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级高中任职,是等着当副校长,还是选调到县委政研室比较好?
说来也许很多人不相信,我县有位原教育局局长,自动请缨去县中学做校长,他有教师高级职称,业内人士讲,此人很聪明,将来以公务员身份退休比以教师身份退休,养老金要少的不是一星半点那么简单。
县高中是当地学生和家长众星捧月的地方,题友又是年级主仼,又担任实验班的班主仼,教学很出色,也很优秀,真乃如鱼得水,用武之地,况且30来岁,年轻有为,当副校长、校长,指日可待,也是县局级正科干部。而县委政研室人员都不是等闲之辈,都有二把刷子,而且你是到陌生的环境,一切要从零开始,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家驾轻就熟,写稿起草文件新手还在学习与摸索期。
政研室不等于秘书处,所谓接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末来有仕途云云。所以我的主张还是留在自己熟悉的老本行,不去选调的县委政研室,这样比较好。
在县级高中任职,是等着当副校长,还是选调到县委政研室比较好?
不容置疑,肯定是选县级高中副校长。理由很简单,县委政研室工作比副校长辛苦很多,权力地位比副校长也小很多,工资待遇极有可能比副校长低。另外,题主是事业编,即使正式调到县委政研室,也是调入县委政研室管理的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可能没有职务,就是一般工作人员,该单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一、从编制性质来说,县级高中副校长与县委政策研究中心一样,都是事业编县级高中副校长是事业编,县委政策研究中心也是事业编,二者编制性质都一样。因此,调入县委政研室,不能改变是事业编的命运。
二、从转公务员编制的可能性来说,县级高中副校长比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小很多县委政策研究中心虽然属于县委政研室管理单位,但一般都是与县委政研室一起办公,直接参与各种大型材料研究撰写,直接服务县委常委领导。只要干出成绩来,极有可能被领导赏识,转公务员编制就变得容易。而县级高中副校长,没有特殊情况,一辈子都不可能转为公务员。
三、从权力地位来说,县级高中副校长要远远好于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县级高中的行政级别,绝大多数都为正科级,副校长属于副科级领导职务,要么分管教学,要么分管后勤,要么分管人事,要么分管行政,无论怎样,都掌握着不小的权力,属于实权派人物。打个比方说,小孩想上该学校,找到副校长就OK了;本校教师想要晋升职称,副校长为你说话足够了,等等。而县委政策研究中心,是县里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权力小,经费少,加个班都不会解决夜宵。
四、从工资待遇来说,县级高中副校长要远远好于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县级高中副校长,大多都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工资待遇大概与公务员正科级相当,甚至与副处级持平。而在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工作,可能没有职务,即使给个副科级领导职务(管理岗八级),工资待遇自然而然比不上副高级职称以上副校长。
县级高中副校长,即使不是副高职称,只是一般的一级教师,工资待遇也比县委政策研究中心高。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年终绩效上,学校校长、副校长等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奖肯定在该校属于顶级行列。
以我们县城为例,副高级职称教师每月打卡工资为6000元,而事业编副科级每月打卡工资为4900元,相差1100元,差距还是比较大。
五、从工作辛苦程度来说,县级高中副校长比县委政策研究中心轻松很多县级高中副校长属于校领导,一般不会干具体活,常规工作由具体部门承办。若有大项工作任务,只要开会部署,中间环节督导检查即可。
而县委政策研究中心,每天写材料,比较辛苦,整天苦思冥想,抓耳挠腮,长时间下来,头发掉光光,机关里秃顶的大多都是写材料的!写材料,需要加班加点,像调研室、政策研究室、组织部等单位写材料的人员,大多都是吃住在单位,睡在单位,把单位当成家,照顾不到家庭,看望不到小孩。
六、从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来说,县级高中副校长要好于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县级高中副校长乡,可以优先晋升副高职称、正高职称,从而享受处级待遇,退休后领取实打实的养老金,这是多少公务员终生追求的梦想。
而县委政策研究中心为事业编,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必须首先转为公务员编制,很显然这个过程既需要时间,也有较大的难度。由于级别提拔不上去,工资待遇比县级高中副校长要少很多。即使提拔为副科级、正科级,工资待遇也比副高级职称低很多。
综上,无论是从编制性质、工作繁忙程度,还是工资待遇、从权力地位上来看,都应该毫不犹豫选择县级高中副校长。
在县级高中任职,是等着当副校长,还是选调到县委政研室比较好?
你还是先去了县委政策研究室写稿子,毕竟你如今还只是一个事业编的教师而已。你去了县委教研室里面,跟随着领导身边。只要你把领导服务好了,只要领导一高兴的话。你就很快有机会,转运了。从一个文职的秘书,或者写稿子的事业编。就很快转为行政编制的公务员了,毕竟县委里面的机会概率还是比较高的!我有几个表哥,他都是从县委里面提升上去的!如今都已经是局级职务了,所以我就觉得你还是先去了县委教研室里面写稿子比较好。都帮领导人写好稿子,成为领导人身边的一位红人。
其实,作为一个文职的写手。你只要努力练好你手中的那支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笔杆子。那么你的前途自然就无量了,前途无量的笔杆子生涯很好的。只要你规划好,自己的前途就好。说句实话,我也是一个文职笔杆子开始的。如今是一个作家,从笔杆子开始逐步转到了作家。这条路上码字,很自由。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努力写好自己的作品!
县委教研室,总是比你在高中里面当副校长提升机率高多了。何况如今的你还没有提升到副校长职务,所以我就觉得你还是先去了县委教研室里面比较稳当。那里只要你肯努力写好稿子,那么不久的将来你成功的机率还是比较高的!
在县级高中任职,是等着当副校长,还是选调到县委政研室比较好?
985毕业生在学校已经干到中层,且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后备干部,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县委政研室了。
理由有几点:
一、县委政研室不好干。县委政研室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书记,为县委领导撰写材料。书记参加会议,政研室得出讲话稿;出去调研,回来要写调研报告;为干部授课,需要做授课材料;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全会、工作报告、课题等常规性材料都需要政研室起草、把关,去政研室每天不是在写材料,就是在去写材料的路上,常年白加黑五加二,时不时还要被领导批评教育,摧残身体更挑战心理,还会连累家庭,和学校相对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完全是两个概念。对写材料,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你却要贴上去,你是否做好吃苦受累和煎熬的准备?
当然不可否认,为县委领导写材料也有机会,一旦获得县委书记的认可,很快就会得到提拔,被使用到重要岗位,而且随着领导的晋升水涨船高,前景有一定的期待空间,可那毕竟是极少数个案,不具有普遍性。多数政研室的人最终改变不了坐了冷板凳的命运。换言之,去了前途好坏对半开,有一定的风险,而留在学校至少坐稳了中层,马上有望提副校,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实话实说没必要打破现状。
二、去了转身份是问题。学校是事业编,县委政研室是公务员或参公性质,身份有差异,这意味你要过去至少要借调一年半载,一方面是对你的考察,另一方面也是为办手续做准备。而要从事业编进入公务员或参公队伍,必须走调任程序,也就是你必须取得事业副科以上领导职务或副高以上职称,且要求任职两年以上。很显然,学校的中层不是副科职位,那么要完成调任必须拿到副高职称,而从中级到副高需要一定的条件,意味着未来几年你都需要以借调的形式在县委政研室工作,两头不靠岸,未来变数太大。万一以后解决不了身份灰溜溜回来,到时候岗位没了,提拔希望也丢了,身体也垮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又该如何面对?
而如果政研室仍然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或参公性质,从普通事业调事业,更加没考虑的必要。
三、说点现实的,去了待遇未必好。在学校可以拿职称,干到中层或校领导岗位,评副高是八九不离十的事,以后还有机会晋升正高,到时候双肩挑,有职务有待遇,最是理想。而去县委政研室,即便以后解决了身份问题,提拔个科级领导,收入也比不上高级职称。单从经济方面考虑,也不建议去县委政研室。
事实上,现在在学校当领导地位并不差,很多人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求爷爷告奶奶,找找领导的人多了去了。你在岗位上能给亲戚朋友提供点便利,人家恨不得把你捧上天,一样有面子。而在县委政研室听着牌子很大,实际上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就一写材料的,受到的尊重、享受的实惠反而不如在学校当中层或校领导。
而且,985毕业,怎么说也是人才,又从事了那么久教育工作,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留在学校于个人于社会都有利,委实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仕途放弃现有的一切。说到底,当官的路不好走,对专业干部尤其是这样。
在县级高中任职,是等着当副校长,还是选调到县委政研室比较好?
人各有志,学校有学校的好,政研室有政研室的好,不能一句话说死,就看自己想着往哪个方向去发展了!
当副校长,担一方责任,心累!到县委政研室写稿子,急三火四的赶稿子,身累!干一行,才会知道一行的不容易,都是一点不轻松的差事!
在县级高中任职,是等着当副校长,还是选调到县委政研室比较好?
去政研室好!
如果你天天面对的是排长,你最多也就是个排长,如果你天天面对的是师长,你就可能是个团长。
你去政研室,天天跟县委书记县长们打交道,出来就是个局长,再不一定还弄个副县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