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我和小伙伴晚上到树林里用手电简照着拣过知了壳,一个暑假下来,将其卖给药材收购门市部,每人够买两本小人书的钱。

暑假里,我还用家里的面粉,在河边洗成面筋,然后缠在长竹杆梢头处,带领小伙伴去郊外沾知了和蜻蜓,一趟下来,身穿田径裤头周围都是裹着知了,双手一拍立马知了齐鸣,甚是好听,一次沾知了当中,被树上的洋辣子蛰了,满脸红肿,还有一次又被马蜂蛰过,好痛苦,好难受。

我在厂里当供销员经常去山东安丘出差,业务单位招待吃饭,每次都有盘油炸知了,这道菜是当地人的最爱,我尝过一只,味囗确实不孬,但过不了心理这道关,知了毕竟是虫子,从始往后再没有上过筷…

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捉过,小时候捉过但没吃过就是为了好玩,夏夜凉风习习,星斗漫天,一群小伙伴跑到大路两旁的杨树上去捉,那时候还很少人吃,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那东西还能吃,所以知了很多,每到闷热的午后就会扯着嗓子叫,此起彼伏,那是夏天的标配。现在的知了很难抓到了,少之又少,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说知了是高蛋白高营养,都快抓绝迹了。十年前我也跟风抓过一次,很难抓很难抓,忙活了小半夜抓不了几个,回来油一炸一尝头部难以下咽,很难吃,只有把头部摘掉才能吃下去,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吃啊,从此后再也没抓过。

这个我们叫知了,退的壳我们叫知了壳,是一种药材。当然我还知道它的学名叫“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蝉退的壳就叫蝉蜕了

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在没有月光的晚上,几个十四五的孩子(有时也会有大人参加),抱着几抱麦秸,在树林中找一片空地点燃,一个人守在火堆旁边慢慢的添柴,一两个人拿着木瑯头敲打离火堆十几米内的树木,这时树上的知了就飞起来,落在火堆旁边的地上,几个人感紧捉住装进布袋里。一个晚上有时能捉多半面袋,够七八个人美美的吃上一顿。我们这里也是叫知了。只是发音稍有不同,好像是叫jile。

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謝谢邀请!

在农村,知了可是一道美味佳肴!晚上捉知了是常事。

我的家乡知了叫“解了猴”,“解了猴”蜕了皮,由白变黑能飞翔,名字又称“解劳子”。

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知了,我们这里方言为"烟滴准"(音)。小时候捡到了蝉蜕,会集中收藏,待到有一定数量,拿到就近收购站,换钱贴补家用,很受家长夸奖。

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我们这把知了的叫聚驴子,当然是土名,一般晚上不捉。记得小时候我们是么样捉知了的,夏天到了,我们一群小伙伴三五一起,每人拿一竹杆,把生产队的老黄牛尾巴毛每人扯几根,然后在竹杆前面把牛尾巴毛打成活结,再悄悄来到老樁树或泡桐树上,用活结对着知了的头再轻轻一拉知了就套上了。如果套个母知了,就会乱飞也不鸣叫,我们叫它哑巴聚驴子,如果套个公的在乱飞的同时会不停地鸣叫,回想起来还是很有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