都适合小孩子做,有些和刃器接触的工作,必须让孩子远离,并告知孩子这项工作的危险性。但也有很多家务活,却是可以在大人的配合下完成的,这时,作为大人,只需稍微配合一下,这事也就做成了,做成之后,孩子自然也是万分高兴的。我的小孙子经常说一句话,就是“我和爷爷配合,干的最好了”。
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简单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好处:
1,一个经常做家务活的孩子,以后的生活能力会更强,独立性也会更强,从而对生活,对社会都充满了自信心,会有超群的独自面对各种困难的能力。
2,懒惰笨拙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从小参入家务劳动的孩子,所得到的,不仅仅就是一点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会养成一个勤劳的好习惯。
3,从小就做家务活的孩子,会逐步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勇于为家庭承担一份小小的责任。而这种家庭责任感,就是为以后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感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孩子要做家务活,必须要鼓励,为以后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打下一下坚实的基础。
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
家长应该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一是培养他劳动习惯和技能。二是培养他热爱劳动的精神。我孙子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开始自己洗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
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假如孩子的大脑面装了很多很多的开关。开关打开的越多,他大脑思维就越活跃,孩子就越聪明。那你是不是希望他把所有的开关都打开呢?而且是越早打开越好。
那我们要怎样把这些开关都打开呢?我们只要摸到按下它,刺激它。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种方式可以打开它。而做家务就是其中的一种。引导孩子从小就参与到家务活当中来。激发他的潜能,把相应的开关打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务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把第一堂课学会了,学透了。孩子后面的人生才会如鱼得水。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日常所需,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是家长对孩子当下最负责任,最有远见的教育。当今社会,大学生很多。211、985的学霸也不少。但是会做家务,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却不多。
曾经看到有一个家庭,爸爸妈妈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平时工作很忙。他们的女儿从小就娇生惯养。妈妈说,女儿从来都没有动手做过家务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那一种。从小到高中,所有的家务活都是爸爸妈妈或保姆全包揽下来。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去好好学习吧,只要把学习好了就行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
尽管这样,但她的学习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那一年考了个大专学校。
可是上大学后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住不惯宿舍,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连衣服袜子都不会洗,每次回来都是拖着一箱没有洗的衣服袜子回来。
看到这里,也许你自己都有答案了。不让孩子做家务到底是爱她还是害了她?
@幸福宝妈育儿记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哪怕他成绩我多好,工作有多厉害。他在生活中也是“矮子”很难成为人生中的强者。从小为孩子包揽一切活,什么活都不让他干。就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剥夺了为成年人的机会和独立生活的体验,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无助无能,怕事,懦弱的人。
从小开始,就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的家务活来。哪怕每天做一点,做一分钟半小时都比不做更好。
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
孩子,无论你怎么去培养,万万不可偏离生活,生活才是培养孩子的第一课堂,学会生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所以先从做家务开始吧
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
不让孩子做家务事,是爱,还是害?在我看来,不让孩子做家务会是一种伤害。这会剥夺孩子的成长体验 和煅炼机会。要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做适当的家务,对孩子的生活能力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以我为例来说一说这件事,我们家老大小时候上学早。然后初中和高中都是住校的。他学习很好。但是在学校里的生活都很紧张。所以一到放假回家时,家里人都想让孩子好好放松放松,家里的家务事就很少让他干。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和出发点是爱孩子。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伤害。我们老大自上大学以来,他的生活能力一直让我担心 ,好在学校有洗衣机有食堂。可是离开学校后,他自己又不会做饭。因为从未在这件事上得到过锻炼,所以他一个人在外的日子都得在饭店吃。而这时你再让他有所学习和改变时,会发现很困难,没有小时候容易了,因为一些习惯已经养成了。
我对我们老大的成长作出的总结,就是让孩子干活干的太少了,导致孩子在这方面显得特别笨。本来好好的一个孩子,长大后变得笨手笨脚的。而这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所影响。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一直心有愧疚。
鉴于以上的原因,我在我们家老二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这样让他去练习做一些家务事。大部分的时候他还是很乐意去做的。做的也还行吧。我发现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而且我们大人也会轻松一些。不仅如此,我家孩子还特别懂事,是那种特别贴心型的,小棉袄型的。我觉得这都些都跟孩子,做家务得到锻炼有关系。
所以还是让孩子们适当去做些家务吧,既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又能减轻我们大人的负担。
我们单方面以为的,让孩子少做家务事是爱,其实是一种伤害,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
不让孩子做家务,是爱,还是害?(原创回答)
不让孩子做家务肯定是害。只有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劳动,学习各种各样的劳动技能,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如果你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孩子一辈子都有花不完的钱,孩子的生活起居都可以顾用保姆照顾他吃喝拉撒睡,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供养着,就完全不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做家务。因为他们没有这个必要去学习做家务,他们长大后所有的家务事由其他人代劳就行了。或者你觉得自己的孩子足够聪明而且运气极佳,只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能够顺风顺水的开着一家大公司,每天都能赚着一大笔钱,自己生活锁事全由佣人帮助解决,那么孩子也就没有必要从小就学着做家务了。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把小孩从小学培养直到大学毕业,大多数父母都是穷一生之精力而为之。等孩子长大后,他们都要自力更生苦钱养活自己,同时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都要亲自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活。这些生活的技能应该从小就应该培养训练他们去学会。只有这样他们在社会上才能站稳脚跟,生活才会美满幸福。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对他们宠惯得不得了,只要求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试想等他们长大后能适应社会生活吗?能符合社会要求吗?
所以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观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会做好各种各样的家务活,这才是对孩子的最大的爱!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