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社区和村一级干部,财政只拔发书记、主任和会计三人工资,其它都不认可。其他工作人员工资由镇乡和社区村自己筹措资金发放。说白了,就是代要百姓卫生费有提存,逢年过节去各单位化缘拥军优属费,出租门面房等资金来解决其他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所以去社区(村)盖个章或写了证明都会收些费用的原因。

至于他们退休工资怎么算,现在的情况不清楚。我有一位表姐原在村任妇年主任现在拿不到一千块金养老费,听她讲是乡里发放的。后来自己出钱一次性买了农村养老保险又拿千把块钱,目前表姐在一家大型超市干清洁工,两个养老费外加工资,共计三千多元。

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我是一个二十多年的老乡镇,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通俗来说,社区和村委会其实是一个级别,不同的是社区所在辖区都是城镇居民,村委会辖区下都是农村居民。

社区和村委会是同一个级别,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一般来说社区干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两委人员,一部分是专职人员。下面我以我们当地的情况分别说明一下。

社区(村)两委成员退休后工资

近几年许多地方都在搞小村并大村,在合并的过程中有些原来的村就变成了社区。就像我们镇,原来有十个村一个社区,现在合并为两个村一个社区。这个社区的名称没变,只是比原来多了三个村。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点,社区(村)两委成员,包括书记(村支书)主任在内都是由居民(村民)选举产生,除非换届连任,任期都只有三年。所以两委会成员不是体制内成员,没有退休一说,也就不存在退休后工资多少的问题。

在我们当地,组织部对社区包括村正职,也就是支书、主任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对村(社区)正职连续任职15—20年的,年满六十周岁以后每月给予100元补贴,任职20年以上的每月给予150补贴。

在只是针对支书主任正职,一般村干部不能享受。小村并大村后,对于村、社区两委成员,任期内每年给予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补贴1000元。这也算是对村、社区一般干部养老的一个特殊优惠吧。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除了社区两委成员外,社区还有专职工作人员。

这些专职工作人员全省统一招录,但不属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资由民政部门发放,并负责缴纳五险一金。这些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退休金有保障,至于退休金多少和其学历、社会工作者证书、工作年限等相关。

总体来说,村、社区的两委成员因为没有编制,由群众选举产生,三年届任期,没有退休金一说。社区的专职工作人员由全省统一招录,并缴纳有五险一金,这些专职工作人员有退休金。

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回复。

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社区(居委会)、属于群众自治的基层政权组织,社区机构、是政府的编外编内的混合体制;他的上级机关、是城市的街道办事处;社区的书记、主任主干部,一般采取任命或委派、社区是政社合一、群众自治的基层政权机构;

一:社区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则是套用公务员的编制与待遇,由政府的民政系部门发放;

二:社区干部的五险二金,是按公务员的待遇交纳,退休时,则是采用事业编制的计算方法;

三:社区的主要干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上聘、提升,是编制内的公务员身份;

四:乡村社区的主要干部、70%是大学毕业的90派,他们可是按公务员的编制考试与应聘的,是乎比城市的社区干部的待遇、还高一筹;城市的社区干部,来源多种、还没有完全规范;

社区,新的基层组织、和构,相关待遇、管理方法、职权职责等、还在完善之中!

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您提出的问题是: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答:社区是一个群众自制组织,所有成员都是从辖区居住的无职业居民中选举而来,每三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换届仍被选举上的,可继续在社区工作,未被选举上的,便退出社区工作,成为普通居民。

社区成员没有任何待遇。养老保险和居民医保需要自己承担缴费。民政负责报销60%的养老保险费,居民医保费由民政全部报销。

也就是说:社区人员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的社保,所以,退休工资与普通的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和区别。

但最近有消息称:社区成员岗位有可能会定位为:社会工作者岗位。现在的社区成员都在参加社会工作者证书考试,很多人员都通过了社会工作者中级证书考试。大家都在期待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工作职称定位,不知是否会实现。

我的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到您!

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社区这些年越来越收社会的关注,尤其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以前对社区不太了解的人,现在也慢慢熟悉社区了,知道了社区的工作不易,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一般等情况,但是国家一直在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制度,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

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基本生活补贴(由于社区居委会属于居民自治组织,所以一般沿用之前生活补贴的说法,而不称为工资),工龄补贴(按照每个人工作年限不同进行补贴,年限越高工资越高),居龄补贴(同工龄补贴一样,意思是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年限),岗位补贴(社区分为书记,副书记,副主任或者站长,普通社区工作者这几类,每个职位的工资补贴不同,由高到低),职称补贴(每年社区工作者可以考“社会工作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级别补助不同,由低到高),其他补贴(这个每个地区都不一样了,有的是针对交通补贴的,有的是针对吃饭补贴的,有的是针对满勤补贴的,都不太一样),补贴由政府财政统一统筹发放。

以上说的是社区工作的工资(虽然叫生活补贴,但是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暂时称为工资)组成,然后再聊聊社区的工作组成,社区是政府工作的触手,为政府各个部门收集数据,采集资料,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边要为居民的生活琐事操心,一边要为政府的各项任务支腿,还有做一些周期性或者临时性的工作(比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创建文明城市等)。一般社区每个人有自己的针对政府工作,比如计生专干,城建专干,退休管理专干,劳动保障专干等等,要根据你承担的职责做一些政府事务性的工作,然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居民管片(一般200-600户居民,还有一些商业区会有一些公司和商户,根据每个辖区情况的不同),需要了解自己辖区的居民情况,商家情况,调解居民的矛盾,解决或者协调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暖气不热,自来水管爆裂,楼内感应灯不亮,下水管堵塞,宠物丢失,有可疑人员等等),还有组织居民日常的活动,协调社区养老服务等。

最后再来说说进入社区工作的渠道,一般每个城市的区(县)可以根据社区人员情况自行组织招考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的管理由各区(县)民政部门负责,具体日常工作由各街道(镇)政府负责管理。考试分为笔试,面试,十年前的时候还有计算机上机考试,考试内容一般为行政能力测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都考这个……)和(社会工作实务,这个考社会工作师也会考),但是具体考试也有各个地区政府来定,我只是以我们地区举例说明。

虽然社区工作的工资待遇一般,工作繁杂,但是这两年由于社区一直在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减少社区工作负担,再加上今年疫情大家对社区的重视,报考社区的热情也是越来越高。究竟要不要进社区工作还是见仁见智,每个人的追求和理想都不一样,但是我劝大家还是别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考虑这件事,因为现在无论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很难混日子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资源不断优化,想混吃等死基本上是很难了。所以还得干一行爱一行,有了热情才能干好一项工作,才不觉得做这件工作是在受折磨。

以上观点是自己的一些浅见,不代表大众观点,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请给我留言或者私信我,欢迎随时联系,感恩相识!

社区一般干部,没编制,退休后工资怎么算?

社区干部没有编制退休工资怎么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社区干部的定义、社区干部的工作属性、社区干部的待遇问题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你就知道社区干部退休后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一、什么是社区干部

社区干部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进入社区后必须要经过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居委会换届选举才能成为社区“两委”正式委员,社区党组织书记由社区干部担任,但是党委委员可以是党组织关系在本社区的居民党员担任,他们不属于社区干部。但是社区居委会成员一定是经过招聘进来的社区干部担任。所以社区“两委”会成员不一定全部都是社区干部。

二、社区干部的工作属性

社区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社区干部属于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但是优秀的社区干部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比如在我们这里35岁以下的,有5年以上的社区基层工作经验的社区书记、主人就可以参加内部选拔考试。

三、社区干部的待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所以社区干部的工资一般叫做工作补贴,由区民政局拨付,街道(镇)政府发放。一般由基本工资、绩效考核、专项工作补贴等构成。基本工资是根据上一年度的人均收入挂钩,在人居收入的基础上学历、工作年限、职位等级、专业证书这些都会影响基本工资构成。

民政部2010年11月10日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第(二十六)条:“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

也就是说社区干部也是购买了也是缴纳了五险的,一般是参照企业来缴纳五险的,但是社区干部参加五险的时间还不长,加上社区干部真正在社区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其实很少,所以关于社区干部退休后的工资待遇存在以下四种情况存在:

1、在没有实行缴纳五险政策前就已经到达退休年龄的离任社区干部。社区干部普遍缴纳五险是在07年之后,所以之前在退休年龄正常离任的社区干部他们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也就没有退休金。离任时一般回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金额每个地方各不相同,离任后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也不一样,像我们这里目前是七百多元。补贴标准也是随着在职社区干部待遇不断调整的。

2、第二种情况就是社区干部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养老保险有没有缴满15年的,这种情况是地方政策而定,有的上级单位的会为其补缴社保,达到15年限,这样就可以直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了。有的地方规定即使你到了退休年龄还未缴满15年需要补交的由本人自己承担补缴费用才能享受享受退休待遇。同时享受离任干部生活补贴。第二种情况一般是在前几年存在,因为社区有一个退出制度,一般要求女性50岁,男性55岁就要退出社区干部队伍,但是这时候有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这就属于第三种情况了。

3、第三种就是因为退出制度的硬性规定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但是又不能在社区继续工作的,这是目前做普遍的一种情况。这种在退出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之后的养老保险由自己承担直到缴满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种情况也是同时享受离任干部生活补贴。

4、第四种情况就是中途退出社区干部工作的,社区干部虽然看似工作稳定,但是由于工作繁重、待遇普遍较低所以中途离职的情况非常的多。这种情况几根你在企业上班一样,离职后保险也跟着办停,要么就是出去找到新的工作单位为你继续缴纳保险,要么就是以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但这种情况不属于正常离任,所以不享受生活补贴。

通过以上描述,我想关于社区干部退休后的工资待遇问题就一清二楚了,说白了就和普通企业员工一样,缴纳五险,按照缴费档次、年限等领取相应的养老金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