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采取了电脑摇号的录取办法,部分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小升初摇号录取绝对是误传,在此要厘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多年前确实招生摇号过,但被教育主管部门叫停,现在实行划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而私立初级中学非义务教育,是要收取高额学杂费的,也没有所谓学区,生源来自公办学校划区划片内的小学应届生,而且都是优等生,因此私立学校招生只能采取自愿报名摇号录取。
电脑摇号招生卡得很严,由公正处派公正员把关公正,所有利益方公办校长到场,甚至有人大代表现场监督,摇号产生的初一学生名单真实有效,我以为绝对公平公正,无需质疑和怀疑。
顺便提及一下,公办初级中学各学校在家长心目中存在名校差校之分,而家住孬校学区,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忧心重重,十分为难犯愁,名校不摊学区进不去,孬校又怕耽搁孩子的前程,最后只能咬咬牙报名上收费的私立初中……
小升初采取了电脑摇号的录取办法,部分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去年完成了小升初的学生家长,我觉得部分家长质疑的原因有二点:
一、电脑摇号的程序设计是人为的,有没有暗箱操作?
二、摇号入学,造成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老师不好教,学生也不好学。因为老师如果照顾好的讲得快,差的听不懂;照顾差的讲的慢,好的吃不饱。最后老师只能择中而为,后果就是两头都学不好。
我是反对摇号的。对于学校、老师、孩子都是不好。也许上层的初衷是均衡学校质量以达到遏制择校之风甚至是学区房的天价,但效果好吗?好的学校存在几十年上百年,其学校底蕴是深厚的。即使是采用好生源改造差学校,其学风校风成绩也得至少三年才能初步见效,用这三年的学生去填坑。对这些学生公平吗?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取消小升初考试,就应该以成绩论学校,谁都服气。学校也喜欢以成绩上来的孩子,这样更好教,更容易出成绩。故此,即使三令五申禁止考试选学生,依然有太多的学校会偷偷的举行考试来选拔学生。再者,取消小升初考试就是减负了?不要中考吗?不要高考吗?既然归根结底还是要考试,小升初怎么不能考?
凭分上中学,有能力者上,谁都服气。
小升初采取了电脑摇号的录取办法,部分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我是老师,也是家长,强烈质疑摇号入学的方法!
现在好像特别流行摇号,汽车上牌要摇一摇,廉租房公租房要摇一摇……好像什么难解决的事都可以用摇号的方式来决定,看上去好像很公平,大家机会都均等,摇不上,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其他什么购房,上车牌什么的用摇号的方式我觉得倒还能理解,但是孩子上学怎么能用摇号的方式来决定?摇号其实就是一场赌博,拼的不是实力而是手气和运气,用赌博的方式来决定孩子的入学,科学吗?公平吗?
如果孩子问我:“为什么同学了成绩那么糟糕,那么顽皮不听话,却能到重点学校读书?我却不能?”我要怎么回答他?难道说我们运气不好,那个同学运气好,所以他可以去我们去不了?
孩子会怎么想呢?原来决定去哪所学校就读的并不是表现和成绩,而是运气!那还要学习干嘛?大家到时候拼拼手气就好了!
摇号就能绝对公平?我想得太简单了!乍一看,摇号很公平,各安天命,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让我知道了我以为的并不一定就是我以为的。前两年,我儿子参加了我们县区小学升初中的摇号,由家长代表从密封的箱子里随机抽出号码球,全程电视直播。
我觉得这哪里能做假呢?摇不到真的是运气不好罢了。摇号之前我一个同事找到我,说只要给两千元有人就能保证让你摇上,他已经给了,问我要不要给,我还劝他不要上当受骗,这个没有办法操作的。
但是很快结果就打了我的脸,同事的孩子摇上了,我孩子没有摇上,真的是运气使然吗?事后我多方打听,才知道人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号码球是一样的,箱子也是密封的,确实是看不到的,这都没有问题。问题是经过操作的号码球都是放在冰箱里冻过一晚上的,摇号的时候把凭手感很轻易就能取出那些指定的号码球!
这样的事件也许是个例,但是这样的个例有多少?摇号本身就赌博拼运气,如果过程再不公平,那摇号能不被质疑吗?
总结语:孩子入学事关千家万户,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事,用“摇号”这样的近乎赌博的方式来决定,未免有些儿戏,何况其中还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猫腻。在孩子心中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原来学习也是靠运气和手气的,运气不好,成绩再好也进不了重点中学!小升初采取了电脑摇号的录取办法,部分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小升初择校摇号录取,滑天下之大稽,强烈反对小升初择校摇号!
首先,摇号录取说的应该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仍然是执行片内就近入学。有人说摇号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公平的问题,试问一下,如何去公平?好的公办学校仍然就近入学,所以诞生了学区房,大价钱买房子,为了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虽说不公平,但也是付出了高额房价代价的。再说私立学校,片内公立学校质量不好,或者在城市务工的乡镇人员,孩子难道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好成绩去选择自己的初中吗!家里条件富裕的,没时间照顾孩子的,想让孩子在好的私立,也有错吗?
再者,有人会说,摇号录取就可以避免孩子上补课班,减轻孩子压力,大家机会均等,心里平衡了,简直可笑至极。就算不去参加考试去择校,孩子的补课班,学业压力仍然不会减轻,对于课外培训机构来说,只是换了一个补课的名义而已。但是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真的公平吗?摇号程序是人为设计的,有没有bug暂且不说,高干子弟,富家子弟,哪一个会通过摇号入学,摇号一下子掐断的不是别的,是很多孩子和家庭的逆袭之路。
最后,我想说,任何事情都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如果不想要求成绩,中考,高考算什么,为什么好的大学凭成绩录取!全部摇号入学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问题,私立学校要优质生源,家长和孩子要优质教育资源,好的公立学校就近入学,没有学区房考私立,都没有的只能就近入学,这就是自然法则。如果真的想凸显公平,建议可以招生计划的一部分百分比摇号录取,大部分还是让私立学校统一考试,统一录取。
小升初采取了电脑摇号的录取办法,部分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谢谢悟空大师兄相邀!我说一句不怕得罪您的话,您的担心和质疑纯属多余。
我是中学老师,见惯了这种择校、分班甚至为了学区房不惜掏重金的家长,他们真是“为孩子前途两肋插刀”,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真的没有必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我们县中为例,那里的许多老师,都是我在乡下中学曾经的同事。他们与我做同事时,书就教得一般,难道到了城里就一下子鸟枪换炮,突然脱胎换骨了吗?
现在国家加大师资建设,教师水平其实悬殊不大。再说了,一个从院校走出来的教师,作为家长无须怀疑他的专业能力,教师们完全能力胜任他们担任的学科。
其次,江苏南京曾经试行过电脑摇号录取的办法,尤其是成线一般的学生被摇进了重点中学,家长们欢欣鼓舞,可是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江苏本地最大一家报纸曾经做过一个专门报道,许多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并没有像他们家长想象得那样,变好变优,反而名次与入学时退步很大!
综上所述,教学环境、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的确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决定一个学生能否成才,他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所以说,对于小升初电脑摇号这一录取办法,无论被摇到哪所学校其实都差别不大。现在国家正在加大教育均衡的建设,即使采取了这种摇号入学的方式,那么一定有后续政策,保证这项政策的落地生根。家长尽管放宽心态,培养孩子习惯,提升孩子智力,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
小升初采取了电脑摇号的录取办法,部分学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西安的,西安小升初去年开始摇号。
西安就是这样:
民办中学才要摇号
民办中学40%学生通过摇号录取,60%通过面谈录取。
民办摇号和面谈都没录取,去公办学校上。
西安民办中学摇号相当于三次碰运气:
第一次是报名。
西安民办中学很多,同等档次的学校也有很多选择。摇号前要先选择一所民办中学报名,然后再在报名学生中,摇号录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录取总数量的40%。
因此,第一次碰运气,就是报名。有的学校报名人数多,直接后果就是摇中概率低。有的学校报名人数少,摇中概率就高。家长在报名的时候只能选自己的,看不到每所学校报了多少人。所以西安去年就出现了一所学校报名人数不足,低于录取人数,这些报名的学生直接录取,不需要摇号,也不需要面试。另外还有几所学校报名人数略高于录取人数,摇中概率八九成了。
这就是第一次碰运气,选学校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还要经过摇号,就是第二次碰运气。
如果摇号运气不好,没有摇上,就要去面谈,相当于口头考试,各种奇葩题目,难易程度不一样,学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这就是第三次碰运气。
运气好的,第一次见碰对了,运气不好的,三次都碰不过。
民办没有录取的,就去公办学校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