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您家乡有吗?做啥的呢?

八十年代我家乡有一位"万元户",人称李三万,遗憾的是只闻其声其名,却没有看过此人的"真面目",那时有线喇叭户户通,家家都是听广播报道本地新闻才知晓的。

李三万是位农民,在龙苴街上开办一家私人洗澡堂(大铁锅烧开水)和开个小商店,听小喇叭里播放采访李家的专题节目记者介绍中,得知李家几年收入都是一分二分和一角二角的零碎币,装了几麻袋拖到银行储蓄,还听记者说,信用社十多个人清点过数花了近整天时间,从此县里大会小会表扬李三万,大街小巷人们议论李三万,羡慕李三万,轰动一时。

本地第二位"万元户"好像是夹山口开汽车修理的,姓什么忘记了,他是位老司机,脑瓜灵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商机,听说挣钱后,经不住红灯酒绿的诱惑,最终败的一踏糊涂……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您家乡有吗?做啥的呢?

老实工人月薪几十元,

小店地摊日赚过百元,

投机倒把日化过千元,

刀走偏锋轻松几栋楼,

勤俭存款万元戴红花,

灰暗收入数钱用尽量,

兴衰沉浮追梦数风流,

富贵贫贱分割是年代。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您家乡有吗?做啥的呢?

八十年代,很少,但还是有,我们那一个老大学生刚刚改革开放他就做起了家具生意,在西安市竹笆市,生意很红火🔥后来就搞批发了,直到今日他的孩子们还在做,当然是越做越大,有厂有门面!到什么时候都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见识!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