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过一些子女在为其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走路哼着小曲,这是什么心态?
谈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07年患老年痴呆症5年多的老母亲安祥地驾鹤西去,享年83岁。
在为其料理后事期间,我劳累的精疲力尽,伤心的六神无主,作为长子的我,在迎送亲朋好友之时,我说话还得强打起精神,面带笑容,我以为,前来为我母亲奔丧的都不是外人,没有必要人人陪你流泪,个个为我哭丧着脸,气氛搞的那么悲泣与悲伤。当然在将母亲尸体搬运到火化车上时,在将母亲尸体推进火化锅内时,在双手抱着母亲骨灰时,在母亲骨灰安葬时,连同几天来的夜深人静替母守灵时,我都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泪流满面,嚎啕大哭……
曾见过一些子女在为其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走路哼着小曲,这是什么心态?
我碰见过这样的人。
二零一零年五月七月母亲病逝,我回奎屯奔丧。
在殡仪馆我一人守夜,守到半夜时,大门突然咣当一下把我从迷糊中惊醒,又有一位逝者被推了进来,装进了装尸柜,其亲属是一个老阿姨和她儿媳。
经过交谈,得知死者是老阿姨的丈夫,离休教师,老家重庆人。我问她:你儿子咋没来?
她悲伤地说儿子正从克拉玛依往回赶,再过会就要到了。
大约一小时后她儿子终于来了,老阿姨和儿媳嘱咐了几句就先回去了。
这个小伙子,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一点不悲伤,约三十来岁,也不说话,好像是来玩的,只顾低头玩歹机看相声和小品文,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笑声……
我觉得这人就是一个二球货,他爸妈把他生错了,一粒不该来到这世上的种子。
不知道躺在铁柜子里的老人听见没有,如果听见了,会不会后悔?
那家伙是咋想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猜。
我时常在想,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也不一定全对呀!
曾见过一些子女在为其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走路哼着小曲,这是什么心态?
子女在为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如果只是偶尔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吊丧者中可能会有个别特殊的客人,交流中略带一点笑容,或许存在某种必要。但是如果一直面带笑容,并且在走路中还哼着小曲,那就显然有些违人伦之情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太正常的事情发生,原因可能就复杂得难以讲清楚了,或许,有的是父母与子女在日积月累中,或明或暗,或大或小存在着矛盾或积怨;有的子女可能有意识无意识地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的包袱;有的子女可能并不觉得父母之恩重如山,在他们心中“钱”才是最重要的,生活得好坏、如意和自由自在才是自己的一切;有的子女可能已经大彻大悟,除了不淡看钱财和自己之外,对生死、对“他人”已然看透看淡……总之,原因之复杂微妙,是很难讲清楚明白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大环境中,父母与子女之情,的确是越来越淡薄了,自身的利益已经完全压倒了一切。
在料理父母后事时,面带笑容,走路哼小曲,这只是现象的其中一种,另外,还不断地听闻和亲见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父母在世时不管不问,甚至经常吵闹、打骂,到了父母去世时则大操大办,在灵前哭得死去活来。
不懂,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曾见过一些子女在为其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走路哼着小曲,这是什么心态?
不能以哭没哭来衡量孝不孝,我妹妹明知妹夫有病,不顾家人反对和同学朋友们的劝阻硬是要和他结婚,带着他跑遍全国各大医院,陪伴他服侍他到最后,妹夫自己家有七八兄弟姐妹,临终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妹轮流换一下班,妹夫用微弱颤抖的声音跟亲人说我要人哟,他们都找借口说家里离不开,没人留下来,而死后七大姑八大姨成群结队、哭天拜地的都来了,甚至有的从没见过面的哭得气急声绝,我妹妹反而从容淡定,以往的快乐陪伴、求医奔波、照料服侍已画上了句号,旁观者看到就是两码事了,所以不能看形式。
曾见过一些子女在为其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走路哼着小曲,这是什么心态?
(原创)这样的情况应该很少见吧?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身边一个朋友的母亲70多岁就中风瘫痪了,吃饭要人喂,大小便更需要人处理。朋友兄弟三人当时一个也没有退休,只好白天雇一个人照看,夜晚兄弟三人轮流值班看护照顾,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将近10年,朋友的两个哥哥都熬到退休了,并且自己也都 两鬓染霜。
前不久,朋友的母亲终于走了,兄弟三人真是感觉卸下了一副重担,终于可以歇歇了!在办理丧事的时候,朋友兄弟真的并不难过,也真的能够跟亲戚朋友有说有笑,因为他们内心没有一点愧疚,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朋友兄弟近10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母亲,他们真的尽到了为人子的孝道,他们问心无愧,老人走得安然,也终于不用再受罪了!
人终有一死,如果不能健康的活着,早一点解脱又有什么不好?这样的情形活着的亲人也真可以不必悲伤!
曾见过一些子女在为其父母料理后事期间,说话面带笑容,走路哼着小曲,这是什么心态?
谢谢邀情!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其实是真理。老人生病,无论是经济上还是身心方面都会劳累子女,时间一长,那仅存的一点恩情孝心就磨没了。
我身边也有个这样的姐姐,男人得尿毒症十余年,医院大小住了上百次,因为生病痛男人脾气暴躁,时常张口打骂妻子与孩子,开始妻子与孩子也能理解,但常年的待候照顾再加上男人的暴躁,这丝亲情孝心磨灭了,一直到最后男人去逝,一家人反而感觉解脱了。
所以,不要去苛责那些常年照顾病人的人,你不是她,无法理解其中的艰辛与辛酸。
当然,父母无论在世给子女带来多大辛劳,做子女的在父母过逝后都不应该说笑,从孝道上来说也是不对的。父母在世,多些陪伴,多些孝敬,总要好过她们走后举办隆重的葬礼给外人看来的实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