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农村的你,小时候有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我小时候,大家都穿过补丁衣服,为此,家家都有针线匾,匾里放到大小型号的缝衣针、黑白两种棉线以及大小不一的布块,是妈妈们专门为全家人穿破的衣裳能及时得到缝补。

尤其晚上,孩子们在煤油灯下看书做作业,母亲就端出针线匾,首先将匾中的针箍戴在手指上,挑选出与衣服颜色相接近的补丁,用剪刀大小剪好,然后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在缝补衣裳,补衣过程中,母亲们都有一种习惯动作,使用中的缝衣针不时下意识地在自己头发上擦擦荡荡,自我感觉针尖就锋利,缝补起衣服就省力气…

那岁月,生活艰困,可以讲人人都穿过补丁的衣服,大家司空习惯,习以为常,哪件衣裤实在不能再补丁叠补丁了,大人就将其剪成块块碎布,用浆糊糊一层拼凑一层,凉干后用于做布鞋的鞋底料,废物利用,勤俭节约。

生在农村的你,小时候有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

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用棉花纺成线织成布,都是粗布衣,质量不高,几天就穿破了。

有补丁的衣服还算好样的,没衣服穿就得光着脊梁,光脊梁不怕湿衣裳。

裤子破了没有补钉补,那就只有前面露着裆,后面露着蛋。

有老两口为了争着穿一条裤子,都想自己穿,生气打架,打官司到县衙。

县太爷把裤子断给了老婆,并解劝老头子说:“你扑溜扑摔还好看,她呲牙咧嘴吓死人”。

过去穿的粗布衣。从棉花纺成线到制成布,需要72变手续才能够完成。

线子浆了两大杆,家中小女不得闲, 有了径还得纺纬,日夜不停的纺棉花。

织布时,今蹬机明带框,也比去求人强,求人时,十个机将九个偷。

老奶奶没有学会织布,天天纺线,纬不齐布,线子都被织布的机将给落割了。

现在的布也不知道是什么造成的,那衣服一百年也穿不破,想穿新衣服,那就得买破的最快的才好。

生在农村的你,小时候有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那时何止农村人穿补丁衣服,不管在农村还是城里的大街上,校园里,车间里穿补丁衣服的比比皆是,那时候子女多,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再轮老三穿,不知补了多少遍。那时候人们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光小孩穿补丁衣服,大人们穿的衣服上经常也有补丁,特别是屁股后面的裤子上和膝盖上都补有一个大圆圈,我曾经为了省事用膏药从里面粘过裤子。而今天天年青人新买的衣服破洞百出竟成了一种时尚[呲牙][呲牙][呲牙]

生在农村的你,小时候有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不光是生在农村的我,就连我们的伟人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当年都穿过补丁衣服。

生在农村的你,小时候有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穿补丁衣服很正常,小时候的衣服裤子特别容易破,我的母亲都是在晚上帮我缝补衣裤,每天早上起床,再破的衣裤都要被母亲补好。

生在农村的你,小时候有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这提问先要说清楚是什么年代,五六十年不论城市农村成人和小孩,百分之九十以上穿过打补丁衣服,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也穿着打补丁衣服,那时候有句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穿打补丁衣服感到光荣。现在的小孩没有穿打补丁衣服,倒是青年男女穿着破洞衣裤,这并不是因为穷得没裤子穿,而是追求一种时尚美,非要露出点肉才算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