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水温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而且长时间开车水温不怎么再升高?
因为车子点火后,发动机工作,引发的热量是非常高的,所以几分钟就能进行升温。由于车子是具有冷却系统的,所以长时间行驶的话,水温就不会升高了。
汽车水温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而且长时间开车水温不怎么再升高?
汽车启动后短时间内水温可以上升到80-90℃,而长时间行驶后水温并不会继续上升。这是汽车冷却系统的基本功能:让发动机始终在适宜的温度(90℃左右)工作。发动机也叫内燃机,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爆炸做功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因此燃烧室内温度非常高,如果不能及时把热量散发掉那么发动机就会因为高温而爆缸。多数发动机都采用下图所示的水冷散热系统:缸体周围带有散热水道,水道内充满冷却液,冷却液可以及时的吸收来自气缸的热量,原理就像烧锅炉一样。发动机相当于炉子,气缸、气缸盖周围的散热水道就如同锅炉的水套一样:气缸内的温度被冷却液吸收后,冷却液也要及时的把温度散出去才可以为发动机降温,因此温升后的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流到车前散热器内(水箱)。冷却液从散热器上方注入,当冷却液流到散热器底部时会散发掉大部分热量。温度降下来的冷却液又回到发动机散热水道内继续吸收来自气缸的热量,周而复始的循环下去发动机就实现散热的目的。
但是发动机工作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最佳的温度是90℃左右。怎么能让发动机水温始终保持这个温度呢?其实是通过节温器来实现的:上图中零部件C就是节温器。节温器装在发动机上水管处,相当于一个阀门。水温没有上升到节温器预设的开启温度时,相当于把阀门关闭了!这时候发动机水套内的冷却液并不会循环到散热器内,整个水路是闭合的因此发动机水套内少量的冷却液温升很快,这就是为什么车辆在行驶初期温度升高很快的原因。而一旦水温上升到节温器预定的开启温度那么节温器就会自动开启,相当于上水管阀门被打开了,也叫大循环:节温器开启后,水套内的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流到散热器内,热量散发后继续注入发动机水套内,冷却液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把来自气缸的热量远远不断的“搬”走,使发动机始终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可以看出来,发动机水温温度控制是通过节温器开合来实现的,水温低节温器处于闭合状态,水温高则处在开启状态。
我们看看节温器实物图:大部分节温器都是石蜡式节温器,平时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门处在关闭状态。当温度升高时节温器内部的石蜡(8)融化体积增加,体积增加会压迫橡胶管(4)收缩,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推杆对阀门(1)有向下的反推力使主阀门开启。主阀门开启后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液直接流到散热器内,主阀门开启的同时节温器下方的旁通阀也会向下方移动把小循环管路封上(关闭),确保冷却液不会走近路而影响散热。这就是节温器的原理,当节温器出现故障时,汽车的水温就得不到控制,要么高温要么低温。
节温器始终处在开启状态时,发动机水温始终不会上升到70-90℃,发动机时刻处在大循环状态,热量全部散发掉。当节温器始终关闭时,那么发动机就会出现高温的现象,节温器打不开发动机始终处在小循环状态下工作,热量积聚后不能够及时散发掉因此发动机会出现高温的现象。
如何测试节温器好坏?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水煮。锅内加水,放入温度计,把节温器放在锅内加温即可。水温上升到节温器预定温度时,正常的节温器会开启,肉眼可以观察到。如果开启温度过早或者过晚,或者干脆不开启则证明节温器有问题,换新即可。
很多车型都采用了电子节温器,看上去好像高大上其实原理仍然没有改变。理论上通过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执行器可以实现代替石蜡节温器,但是实施起来比较麻烦,成本高,方案复杂稳定性差。,可靠性远远不如蜡式节温器高。因此即使是电子式节温器,也只是对传统节温器小改动而来,在节温器上加装了电热塞(16w左右),控制电热塞温度就可以控制石蜡在固态或者液态之间变化。可以看出来最终的执行原件仍然是石蜡,与腊式节温器工作工作原理一样。只不过加了电热塞以后节温器控制精度更高,响应更快而已。
汽车水温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而且长时间开车水温不怎么再升高?
汽车水温在冷起动情况下,几分钟能升温。
节温器是保证汽车在冷起动时,几分钟后达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让发动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降低因温度过低造成燃烧不充分,使发动机动力不足和尾气排放不达标。
节温器的作为节温器跟据车辆发动机型号的不同,大小也不同,但开启和闭和的温度都互相接近。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一般低于75度时正负差3度处于关闭状态,高于75度时逐渐开启,达到90度时全部开启)
节温器安装位置节温器一般都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缸盖上的出水口管道内,固定牢固,关闭和打开让发动机内的冷却液与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大循环。当你早晨冷起动时,发动机水温低,节温器关闭,发动内的冷却液与散热器不循环,几分钟后发动机水温升高,达到节温器正常工作温度后,节温器打开,发动机的冷却液与散热器里面的冷却夜大循环,使发动和水温一直保持在85一90度的正常工作温度内,不会继续升高。
节温器出现故障会产生以下现象当发动机起动后,很久水温都没有升高,始终只60度左右,说明节温器出现故障,不能闭合。但不影响车辆行驶,开去修理厂更换就可以了。如果行驶几公里后水温一直上升不降,直逼100度故障灯亮起,应立即靠边停车,检查冷却液有无缺失,若冷却液没有缺少足够,说明节温器已无法开启,这样情况十分危险,不能在开,必须立即请修理师傅更换了节温器才能行驶,不要强行试着开,这样发动机会报废的。
汽车水温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而且长时间开车水温不怎么再升高?
话不多说,直接讲重点!
汽车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因为汽车发动机需要尽快达到最佳的工作温度,所以冷启动的车辆,会加大喷油量以及提高发动机转速,冷启动发动机转速可达1500到2000转一分钟,并且加大喷油量,目的就是为了让发动机达到最佳工作温度,一般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在95度到105度左右,
△仪表水温表
车型品牌不同,温度设计最佳也有所差别,但是大多数发动机在98度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发动机水温几分钟内就要升温到8、90度。水温升得快,冬天开暖风也来的快!升的慢暖风来的慢!
现在很多发动机为了冷车水温上升快,把水泵、水道管路及节温器都设置了好几个,刚开始全部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小循环,等水温上来后再中循环或大循环。
△节温器大小循环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长时间开车水温却不再升高,上面说了,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98度左右,所以发动机就会维持在这个温度,怎么维持住这个温度了?首先是节温器,现在大多数发动机装配电子节温器,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循环更精准,当发动机水温超过98度以上。节温器就开始打开,把冷却液流向水箱经过电子扇散热再回到发动机水泵,98度进入水箱,进过水箱及电子扇冷却后,水温可能就是88度左右了,然后被水泵泵入到发动机给发动机散热。
△水箱及水箱副水壶和水管
发动机水温降下来后,电子风扇停转,节温器关闭,如此循环下去,发动机水温基本上控制在95到98度左右,所以长时间行车,发动机的水温不会再升高。
△电子节温器
如果再升高,那么就不是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了,发动机的水温一般不超过115度,最高水温一般不超120度(也有130度)。反正不超过红线区或者水温报警灯就不行了,不然就是水温高了,水温低一般是蓝色灯,水温高就是红色灯了。正常的水温不亮灯。如此高的水温,会导致发动机水温高后,发动机冲缸或自动熄火,因此发动机的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合适就好。
汽车水温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而且长时间开车水温不怎么再升高?
经常开车的车主都知道汽车从冷启动开始,水温升高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但是水温到达90度之后的很长时间,通常都不会再有特别明显的升高趋势。这一现象要得益于汽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它确保了发动机能够在安全合适的温度下连续长时间工作,而不会因为温度的无限升高需要开开停停。那么这个平衡降温的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
传统汽车内燃机的能量转换如何实现发动机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分,车况的好坏与发动机的工况息息相关。运用简单的中学物理知识很容易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其实是一种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把燃料的热值一步步的转换成机械能力。这里的燃料就是我们常见的汽油,柴油和乙醇汽油等等。但是在能量转换的过程当中,转换的效率其实是相当低的。即使是在当今汽车制造水平非常成熟的条件下,传统汽油机的热效率依然不尽如人意。在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变成热能进一步转化成机械能时,最高热效率只有40%左右,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热量都损失掉了。如果这些损失掉的热量无法消耗,会使发动机温度一直升高。
汽车发动机的最佳工况和水冷系统要想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就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因为现代汽车发动机都有强制循环的水冷系统。该系统中包括了车主们熟知的节温器,水泵,散热器等等。它的整个工作流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水泵作为动力来源,将加压后的冷却液送至整个水冷系统中循环。最后到达散热器后将多余的热释放到空气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却系统的大循环。
而小循环与大循环的区别就是不经过散热器,汽车刚刚冷启动时水冷系统完成的工作就是小循环,这样可以让发动机尽快到达最舒适的工作温度,以此达到燃油经济性。有一个常见的故障现象就是节温器的故障,如果节温器始终保持打开状态,水冷系统就会始终保持大循环,发动机升温慢,因而车主会感觉到车子突然特别耗油。与之相反一直关闭的话就更严重了,始终小循环却不散热,就会出现发动机水温过高,甚至造成拉缸等严重的故障。
冷却液的重要性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水温大多会保持在90多度,那很多车主就会觉得既然还没到水的沸点。冷却液可以换成水省钱,奉劝车主不要省冷却液。冷却液的冰点比水要低,沸点比水要高。很多性能车的设计水温会比家用车要高,甚至会达到110度,超过水的沸点。这是因为水温越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就越高,对于提升汽车性能功不可没。但同时,设计水温越高对发动机的强度要求就越高,材料成本也就越高,所以说时一把双刃剑。在北方很冷的地方,冬天用水代替冷却液会结成冰,而且长时间使用自然水会产生严重的水垢堵塞在水管里影响散热。所以自来水一定不能代替冷却液,如果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用纯净水临时代替。
纯净水不是矿泉水,纯净水不是矿泉水,纯净水不是矿泉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综上所述,汽车水冷系统的正常工作让发动机始终维持在适宜的温度,以保证长时间的正常驾驶。
汽车水温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升温,而且长时间开车水温不怎么再升高?
引擎一旦启动,机油温度就会上升,通过气缸体壁对冷却液进行导热,直到达到汽车制造商所设置的最佳工作温度值,就会对水温进行控制。
引擎一般正常的水温温度是70到90度。根据散热器盖的加压性能,沸点为120至130度,但如果超过100度,则非常危险。如果散热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的话,一直会保持最佳温度进行运行,水温不会升高也不会降低。
控制水温的组件有哪些?汽车引擎温度的控制对于陌生人来说一直是个迷,但是,当了解以后就什么都明白了,并不是很复杂。
主要的零件如下:
1.水温传感器
2.水泵
3.散热风扇
4.节温器
5.散热器
水温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上零件组成,可以说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任何一个零件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水温无法控制。
温度控制零件如何工作冷却液的通过水泵一直循环,当我们刚开始启动车辆时,需要热机,以达到正常的温度值,水温会一直上升,此时的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以保证不经过散热器流失热量,只在气缸体内部进行循环。
当超过正常温度值以后,节温器就会打开,冷却液通过散热器来散热,以维持正常的温度,这是在车辆刚开始工作的水温控制状态。
还有一种是高速行驶时,由于引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水温会持续升高,水温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检查启动散热风扇,对散热器进行吹风,以降低内部的水温,降低到正常值以后,风扇就会停止。
汽车引擎灭火后散热风扇还在转是怎么回事?跑完高速以后即使引擎灭火,但是风扇还在转,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其实是一种保护引擎的机制。
一般活塞温度在300度左右,活塞头部最高能达到近400度,燃烧室燃烧的温度应该有2000度,排气口一般在600-800度,涡轮的转速一般都在几万转以上,最高可达20万转/分钟,温度也高达900到1000℃。
如果引擎灭火后,不再进行冷却,很多零件会瞬间高温导致损坏。即使是活塞环上吸附的机油,也会消耗掉,下次启动就会拉缸。涡轮增压器转子也会卡住。
冷却系统不仅在引擎工作时很重要,灭火后依然有着很大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