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规矩?
快到清明上坟祭奠已故父母之时,据我所知:我们这里所谓规矩,清明节前十天后十天上坟就行,改革年代,几乎没有多少规矩可言,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形式多种多样,但要胸怀感恩哀思之心之情比什么都好。
来到父母坟前,心中还是有些伤感的,先将墓和碑清扫干净,再一边焚祭品,一边口里念念有词,望父母大人在九泉也好,在天堂也罢,都要照顾好自己,要吃好穿好,缺什么就买什么,千万不要舍不得花钱,金银财宝,您们的儿女会按时按节焚烧过去,或者让父母保佑自己家人及晚辈无病无灾,幸福安康。烧纸结束前要规规矩矩双膝下跪磕四个头,并许诺下次祭拜焚钱,盼父母大人及时来取云云。
我现为上午班,下例拜上夜班,正好去金鸡岭公墓去祭扫我父母的墓地,因我父亲生前讲过:上山烧纸,祭奠亲人,最好不要超过吃晌饭。我多年来铭记老父这句话,每逢鬼节我都是选择上午去上坟的……
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规矩?
我认为:规矩各地皆有不同,而人却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抱着虔诚的心,去祭奠;以文明的礼仪去追思;以有序的队伍去行进。那便是大善。清明祭祀基本上要去山间,防火切忌不可疏忽。
关于清明的礼仪和规矩,我还有一首长诗想分享给你,希望您看完能心情豁达,有一个美好的小假期。
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八天
人们迎来了清明
乍暖还寒天气
正是生与死
阴与阳
此岸与彼岸
人间与天国的对话和较量
清明的前两天是寒食
人们熄灭了灶台里最后一星火种
等待新火令的颁发
顺带缅怀一下千年以前
那位功成身退 气节如山的介子推
到了清明那一日
家家携老扶幼
虔诚祭祀
逝者已矣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长治久安
清明之后
是三月初三上巳si节
人们河中沐浴
岸上踏青
少年追逐嬉戏
文人欢聚雅集
共同祈祷苦难与灾祸速速离去
吉祥和生机快快降临
怀旧悼亡的寒食
祭奠先祖的清明
和迎新游春的上巳
正如一只浑然一体
悲欣交集的乐曲
弦歌不辍
带带流传
因此唐宋以来
寒食 清明 与上巳
渐渐合而为一
成为古老中华民族
书写在一年又一年的春天里
一则向死而生 转悲为喜的寓言
悲欢无尽流转 岁月永是向前
让我们再回头望望那昨日的家园村落
又踏上明日的万水千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