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今年4月份接堂哥电话说表大爷病故,我前往吊唁,出了200元丧礼,披麻戴孝,向逝者跪下磕四个头,丧家回100元面值超市购物卡一张,寿碗两只。5月份朋友家娶儿媳,中午在大酒店向主家出喜礼300元,并出席婚礼仪式与婚宴。本月老同事家孙女过10岁,在饭店举办生日宴,出礼300元。

我以为,自己迈入花甲这几年,礼尚往来之事明显减少许多。至于我老家随份子,亲朋好友家遇大事一般出礼200元-300元,兄弟姊妹家一般礼册上帐500元即可,另外再带点礼物交给当事人,以表心意……

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座标佛山南海区;我出来工作快三年了,一共参加过三场婚宴,分别是同事结婚,同事的儿子娶媳妇、同事的女儿嫁人。每次喜事都是由十多个关系较好的同事每人凑20元,封个大红包给人家。

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穷账难还,欠人情更难还?在我的心中份子钱不是特重要,每当我自己家有什么喜事的时,我会委婉的告诉亲朋好友随份子钱意思一下就行了,将来我还人情的时候也轻松些?现在我们还年轻能挣💰给个大份子钱💰没问题,虽然暂时救了急给足了面子但背后还的时侯就很困难了!我家屋堂兄弟姐妹过喜事的时候我都一律给200块钱,一般亲戚300块钱,老婆亲兄妹不超过1000元?也许有时给的太少的原因有人说我太小气鬼?我只笑笑而已!很简的原因?现在你们的小孩才十岁不到,等你们小孩长大结婚生子时我已经老了到那时我能不能拿出几千块钱还人情?到时不就伤感情的事!所以我不想欠你们的人情债

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村子东头有一户人家,论辈分我得叫他三叔,平日里面不怎么来往,有时候对着脸走路,也不会打招呼,听爷爷说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和我的爸爸发生过口角,虽然没有出现大打出手的局面,但从哪以后基本上也就不在来往了,井水不犯河水,虽然没有深仇大恨,但是这种隔阂也就存在了,在我们这里基本上就是属于不对付的那种关系。

前几天的时候,我干活回家,大老远的就遇到他们一家人,从对面走过来,我照常像过去一样,目视着前方,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几个人差不多快要走到对面的时候,这个三叔突然主动给我打了一个招呼,并且让了一支烟给我,还非常认真地给我聊了一会天,并且招呼他的儿子说:这个论辈分,你得叫大哥,以后见了你大哥要客客气气的,咱这从祖上可都不是外人,当然我也很客气的陪三叔说一会,然后就微笑着告别回家了。

到了家里以后,对这件事情突然有些感觉诧异,大家可能不太知道农村的关系,虽然说乡里乡亲都是一家人,但是在农村里面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时候几代人都纠缠不清,很少有主动说话说和的,吃饭的时候,和母亲说了这件事情,母亲说到:哦我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他儿子这就结婚了,应该是图个人场乐呵,相逢一笑泯恩仇吧,当年他和你爸爸,也都是年轻气盛,吵了几句嘴而已,两个人都是要面子的人,所以几十年显得有些外道,但是没有发生什么问题,等他儿子结婚的时候,让你爸去帮忙,你去随个份子喝喜酒去吧,人家主动给咱说话,这人情面子也给了,虽然说那个时候,你结婚的时候,他没有来,但是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个事情就这么算了吧。

等到儿子结婚的那天,我随了二百元的份子,去喝了一场喜酒,很多村里人都以为我们这家人不会去,所以去的时候,也是挺让一些人吃惊的,毕竟农村喜欢看笑话,看热闹的人还是比较多的,那天喜公公三叔喝醉了,拉着我说了很多话,我记得其中有一句叫做:侄子今天这个人情,你给你三叔我了,三叔记得。

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农村老家随礼差别其实有很大,100元,200元,300元500元甚至是上千元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了这主要是亲近疏远关系决定的,关系好的,亲戚关系当紧的,那么随礼的份子就多一下,反之一般的关系,点头之交的那种,则是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就行。

农村老家婚丧嫁娶的随礼,关系决定着随礼金额的多少,当然了没有随亏本的礼,随礼这种东西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你来我往,农村人没有多少复杂的人际关系,能来给你随礼的除了乡里乡亲,和你的一些亲戚,三五朋友,其他的恐怕就没有了,所以这些直接的随礼关系决定的就是:你随出去多少份子,就能收到多少份子,反之你收到多少份子,随出去也会有多少。

说说我们这里随礼的一些基本情况吧,村民普通之间的关系,平常没有多少来往,纯属就是泛泛之交的那种,喜事和白事的随礼份子一般都是100元,稍微亲近一点的那就是200元到500元,特殊关系的比如说是干兄弟,干相好这种,那么随礼的金额一般都是在500到上千元。

其实按照农村来说,一家三四口人,随礼100元然后全家出动去吃大席,根本就不会亏本,大家想想吧,一桌子菜最起码的白事200元一桌,喜事300元一桌,加上烟酒,一桌都得四五百元,一家人大吃二喝,在抽上几只烟,喝上几瓶酒,那么你这100元指定能吃够本,所以现在农村的酒席参与人数都是非常火爆的,一来是相互之间碰个人场,花花轿子人抬人,今天你给我架势,明天我给你捧场,这就是农村的人际交往现实。

村里面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有十四五个人吧,谈不上关系有多好,只不过是住得近,有从小在一起长大,所以有什么事情一般都是会集体出动,从前三年开始,其中一个伙计的母亲去世,定下来的一个规矩就是,谁的父母亲去世,每个人随礼500元,大家没有什么意见,也都接受了,也一直遵守到现在。

从我个人建议来说,随礼这种东西不能太过于斤斤计较,既不能攀比也不能小气,将心比心就是佛心,农村人对随礼这个东西看得很重意,谁来了谁没有了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奉劝大家的就是,有很多酒席,随礼多少你可以忽略,按照大众标准走就行,但是你这个礼数一定要走,换句话说你来没有来倒是无所谓,但是随礼必须到位。

我是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点赞评论和关注。

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我家女儿前几天结婚,普通的朋友邻居还有单位同事同学,这些人都是二百块钱,也有给300的。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给了500块钱。还有一份给了100块钱,因为十年前他家儿子结婚我们给了100块钱。

婆婆和3个小姑子每个人给了3000块钱,最小的小姑子又给孩子1000块钱。大姑姐给了2000。我妹妹給了我500,给了孩子2000块钱。我妈给了1000块钱。弟弟给了1000块钱。其实大家給多少我都无所谓的,都是礼尚往来。有来才有往。因为等她们家孩子结婚办事,这些都是要还回去的,而且只能多不能少的。

前几天有个朋友的女儿结婚,有许多人都是发了红包,人沒有来,她家就摆了十桌,结果七桌都没有坐满,整整空了三桌没人做。看她的脸上也挺尴尬的,那时候心里一定会想,那怕就是不送红包,也希望人多热闹吧!

所以有时候想想人情来往也挺没有意思的。

你老家随份子一般多少钱?

座标河南新乡南太行、辉县市。

在我们这里的随份子钱,主要分事情的重要性和与办事人家的事关系亲疏远近。如:家族近门、亲戚、同学、朋友,还是街坊乡邻。且出钱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现举例说明:去年十月我二哥的二小子结婚,我这当亲叔的自然少不了大礼了。随礼多少先不说,前前后后忙活了好几天,跑得脚底板都出泡了,可心里总是甜滋滋的;累点算啥,咱家又添丁进口、好事呀!关系不错的打趣道:他三叔,看你乐得合不拢嘴、又不是你绍阳结婚,你用恁大劲干啥?哎,一样,虽说是侄子结婚、侄媳进俺李家门,也算是大喜一件;能不高兴?到明年说不定还多个叫爷的呢!众人听我说的那个高兴劲儿,都咧嘴笑了:看把你能的……又扯一边了。我就这毛病,一喷起来就刹不住车。刚刚说到哪儿了?噢,是随礼多少吧!我当亲叔的,再怎么也得1000元上礼,若不然街坊四邻会笑话的。当然绝对少不了认亲钱了,结婚仪式过后还有重要议程,新娘要向所有参加婚礼的亲戚(长辈)敬酒;说白了就是跟着新郎倌,他喊一声〉:这是咱大伯、咱二舅、咱三姑……新娘子一声:三叔、三婶,我连忙从兜里掏出200元新嘎嘎的百元大钞、赶紧递到放满钞票的盘子里;老婆也不例外。刚刚收过麦子、玉米播种结束,还没喘口气,我父亲的结义大哥过世,又是忙乎了10来天;并且随礼200元。就在跑前忙后的当中一个电话,让我急火攻心:姑父,你现在上班没?(内侄打来的电话,妻姐去世)“咋哩?”俺xx姑不在了,xx出殡,到那天11点在xx村口集中、一块儿去。这是实底内亲,哪还少了3、500元,另外烧纸、烟花爆竹以及花圈供品啥的;少说也得千百的。至于同学、朋友和街坊四邻的随份子钱,那就看你与他们的交情和日常礼席往来而定;在这里也不逐一列举了。不管随礼多少,只要关系处得好才是最重要。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我讲述的是我们这里多年延续的老规旧矩,但随着世代的不断进步和倡导文明新风的盛行;-些旧的观念和陋习也逐步被淘汱、改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