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老人过世怎么处理后事?

我一位亲戚家老太爷就是在除夕晚驾鹤西去,按习俗只通知最至亲的人,然后将老太爷遗体覆盖上白纸,头顶边点上豆油长明灯,脚头放碗大米,在米上插上一双筷子,妥当后,对外一直瞒到大年初二,丧家才撕去大小门上的红春联,贴上白纸对联,孝男孝女披麻戴孝,设灵堂,搭丧棚,接受亲朋好友们的前来吊唁哀悼。

由于是新年头月去人家奔丧,在旁人看来有些忌讳,不吉利,丧家要尊重他人的感觉,要理解他人的心情,一般不要留客,来者向遗体跪下磕四头,出过礼带个孝,匆匆忙忙拎着寿碗寿筷就走人。这就是我们这里三十晚老人升天,如此处理后事。

除夕晚老人过世怎么处理后事?

在除夕晚上,恰巧遇到家中老人过世,这种事情一定也有,但很少很少。就拿我们十里八乡的农村来说,只是听老人们说起过此事,但近几十年来还没遇见过。

老人们讲的是:在很多年以前,村里一户人家的老人,在年除夕的晚上,突发疾病去世。在这种特别的日子里,家家喜迎新年,也没法举办丧事;只得把老人遗体放置妥当,对外不发布去世的消息,免得影响左邻右舍过年的雅兴。等到初二这天,再对外宣布老人去世的噩耗。

过去农村办丧事,都要举行三天的悼念仪式,而且是全村的父老乡亲都来帮忙。如果老人在除夕这天去世,正是大家欢度新年的时候,初一即要放鞭炮,还要举行祭祀上天等活动,更多的是还要给长辈们拜年。所以,村民也没有功夫帮助料理后事,况且让人觉得即晦气又不吉利。等到过完初一,大家也就觉得过完年了,这时再举办丧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随着丧葬习俗的不断改革,过去的老办法已经逐渐淘汰。现在,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马上联系火葬厂,将遗体保存到殡仪馆,等到初二那天,再到那里举行掉念活动。也不必惊扰四邻八舍,做到丧事简办,这也是各地政府所积极昌导的。

除夕晚老人过世怎么处理后事?

我的一位中专同学的父亲于2016年除夕去世,他的做法合俗合规,值得借鉴。

因为是除夕晚间,喊谁来也不可能了,说句实话,连喊殡葬车拉人都办不到了。所以特殊时期只能采取特别的办法。

好在他父亲家住得挺宽敞,老式的四室一厅。他便把父亲直接放在卧室停灵,盖好白布,把门一关。

然后家人按正常习俗过年,只是把家门紧闭,不接待来客。

到了年初三,他开始通知我们这些同学好友,并准备办丧事的用品,年初四,正式开门办丧事。

其他的也就和平时的办丧事一样了,到年初五下午把老人火化后下葬。

总结:到腊月二十八九至年初一二,遇家中老人过世,因为是极特殊的时候,喊人来帮忙不现实,甚至连殡仪馆的人也要回家过年。而且春节期间特别是除夕、年初一二也确实无法办丧事。所以都是给老人穿好送老衣,用白布盖好,把屋门一关。

然后家人照常过年,该贴对联也贴,该放鞭炮也照常。待过了初三以后,再办丧事。

除夕晚老人过世怎么处理后事?

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哪天生哪天死,赶上哪天是哪天。

年三十晚上老人过世了,怎么处理后世,这应该跟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系。

在农村就比较复杂了,还是比较讲究的,我在农村就遇到过。首先要盖灵堂守灵,放鞭炮,还要请戏班子演戏,大摆宴席,出殡的时候还要吹喇叭。

城市上相对农村简单多了,人死以后打电话通知殡仪馆,殡仪馆来车把死者拉走,第三天火化,日期都是定时的,一般都不会更改。

小辈人也可以盖灵堂,也可以不盖灵堂,一切都随心而定。到了火化的时候,家里的亲人和亲朋好友去殡仪馆送最后一程,然后把骨灰盒寄存或者带回来都可以。

总之,城市都是丧事简办,没有那么多规矩,因为城市的人都是五湖四海来的人,不受地域风俗习惯的限制,做到入土为安(註:现在是入骨灰盒)就好。

除夕晚老人过世怎么处理后事?

在除夕晚确实有人过世的,我经的有几宗;就是事主家秘不外传,只通知亲朋好友与管事的人;等到大年初二一早再发丧讯大放震天响二踢脚炮让四邻八舍的乡亲父老们知道……。

除夕晚老人过世怎么处理后事?

邻居家奶奶72岁,身体一直不好。大年初一,大家去给她拜年,家人说:不要看了。大家就明白是已经去了。初二一大早,灵棚就开始搭了,问了才说是初一凌晨3点走了,家里人用被子把她蒙住,到初二才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