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
住我楼下的孙老,退休前在乡里担任过党委秘书,经过一年多在电脑上的爬格子,一本16开452页的反腐小说出版发行。
我拜读过孙老的这部长篇巨作,小说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文采斐然,语言朴实,人物形象饱满,条理清晰,情节合理,跌宕起伏,尤其小说最后一章,反腐永无停息时,发人深思,意味悠长。
题主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日进有功,熟能生巧,长年日久,编辑为书,成为一位作家,何愁。
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
如果一天写1000字,一个月就是30000字 ,一年就是三四十万字,坚持10年就是三四百万字。如果坚持20年,30年呢?
如果能坚持下来,当不了作家也一定会成功,起码你成了一个很有毅力的人。
我记得我刚学写作时,写了100篇之后,才开始被报刊采用,前100文章全当了练笔。写到100篇以后,我自我感觉提高很大,摸到了写作的一些规律。后来越写越好,发表的也越来越多。
写文章,有两条很重要,一是多写,二是多看别人的文章。
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
一天1000字。想成为作家好像,有点难。就是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自媒体写作者恐怕也是比较难的。。
我见过一些月入上万的自媒体写作者,每天的文字输出量大都是在3000字左右,以1000字左右的文章为例,他们每天更新三篇,风雨无阻。
在网络写小说的写作中,现在,日更万字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标准,最顶尖的网络小说写作者,没有了生活的压力和更文的压力,每天的更新量也依旧维持在4000到5000字左右。
自媒体写作不同于小说,需要找素材,组织文字,修剪图片,有质量的自媒体文章写作还是比较费力的,自媒体有点像一个人办了一份报纸,要求每天日更。
自媒体,除了质量还有数量的要求。一般自媒体平台都会给写作者三到五篇创作名额。
一般作者基本上,每天能完成两到三篇。我也见过,每天写十篇的,那基本上就是,剪刀加浆糊,有的甚至连原创者的信息都没有抹去。
所以如果有志于文字写作,每天写1000字。只能算是练习一下对文字的感觉而已,离作家还有十万八千里。
尤其网络时代的写作不同于传统作家。传统作家每年的写作量,大约,相当于网络上一些作者一个月的创作量。
当然你也可以说自己的作品质量过硬,两句三年得,一人双泪垂,没问题。但是,你得保证自己,在成名之前不被饿死。或者有别的副业支撑你的写作。
如果单纯想靠文字吃饭,那么,必须质量和数量并举。
我认识一个哥们儿,在自媒体兴盛之前,就坚定地走上了写作之路。他每天写作7000到8000字,坚持了十余年,收获了一票铁杆粉丝。
现在在县城买了两套房子几辆车,每年春秋之交,天气凉爽的时候都回去出门旅游。
生活不在因为钱发愁。
但是他成为作家了吗?依旧没有。
只不过文字让她过上了相对自由的生活,但是他依旧不敢松懈的每天写作,因为她知道自己今天所得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写字所得。
前两年认识一位作自媒体,他原来是混网络小说圈的,靠写小说全款买了两套房,混自媒体依旧混的风生水起,无他手快而已。
写作数量,质量俱佳,
凯文凯利讲过一个一千粉丝观点。说一个人有一千铁杆粉丝,靠着粉丝的供养能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你得给你的粉丝提供持续的价值。
很多功成名就的大佬之所以成功,其实也是,因为持续输出。
比如罗振宇,他提出死磕自己愉悦大家,换个说法就是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粉丝负责买单。
罗振宇一开始创业时靠视频优酷吸粉,然后每天早上六点,公众号一分钟的语音风雨无阻,正是这份坚持,引来了他最初的粉丝,逐渐的把事业做大。
所以每天1000字,想成为作家好像有点难。但是好在这个时代,是创作者的春天。每天坚持写作,积累粉丝,积累经验,靠写作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其实还是有希望的。
当你的写作达到一定的影响力,也许,离成为作家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一天写一千字,一个月就是三万字,一年就是三十六万字。有这份精力和毅力,你应该能够成为网络作家了。
至于能否得到网站的承认,即和你签约,那要看你对网文套路的熟悉程度。
如果是练笔,一天一千字也应该有效果。
如果写长篇小说向纸质文学刊物投稿或谋求出版,那要看你是否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有没有对生活的独立的思考和写作创新能力。
但很可能是徒劳的,业余作者在正规文学刊物发表和在正规出版社出版太难了。
何况现在文学边缘化,纸质文学刊物没有什么销路,报刊和出版社自身的生存也很艰难。
加入作家协会要靠在什么级别的报刊什么级别的出版社发表、出版过作品,所以作家协会意义上的作家还是不要轻易去想。
业余爱好、玩的心态比较好,要不就自费出版。
对自己有信心,那就让作品传之后世吧。
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
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在思考,因为我也是一名写作者,近两年断断续续也写了好几十万字,虽然通过写作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回报和自由,但距离作家依然有着很远的距离。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自己的2点想法:
1.坚持每天创作,你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写作者每天写1000字和成为作家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我敢肯定的是,如果你能每天坚持写作,那么很大程度上,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写作者。
我见过身边很多优秀的作者,他们有的是平台签约作者、专栏作家、自媒体人,甚至有的也出过书。但无一例外,在写作上,他们一直都在坚持每天输出,勤于练习。
但如果要说作家,我觉得还算不上。这两年我也写了不少原创作品,签约了一些平台,也接到过出书的邀请,但自认为目前还不够成熟,即使出了书,我也不认为自己就是作家了,生活阅历和思想的深度都达不到。
写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并非速成可得。坚持创作的人,最后一定不会一无所获,但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还要看命运的造化。
2.坚持每天写作,你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我从2017年开始在网上写书评,一周大概写一两篇,产量不高,但尽管如此,三四个月之后,就有编辑找到了我,邀请我写约稿,也正是这样,我一步步走向了撰稿之路。
随着签约的平台越来越多,在一个四线城市也轻松实现了月入过万。此外,自从今年做自媒体以来,因为持续的输出,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开始邀请我入驻,而且陆续也有图书公司要请我出书。这些都是写作带给我的机会。
我其实并不算是很勤奋的写作者,没有做到像很多人那样日更,在写作这件事上一直都是在缓慢地行走,尽管如此,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当然更厉害的作者,比如像很多的自媒体大V,很多其实都是坚持日更的。所以,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做到原创1000字,即使不能成为作家,但养活自己还是可以实现的。
既然有这个想法,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头条号就不错,可以尝试先从头条做起,每天写1000字,坚持半年,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我是笑薇,专注于分享读书写作、自我提升类原创干货,如果觉得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请点个赞或者关注我哦!更多问题请移步首页加入我的圈子。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
这个问题类似于:每天坚持唱一首乃至千首歌曲,最后有希望成为歌唱家吗?
【林中长啸】观点: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作家还是歌唱家,都不是只靠勤写、多唱而练成的。
成为歌唱家,除了需要勤学苦练这一必要过程外,还需要具备个人天赋、老师教导和抓住成功机遇等重要因素。
成为作家,尤其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作家,更不是单靠“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就有希望这么简单。
作家须有深厚积累。对有志于创作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灵魂"的作品的作家来说,无论是多产还是“薄发”,“厚积”是必要的过程和前提。
成为作家,在勤写多练及文化素质、文学才能和机遇垂青之外,更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沉淀。其作品才能“开卷有益”,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如反其道而行之,只凭坚持“厚发”即多写多练,知识与生活的积累仍处于“薄积"状态,那写出的“作品"质量可想而知。
即便能在网络空间或其他平台问世出版,其最终命运都只能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切泥沙垃圾!
【林中长啸】观点:如今泛滥于网络空间及商业平台的一些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文字的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以及不少因之赚得钵满盆溢的“网红作家”、“写文大咖”们,都是必将被历史和文学的长河无情荡涤淘汰的“泥沙垃圾”。即使“幸”得留名,留下的也是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的臭名,甚至是流毒成祸、 殃及子孙的骂名。
作家须有深远眼光。成为作家,要学会在书本学习中有独立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深入观察。在创作中,要找准站位,客观而不偏颇。
作家陈忠实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历时六年。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陈忠实了解白鹿原昨天的办法,一方面是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的记忆中去找寻家族历史记忆的残片。另一方面,他仔细查阅有关白鹿原的县志。
在艰苦写作的日子里,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小说故事情节与各种人物的风云变幻带来的剧烈冲撞。
几年的呕心沥血,让陈忠实额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的沟壑一样深刻。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通过白鹿两家的矛盾纠葛,反映了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
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陈忠实达到了崭新的高度。这才创作出了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白鹿原》。
作家须有责任担当。作家不是人云亦云,堆砌文字;满足于随声附和,或者无病呻吟。
【林中长啸】观点:成为作家,得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思想与付诸实施的行动。
首先做一个能够知行合一、无愧天地的人,
然后才能做好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担当的作家。
这样的作家与作品,才无愧于时代的使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作家须能超越功利。作家不是无良业主,更不是黑心商家。
成为作家,不能专注于名利,一心冲着名誉地位和金钱利益而写作。
著名作家柳青(1916年7月2日~1978年6月13日),
为了文学创作,辞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职务,并在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落户。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体验生活,甘做“愚人”,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创业史》。
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万册的稿酬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
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他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
2019年9月23日,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柳青是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出了一些伪作家利欲熏心的真面目;
柳青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指引了希望成为作家的人们前行之路。
作家须有坚韧精神。成为作家,当然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化用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具备才能辟蹊径,锲而不舍苦作舟。”
【林中长啸】谨以此文,与各位已经成为作家和希望成为作家的朋友们共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