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选择一位,你心中歌王歌后分别是谁?为什么?
我心中歌王歌后永远是黎明和邓丽君。
60后的我听惯了高亢宏亮,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和痛诉苦难家史,催人泪下的忆苦歌曲。是黎明、邓丽君的深情款款,温柔缠绵的"靡靡之音"征服了我,改变了我,陶醉了我,"世上还有如此娓娓动听的音乐与歌声",这是自己当年真正的内心写照。于是乎购买他俩发行的磁带和碟片,是我逛音乐店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还有二位俊男靓女的图片贴满了自己小房间的墙面。
黎明歌王的《今夜你会不会来》、《相逢在雨中》、《全日爱》、《心在跳》、《情深说话未曾讲》、《夏日倾情》、《两个人的烟火》、《看上她》等,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何日君再来》、《又见炊烟》、《路边的野花不要採》、《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你怎么说》等,真乃耳熟能详,百听不厌倦……
只能选择一位,你心中歌王歌后分别是谁?为什么?
我心目中的歌王是张学友,歌后邓丽君,他们声音好听,唱歌威武霸气,令人陶醉。
只能选择一位,你心中歌王歌后分别是谁?为什么?
在我心中歌王是
王杰,歌后邓丽君
只能选择一位,你心中歌王歌后分别是谁?为什么?
当代歌王,帕瓦罗蒂
踏上这熟悉的舞台,他心中感慨万千,脑子里不时浮现出当年练声时的情景,从小到大对音乐一直疯狂地热爱着,而如今却要与音乐告别,这让他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无奈。在演唱的时候,他将心中这种夹杂着狂热、眷恋和无奈的情绪,通过歌唱宣泄了出来歌声句句抓人心弦,唱到最后,他声泪俱下。演出结束的时候,在座观众全体起来,对他的演唱,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得到世界级男高音歌唱家的赞同,帕瓦罗蒂信心倍增。在随后的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上,他按着塔利阿维尼的要求,选了波希米亚人中的一个唱段参加比赛。最终,他技压群芳,荣获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歌剧界巨头琼英格彭闻知帕瓦罗蒂后,当即邀请他到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献艺。从此以后,帕瓦罗蒂登上一座又一座盛大的殿堂,进行献艺表演,成为扬名海外的著名男高音。1965年,帕瓦罗蒂远渡美国,在美国歌剧院的舞台上演唱了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博得美国观众的一片喝彩声。
1972年,帕瓦罗蒂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团队的女儿时,竟然在一个咏叹调中,连续唱出9个高音C!更令人难以令人置信的是,在演唱清教徒和游吟诗人时,他竟然唱出高音降D、高音D,直至超高音F。听了他的演唱,世界上知名的男高音们纷纷咂舌,自叹不如。2007年9月,帕瓦罗蒂因病逝世,享年71岁。帕瓦罗蒂是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首,他以华丽优美的嗓音和纯熟精湛的歌唱,征服了全世界人们的耳朵当之无愧地登上了当代歌王的宝座。
只能选择一位,你心中歌王歌后分别是谁?为什么?
2000年后如果要找一位内地天后的话,这里就提名内地女歌手张靓颖。
华语乐坛曾经天后很多,特别是港台的“流行天后”有很多。原因也很简单,大概有着两个。
一是流行乐坛的天后本来就是港台媒体给炒出来的,虽然现在看当年港台天后很多。但很多所谓的天后,开始也就是发行几张大热专辑,港台媒体便封上各种天后。港台媒体这种宣传和操作模式,貌似是跟日本学的。内地就没有这种文化传统,毕竟内地文化一直讲究严肃。
二是因为经济的先发优势,港台的音乐产业本来就比内地成熟,那种“流行天后”本来就是市场运作出来的。内地因为78年才改革开放,80年代和90年代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当时内地乐坛女歌手多属于和官方相关的艺术家,要么便是在地下发展的女歌手。但因为不能登上主流平台(如央视和春晚舞台),这些女歌手在市场综合影响力,远不能和港台天后比较。
90年代中后期差点冲出这个圈子的有韦唯、毛阿敏、田震等等。但是很明显,她们也不是通常意义的“流行天后”。
2000年台湾的流行天后一枝独秀2000年后香港乐坛已经衰落,后来的天王都只贡献出了一位陈奕迅,天后则基本没有了。(2010年左右的邓紫棋出现是真惊喜也很意外,但和2000年左右时代脱节)。台湾音乐圈因为地方是一个岛比城市大,人口数量2500万,比香港700而她人口多,还有其它的种种优势。台湾乐坛并没有衰落,反倒学习融合西方音乐涅槃重生,从而引领了华语流行音乐20年。
创作人有很多:周杰伦、王力宏、陶喆、林俊杰、五月天、苏打绿、曹格、周传雄、邰正宵、蔡健雅、陈绮贞、戴佩妮等等。当时的台湾乐坛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优秀的创作人堪称人才辈出,擅长的各种音乐类型都有。但男性创作人的影响力,比起女性创作人影响力要大,很多人都成为了天王。
女性创作人如飞儿乐队、蔡健雅、陈绮贞、戴佩妮和张悬等等。虽然各方面也非常不错,但综合的影响力上面,可能除了飞儿乐队稍好一些,其它女性创作人,显然不如音乐公司包装出来的女歌手。2000年后台湾乐坛天后:孙燕姿、梁静茹、李玟、萧亚轩、蔡依林、SHE、张韶涵和王心凌等等。
2000年后内地乐坛,如果从年代来计算,王菲不但是天后,都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但王菲“三地”都有在发展,不能单纯算做哪个地方的歌手。王菲和林忆莲、张惠妹和莫文蔚等,也属于90年代的天后。
90年代出道,2000年世纪之交,借着台湾乐坛包装发展的那英,几乎成为内地音乐市场唯一一位真正意义的“情歌天后”。
ps:那英综合实力很多人未必服气,尤其是和同辈女歌手相比之下。但那英能成为“情歌天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台湾媒体包装,由此也可见当年港台媒体宣传,对于华语音乐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其它内地女歌手创作人,要么是以前走传统舞台民族音乐的路线,比如韩红、萨顶顶,央金兰泽等等(有的90年代开始发展);要么就是走民间路线的平民歌手,比如凤凰传奇、杨钰莹和卓依婷等等。
这些内地女性音乐人,都不是通常意义的华语“流行天后”。2000年后内地的崛起音乐天后,虽然媒体没有公开封过这种名号,但从后来的发展路线和成绩来看比较像的。只有《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内地选秀创造神话,当时走出来一大批内地女歌手创能算。
2005年内地天后:张靓颖、李宇春、周笔畅、谭维维、尚雯婕等。后面四位女歌手是否是华语天后有肯定有很大的争议,因为综合实力某一个方面的成绩肯定不够。
张靓颖是2000年后内地唯一的天后。张靓颖的容貌形象当然不用多提,虽然个子不算太高,但在华语乐坛形象绝对中上水准。张靓颖音乐的实力方面,同样是不用多提的。比如什么唱功水平,什么舞台表现力,什么音乐态度和什么音乐的驾驭能力等等,她都是同辈女歌手中的佼佼者。
同时,张靓颖有着后来也就是2010年后华语乐坛女歌手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以前衡量“乐坛天后”的音乐专辑,里面包括数量,专辑的音乐水平,再到专辑市场流行度,专辑在专业音乐奖项的斩获。反正综合种种条件,流行乐坛天后的音乐专辑数量要多,专辑的音乐水平还要高,音乐专辑市场还得流行,最终能够流传下来这种意思。
2010年后为何没有天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唱片的市场崩溃。回到张靓颖音乐专辑的问题,张靓颖本身有一定自己做词写曲的能力,但相对而言还是名音乐公司打造的歌手。
张靓颖在2005年《超级女声》季军出道后,但获得的资源确实不错。
2007年的专辑《update》,2011年的专辑《改变》等等。连同大多数影视商业歌曲,不但都是华语乐坛顶级大佬打造,在华语乐坛都是顶级的。总而言之,张靓颖用音乐获得的成绩 ,不管是音乐的水准,音乐的大众流行度,音乐的专业奖项获奖的能力,都堪称是顶级和一流的。
其实就这些成绩,张靓颖都已经是2000年后华语乐坛的天后了,但张靓颖的成绩还不止如此。甚至在在这个层面,张靓颖还超越了时间稍早的台湾天后,如孙燕姿,梁静茹,李玟和萧亚轩等等。那便是张靓颖应该是首个进军海外,获得一定成绩同时成为中国在国际代表的女歌手。
孙燕姿,梁静茹,蔡依林等等女歌手,综合实力确实很强但基本都限于华语地区。李玟因为电影《卧虎藏龙》的歌曲登上过美国大舞台奥斯卡颁奖礼,后来还嫁到了美国,但在美国并没有什么音乐成绩。张靓颖早期参加“奥普拉的show”算是试水不算什么,后来各种中外合作成为代表性女歌手也排除在外。
张靓颖真正进军国际,是真在欧美市场发行了音乐专辑《Past Progressive》。2016年,张靓颖发布的首支英文单曲《Dust My Shoulders Off》,登上了美国iTunes即时下载总榜第四名、美国公告牌Billboard数字音乐销量榜第31位等等成绩。
当然,这些成绩在国内有过“流行打榜”的一定争议。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张靓颖都是首位市场运作,进军欧美还一定范围成功的中国女歌手。
这些成绩绝对是稍早出道的华语天后孙燕姿,梁静茹和蔡依林等华语女歌手没有做到的。至于张靓颖这种“国际影响力”的体现还有很多,比如接下大量好莱坞中国区的宣传曲。比如张靓颖是首位登上全球最大电音节比利时TomorrowLand的华语歌手;张靓颖是首位登上维密舞台的亚洲歌手等等。
最后,张靓颖这种彰显“实力”的履历太多了。
华语乐坛天后是港台炒出来的,所以乐坛天后似乎也一直是港台歌手。张靓颖这位内地女歌手早已经达到很多港台女歌手都未达到的成就,但港台似乎并没有为张靓颖打造乐坛天后的意思,内地观众似乎也没有感觉张靓颖是乐坛顶级天后的诉求。
如果要问谁是伯光心中的歌王歌后?
2000年后的华语乐坛,张靓颖绝对是天后中的天后!
只能选择一位,你心中歌王歌后分别是谁?为什么?
歌王:刘德华,从小家长同学朋友一直都喜欢听,无限次磁带播放,收藏,大爱。
歌后:邓丽君,喜欢她的甜蜜声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