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平儿为什么要告诉袭人,月钱晚发是因为被王熙凤拿去放高利贷了?
平儿将月钱晚发的原因告诉了袭人,这的确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平儿一向心思缜密,怎么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泄露于外人。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平儿为何如此大胆将此事告诉袭人,我们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把自己变成平儿,然后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平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44回平儿被打之后,贾宝玉评价平儿说,她无父无母在世没有亲人,独自一人,活在贾琏之俗和凤姐之威之间,竟也能周全妥帖。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换句话说,贾宝玉的评价实际上是曹雪芹的评价。从此也可以推断出,平儿的结局应该比黛玉还要惨。
一个活得如此“难”的人,她不仅聪明,办事游刃有余,关键还保持着善良的本性,这也是她在贾府人际关系好的重要原因。贾琏在凤姐生日当天与多姑娘偷情,夫妻二人无故拿平儿出气,平儿无端被打之后,我们看众人的反应。
贾母骂了一句平儿怎么突然变那么坏了?马上尤氏便为平儿说话,然后贾母便叫凤姐给她陪不是。当事人平儿早已被李纨拉入了大观园,宝钗也劝她,宝平、袭人又把她拉入怡红院,贾宝玉亲自上阵伺候了一回平儿理妆,晚上又在李纨处歇息。可见平儿在贾府上层的口碑很好。
我们再看小厮兴儿对平儿的评价,说她为人很好,虽和奶奶是一气,但常背着奶奶做好事。小的们有了不是,奶奶不容的,就去求平儿。这又说明,平儿在贾府下人们中的口碑也很好。
我们再看平儿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态度 ,地位卑微的刘姥姥到贾府,贾府里几乎所有人都把刘姥姥当作一个女清客来逗弄,黛玉还嘲笑刘是个母蝗虫。
但是平儿没有,临走时,平儿帮刘姥姥打点好一切,又特别会说话,明明是施舍给刘姥姥的一车东西,但是话语间她给刘姥姥一个庄稼人留足了面子,同时也不让刘姥姥觉得尴尬。刘姥姥感激到千恩万谢。这又说明,她对底层平民也一样的以诚相待。
由此可以总结,平儿对任何人都有一份赤城之心,以诚相待,宽以待人是她与人的相处之道,也是建立她良好口碑的前提。同样,她和贾府里的大丫头都能和睦相处,主要原因在于她能与她们以心换心,坦诚相见。
因此,她可以毫无顾虑的将此事说与袭人,用意也很明显,肯定是叫袭人不要大肆宣扬此事,你们说袭人会不给她面子吗?同样,这事儿她和贾母身边的鸳鸯说了,鸳鸯也会给她这个面子。大家都不会去公开指责王熙凤,这也应了兴儿的评价,她和奶奶还是一气的。
从小说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从小说的角度来分析,首先要揣测作者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是否出于故事情节的需要。这件事发生在小说的第39回,全本小说的三分之一处,此时的贾府虽有颓势,但倚仗着元春的势力还不至于一落千丈。
第74回,贾探春对于贾府的衰落有过一句经典总结,她说,古人曾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按照探春的这句总结可以推测,贾府最终的结局是一败涂地的,而且依据开篇所写甄士隐这个人物的经历所起到的楔子的作用,还有《好了歌》及其注解,都可以推断出贾府的结局是非常凄惨的,绝对不像续书写得那样,还有复苏的迹象。
贾府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一条还是经济因素,进少出多,日积月累,最终走向奔溃。第13回,秦可卿临死之前托梦给王熙凤这个大管家,告诉她如何延长贾府的生命,并给了续命药方,但王熙凤一字没听进去,反而火上浇油,疯狂敛财,加速了贾府的败落。
王熙凤放高利贷这一情节也是作者设计的一个重要情节,那么这件事如何走漏风声,自然是从身边人透露出去。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心腹将这件事透露出去再正常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做了,迟早有一天会被众人知晓。
根据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可以推断出,凤姐的结局是被贾莲休回了原籍,所以才有哭向金陵事更哀。贾琏对凤姐的怨恨极深,放高利贷这事必定是他拿来说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这件事也可以看作是推动小说情节的需要。
从小说人物形象角度理解第三,我们也可以从刻画王熙凤人物形象来理解。我们看小说对王熙凤的刻画是一层一层展开的,先是策划害死了贾瑞,表现出她狠毒的特点。后来又写到了她弄权铁槛寺,不仅表现出她的胆子大,而且体现了她贪财的特点,并且,从此之后胆子越发大了起来。
那么胆子大了之后,肯定是更加疯狂的敛财,直到后来敢明目张胆的拿着贾府众人的工资去放高利贷。并且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细节,王夫人不止一次问过王熙凤月钱的事儿。
林黛玉第一次时贾府就当着黛玉的面儿,问月钱发放了没有,至36回又问起月钱发放的事儿,有人抱怨说少发了月钱,这让王熙凤很恼火,后脚出门就开骂,还说以后要干几件狠毒的事儿。
说起这狠毒的事儿,这其中就包括了这件晚发月例的事儿。加上胆子大了很多,迟放月例的事会成为常态。这也从侧面体现凤姐的胆大包天的性格特点。
综上所述,平儿悄悄告诉袭人月钱的事儿,一是平儿为着主子好,二是符合情节发展,三也表现了王熙凤胆子大的特点。
《红楼梦》中平儿为什么要告诉袭人,月钱晚发是因为被王熙凤拿去放高利贷了?
放高利贷 也就是放“印子钱”,种地的佃户或者城里的小老百姓,总是会有不凑手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借钱才能活命。放印子钱也就成了一些有闲钱的有一定势力的人的来财路了。 王熙凤无论是在贾府财政上打主意还是当掉自己的嫁妆来些本钱,又有贾府和她娘家王家的势力保障,手里还有值得信赖的自己的陪嫁下人,当然就可以从事这一行业。
《红楼梦》中,几乎每个人都有月钱,上到贾母,下到小丫头。仆人们当然是盼着月钱好过日子,而主子们的境况则不同。如贾宝玉,他是不关心月钱的。第五十一回里,宝玉让人请了胡大夫给晴雯看病,因袭人不在,宝玉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付大夫一两银子的出诊费,后让麝月拿了一块银子,却不认识称,不知道一两是多少。
而与宝玉的境况,形成对比的便是邢岫烟,她是一个月二两银子,又无故被王夫人拿去一两,她又孤苦无依,平日里打点下人哪里够,最后竟把冬衣典当了,以致于大冬天还穿着夹衣。 可以说,在贾府中,除了宝玉这等少数的人,不关心月钱,大多数还是盼着的。比如王夫人,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月钱的事。
第三回里黛玉刚进荣国府时,她就在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王夫人又在关心月钱的发放情况。 除了王夫人,袭人、秋纹等丫头被也多次发问。
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里,袭人便询问月钱要拖到何时,而在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里,秋纹也问平儿:“我们的月钱多早晚才领。” 月钱为什么总是拖欠不发呢?原因就在于,它被王熙凤挪用去放债了。
在第三十九回里,平儿悄悄地告诉袭人,王熙凤“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她平时无须用钱,自己的月钱也“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小说第十六回就开始提到了王熙凤放债的事。贾琏带黛玉在苏州安葬了林如海后回府,忽听见外面有人在说话,便问平儿,平儿只说是薛姨妈派了香菱来说事。然而真相是,来旺媳妇给王熙凤送利钱。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问王熙凤月钱的发放情况,王熙凤回答说:“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可是过了没几天,袭人便叫住平儿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平儿见问,便告诉她事实:“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
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由此可见,王熙凤并没有按时发放月钱。她为何竟敢连贾母、王夫人的月钱都拖着不发?原因很简单:她们无须等着这笔钱用。贾母与王夫人是故长辈,平日里不必花什么钱,而几十年的月钱积攒下来,已成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在第五十五回,王熙凤与平儿议论到家中将会发生的几件大事时便说:“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而贾环则是“花上三千两银子”,由此可见贾母根本不缺钱花。因此,拖延一些日子,也并不会在意。
王熙凤放债的事,还有一点可琢磨之处,为何众人的月钱拿去放债,利钱仅仅“翻出有几百来了”,可是王熙凤自己月钱“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一年不到,竟会有“上千的银子”?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在第十五回。
王熙凤为秦可卿的丧事暂住水月庵,该庵的老尼托王熙凤干预一件讼事: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与守备之子定亲,但被知府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张家也愿意退亲重聘,只是需要贾府出面说一声,谢礼是三千两银。
王熙凤于是便让旺儿“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最后“坐享了三千两”。且曹雪芹在写完这个故事后还加了一句:“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这样的赃款应当也被王熙凤用来放债了。
王熙凤与平儿是主子与奴仆、正妻与侍妾的关系。 平儿是王熙凤从娘家陪嫁过来的丫头之一,一共四个陪嫁丫头死的死了,嫁的嫁了,只剩下平儿一个,被王熙凤强行压制着给贾琏做了名下的侍妾。 平儿在服侍贾琏夫妇时受尽了委屈,她采取了左右平衡谁都不敢得罪的策略。对主子只能称呼“二爷”、“奶奶”,而不能随意用“你、我”称呼,否则就是没规矩。
虽然她取得了凤姐的信任,作为凤姐持家的有力助手,但是她的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 在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凤姐喝醉酒回到房间却遇到贾琏在和仆妇偷情时,他们夫妇俩都拿平儿出气轮番殴打她,所以后来宝玉叹平儿“也是薄命的很了”。
《红楼梦》中平儿为什么要告诉袭人,月钱晚发是因为被王熙凤拿去放高利贷了?
谢谢邀请!
凡是读过巜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平儿一向是谨慎行事的人。
为什么敢把王熙凤拿贾府上上下下的月例钱,去外面放高利贷这事,偷偷的告诉了袭人呢?
是她不怕王熙风的泼辣,恨她特意说出来的吗?
显然不是。
平儿是王熙风的陪嫁丫鬟,后来又做了通房丫鬟,可见主仆二人的关系相当之好,最起码二奶奶是离不开这个平儿的,不然她不会把平儿放在身边的。
平儿也不恨王熙风,她得靠主子的恩典过活的。是王熙凤持家的助手。
那么,下面的答案就是最靠谱的了。
一,平儿和袭人素來交好。俩人从小就是这个大家族的奴婢,一起长大,可以说算是知心闺密了。
平儿了解袭人,对袭人相当信任。
她深深知道袭人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引用红楼梦一句话,袭人就是个“沒嘴的葫芦,可以替自已保密的。
二,平儿对袭人的为人处事非常赞同欣赏。
袭人管理怡红院,温柔和顺是大家的公认。
三,袭人又是王夫人的内定姨娘。
文中第三十六回有交待:
“王夫人道: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也有袭人的。
只是袭人的这一分却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就是了。风姐一一答应了。”
风姐知道,王夫人对袭人满意,风姐也认为袭人是姨娘的不二人选。
那么,生活中风姐对袭人赞赏,还有意无意搞好关系。
如文中四十回:吃饭时袭人不在这里,风姐说你倒是叫人送两样给她去。
文中五十四回,荣国府元宵宴上贾母责问袭人回家(袭人回家给母奔丧)只有风姐出来打圆场。
综上,风姐欣赏袭人为人处世。她们的关系好,这一点上平儿清楚。
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地把王熙风这事告诉袭人。
不隐瞒告诉袭人,不会影响她们的情谊,反之袭人将来上位,知道真情反而会怪她。
何况,彼此服侍主子,也算有个照应。
《红楼梦》中平儿为什么要告诉袭人,月钱晚发是因为被王熙凤拿去放高利贷了?
人无完人,平儿尽管十分周到,却也有缺点。比如她的口风不紧,经常会将王熙凤的家事透露出去。其中就包括了王熙凤拿月例银子放高利贷的事。
(第三十九回)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方近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平儿悄悄告诉他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
王熙凤放高利贷的是极坏也十分隐秘,绝不告诉任何人。
如今平儿将这个秘密告诉袭人,尽管袭人能替她守口与瓶。但秘密终究不是秘密了。
平儿如此作为,单纯用和袭人关系好是解释不通的。万一消息走漏了,袭人是不是成为了嫌疑人?
不光是高利贷这件事,后面还有贾琏被打的事,平儿告诉了薛宝钗。王熙凤羞于出口的下红之症,平儿告诉了鸳鸯。王熙凤暗中下手害人,平儿隐晦告诉了尤二姐……
这些事串联起来就会发现平儿的立场有问题。她与王熙凤的主仆之情是典型的“塑料”之情。王熙凤不能全然信任她,给她晋升姨娘也并非无因。
平儿口风不严的问题很是突出。但因为她的口风不严,造成对王熙凤的损害,看似不大实际不小。起码放高利贷这件事日后还是被很多人知道了。口子极可能就是从平儿那走漏的。
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心腹”,泄露了王熙凤的秘密,预示王熙凤日后的悲剧是身边人所为。
王熙凤精明一世,平儿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平儿这次背后口舌,也是王熙凤众叛亲离的重要伏笔。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中平儿为什么要告诉袭人,月钱晚发是因为被王熙凤拿去放高利贷了?
第三十九回,袭人问平儿,这个月的月钱为什么还没放,平儿悄悄告诉袭人说月钱挪移出去放高利贷了。凤姐放高利贷是件机密事,只有极少部分人知道,平儿连贾琏都瞒着,为何告诉袭人呢?
她俩的关系好,有分享私密的交情第四十六回,鸳鸯对平儿说:
“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做?”
鸳鸯列出十多个无话不说的好友,袭人和平儿皆在其中,可见袭人和平儿平时交情甚厚,有相互倾吐隐秘事的习惯。
从四十六回平儿、袭人、鸳鸯三人的谈话来看,她们之间的关系是真诚又厚密的,不需要防患和顾忌。
平儿和鸳鸯正说着贾赦求娶的事,袭人来了,平儿便把事儿从头到尾告诉袭人,又说道:“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说主子的长短毫无顾忌,可见她们是相互信任又亲昵的。
平儿和袭人都开鸳鸯的玩笑,叫她去说已经许给贾琏或宝玉了,急的鸳鸯骂她俩。不是关系亲近的人,断不会胡乱开这种玩笑。
见鸳鸯急了,袭人、平儿忙陪笑央告道:“好姐姐,别多心,咱们从小儿都是亲姊妹一般,不过无人处偶然取个笑儿。你的主意告诉我们知道,也好放心。”玩笑归玩笑,关心是真诚暖心的,这也是她们相互友爱亲密的一个见证。
平儿和袭人的关系密实,相互坦诚信任,衷心爱护,平儿愿意把凤姐放高利贷的事向她透露。
了解袭人的为人,知道她可以托付秘密。袭人的为人为何值得托付秘密呢?
贾母说袭人从小儿不言不语,是个没嘴的葫芦,话不多。李纨说宝玉屋里若没有袭人,不知道要成什么田地,这是夸她能干。一个能干且话不多的人,往往是谨慎又聪明的。她深谙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绝不会不知轻重,胡乱传话。
宝玉挨了打,王夫人命人叫个宝玉身边的人来问话,袭人亲自前往。王夫人交给袭人两瓶香露,在袭人欲走之际,又叫住她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
宝玉被人从贾政的外书房抬到贾母屋里之后,袭人曾特意找过焙茗,问宝玉挨打的缘故。焙茗告诉袭人,是薛蟠和贾环作出来的。
袭人知道此事和贾环有关,当王夫人问起时,她却说:
“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
王夫人摇头说,还有别的缘故,袭人说:“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
宝玉挨打,袭人满心委屈,她对宝玉的关心,比一般人都多。但是她明知道贾环从中挑拨,害宝玉挨打,还是选择帮贾环隐瞒。她清楚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的嫡庶矛盾由来已久,这话要是传入王夫人的耳朵里,会令本已糊烂的一锅粥更加糊烂。只有把这事隐瞒下来,少制造矛盾因子,才是家和万事兴。
袭人有息祸灭火的自觉意识,只要某句话会给人带来不利,她便会三缄其口,绝不讨巧卖乖。
平儿和袭人过从甚密,知道她谨言慎行,会自觉保守秘密,把凤姐放高利贷的事告诉她,不存在后患。
袭人知道凤姐拿月钱放高利贷,没什么妨害。哪些人知道凤姐放高利贷有妨害呢?
一:贾母、王夫人
凤姐推迟发放月钱,先拿这些钱出去放高利贷,谋取私利,如果被贾母和王夫人知道了,会降低对她的信任。因此平儿要到了无人的地方才悄悄告诉袭人,还嘱咐她“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就怕传入贾母、王夫人这等重量级人物的耳朵里。
二:贾琏
第十六回,贾琏在屋里,刚好旺儿媳妇来送利钱银子。平儿忙打马虎眼,说是薛姨妈派香菱来问句话。贾琏出去后,凤姐问平儿究竟,平儿说:
“奶奶的那利钱银子,迟不送来,早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他且送这个来了。幸亏我在堂屋里撞见,不然时走了来回奶奶,二爷倘或问奶奶是什么利钱,奶奶自然不肯瞒二爷的,少不得照实告诉二爷。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见奶奶有这个梯己,他还不放心的花了呢。”
防贾琏,不是担心他走漏秘密,使得贾母、王夫人知道,而是怕他都拿去胡撒海花,把凤姐千方百计赚来的梯己化为乌有。
袭人不是当权派,更不敢伸手拿凤姐的钱。而且她深知其中厉害,不会兴风作浪得罪凤姐,知道了没有妨害。
平儿聪慧,善于体察世情,对凤姐忠心耿耿,她会把凤姐放高利贷的事告诉袭人,是出于对袭人了解、信任,有把握不出乱子。
《红楼梦》中平儿为什么要告诉袭人,月钱晚发是因为被王熙凤拿去放高利贷了?
王熙凤挪用贾府仆人的月钱去放高利贷,属于高利盘剥,是朝廷禁止的一件事,是犯法的,因此王熙凤和平儿对此隐晦得很,即使对王熙凤的老公贾琏也不曾透露一二。可是这件事这样隐秘,平儿却在第39回,袭人问平儿月前的事时,偷偷的告诉了袭人,为什么?
一,平儿认为应该告诉袭人。平儿原先是想隐瞒此事的,因此一开始让袭人不要问了,反正过几天就发,但是想到与袭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把秘密说了出来。因为平儿,袭人,金钏,鸳鸯等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彼此充满了信任。而且几人在贾府后宅的地位相似,心灵相通,又守护相助,本不应该向袭人隐瞒此事。
二,平儿认为可以告诉袭人。袭人与平儿是姐妹淘,又与王熙凤的关系也不错,还是一个有些心机,不说闲话,很会做人的大丫头,还是个“没嘴的葫芦”,她知道了这个秘密之后,不但不会泄密,关键时刻,还很有可能为自己主仆描补一二。
三,平儿必须告诉袭人。王熙凤挪用月钱去放高利贷,这是犯罪,知情人和经手人平儿是深知其中厉害的,而平儿又没有王熙凤的那种底气和霸气,心理压力很大,她需要倾诉。而袭人凑巧向她打问月例发送时间,平儿的理智一下子脱线了,于是把这个秘密说给了袭人:
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她的月例公费放出去,利钱一年不到,上千两的银子呢!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