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肯定有影响,按目前社保规定,退休人员以本人档案中最早填写的出生年月为准,身份证只是作为参考。
我有位同学当年初中毕业顶父亲的职,将自己年龄改大两岁才符合条件,后来下岗失业,同学靠理发手艺混生活,自己坚持自费缴纳社保,退休时按档案年龄办理手续,用他话讲,一辈子走回时,使自己提前两年退休拿养老金。
还有位老邻居李叔叔在供电局上班,按当年的政策,儿子小建军以待业青年身份在李叔叔的单位三产就业,转成合同工时,小建军特地将自己年龄改成小两岁,现在我们老邻居都夸他有眼光,可以多干两年,两年多挣十多万,而且退休都得退休钱…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単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当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时,应当以档案年龄为准。所以,退休也是以档案年龄为依据,来判断是否到了退休的年龄。有的档案年龄比实际年龄大,有的比实际年龄小,但无论如何,都是以档案年龄为准。
两个年龄不致时,对退休后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大不大要看具体情况:
一,影响退休时间,如果两者相差不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两者相差较大,那就影响大了,我见过档案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五岁的,那就是说他的实际年龄要到65岁,档案年龄才到60岁,直接影响他晚退休五年,你说这影响大不大?
二,可能影响退休后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无论看那个地方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都涉及到对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调整,而且各地向高龄退休人员倾斜还不少。如果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明明实际已经到了70岁了,可按规定享受高龄补贴了,但档案年龄才65岁,因此不能享受,要再等五年才能享受高龄补贴,你说亏不亏呢?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欢迎补充指正!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这种情况确实很麻烦,有人说是以档案为谁,也有人说是以身份证为谁。这两种说法都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亲自经历过。
我们单位这两种情况都发生过。有一个女职工,她下过乡,回城将户口少写了一岁,回城工作时,职工登记表按实际年龄填写,前年办理退休时,社保部门说她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符,必须将身份证年龄更正后,才能办理退休,现在身份证已经全国联网,找当时的证明也很难,没办法,她只能放弃。也只能按身份证的年限办理退休了。还一个特殊工种男职工,他的情况跟这个女职工恰哈相反,他是在参加工作时,将自己的年龄少写了两岁。当他拿身份证去办理退休时,社保部门查档一看,说你档案年龄不差两年才能办理退休,还说档案是你自不填写的,是无法更改的,结果他又工作了两年才办理了退休。
友友说到底是按档案?还是身份证?只能说二者必须统一,否则按晚退计算。
通过以两人的真实情况说明,聪明自被聪明误。这句话确实有道理。拜拜!对错友友点评。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个人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时有影响吗?
肯定有影响
我国早期个人档案管理、登记记录,主要以个人手写填表格,而且那时出生时,绝大多数都是在乡村卫生室、或者“接生婆”生产;并不象现在正规大医院岀生的,打印登记发放“出生证明”,凭“出生证”登记上户口;1988年实施“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时,农村农民有的人户口簿都没有,完全靠生产大队的登记底册的出生年月日,登记作为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出生日期。后期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登记发放“农业户口居民户口簿”,现在统一称:居民户口簿。
有个人档案的人是:
上初中以后学校才开始登记个人学业成绩,高中、上大学分配工作,都必须有个人档案,随着工作关系存入所在单位系统局保管,企业以前不保管个人档案。
参军入伍,上山下乡,招工、顶父母职等批准之日起,个人档案是第一份“入职登记表”,现在作为办理退休时的主要身份依据,表格中有姓名、出生年月日、籍贯,某年某月日,被××批准的事项,以及主管局机关盖章。
假如你的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有误差,原则上以“个人档案第一份登记表”为准,但是年龄相差太大的,还要走公安机关户籍科查阅底册,个人向所在地公安局,打申请更正报告,有主管局局长审核批准方可给予“档案与身份证”年龄更正同年同月同日。
举例①:
我本人是1966年7月14日出生,这是1986年11月份参军入伍建档的,档案袋中第一张“入伍登记表”就是我参加工作的时间;1990年3月退伍携“部队档案”和入户安置证明,在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科登记入户;由于工作人员登记为197O年5月16日(我二弟的出生日期),并且也办理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以前上前就没有在意,那时大家都希望年龄小一点,迟几年退休;2020年下岗后,需要个人缴社保,但是年龄与档案年龄差4岁,2006年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时,我向派出所户籍科打更正申请报告,要求更正身份证出生年月日。
程序:个人申请报告→去人社局调阅个人档案,复印第一张“入伍登记表”→人社局局长审核签“情况属实”,并盖单位章→交给派出所户籍科,科长签意见“注明出差错原因”,签名盖“户籍章”→上报市公安局→一个月后批准下来了→重新更正户口簿、并登记“更正章”→申请“二代居民身份证”,这时档案和身份证年龄是一样的。
(这是本人亲身经历)
举例②:
本小区女,下岗职工,身份证是1967年5月4日出生,1988年招工时;个人档案登记表是1969年6月3日;误差两岁(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她妹妹报名替她姐姐考单位),我曾经对她说打报告更正过来,她不相信又怕麻烦,于是2017年办理退休时,人社局调阅档案一查,年龄还未到,告知她还等两年办理退休手续,她不服说:我是1967年出生的,属羊,并把“初中毕业证”,作为证明;人社局工作人员说明政策规定,不能办理还要继续等到2019年6月份来办理退休,没办法,她只能吃自己的哑巴亏,关键她还要缴两年社保,少拿2年退休养老金,一反一复,养老金个人多交15000多元,两年养老金近5万元,这个亏大了。
她还有一个“下岗职工优惠政策”没享受到,那就是我地政府对“下岗职工”1968年以前岀生的,享受“4050”社保三年补贴后,继续缴社保费的一直补贴退休日止,又是7年社保补贴没有补贴到,我地正常补贴达缴费额的40%,7年估计缴费4万多元,如果享受补贴,又节省了16000多元,而且医疗保险同样享受补贴,又是七八千元,这个亏是不是太大了?
女人吗…嗯,怎么说呢,整天叽叽喳喳的,天天耗在麻将桌上,把自己的退休大事不当回事,如果给她算算,包括补贴要损失近十万元啊!
这件事就发生在本小区,而且我曾经还提醒她,她就是死屌不相信,最终自己去承受。
记好了,办理退休时,这四个证件姓名,出生年月日要一致,才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
切记!切记!真的不要麻痹大意了,在快要退休之前,赶快核查对一下,如果有误差,退休前必须申请更正过来。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主要影响你的退休时间。
我有一个亲戚,按照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2019年3月正好达到60周岁。2月底当他按照规定到社保局去办理退休手续时,社保局工作人员在对档案年龄进行审核后却告诉他,从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时间看,要到2021年3月才能满60周岁,因此现在还不具备退休资格。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这个亲戚为了去参军填表时故意把自己的出生岁数填小了2岁。这样一来他,档案上的出生年龄就比身份证上的出生年龄整整小了2岁,仅管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是真实,但也办理不了退休手续。这是因为因为国家人社部早在1999年就出台过文件,明确职工退休年龄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上的年龄与职工档案记载的年龄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与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最早那份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办理退休。
不过仔细想想也很公平,有些人当初为了招工、参军、上学故意把出生时间改大或改小了,巳经占了一次投机取巧得来的便宜,如果现在办理退休时不承担一点后果,岂不是太不公平了。所以,对自己的出生年月一定要认真对待,切莫随性草率乱填乱写。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肯定有影响。我同事就是因为档案年龄小,身份证年龄大,而无法正常退休了。不按身份证上的,而是按档案上的年龄。她档案上是68年的猴,身份证上是65年的蛇,她本应该今年一月退休的,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她得再工作3年。好在是事业单位,工作也不累,钱还多拿,她这种晚退休,结果还不错。
她来自于农村,原来高考是有年龄限制的,超过规定年龄是不可以再高考的,所以,很多复读的,超过年龄的,就悄悄的把年龄给改小好几岁,以便复读。
为了复读,还有改姓的。考不上大学,就改小去考小中专。那时的小中专也保分配的。
多年前,农村的户口管理不像城市里的严格。很早以前,农村没有户口本的,以至于,很多生育多个孩子的,都记不住孩子的生日,大概的月份记住了,哪一天都记不清楚了。
这些都是户籍管理上的漏洞。
我单位的一个工人,他父亲原是我单位的锅炉工,那时退休可以有人接班,但有年龄限制,他一过接班年龄,也是改了年龄来接班了,等他退休时,他早已过60好几岁了。
最近不是有个顶替上大学的事件,女主人公也是农村的,感觉农村户口等各项工作都比城市里管理松懈似的。所以,在当今都网络时代了,农村的各项管理也要跟上,才能保障村民的各项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