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要搞一次同学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一晃初中毕业43周年了,去年我们同学聚会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兴奋无比。
几十年没有见过面的老同学们都是做爹当奶白发苍苍之人,远道而来的同学们相见恨晚,激动喜悦的泪花盈盈。回到母校,坐在当初课桌位上,瞬间我们又重回到当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你帮过我打过隔壁班欺负我的高个同学、我考试抄过你的试卷、他借我的三角尺还未还……点点滴滴昨天校园中的回忆,变为今天课堂上美好的笑谈。几多感慨,几多叹息,岁月无情,同学是一辈的情。
我们相约两年后的2021年再相会,不管收取200元还是500元,只要能与同学们在一起,我都愿意。
同学们要搞一次同学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这个问题是给我量身定做的,我来回答。
前年我们初中毕业30年,有同学发起搞一次同学聚会。都说毕业30年了,很多同学毕业后就没有见过,不知道现在啥样了。组织的同学没有说收500元,只收了两百元,还让我负责收钱。
组织的同学一方面联系同学会聚会的地方,定在离城不远的一家地方很宽敞的农家乐,一方面联系全班的同学。我们经常联系的几个同学,也想方设法打听别的同学的电话号码,问到后就说了同学会的事情。大家都很激动,三十年没有音讯,现在居然联系上了,还加上了微信。
也有点淡淡的忧伤,才40多岁,班上已经有3个同学离开了人世。这让大家同学聚会的愿望更强烈。都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对有些人来说,三十年算是人生的一半。虽然只同学三年,但是这三年是我们从儿童到少年的过度时期,很值得纪念。
原本班上有42个同学,最后到了32个同学。见面时能认出来的就不自我介绍,有的变化大的就自我介绍一下。等变化大的介绍完了,别的同学就一阵哄笑,说原来最矮小的居然长成最高大的,是不是吃了啥催长素。同学也不介意,跟着说吃了催肥素。
我们还请了几个能联系上的老师,在同学们自我介绍后给老师献花,送礼物。然后我们就去定好的餐厅里吃午饭。我们一共定了三个大圆桌,大家找着读书时关系好的同学围在一起,吃喝起来。席间讲些读书时代的故事,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喜欢喝酒又活跃的同学满场敬酒,整个场面温馨又热闹。没有谁显摆自己是当官的,也没有谁感叹自己只是一介农夫,不配在一起喝酒。我们和同学喝酒,也和老师喝酒,闹了两个多小时才算完。
下午,组织者安排了大家去唱歌,不喜欢唱歌的就去喝茶,不喜欢喝茶的就转这个以景色优美出名的农家乐,和同学合影,或者请同学给自己拍照。总之,下午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晚饭也在那家吃的。吃了晚饭,都要各回各家。家离得较远的同学,喝了酒的同学不敢开车,组织者给找了代驾,家在农村的给找了出租车,家住县城的就一起步行回家。
我管着同学聚会的钱。我们吃了两顿饭,下午还唱歌喝茶,晚上还给代驾费出租车费,还有老师的礼物费。各种开支算下来,每个同学还退了二十多元钱。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只用了100多元钱。我把开支一笔一笔算下来,发到同学群里,也把该退的钱退给大家。
我觉得同学聚会应该参加,毕竟30年才聚会,但是题主说的每个人收500元似乎有点多。我上面把我们的开支项目写出来了,也许我们的项目比较简单,因为只有一天。如果要去名山大川聚会,还要住一晚,500元也不算多。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估计是觉得钱有点多。你可以先打听一下在哪聚会,一共几天。如果觉得不划算,可以不去。我想没有同学会想着利用同学会来发笔小财吧?那样,同学今后见面多尴尬啊。即使不见面,别的同学说起,也不好意思的吧。
人生已过大半,同学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也别吝啬那点钱,更别把自己同学想得那么不堪。收了500元,可能结束后也会像我们一样算账,该退就退的。参加吧!同学们要搞一次同学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我读初中时,一个班36人,连续5年都有20名同学在一起聚会,每人出资500块,结果每次都会剩2000到4000块左右,其中上亿身家的邹丹同学是聚会的主持人,她的为人处世恰到好处,我们都愿意参加同学聚会。
少年时,我家住在大山上,初中学校在镇上,由于离家太远,我都是住在学校大宿舍里的。那时候,学校只分男女宿舍,不分单间的,我记得整个学校就两间大宿舍,男女生宿舍都没有床,全是睡地铺。夏天,就一床席子;冬天,从家里背稻草铺在水泥地板上,自己再带一床被子,遇见玩得来的女同学就搭伙睡,搭伙睡暖和些,我和邹丹从初一搭伙睡到初二,她就辍学了。
当时我们学校,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不超过40人,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是一班,总共36人,班主任老师叫徐兴海。遗憾的是,班主任徐老师英年早逝,在我们毕业那年夏天,突发脑梗去世了。
我读初中那会儿,恰逢打工的黄金期,班上有几名同学读到初二就跟随亲戚朋友外出打工了,邹丹就是其中之一。
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候没有手机,我们村里只有一户人家装了电话,在外面打工的父老乡亲都是提前打电话预约,家人才能接到电话。对比这30年,无不感叹,我们国家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那时交通、通讯不发达,同学们毕业后都没有再联系过。随着Q、V信的出现,同学们才慢慢联系起来,但也只是偶尔联系,因为各自都有忙不完的事,同学友情还是很生疏。
2014年12月22号,我去外婆家,在路上巧遇邹丹,邹丹的老家挨着我外婆家不远。当时我真没认出是她,直到她叫出我的名字才想起来她谁。
从那次重逢过后,我们互加了好友,联系就多了起来。她很低调也不张扬,她只告诉我她常住重庆,但经常回开州玩耍。
后来她邀请我进入初中同学群,群里当时有32人,有2名同学在迪拜。多年不联系的同学们突然联络到了,大家都很高兴,每天群里有聊不完的话题。通过聊天了解,邹丹是我们初中同学混得最好的一个,她家是做幕墙铝合金的,重庆有名的地标建筑来福士有部分工程都是她家负责的,据其他同学说,她家的资产不低于3个亿。
2015年腊月,邹丹跟我聊天,她想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说这么多年来都没忘记同睡地铺的场景,还说那时候的同学都很单纯,组织同学们聚聚、叙叙旧。
我把邹丹组织同学聚会的想法分享给其他同学,同学们都积极回应,最终决定腊月二十四在金科大酒店团聚。
分别二十多年,第一次同学聚会,同学们都特别激动,刚好又是腊月,除了在迪拜的两个同学没回来,其他联系上的25名同学全都参加了,并且都自愿各出500块交给群主,我中学群的群主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小杨。
同学们在酒店碰面时,我眼拙,真的好多都叫不出名了,平时在群里互侃都感觉很熟,见到那一刻,才发现当年那一群调皮捣蛋的男生都已步入中年,有些秃顶的,有些已是啤酒肚。
没上菜前,群主带头发红包,规定那个抢得最多的就那个发,结果第一轮下来邹丹抢得最多,接下来,邹丹一个动作惊讶了群里的所有人。
轮到邹丹发红包,她说:“今天我运气好抢了一个88的红包,预示我要发发发,这次同学聚会是我起头组织的,所以这次所有费用我来出。等会吃完饭我们开车去学校参观参观。”
20名同学各出资500块,算下来就是10000块。后来,群主把收的500块一一退还给我们,第一次同学聚会我们都被“白嫖”了。
席间,同学们彻底敞开心扉,趁着酒兴使劲地聊,张同学说,在北京打拼快20年,前几年才买房,才有一个自己的家,一问房子多少钱,他说不多就800多万。其中一位女同学,她诙谐地说:“你们都在外面挣大钱,我那时候读书爬皂角树去了,成绩孬,现在只能在家带孙子。”她的话音一落,同学们都说她福气好,这么年轻就当奶奶。我很羡慕她,她孙子都有了,而我的孩子那时才2岁多。
记得那天下着细雨,12辆车浩浩荡荡地学校,刚好学校大门保安是我同学的妹妹,她打开校门那一瞬间,同学们嘻嘻哈哈地跑到操场上。那一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不管是条件好的,还是一般的,同学之间都没有距离,玩得不亦乐乎,同学中有一个是做记者的,他负责摄影,后来做了一本厚厚的影集,聚会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一本。
第一次聚会后,同学们的友情加深了,平常的联系也多了,邹丹还是像往常一样低调,那家有红白喜事,她都是送礼最多的一个,平时那个同学有困难,她都会慷慨解囊地去帮助。更值得学习的是,她利用她的人际关系,帮几个同学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我曾经问过她,这样不求回报地去帮助同学们,你是怎么想的?
她的回复让我至今难忘,她说:“我虽然只同读到初二,但睡地铺的日子这辈子都忘不了,读书时,我是班里最穷的那个,同学们没一个嘲笑我,都把自己带的米、猪油、咸菜分给我,你知道的,那个年代都不富裕,能分享出来是多么的了不起,真的,感觉特别温暖。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栽树人。现在我有能力了,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们我心里高兴呢。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嘛,钱乃身外之物,活着的人就应该做活着的事,徐老师常说的那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虽然中途辍学,但这句话一直铭记在心呢。”
邹丹能有今天的成就,跟她知恩图报密不可分。平常和她相处,她没半点有钱人的嚣张,更多的是和颜悦色,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自从2014年那次同学聚会过后,后来,每一年我们都有聚会。每人还是出资500块,但每次都会剩几千块钱,以聚会吃喝玩乐的消费来看,根本不会剩钱,同学们心里清楚,是邹丹在暗中提前支付了一些费用。
一直到现在,那家有困难,同学们没有一个推辞的,出钱出力的互帮互助,真的是其乐融融。我妈经常给我开玩说,我的这些同学跟亲兄妹一样亲。我公公去世,18名同学来参加公公的葬礼就看得出,同学情无比珍贵。
同学聚会后我的体会:同学们经常聚聚,在聚餐时,同学们相互敬酒,侃侃而谈,真诚的问候,化解了学生时代的羞涩感觉,一切是那么的亲切自然。不管是胖瘦还是添皱纹的笑脸,彼此的心里还在追忆着年轻,留在心间的友谊是多么的珍贵无比。并不是全部都在攀比拉关系。
每次聚会是那样的令人激动,是那样的开心,昔日的同学虽然多年没见了,但是感觉还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真切、那么自然……大家相见的第一刻,竟是那样地放纵、那样无拘无束地惊喊、打趣戏谑、握手、拥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校园。彼此想说的话太多,有聊不完的前尘往事,有说不尽离情别绪,更有道不完的喜悦与之沧桑。
对于还能参加聚会的同学来说,我们本身不要看重自己的成功与否,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和生存价值。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计较贫穷和富有,更不要想从同学中获取什么,也没有必要去苛求别人能帮你多少,平常心对待,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彼此共处的时光就可以了。有了这种心态,同学聚会才显得更有意义!
同学们要搞一次同学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毕业了三十年了,聚会无论花不花钱,我都是不愿意参加,因为什么?
关系好的同学肯定是一直都联系着,也都常聚,何必在搞一个同学聚会呢? 聚会上找了一些当时就不是怎么熟悉的或者不好的同学来了是否很尴尬呢?就连亲戚都是常走动的关系才更亲,更好,不常动的都不亲了,何况许久不联系的同学呢?聚个会就能拉近关系吗?肯定是不能的。
我们同学已经毕业10几年了,大家也经常聚,不过是经常联系,关系比较好的,而且大家都成为固定的默契,到谁的城市或者距离谁的城市近,谁要主动安排一下,当然也没几个人顶多三个,大家也不会在乎那几个钱。
唯一聚集的是一个同学结婚,那个时候赶到十一假期,大家唯一聚齐的一次,基本上结婚的同学全程招待,吃住行全部安排。
初中毕业的同学根本都记不住几个了,你想想你从小学到大学那个阶段的同学关系最好,我敢肯定说是大学的,然后是高中的,这个时候的同学心智较为成熟,比较稳重,初中的同学忘记的差不多了,聚在一起不觉得尴尬吗?我现在初中同学估计有的名字都不知道是啥了。这才过去20年,那三十年了,岂不是都不认识了。
聚已经没有意义了,何况还是付费聚的!
同学们要搞一次同学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上周,我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才坐下组织者马上提出来每人出2000元,并拿出手机让大家扫码支付,我尴尬地看了看手机里的余额,脑袋里想着2000元啊!可是我们家两个孩子一学期的学费!我鼓起勇气刹地站起来,拿起我那个一百多块钱买的皮包:“各位不好意思,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先走了!”,说完我头也不回的离开。
一周前 ,我接到高中同学江燕的电话,她带着孩子回来过暑假,多年没见想约我吃个饭,高中时我们俩是最要好的朋友,后来她结婚去了上海一直没有回来过,我也很期待能和她见个面。
当天晚上 ,江燕把我拉到一个群里,我一看群里23人全是我们的高中同学,听说我和江燕约饭,马上有人提议 ,所有同学组织一次同学聚会,正好为江燕接风,有18人在本地的都积极报名参加聚会,7个女生,11个男生,由当年的班长负责组织。
我感到有些失望,我只想和江燕安安静静吃顿饭,那么多年没见了好好聊聊天。但是既然大家决定要聚会 ,我也不好反对 。
聚会地点就安排在市区一家星级酒楼,定了一个最大的包间,时间是下午六点半。我一看是下午6点半,我就不太想去了,因为两个孩子8点多钟就要睡觉 ,我得照顾两个孩子洗漱上床睡觉讲故事,结了婚有了孩子的女人 ,心思都在孩子身上。
我就在群里提出来,能不能中午聚餐,下午各自回家照顾孩子,我的这个提议直接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他们纷纷说“中午没意思,聚餐都是下午 。”“孩子老公每天都看见的,我们这些同学十多年没见了,不至于吧”等等。
他们这么说我也不好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老公有点担心,他说同学聚会很复杂,总之是不太希望我去参加聚会的,他说这些同学都有十多年没见了,啥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你一个人去我也不放心。
我们住的地方离市区还有十多公里,他想陪着我去,但群里面特地强调不能带伴侣,所以我老公只能开车把我送到门口,他就在附近找停车场等我。
我在酒店门口就看见了江燕,她是特地下来接我的,许多年没见,我们都变样了,江燕看上去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韵味,身材不胖但是更丰满了,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一件白色秀兰花的旗袍,贵妇感十足。相比之下我看上去就很普通。
江燕看见我来了,张开双臂给我了一个特别热情的拥抱。
高三时江燕父母闹离婚,家里每天都上演闹剧,为了安心复习迎战高考,整个高三她都住我家,我们俩的感情情同姐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并认识了她现任老公,她老公是上海人,毕业后跟随老公到上海发展,随后她父母离异后各自再婚,所以她婚后没有回来过。一晃那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回来。
我和江燕一走进包间 ,她立马被五六个男同学围住和她聊起了家常,我直接被挤到一边。房间里充斥着烟味 ,我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我并不喜欢这样的聚会,人多吵得有点头疼。我更喜欢几个要好的朋友找一处清净之地,喝茶聊天。
一转眼我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和我老公一个厂的李玲,也是我的高中同学,我正要走过去和她打个招呼 ,听到她给旁边的人炫耀他老公是某局的领导,前段时间家里刚买了一辆50多万的车。
可我怎么明明记得她老公是我们厂里出纳,前段时间我老公因为报销的事情,还找过她老公 。看到那位同学对她一脸的羡慕,对她各种恭维,我当然是不会当众拆穿她的,我想我还是不要打招呼的好,以免引起尴尬。
我一个人坐在角落 ,有个男同学过来找我聊天:“这不是张小琪吗?老同学啊,那么多年没见了。”,我们闲聊了几句,他立马要求加我微信要我的电话号码 ,我正准备打开手机 ,他突然说想约我过两天单独一起吃个饭,我看他的神情感觉到他说的话别有含义,就收起手机没有再搭话。
江燕好不容易摆脱那几个男同学,坐到我旁边来,我们还没聊上话另外一个同学过来了,问江燕:“ 燕子,你老公这次也来了吗?改天请你老公吃个饭尽尽地主之谊。”
江燕说:“ 我老公很忙,没来,今天同学聚会不谈家属。”
我看江燕的神情有点不悦,问江燕怎么了。
江燕说:“小琪你可能不知道,我老公在上海某局,这次有可能下调到我们市里基层锻炼两年,不过我老公的事情我从来不过问的,所以他们拜托我的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
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们俩约个饭,群里有那么多同学会提出聚会,这是别有用心啊。
准备开始上菜了,组织者是当年的班长 ,他站起来说:“各位老同学,我们都是十多年没见了,这次江燕回来, 我们老同学难得见一次面,一来是叙叙我们多年的同窗之友谊,另外一个是给江燕接风洗尘,所以我们今天不喝酒的也要喝一点 ,喝了酒要开车喊代驾,我们今天是不醉不归 ,吃完饭 去唱歌,所以每个同学凑2000元,我们今天玩高标准的,钱不花完谁都不准回家。”
大多数同学都显得很高兴,只有我和两个女同学脸色不好。
江燕也没什么表情,可能对于这种应酬她习惯了吧,毕竟她老公的官不小,什么场面都见过。
我心里就想着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我,老公还开着车在停车场等着,我却要在这里花2000元应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我说“唱歌我就不去了,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
谁知道班长说:“天天都照顾的,今天是同学聚会 ,十几年了,谁都不准走啊,来来来先把钱凑了”
部分同学开始刷二维码转账 ,但我心里却不好受 ,在群里通知只说是聚餐费用AA,我想到每个人可能也就两三百块钱餐标,没想到在饭桌上提出每人2000。
2000块是我们家大半个月的生活费,我和老公平时舍不得穿舍不得花,为了两个孩子省吃俭用,我要在这为了面子花2000参加聚会?
想到在我忽然站起来说:“对不起 ,我确实还有事,我就先走了 ”。我站起来头也不回地离开酒店 。
江燕追出来拉住我说:“小琪你怎么了?是为了2000块的事吗?你别理他们,这钱我来出”。
我看着江燕摇摇头说:“不完全是钱的事,我真的不想参加这种聚会,虽然以前是同学,但不代表成年以后还能成为朋友,大家都变了! 何必勉强参加这种应酬”。
江燕说:“说的什么话呀 ,我们俩可是一辈子的朋友 。”
我说:“是呀 ,就是因为我把你当朋友,我今天才来的 ,见到你我很高兴 ,但你应该懂我的 。他们都等着你,快去吧! ”
我甩开江燕的手 ,拿出手机给我老公打电话让他来接我。
回到家,我煮了碗面条吃 ,两个孩子都已经睡下了 ,我打开手机,看到同学群里的消息,他们故意发了很多骂我的消息:
说我找了个没有本事的老公 ,这点钱都给不起。说我特地来搅局扫大家兴致。
我点了退出,直接退出这个群。
经过这次的同学聚会,我觉得参加同学聚会要慎重:理由一:同学聚会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叙叙旧,而实际上已经变了性质 ,大家都想炫富 、捧高自己踩低别人,每个人都戴着“面具”。
理由二:同学聚会变成了吹牛大会 ,为了不让别人嘲笑、看不起 ,有些人为了面子 什么牛都敢吹。
理由三:同学聚会目的已经不单纯了 ,有些人参加同学聚会之后,在酒精和怀旧情感的作用下做出一些错事,最后把家庭都搞散了 ,都说同学聚会拆散一对算一对 。
这样的同学聚会不参加也罢 ,寻三五个好友 ,喝杯茶吃个饭 ,远比这样的聚会有意义的多 。
如果一定要参加同学会,我认为事先一定要讲清楚大家AA付钱,实际开销多少大家就摊多少,也要考虑到一些同学可能经济上不愿意浪费,餐后活动应该自愿参加,都是成年人有家有孩子,不能参加活动的同学应该给予尊重,还应该鼓励欢迎同学的配偶和伴侣一起聚会,都说同学会里的情感问题复杂,很多人是不愿意配偶参加类似聚会的,如果邀请伴侣一同参加则可避免由此引起的家庭冲突。
同学们要搞一次同学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半年前我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每人收取500元。聚会结束后我付了2万,却被人嘲笑寒碜,上不了台面,还把我踢出同学群。
我家住农村,在武汉读的大学。大二那年暑假,连续下大雨,家里种的黄豆被雨水泡坏了,几乎是颗粒无收,那也意味着我大三的学费和生活费毫无着落。
屋漏偏逢连夜雨。爸爸查出胃癌,需要很多钱治病,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到妈妈身上。我到学校以后,向老师说了家里的事情,她一边帮我申请助学贷 款,一边让生活委员强子组织全班同学捐款,帮我度过难关。
毕业多年,很多同学都没联系,也没见面。虽然都在大学群里,但平时忙于生活工作,很少在群里聊天。见多了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我一直觉得同学之间的感情,是纯真美好的。
所以,我特别期待同学会,想见见那些帮助过我的同学们。为了参加这场同学会,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安排工作,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
1.一场同学聚会从炫富开始这次和我一起去参加同学会的是小芮,我们是老乡又是同班,私下经常见面。一路上我们轮流开车,小芮对着镜子一脸焦虑:“你看,我这抬头纹纹、法令纹这么深,真显老,不知道同学会不会笑我!”我白了她一眼:“我们是去参加同学会,又不是去选美,担心啥!”
我们到了聚餐的包厢,一阵烟味儿呛得我直掉眼泪。只来了一部分同学,大家三个五个坐在一起,各聊各的,谁也不打扰谁。一个包厢顿时成了好多“小型聚会”的现场。
我和小芮对视了一下,就去跟同学们打招呼了,大家开口问的头一句话是:“你在哪儿高就,怎么样呢?”
男同学有几个抽烟的,听他们议论着哪个同学接了大项目,买了几套房子;哪个同学包了几个工程,换了豪车;或者是谁谁今年又升职加薪……有的羡慕,有的崇拜,有的无所谓。
女同学聊的话题离不开化妆品和护肤品。她们说着说着,就从包里拿出口红和粉底,我一看都是国际大品牌。她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这个牌子怎么好,那个牌子怎么好。好品牌成了身份的标配之一。
跟着又谈到各自的老公,不是某企业高管,就是自己创业当老总,或是体制内的某个职务。另一半的身份、社会地位成了自己的背书。
其中一位同学说:“为了孩子读书,我们在江边买了一套别 墅,装修的钱比买房的钱还多。近期为了装修,我都累出皱纹了。”
然后就听到无数声的附和,说自己的孩子就读于哪个私立学校,哪个名校,老公每年都要孩子出国游玩几次,去开开眼界,但是太累人了……
一场久违的同学会,在炫富攀比声中变了味。
突然大家都安静下来,原来有个同学穿着外卖衣服来了。走近一看,原来是强子!他的头发被头盔压得很乱。
我正打算跟他打招呼,随后进来一个男同学大声说:“强子,把外面的外卖电动车挪一下,我的车没法停了!早知道我就带你来了!”
强子对着我们局促一笑:“没来得及换衣服,就赶来了。不好意思啊,同学们,赶着送下一单,就不和你们多聊了!”他逃离似的离开了。
他一走,大家开始议论,好歹是同学聚会,怎么穿成这样就来了?我们读的大学又不差,他怎么沦落到去送外卖了?他这样买得起房子吗?
听着其他同学说的话,看着强子那样走了,我心里顿时难受起来。
2.有些人相见不如怀念我和小芮跟大家打完招呼,坐下来了。我又环顾四周:“咦,怎么小琪还没来?她嫁到上海以后,跟着老公出国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说起小琪,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我们是一个寝室的。大一上学期,一天我肚子痛得在床上打滚。她和小芮把我送到医院,是突发阑尾炎,要住院开刀。我家在外地,比较远,父母在老家种地,不方便来照顾我。
小琪是本地人,每周都能回家。在我住院期间,她每次回去都给我带家里炖的排骨汤。她关心地说:“你要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恢复才快呀!外面的饭菜怎么比得上家里做的呢?”她经常像变戏法一样,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水果或小零食给我吃。
人在生病的时候脆弱,特别想家,想父母。她的排骨汤,给我的是家人的感觉。我感动得哭起来,这辈子都记得她在我无助的时候帮助过我。
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刚开始有联系,后来我听说她嫁到上海去了,老公家是做生意的,然后又出国了。我们渐渐断了联系。
我花了好久的功夫,精心给她织了围巾,想作为礼物送给她。
终于,小琪来了。多年了过去了,她变化很大,可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她,激动地跑上前去说:“小琪,我是小佳。”她的包没提稳,我不小心给“拉”了下来。
小琪只是冷冷地回了句:“你好。哎呀,这是我新买的包!”这句看似客套的回应,却陌生到令人窒息。她低着头仔细检查包包。我看了下标识,又个国际大品牌,她大概是怕我给拉坏了吧!
本来想吃完饭跟她好好聊聊,可是她呆了一会儿就说:“在国外呆久了,有点不适应人多又封闭的空间,我嗓子不太舒服,先走了,下次再聚!”
那天,围巾一直没有送出去。原来相见真的不如怀念。人和人是永远无法回到当初相见时的模样。李宗盛在歌词里说:“该来的我不推,走远的我不追。”
3.聚会结束,我付了2万,却被人踢出同学群吃完饭,唱了歌,大家就回酒店了,准备第2天去学校转一转。小芮悄悄跟我说:“我听其他同学说,强子现在过得不是很好。他老婆得了尿毒症,就在武汉住院治病花了好多钱,房子卖了,还欠了好多钱,有两个孩子。为了生活,他上班之余,有空就去送外卖……”
大二暑假,我家接连出事,先是天下大雨黄豆欠收,我爸重病住院,吃了上顿愁下顿。大三时,强子不但组织班上的同学捐款,还跟其他班的生活委员商量,动员大家帮助我。
现在他有困难了,我怎么能不管呢?我就在大学群里把强子的情况说了一下,问有没有同学要一起去医院看看强子的老婆,看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他的。不料,回应的同学很少。
逛完学校,只有我跟小芮买了束花去医院看强子的老婆,正好强子也在。对于我们的到来,他非常意外。他抱歉得说,昨天走得走得太匆忙,没有好好聚聚。
我们说明来意,问他还差多少钱,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强子一脸乐观的笑:“你们来医院,我已经很开心了,不要你们破费,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啊!”
我知道缺钱的滋味,捉襟见肘,找亲戚借,别人怕你还不起。推脱了半天,我给他转了2万,他一直都不肯收。我说:“这当是我借你的吧,等你老婆病好了,你再慢慢还给我啊!你别太辛苦把自己身体搞垮了,你还有两孩子!知道不?”强子点点头,眼睛都红了。
他请我们在医院旁边的一个小饭馆吃饭,点了几个家常菜。我们边吃边聊。没有攀比,没有炫富,没有瞧不起,大家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小芮偷偷的跑到银行去取了5000,放到水果袋里,一起给了强子。她说转账他是不会收的,还是这样给他吧。强子送我们上了高速。
我转2万块钱的事情,不知怎么的就在大学群里传开了各种说法都有。
“看不出来小佳这么有钱,不声不响的,怎么不把同学会的钱都付了呢?
这不是显摆吗?怎么不把强子家差的医药费都给他呢,还不是装,越有钱越小气,越寒碜,上不了台面……”
小芮看到了很生气,在群里跟大家吵了起来:“不是一个个号称买了几套房子,买了几辆车吗?怎么老同学有困难的时候,都不出现呢……不出现就算了,你们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呢?”
没多久,我和小芮就被“踢出”了大学群。强子给我发信息说,他退出同学群了,太没意思了……
结语:除了我和小芮,再也没有同学关心强子家的事。小芮说我傻,一个同学聚会别人出500,我出了2万不说,还被同学说的这么难听。不过我不后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帮助过我的人,我也会帮助他。就算强子没有帮助我,大家同学一场,我还是会帮他。
回到题主的问题:同学们搞一次同学聚会,每人收取500元,你愿意参加吗?
我想后面是不会再参加同学会了,不敢聚也不想聚,因为不同的生活,早已拉开我们的距离,有的只是无尽的攀比和炫耀。
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年少时,他和闰土能玩到一块。但等到渐渐长大,闰土终究在鲁迅先生面前拘束了起来,一开口就喊他“少爷”,再也不是曾经的模样。
同学,是我们在求学的路上遇到的彼此,大家点头微笑,结伴而行。毕业后,缘深缘浅,缘聚缘散,该分手时分手,该重逢时重逢。
不要太过于纠结过去的情感,好好珍惜对我们好的人,足矣。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