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工资3209元,同事14年退工龄36年工资3650元,为什么?

很简单,你每年的缴纳社保基数少,而已退休人员每年养老金上涨多。

我以为这种倒挂情况纯属不正常,有失公平,也不利于"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基本原则。

我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工资3209元,同事14年退工龄36年工资3650元,为什么?

工龄长,不一定养老金高,因为还要看其他条件。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题主说自己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养老金3209元,而同事2014年退休,工龄只有36年,养老金却有3650元,为什么呢?怎么回事呢?

一、同事的养老金是哪一年的?

首先你确定一下,你的同事养老金3650元是2014年退休时的养老金,还是说目前的养老金水平?

如果说是目前的养老金水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养老金已经享受了5年的上涨,工龄只少5年,现在的养老金比你刚退休的养老金要高,也是正常的。

毕竟他的养老金参与了5年的上涨,如果平均每年上涨150的话,也上涨了750元,减去上涨部分,基数是比你的养老金低的。

二、除了工龄,养老金高低还要看缴费水平

如果说不是这样,而是确实他一退休的养老金就比你的养老金高,其实也不奇怪,因为虽然你的工龄更长,但计算养老金,不光看工龄,还要看其他条件,这些其他条件包括缴费水平、退休年龄。

由于你们是同事,所以是一个单位的,同一个地区,而且都是1978年参加工作,你41工龄,退休年龄应该是60岁,已经是最晚年龄了,而且晚5年退休社会平均工资更高,按理说,你的养老金应该更高才对。

然而事实相反,对方虽然工龄比你少5年,而且早退休5年,社会平均工资更低,但是他的养老金反而高的话,解释之一就是他的工资水平比你高很多,意味着他的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也会比你高很多,那么也会出现他的养老金水平比你高的情况。

41工龄养老金只有3209元,缴费指数大概率是低于100%的,36年工龄养老金3650元,缴费指数是大概率高于100%的。

如果对方缴费比你高很多,就会出现反超你的养老金的情况。如果说你们工资水平一样,缴费基数也一样,是不可能出现你的养老金更低的这种状况的。

三、还要考虑退休老人、中人的区别

当然,还要考虑一种情况,如果你们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话,养老金在2014年10月1日进行并轨改革,你同事在2014年退休,属于老人,按照老办法计算养老金。

而你是属于中人,在改革后才退休,是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算养老金,而且有一个10年过渡期,现在中人的养老金普遍没有补发到位,所以你领的是按照2014年标准领取的预发养老金,并不是真正的养老金待遇,自然是要少一些。

等中人一养老金补发到位后,你的养老金是有所提升的,所以你的养老金暂时比同事低,也是暂时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我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工资3209元,同事14年退工龄36年工资3650元,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2014年10月1日,国家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改革之日为分水岭,之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之前已经参加工作,却要到以后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再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改革以后才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为新人。并且国家规定是工龄越长,交养老金越多,退休金也就越多。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由此可见基础养老金影响因素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这三个因素与基础养老金额度呈正相关关系。

很明显,这位伯父2018年退休是属于中人,领取只是预发养老金,并非是你真正的养老金。而他的同事领取的是在财政部门领取的退休金。而一些地方中人养老金的正式方案还没出台,并且还按着2014年9月前的工资标准来计算预发养老金。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工龄久,退休晚却工资低的现象。当然,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这位伯父的缴费基数比较小。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来缴,中间相差5倍。如果这位伯父是按60%来缴费的,他的同事按300%缴费,那么,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第二种就是,这位伯父的实际缴费年限短,职工工龄并不等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如果这位伯父的实际缴费年限没有他同事的高,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综上,同一地区退休,晚退休,工龄长的人,为什么养老金反而比早退休,工龄短的人低主要是因为这三点。一、老人、中人的养老金计算;二、缴费基数;三实际缴费年限。总之,大家要对社保局放心,他们是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的。无论走到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都是对的。

我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工资3209元,同事14年退工龄36年工资3650元,为什么?

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影响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我甚至还见过工龄45年一分钱养老金都没有的人。

一般来讲,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都是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而且目前全国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都是统一的,都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为什么会出现题主说的工龄41年退休工资3209,同事36年工龄退休工资反而3650的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单位性质不同

大家都知道,相比较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讲,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比较低的。在90年代以前,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老人"),大家都是一样的,按自己人事档案上记载的工资和工龄领取退休工资,工龄5年分一档,按不同比例享受相应的待遇。

但是90年代后,企业人员开始自己交社保了,养老金按缴费年限统算,不再按工龄计算了,所以就可能出现一个人他在企业工作几十年,但没买社保,所以退休后没有养老金的情况,而且一般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常常会按当地最低社保基数来帮员工缴纳。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缴,而且一般都会按员工足额工资作为缴纳基数,所以养老金反而高很多。

二、缴费基数不同

养老金多少,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年限、缴费系数、个人账户储存总额、退休年龄等。

如果同是企业退休人员,基于后退人员的缴费年限比先退人员缴费年限长的情况下,后退比先退的退休金低,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后退人员的缴费基数更高的原因。

举个例子:

老王,老强(都是男)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单位都按员工足额工资缴纳社保,老王工资5000元/月,60岁退休时,缴费年限为36年;老强工资3000元/月,60岁退休时,缴费年限为41年(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缴费指数均为1)。

老王: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1243+1800=3043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08*12*36)/139=1243

基础养老金:[5000*(1+1)/2]*36*1%=1800

老强: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849+2050=2899

个人账户养老金:(3000*0.08*12*41)/139=849

基础养老金:[5000*(1+1)/2]*41*1%=2050

由此可见,虽然老王的缴费年限比老强的少,但因为老王的缴费基数比老强的高,所以出现老王的退休金比老强多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题主描述的情况有可能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总的来说,退休金多少受到很多参数影响,不能单凭工龄多少来判断,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大家实在搞不明白的,建议拿上身份证去当地社保局咨询下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会为你解释清楚的。

感谢阅读,不妨添加对我的关注,有什么职场问题方便随时交流!

我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工资3209元,同事14年退工龄36年工资3650元,为什么?

首先最近几年企业养老调资速度比养老金缴纳增幅大,所以会有早退休人员比晚退人员养老金高的现象。再则在职时工资存在差异,个账累积也存在差异。

最近几年各地也相继提高个账利率,这也起着相对减少幅差的作用。

其次养老保险主要体现养老功能,今年您退休60,他已经64了,养老保险应以人的平均寿命来进行考量平衡的。80岁的退休职工30多年的工龄工资会比您高更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医疗成本也在增加,基本上各地退休职工工资调整都会向高龄倾斜。

强烈不荐意退休职工攀比心理,愉快健康的享受退休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参加工作时间,缴费记录没出入,谁也不能给你少算更不可能多算,现在基本上退休金不再手工计算。

以上回答基于企业退休职工。

我今年4月退休工龄41年工资3209元,同事14年退工龄36年工资3650元,为什么?

养老金本来是“多缴多得”的制度,为什么缴纳41年的人不如缴纳36年领取的养老金多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一、缴费基数不同导致基本养老金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做了统一规定。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所以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如果是缴费基数越高,就会导致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余额较多,分配到每个月的养老金自然就多了。

我们举个例子对比一下便知:

假设甲、已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甲工资为6000元/月,到达60岁退休时,工龄为36年;乙工资为4000元/月,到达60岁退休时工龄为41年(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缴费指数均假设为1)。

甲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为:〔6000×(1+1)〕÷2×36×1%+6000×8%×36÷139=2160+1492=3652元。

乙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为:〔6000×(1+1)〕÷2×41×1%+4000×8%×41÷139=2460+1133=3593元。

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乙的缴费年限更长一些,但是因为乙的工资较低,所以社保缴费工资也低,因此领取的还是会比甲上一些,这种情况与题主的情况刚好类似。

二、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有第二个可能得原因则是养老金2014年并轨,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

2014年10月以前的养老金的计算只和工龄与本人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挂钩,按照不同的工龄乘以相应的比例,如下表:

我们用上面案例中的甲作为参考,就会发现如果甲按照并轨之后的算法每月可以领到3652元的养老金,如果按照并轨之前折算工龄的方法每月可以领到6000×90%=5400元,所以这是计算方法变化导致的领取金额不同。

总的来说,并轨之后计算方法更科学,对于所有人较为公平,这也是退休年份不同的领取金额不同的两种可能的原因。

感谢阅读,我是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笔记簿杏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