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随份子钱你怎么看?

从最开始几十块到现在起步三百,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压低起步价,可是碍于面子出手最低都是三百起步,主人家还礼时还得往上加 难道面子很重要吗?

农村随份子钱受承办家宴所定每桌的标准而水涨船高,一般人家选择中档菜肴来维持宾客。

另外每桌的酒水香烟主家自备,结婚、升学、生日和过寿等喜宴的还要来客随手一份的小礼品、小礼物,白喜丧席亦有寿碗寿筷回馈出席人。

因此,出礼钱也随行就市,我们这里200元,不管多少,历来成为农民家庭开支的一大负担,尤其逢年过节和高考后的八月间,甚称出礼集中期、高峰期。

一天出礼三四家是常有的事儿,真是应接不暇,好日子对普通农民来说,不堪负荷,有苦难言,但也无能为力,只有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来应付…

农村随份子钱你怎么看?

随份子钱是人与人感情沟通的方式,古时候随份子钱是为了帮助经济条件不好人家,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度过难关,“一帮一难,十帮一就轻松了”,有钱出钱,没钱送点礼物,邻里亲戚相互扶持,不至于遇大事就拖垮一个家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些地方的随份子钱愈太愈高,为了面子,愈演愈烈,成为了家庭经济负担。为了尽早收回自己随出去的份子钱,巧立名目,广发请帖,搞得人心惶惶。出现这种情况,当地基层政府要尽快制定政策,坚决遏制不良风气的发展,使随份子钱的习俗走上良性健康之路。

农村随份子钱你怎么看?

谈谈随份子的经历吧,也可看出历史变迁,时代变化。

88年上班,碰到同事喜宴,都是几个人凑一起买个匾,或一套茶具,每人花个七八十来块。当时农村至亲买条被单子或毛巾被,二十来元,一般邻居五元或十元的。

92年结婚,同事有凑着买个匾,也有拿十元的,村里也有拿五元,八元的等等。

95—02年左右同事之间开始随20至30元。03年后有30有50的。大约15年后同事100,亲戚就变成200以上了。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条件的上升,起底都是200了。

有不高兴的事需要说说,关系特铁的老表儿子17年结婚我随了2000元,今年我的孩子办事,他随了1200元;有位同学的儿子前年结婚我随了500,今年给我回300。不知怎么回事,难道他们没看当时的礼单吗?还是有意为之。[流泪]

我每到随礼时,必看礼单,添的礼要么平,要么比别人给的高。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事我是做不出来的。[大笑][捂脸]

农村随份子钱你怎么看?

其实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存在随份子钱的风俗。

总之啊,随份子钱要量力而行,固然要珍惜本地的风俗,但是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量力而行,不要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在这上面攀比更是毫无意义。

谁也不应该存在在这上面赚钱的想法,别人随了多少钱给你,将来你还是要把这些钱随还出去的,这才是一个三观正常的人。

农村随份子钱你怎么看?

已成俗成风,根除须时日,培植在引领。

无论何时何地,随礼是礼节,人情互动的过程。

早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拮据到不可再困苦的地步,谁家有了大事,如婚丧嫁娶,建屋,祝寿,生孩,考学……,都要操办宴席,少则十桌八桌,多则几十桌,席上饮食消费不小,一般人家没有佘钱应对,于是,随分子便成为集资解难的有效办法。

后来,分子钱也与时俱涨,愈涨愈烈,直到让低收入家庭望礼兴叹,苦不堪言。这就成了问题了。有钱人拍钱上万,没钱人几十元拿出也觉得汗颜,生活压力因此也成为一座大山。

你办我也办,不择时日,不问情由,只要一声唤,只管掏钱!有人戏称“上钱要快,面带笑容”笑也不是,不笑还不行啊!

如此发展下去,随份子由人情变为钱情,人情冷暖仅仅以出钱多少定论,此风不可长,但限制须良策。

农村随份子钱你怎么看?

随份子在中国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了,这无论是农村、城市还是南方北方都一样,尤其是儿女结婚。

对于主家来说这是一个广而告之的过程,我的孩子已长大成人、结婚成家了,哈哈你们不用再惦记介绍对象了,同时把以往自己随出去的份子钱回笼一下,我看是人之常情。这一过程中主家肯定要做一个详细的账册,看一下以往自己也随过份子的是否到位,哪些是自己没有随过分子的,以后还要将人情还回去(嘿嘿,看看有没有人已经不再在意你)。而对于孩子们交往的朋友参加婚宴则明确表示无需随份子、到场祝贺就可以了。真正以此为手段敛财的应该是少数。

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就经常代表家里去参加亲戚们的婚礼,那时候每个家庭都很窘迫,5毛钱1块钱就是一份份子,而相邻朋友则大多是几个人凑一起随一个被面或暖瓶脸盆,主家院子里挂的摆的琳琅满目,现在想想还是一道很不错的温馨风景。

现在条件好了,份子钱确实是水涨船高,但也无需为此忧虑,平进平出就可以了。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在意你出多大份子的,如果平时没有什么交往,只是这时想起你你也大可不参加,我就经常拒绝参加这一类的邀请。而农村的亲戚在相应圈里都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按标准走就完了。实际上在农村最叫苦的应该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们,下面晚辈儿一大帮,很多一生压根没见过,办事儿的时候通知你,你随不随份子?我的看法是几辈都没有看过你了干嘛要去随那份份子,这已经不是面子问题了,自己还要靠人养呢,对不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