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和同学一起看的电影你还记得吗?

我上初中的学校斜对面就是人民剧场,正逢50、60年代的老电影被解禁,一部电影白天夜晚都有放映场次,幸庆的是,和我坐同桌的父亲是位剧场领导人。

那时中学不上晚自习,放学回家后,马马虎虎吃完晚饭,就去找约好在剧场门前的"同桌"一起看电影,有时我俩上体育课还会偷偷遛出来看场电影,寒暑假期间我俩每部电影都要观看好几遍。

当然我也付出一定代价的,新买的小人书第一时间让同桌的他过目,喝的校门旁一分钱两杯带颜色的水是我付钱,冰棒、糖球、水果、瓜子等都是我掏腰包,有时还要从家中拿咸饼和馒头给他吃,不过他除了带我进场内看电影之外,他还送我不少电影海报,过春节当年画贴在家里。

学校包场,和全班同学一起观看的电影应该是八部样板戏和《闪闪的红星》等,其次和同学一起看的电影实在太多,现在印象较深的有《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战上海》、《三进三城》、《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苦菜花》、《五朵金花》、《英雄儿女》、《野火春风斗古城》、《上甘岭》、《铁道卫士》、《今天我休息》……

上学和同学一起看的电影你还记得吗?

谢谢邀请。

上学时和同学看了不少电影,不过年代久远,挑几个印象深的说说看。

小学经常去北宁公园的十月电影院看影片,有下面几部:

《小铃铛》,石小满主演。

《马兰花》,神话电影 ,懒惰的大兰和勤劳的小兰,里面有几句顺口溜,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马兰花,马兰花,

风吹雨打都不怕。

勤劳的人在说话,

请你马上就开花。

《突破乌江》,《冰山上的来客》,《洪湖赤卫队》,《秘密图纸》,

中学时代:

《女跳水队员》记忆深刻,风里锻炼,雨里考验。我们是一群展翅高飞的海燕,在波浪里出没,在碧空里盘旋,练就了一身胆。

《三进山城》,《东进序曲》《清宫秘史》。

上学和同学一起看的电影你还记得吗?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的经历就是看露天电影长大,没有电影院没有影剧院,没有城里人的那分娇贵,也没有城里人的那分约束。没计划生育的年代,农村娃娃特多,入学年龄也随家长意愿,不是清一色的年龄段入学,说同学有的年长有的年少,有时家里弟兄姊妹可能也是同班同学。所以与同学看电影,并在电影场打斗一场也是男孩经常性的事。

那时农村看电影不要钱,片子也少得可怜,有时老旧得卡壳。电影基本上是英雄体裁,除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样板戏外,还有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草原英雄小姐妹、奇袭、金光大道、平原作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奇袭白虎团、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春苗(后来禁播)等等,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戴手铐的旅客、第二次握手、庐山恋、小花、瞧这家子、高山下的花环、少林寺等问世后,我因学业及工作关系,与电影渐行渐远了,后来再没进过电影院了,那怕是童年时的露天电影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