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有偿补课,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哪些收入?

据我在学校干保安所知,班主任老师有班主任费补贴,凡是老师摊值日也有补助,基层干部包括年级主仼都有操心费。

现在学校实行延时放学,自愿参加的学生是要按月缴费的,其中参予延时的老师都分到钱。所以,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以上就是老师额外的收入。但是,一般主科老师参予的多分得也多,副科老师参予的少得也少。

一位班主任老师在门卫室闲聊时,他自己亲口说,他当月连值班加延时放学,得补助费近5000元,几乎与他上卡工资差不多…

假如没有有偿补课,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哪些收入?

你的问题本身有问题,老师是个群体,不要把个别老师的行为当做群体行为。有个别老师有偿补课,不能说群体都补课,老师们在国家发布不准在职老师有偿补课规定后,都遵守规定,不遵守的人已经受到开除处理。老师除了工资收入没有其他收入,难道其他行业的人除了工作收入还有其他收入吗?

假如没有有偿补课,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哪些收入?

拿我县来说吧,老师除了毎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以下几项收入:

1.每月绩效工资的30%,一级老师每月是599,高级教师每月有647,半年发一次。

2.奖励性绩效,俗称十三薪,数额是薪级工资加上职务工资之和,约等于每月打卡工资的三分之二。

3.年底有4000到6000的考核奖,这两年才有的,据说会提高到12000。

4.工会发的福利,每年不超过2100,也可能远远不到2100。

5.课后服务费,各校不相同。我校25元一节,多上多得,一年有3000左右吧。

6.公积金和养老保险之类的。

工作中的收入就是这些。至于你说的有偿补课,城里学校听说有,教育局还处分过几名老师,我们农村学校没见过。

假如没有有偿补课,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哪些收入?

首先,这个问题就提的有些令人反感,好像每个老师都参与了有偿补课一样!而真正参与了有偿补课的老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这个收入。中小学教师的除了打卡工资,就还有一个30%的绩效,高中的教师可能再加上一点可怜的课时津贴吧。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选择了清贫,他(她)们把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他们有的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而耽误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他们甚至带病坚持上课,他能为了工作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你有没有发现,做老师的有几个身体比较好的?在这里,我希望老师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加强锻炼,要保重身体!

提起工资,许多老师或许都有一丝的抱怨。但抱怨之后,他们会仍然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恨不得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都教给学生,生怕孩子们学不好。

同意我的观点的,可以加关注评论点赞,谢谢

假如没有有偿补课,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哪些收入?

教师除了打卡工资,还有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绩效工资、高考奖金,延时服务补贴。还有更多无价却秘而不宣的鲜明事,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

我是一名从教20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我以自己的亲身的所见所闻,很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是以临沂这个地方的“高中教师的普遍情况”为参照系的,不代表也不包括其他地方和本地个别教师的情况。

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一、几个非教育圈人士对“教师”和“教育”的误解

1、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课上不讲课下讲”,也没有参加“有偿补课”。

社会上,尤其是今年暑假以前,有很多人指责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参加有偿补课挣钱”、“到校外辅导机构挣外快”、“自己在校外办辅导班”等。甚至“老师一个假期就挣一套房子”、“一个假期就挣几十万”等。搞得教师好像都是腰缠万贯的大财主似的。

其实,绝大多数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去办什么校外辅导班。即使有极个别教师“去校外辅导机构代课”了,也没有传说的“一个假期挣好几十万”的事情。他们大多只是利用假期,冒着极大危险,挣点仨瓜俩枣的辛苦费罢了。

2、“禁止教师有偿家教”不是今年才开始的。

这个事情,关乎“师德建设”的问题,是红线,是“一票否决”的,多年来一直都有这个规定。但就像各行各业都有“不守规矩的人”一样,这些年总是有教师违规在假期里办辅导班,总是有教师违规参与校外有偿补课。

这就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现象,结果就弄得“老师都是课上不讲课下讲”了,“一个假期挣了好几十万”了,大家都很气愤,从而对教师这个群体产生了一些误解。

3、哪些人在从事“课外有偿家教”。

两类人。

一类是“一补就见效”的理科学科和“看上去很神秘”的英语学科。这大多是小学和初中学生参加的。这些补课的价格基本上都是“随行就市”的,大班额有大班额的价格,小班额有小班额的价格,一对一有一对一的价格。但都是“透明”的。补课的老师什么层次、什么水平的都有,里面不乏“滥竽充数”糊弄学生的混子。

一类是“临阵磨枪”考前辅导,这个不分学科。一般都是中考或高考前,家长为了“孩子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就“哪里瘸腿补哪里”,“什么短板补什么”。

参与这些补课的教师,大都是一线有经验、有名望的名师或行家里手,价格一般也不透明。据说一节课(两个小时)几百到几千不等。

这个现象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做生意的,有一个“高人”,愿意给你讲怎么操作就能大赚一笔,你愿不愿意“出大价钱”?

4、正常的孩子,正常情况下,需要不需要“课外文化课辅导”?

答案简单明了:“不需要”。

我们单位有660多名在职教师。这些年来,教师的孩子有考上北大、清华顶尖名校的,有一大批考上985、211名校的,有数不清的孩子考上本科院校的。他们的孩子很少或基本没有参加课外文化课辅导的。

这绝不是因为“老师课下教自己的孩子”。孩子都住校,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有什么时间辅导孩子?教语文的教师敢给自己的孩子辅导数学?教英语的老师敢给自己的孩子辅导物理?

再说了,就是家长愿意“教”,孩子愿意“听”吗?十七八岁孩子的眼里,最“看不起”的人是谁?

5、学生最需要“辅导”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孩子的学习更是这样。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问题,你就是请什么样的老师辅导都白搭,花多少时间去给孩子课外辅导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给穷人钱和物,他还是穷人,教会穷人挣钱的方法和挣钱的习惯,他早晚会变成富人。教会“学习有困难学生”一道题,他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怎么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有一天,他会变成“优等生”。

现在的课堂,教师讲课一般都借助多媒体

二、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是按什么来的?

三个方面的因素:

1、职称。

中小学教师的职称从低到高依次是:初级教师职称(13-11级)、中级教师职称(10-8级)、高级教师职称(7-5级)、正高级教师职称(4-1级)。随着职称的逐渐提高,相对应的工资数量也逐渐增加。刚参加工作的“初级教师”的工资比参加工作三十年的“高级教师”的工资少一半也是正常的。

以临沂为例:刚参加工作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教师,每个月工资是5000左右(税前、含五险一金),工作多年的高级教师每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左右(税前、含五险一金)。当然,教师的职称晋升,是一条漫长、枯燥、艰苦的历程。

2、两年一调的“级差”和“教龄”。

教师和其他行业一样,随着工龄的增加,理论上,教师的工资是“两年一调整”的。调整是“增长”的意思。它不是给教师“晋升职称”,而是根据每个教师所处的“级”,增加相应的“差”。例如,张三是“中学11级”岗位,每月增加50元,李四是中学7级岗位,每月增加100元。王五是教育界的名流,拔尖人才,是中学正高级3级岗位,每月增加150元。

不过这个“两年一调”是理论上的。就像去年(2020年),全国经济遇到极特殊情况,就没有调整。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老师有一件“鲜明的事”,就是老师有“教龄津贴”。

具体是这样的:从事本职工作满5年不满10年者,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者,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者,每月7元;满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怎么样?当老师是不是很“鲜明”?

3、班主任津贴。

这个各地区不一样,各个层级的学校也不完全一样。

还是以临沂为例:小学的班主任津贴,大约是300元/月,初级中学一般是400元/月,高级中学大约是500元/月。

这个班主任津贴只有学生在校期间才发,并且全国差别很大。多的地方一个月有几千的,少的地方一个月有几十的,据说我们临沂“居于中等水平”,但一直没有见到权威数据。

以上说的是高级中学的教师收入项目。现在国家实行“双减”政策,很多小学和初级中学都有“延时服务”,有的教师就有了“延时服务收入”这一块。因为我们是“高级中学”,学生全部住校,学校就没有这一项服务,具体操作是什么情况,我不是很清楚。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的工作之一

三、没有了有偿补课,老师每个月的打卡工资有哪些?

上面说了,教师每个月的打卡收入是“职称工资”、“教龄工资”、“班主任津贴”之和。这几项,每个教师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是每年都发生变化的。从总体上看,是逐年都有提高的。

四、在没有“有偿家教”的情况下,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教师还有哪些收入?

1、年终绩效工资。

这个每个地方也不一样。听说有的地方“很多”,有的地方“很少”,有的地方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平时扣掉教师工资的一部分,年终全校老师“综合评等次发放”。

以我们临沂为例,一般是“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总数,按等次发放”。这个根据每个学校的政策和量化评估办法,各有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奖勤罚懒”。因为一般的教师大多都能拿到一个月的工资数额,于是这个“绩效工资”就被很多人说成了“第13个月的工资”。

为了增加节日气氛,让老师们高兴,很多地方的“年终绩效”,都在每年九月的教师节前后发放。

2、高考奖金

这个各个地方也不一样,一个地方,不同层级的学校也不完全相同,并且差距很大。

以我们区和学校为例:区政府这些年逐步加大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学校对“培优生”的奖励。近几年的措施是,每考上一个C9联盟,区政府奖励100万(高中、初中、小学各50万、30万、20万)。就像今年(2021年),我们学校获得区政府1千多万的高考奖励。

而这笔奖励,是用来奖励那些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老师和教干的,这很能体现教师的价值和能力。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能拿到大几万的奖励和很高的荣誉。

听说外地很多地方这个方面的奖励措施更大,有个别优秀教师,一年能拿到大几十万的奖励。

所以说,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各个单位都有高手,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大国工匠”,不是说着玩的。“教书匠”,一旦做好了,做精了,做出了成绩,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收获颇丰的。

3、话外题。

除了以上这两项,我挖空心思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想出还有谁什么“卡外的物质收入”。要说有,就是每年的教师节,学生和社会各界送给老师的嘱咐和贺卡了。而这些东西,是无价的。要说“当老师有什么鲜明的事儿”,那,我认为,这就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没有的最鲜明的事情了。

当然,不可否认,“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满足感,也是很多人选择当老师的原因之一。

可喜可贺的是,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又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收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男同胞,现在很多学校的男教师少)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假如没有有偿补课,老师除了每个月的打卡工资,还有哪些收入?

一线教师一定没有。不像有些人有回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