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我做学生时也有专用的日记本抄写自己会哼唱并喜爱的歌词。
记得很清楚,有次同桌将他“黑匣子(收录机)”借给我玩一晚上,我如获至宝,马虎地吃罢晚饭,鬼画符做完家庭作业,就躲进自己房间,播放邓丽君的录音磁带,“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一边听着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一边面红耳赤地记录着歌词。
从始而后,本人有抄写歌词的习惯,就是60来岁现在的我,偶尔还喜欢抄写。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抄歌词对于70后80后来说,真的是一件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谁家里有录音机都己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录音机是要放磁带的,每盒磁带都打印有一张歌词,我们当时听到那首歌好听,就把它抄在本子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抄歌本,抄歌本经常在同学间传阅。你抄我的,我抄你的。那时候有很多明星贴纸卖,谁唱的歌就在抄歌本那一页贴上相应的明星贴纸。
把歌抄好后,有空就拿出来唱。不会的又跟着录音机唱。星期天一班小伙伴,聚在一起学唱歌。抄歌本带给了我们童年满满的回忆。小时候虽然穷点,但精神上还是很快乐的。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没用互联网的时代,抄歌词是非常流行的。记得非常犹新上学那会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歌曲本,有条件的歌本上贴一些当时流行的贴画,还有的手巧小女生画一些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画本,时不时的都会拿出来浏览一番。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我是一个70后对于抄写歌词当然不陌生了,记得上学的时候,那时每人一个小本本上面都是一首首不同的歌词,笔迹不同贴画不同,邓丽君的,小虎队的四大天王的等等,发现一首好歌遍互相传抄,加深了友谊,增加了的记忆,《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范特西》、《爱的代价》、《冬天里的一把火》《珍惜》、《大海》等,一本歌本传遍所有好朋友,满满的友情传递着快乐无忧欢声笑语,一首歌词抄的是一份真情,一个歌本抄写了属于我们的年代,它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珍贵的回忆,岁月泛黄了的歌词手抄本,您的还在吗~~~~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这个事记得太清楚了,那可是八九十年代我们上学最喜欢玩的内容之一。记得我们刚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这个爱好,那时候听歌的方式很简单,不是收音机就是录音机,还有上课时老师教的歌,我记得第一个抄的歌词是刘欢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然后就是《亚洲雄风》、《信天游》等,然后就是港台“四大天王”的唱曲,上面还会贴上一些漂亮的贴画,都是影视歌星。
我那个时候的歌本感觉比课本保存得还好,就是在我当兵之前,我还有自己的歌本,我们在抄歌本的时候,词一般来源于磁带里面的那些纸,还有班里互相传看的歌本,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用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记得那时候也不懂什么简谱,但是了为让自己的歌本显得很“专业”,我们还把简谱都给抄了去了,因为没学过那些“1、2、3、4、5”代表什么,但是感觉只要抄上,自己的歌本就与众不同,现在想想真是搞笑。
抄歌用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塑料封皮那种,基本上纸张比较高,一本歌本抄下来,感觉还是比较珍贵的,里面的内容经过长时期的收集,看着还是非常漂亮的,那时候班里面如果学什么歌曲的话,大家把自己的歌本拿出来就行了,非常方便。
现在想想,那个时代真是美好,做一件事件可以做得很细很精致,小小的一本歌本是我们青春少年的美好记忆,可惜我的两本歌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感觉非常遗憾,这些美好的往事见证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本人在上高中(77年至79年)时有过抄写歌曲本的经历。
从七七年解封老电影开始中国大陆陆陆续续上影了很多五六十年代被文化部禁锢的老片子,其中就有歌剧《刘三姐》、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等等。
当时我最喜欢的电影歌曲和插曲就是雷振邦老师所谱的所有曲子。
特别是歌剧《刘三姐》重返银幕后我们学校当时的初中高中生都把抄写歌曲本当成是兴趣爱好,我把其所有歌曲都抄袭了下来。
我是这样做的:先到百货大楼买了数张大白纸并将其裁成长方形做成本子形状后重叠,然后用针线缝成歌本把《刘三姐》的所有歌曲都抄写了一遍。不知其他的同龄人做过这样的事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