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失传的神技,是过去真实存在,现代人却不相信的?
小时候村里有个吹糖人的老人,靠这个本事把两个儿子供上了大学,养活了半个村的人。
小时候村里有个80多岁的老人,我们都喊他张爷爷,他每天挑着一个长长的担子,担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画糖人。
小时候我们为了看他画一套“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糖人,吃完饭早早地就搬着小板凳去大榕树下排队等着。
“唐僧骑马蹬了咯噔,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老妖怪.....今儿继续画孙猴子,想看的快坐好”张爷爷每次画糖人前,都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什么西游记取经呀,什么水浒英雄呀,桃园三结义呀,哪怕是画一只老虎,也能被他编到神话故事里。
自称是刘伯温的后人,一手祖传的吹糖,画糖神技。张爷爷一手画糖人神技了得,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只要我们孩子能说得出来的事物,他都是一笔画出,甚至画的惟妙惟肖。
张爷爷远近闻名的画糖技术,传了十里八乡,每年村里举办庙会活动,村长都会提着礼包去张爷爷家拜访,希望张爷爷能代表村子里在庙会上给十里八乡的村名们表演画糖人和吹糖人的功夫。
张爷爷说他祖上几代人都是做糖人的,如果要追本溯源的话,刘伯温是他的祖师爷,这门手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小时候过年时收到的5毛,1块的压岁钱我们都舍不得花,攒着钱都跑到张爷爷的摊前转一把“大转盘”,大转盘上画着一二十种人物或动物,什么小马、花猫、燕子、蝴蝶等,最惹孩子喜爱的是还是脚踏祥云的孙猴子。
还记得那时我还因为和弟弟争抢一个蝴蝶的糖人而打了一架,好好的一个大蝴蝶被我俩在扭打的过程中碾得细碎,我俩一看糖人碎了,在糖人摊前躺地上撒泼哭闹,最后张爷爷用剩下的糖稀给我和弟弟一人捏了一个小耗子。
匠心人养活了半个村。小时候我们村是县里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几乎家家都是贫困户,穷得叮当响。那时村里很多年轻人都想要拜张爷爷为师,学习做糖人的技术。开始张爷爷都拒绝了,因为这个是祖传的绝活,都是从小跟着父辈们学习的,如何熬制糖稀,如何画图,如何一笔成画,特别是吹糖技术,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
而这些功夫并不是学两天或看两天就会的,所以张爷爷拒绝了他们的拜师学艺的请求。虽然张爷爷这样解释,但村民们不理解,反而背后说闲话,觉得张爷爷怕外人偷了技艺,“养活徒弟,饿死师傅”。
听我妈说,张爷爷知道这件事后也不出来解释,只是搬了一个大铁锅,喊来了村里的年轻人们,给他们当面教授如何熬制糖稀。
对于张爷爷这样的制糖人的老手艺人来说,熬糖手艺才是最珍贵的,每个制糖人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来完成。
张爷爷就坐在那里,一遍遍的演示怎么熬糖,他对村里人说,
“画糖的功夫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教授你们的,我只是个卖糖的糟老头子,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你们一时都来拜我为师,我教不会你们制糖工艺,岂不是成了欺世盗名之辈了。但是如果你们掌握了这个熬糖的手艺,就是以后不做糖人,还是可以用它来做点别的。比如糖葫芦。至少以后能凭自己本事赚钱,不会让全家老小饿死”
而这弥足珍贵的熬糖工艺,在张爷爷毫无保留地无私奉献下,确实养活了村里一大半的人,后来村里年轻人好多都靠着这个手艺去城里打工。
张爷爷也靠着这老手艺,把两个儿子供上了大学。
放弃月薪上万的工作,张爷爷儿子回家继承祖传衣钵。张爷爷的二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发展,月薪上万。但后来放弃了高工资回到老家继承衣钵,当时二儿子的做法遭到了周围亲戚朋友的不理解,甚至连他妈都一致反对。
因为这种民间工艺大多数“上不得台面”,再加上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糖果,没多少人愿意去吃这些糖人了,一是觉得不卫生,二是糖人的保存期间比较短。
张爷爷的二儿子坚持要继承张爷爷的手艺,主要也是为了圆张爷爷临终前的遗愿。张爷爷后来得病去世前,拉着两个儿子的手,遗憾地在病榻前不断重复“做糖人的越来越少了,传统的老工艺快要消失了。”
现如今,张爷爷二儿子把传统老工艺技术和现代社会相结合,跟一些糖果工厂学习糖果如何保存不化的方法,加以利用在糖人上。
后来,还专门在北京开了一家祖传糖人的店铺,专门教授对此感兴趣的人如何捏糖人,画糖人,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后来听村里的人说,似乎还上过电视。
写到最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手工艺在工业化发展的时间长河里慢慢流失。以前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隔壁韩国把原本属于咱们国家的文化“偷”走,去申遗。
2005年10月,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了,端午节原本是属于我们国家,没想到却被韩国申请成功,其实,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件事。
我们民间有一些传统手工艺,比如纳鞋底,磨剪子抢菜刀,制糖人,皮影戏,木雕,剪纸,刺绣等都慢慢失传了,这些在过去都是神技,是真实存在的,现如今却被人们用一些高科技所替代,属实让人感到特别惋惜。
画糖人——是带着余温的“艺术品”,不应该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伟大的匠人们同样不该被遗忘!
有哪些失传的神技,是过去真实存在,现代人却不相信的?
我小时候村子里有个老人,有一手画符咒的本事
这个老人脾气挺古怪的,平时也不太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但是村子里的人,都特别尊敬这位老人,这位老人年逾古稀,但神采奕奕的,看不出老态龙钟的,腰板笔直,老人会画符咒的事,是偶然之间,被村子里的人发现的,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有个小孩子放鞭炮,不小心把手炸伤了,伤得挺严重,手上裂开了个口子
这孩子疼得又哭又闹的,那个年代村子里没有卫生所,去医院得走好几十里的路,这孩子疼得脸色苍白,哭闹不止,看着要昏迷了,很可能在去医院的路上出意外
这个时候村子里会画符咒的老人,也在围观,看见这孩子疼得要昏过去了,于心不忍就跟这孩子父母说,我可以给这孩子止住疼痛,能止住二个多小时,趁孩子不疼的这段时间,你赶紧抱孩子去医院,这个老人回家拿来了,那种红色猪砂兑的颜料,拿出了黄纸,用笔画上了奇怪的文字,把这符咒缠在了孩子的手腕上
说来也奇怪,正疼得哭闹的孩子,竟然象没事了一样,不哭了,这老人赶紧让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医院去,老人说这符咒,只能止疼二个小时,二个小时一过,这孩子还会疼,这孩子的父母赶紧领着孩子去医院了,这孩子后来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也恢复好了,只是手上了留了一个疤痕
这老人会画止疼符咒的事,就传开了,这个老人后来活到了80多岁去世了,老人会画符咒的绝活,也没听说传下来。
有哪些失传的神技,是过去真实存在,现代人却不相信的?
曾经有一位磨刀师傅,磨一把刀最低收费200元,高的时候800元,价格不定,几乎是看刀开价。
虽然他的磨刀价格是买刀的10多倍,但依然是门庭若市,去那里磨刀要等一个月才能拿货。
在香港有一位磨刀师傅,开价最低200元起步,很多人都觉得贵,买一把新刀才几十块钱,现在谁还去磨刀。
但是磨刀师傅从来都不担心没有顾客,他用自己的神技,让大家知道什么才叫真的锋利,只要是磨过刀的人,还会介绍别人过来。
能有如此磨刀神技的师傅正是香港“刀王”陈当华,很多人都叫他华叔,他在香港庙街有一个店铺叫“陈华记利器专门店”。
如今他已经有80多岁的高龄,磨刀的神技几乎到了失传的地步,真的是很可惜。
华叔磨出来的刀,锋利程度难以想象,用他的参考标准很苛刻,要看一把刀有没有磨好,首先是削番茄,把番茄丢到空中,用磨好的刀削开,番茄不出水就达到了标准。
还可以用刀削纸条,把报纸横着削过刀,就可以削出几毫米的纸条。
曾经去香港旅游,下午有时间刚好来到了庙街,准备去华叔的店铺参观一下,顺便拜访一下这位拥有神技的师傅,可是找了好久没找到,准备放弃的时候,刚好在一条小巷子里看到了华叔的店铺,见到了他本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
店铺内放着各类刀剪,在昏黄的台灯下,有一位身材佝偻的老人,手上戴着一串佛珠,头发已经花白,双臂摆动正磨着一把刀。在双腿之间的磨石上,中间已经凹陷下去,形成一道弧形,可能是磨的时间太长,砥石才会这样。
跟别人磨刀不同,华叔没有平磨刀石的习惯,一直用这块弧形的砥石,而且砥石看上去很窄,磨的时候只用毛笔蘸水,也许这是他多年掌握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磨出好刀。
和华叔讲了几句话,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就像磨刀一样干脆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华叔在香港磨了一辈子的刀,结识了很多朋友,这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客人来磨刀,与华叔一阵寒暄后,就拿出了好几把刀。看了一会,华叔就说道:“这把刀是好刀,不拿过就报废了,另外这把我不想赚你的钱,磨了也是白磨”。那个顾客听到这些话,连连称赞华叔是一个好人。
除了香港本地人以外,还有国外的人也会找华叔磨刀,在美国有一位老太太,从香港移民过来,已经80多岁的高龄,偏偏要找华叔磨刀,怎么劝也没用,她的孙子只好万里迢迢把老人带回香港,亲自见到了眼中的高人。
很多人认为,使用的刀太锋利会不会更加危险,像华叔这样的行家认为,刀越锋利就更加安全,平时用刀切菜容易切到手,那是因为刀口不够锋利,出现打滑才会伤到手。
如果刀要是锋利一些,不管切什么肉就像豆腐一样。
像自己在家磨刀,用的都是普通磨刀石,也不注意方法,磨出来的刀只有“利”,没有“锋”,这样只会把刀磨坏。
根据华叔的磨刀经验来看,在磨的过程中并不是用眼睛来看,而要用耳朵来听,刀与磨石之间摩擦的声间越小,刀就会磨得越锋利。
有些刀值不值得磨,在磨的时候它也会用声音告诉你。像有些刀钢水不好,刀口比较软经不起石头磨,华叔也会提前和顾客讲好,不让他们花冤枉钱。
华叔磨了53年的刀,双手看上去很光滑,并没有一块茧,磨刀是用阻力,手上根本就不用力,而是背部出力,到了夏天的时候,后背几乎都被汗水打湿了。
华叔磨好的剪刀,将布对折,剪两层都没问题,就像剪水一样畅通无阻,剪四层布都没有问题。
在剪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声音,这才是真的锋利,像没有磨的剪刀,剪了一块布,果然就听到了很大的声音。
能磨出这么好的刀,磨石是关键,在华叔的店铺里,就堆了十多块石头,通常磨一把刀,最少需要5种以上不同的石头。
磨石的密度越大,价值越高,磨出来的刀就更好,像华叔店里的一块山心石,还是20多年前买的,密度达到了4万以上,当时就花了2万多块钱买的。
在这个不起眼的磨刀技能上,陈当华也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他从13岁就开始当学徒,一直干到了80多岁,可想而知当初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他磨出来的刀才会与众不同,受到顾客的青睐。
如今年轻人没有这样的毅力,听说要花十几年才能学到这个技术,没有多少人能干得下来,至今他的技术还没有找到继承人,面临失传的地步。
刚开始的陈当华没什么名气,没有顾客找他磨刀,家人的生活都成问题,好不容易靠自己的技术征服了顾客,才有如今的成就。
正是磨刀这个不起眼的技能,给了他希望,他的名气在国内外打响,将磨刀民间工艺发扬光大。
做一件事坚持很重要,陈当华刚开始磨刀时没有收入,亲朋好友劝他改行,但他坚持了下来,并没有半途而废,才造就了今天的精湛神技。
在那个年代,有很多的磨刀人,最后只有陈当华走到了最后,香港刀王的称号名至实至名归,可以说他才是拥有神技的工匠。
有哪些失传的神技,是过去真实存在,现代人却不相信的?
在我们桂林农村,镇上有一位90岁的老奶奶,有一门手艺,街坊邻居有事都会找她帮忙。我曾经以为她是拿来忽悠人的,直到我妹妹出事,我亲身经历过,才知道这是真实存在的。
妹妹从二楼摔下楼,就开始不说话了。妹妹3岁的时候,有一天在二楼玩,不小心摔下了一楼。我发现后,赶紧叫父母过来,邻居开车把我们送到了医院。可是到了医院,不管医生怎么问,妹妹都摇头。摔跤之前,妹妹是会说话的,而且还说得很流利。不管父母怎么哄,妹妹就是一句话都不说,这下可把医生和父母难住了。
当时县里的医疗水平有限,那个医生帮妹妹做了常规检查,除了皮外伤,没有发现别的异常。只是妹妹不说话,他担心是摔到脑袋了,就叫父母带妹妹去桂林市里的大医院看看。
父母就带妹妹去桂林的几个大医院看了,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可是结果显示都没有问题。不管你说什么,妹妹听得懂,可是她就是不回话。医生只能建议父母把妹妹带回家观察一她段时间,过段时间再去复查。
家里亲戚知道这件事后,就叫父母带去给“神婆”看看。当时,父母是不相信这种东西的,不过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找“神婆”。按照“神婆”的要求,从家里拿些米,打个红包(红包大小随意,当时是打了5元钱),然后带着妹妹就去“神婆”家里了。
到了那里之后,“神婆”摸了摸妹妹的额头,对着妹妹口中念念有词,说完之后就把一个老物件丢在米上,只见她认真地看了一会,然后又念了一堆听不懂的话。整个过程大概5分钟这样,仪式结束后,她就说我妹是在家里看见了奇怪的东西吓到了,所以才从楼上摔下来的。“神婆”跟父母说了一堆话,具体是什么我也记不住了。
我们准备走的时候,她就把我们拿去的米收了一大半,并留下一些米拿红纸包好,给我们拿回去,给妹妹放在枕头下睡一个晚上,并嘱咐父母第二天早上煮给妹妹吃,而且煮好后,一定要第一个给妹妹吃。结束后,父母带着我和妹妹就回家了。
当晚回家,妹妹也没有什么改变,她还是什么都不说。父母见没有效果,就商量着明天带妹妹去另一个镇的老中医看看,并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出发。
第二天早上,母亲就按要求把放在枕头下的米煮熟,并第一个盛给妹妹吃。我还很好奇地去看了下煮熟的饭,可是看起来跟平时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白米饭。我们吃了早饭后,一家人就去镇上搭车了。我们还没有到目的地,妹妹就开口说话了。
父母还是不放心,就继续坐车去了老中医家。到了那之后,老中医看了,说妹妹没有问题,不用拿药,这时候父母才放心带我们回家了。
“叫魂”是有依据的。我咨询过医院上班的朋友,他说叫魂”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这是老百姓自己的经验总结。孩子“丢魂”,似于成年人的走神。成年人走神,自己花点时间就可以缓过神,或是别人拍一下就回神了。
但对于小孩子,他们看到的世界和大人完全不同,他们对世界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有时候会停留在一个事物上,反复看、反复听,以至于别人叫他都听不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孩子“丢魂”。所以,当孩子“丢魂”的时候,需要一个懂他的人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叫“醒”他。
有人说其实不用“叫魂”孩子也会自己醒,孩子受惊吓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会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几天,孩子自然会好。但小孩毕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接触的事物小,很难自己辨别出来,如果孩子被吓到的话,这还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大脑发育,严重的话,还会被吓成傻子。
所以,老人们常常会告诉刚当父母的年轻人:天黑了要记得关门;不要抱孩子在外边;不能给孩子看恐怖片;;不要当着孩子面大喊大叫。我们常拿一个人开玩笑,说他那么丑不要吓着孩子,都是这个道理。孩子正在形成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意识,要从他能承受最低的极限开始,让他慢慢接触,慢慢健康成长。
为什么一般“叫魂”的都是上年纪的女性呢?因为一般家里女人带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最了解,懂得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如果家里有人懂这个,一般都是传给女儿。一般的人是不懂这些的,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做到。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很多人都不愿意学这些了,基本有事都是跑医院做检查了,所以现在懂这些的人越来越少。如果老一辈人走了,这门神技,一般都会失传了。
写在最后孩子和大人在认识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创伤并不是出自成人的评判,并非以成年人的体验为标准的。而是从儿童眼里看的,是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些事在我们成年人来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儿眼中却非同寻常。
所以当孩子受到惊吓后,大人应该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是喜欢他爱他的,他的心理得到极大的安慰,孩子也会逐渐忘记不愉快的事情的,这样孩子和大人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国老话说:“三岁看七岁,七岁看终生”,它的意思就是幼年环境、幼年经验对人的个性形成有重大影响。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从这方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对于“叫魂”这种神技,你们怎么看?
有哪些失传的神技,是过去真实存在,现代人却不相信的?
加工精密零件,不用数字机床,完全靠感觉你信吗?
我爷爷是五六十年代那批八级工,八级工是什么概念?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更无法理解!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五六十年代,技术工在四五级就可以在厂子里横着走路了!八级工属于稀有品种,工人中的大熊猫!十几万人的大厂拥有八级工证书的人不会超过十个!
当时八级工是什么地位?
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崇高!在社会中有近乎明星的口碑,在职工心中是神话般的膜拜,在福利待遇上是超越常人的丰厚!当时爷爷家有七八口人,完全靠爷爷一个人的工资养活,顿顿大米,白面,猪肉炖粉条,各种副食品随便吃!哪怕是厂长,副厂长见面也要敬三分!
八级工有什么神技?
大家一定很好奇,究竟什么样的神迹可以达到让所有人顶礼膜拜的高度?
怎么说呢?在当时的工业技术水平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机床车床也都非常落后,发展大型工业又离不开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尤其是一些航天工业、军事工业以及大型机械核心部件,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决定了产品的研发能力。没有数字化车床怎么办?靠八级工!
八级工是长期的操作经验积累和特殊的天赋汇聚而成,用人的一双眼和手达到数控机床的精密程度,单位以百分之一毫米计量,在一根头发丝都嫌粗的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只靠眼和手,加上经验和手感就能达到合格算神技吗?
老八级工虽然文化知识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极强!比如当年“两弹一星”,很多关键零部件都是八级工纯手工做出来的!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
和我爷爷同在一个车间,有一个老技术员,姓陈的师傅!因为成分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评级,实际他的技术能力早就达到了八级工的水平,加上他为人脾气暴躁,从不迎合别人,也没得到领导的重视!
后来有一次评级小组来他们厂评级的时候,由于八级工难度太高,根本无人报名,这可是十几万人的大厂啊!我爷爷直接把评审小组的人拉到车间,请他们为陈师傅评级!陈师傅根本不屑,尤其是评审小组问他是什么文化程度,是否科班出身等问题时。
陈师傅直接摘下了腕子上的手表,说这是我自己做的,直接扔在了气锤操作台上,几吨重的气锤直接从几米高的地方砸到手表上,再把气锤升上去,手表的玻璃盖碎了,表壳安然无恙,更吓人的是,表针还在正常走!震惊全场!
考核小组的组长直接说:“你不用考试了” ,当场定级!
觉得这就是那种原来就有,现在的人无法相信的神技!因为现在电子信息化的发达,现在的人很难手工达到那种操作精度了!这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传奇和奇迹!是大国工匠精神!向他们致敬!
这里是《身边的财经生活解读》,后续会推出更多相关文章,欢迎你的关注!
有哪些失传的神技,是过去真实存在,现代人却不相信的?
外公有一项绝技,只传给家里的男丁并且还要求家里的男子必须要留守家中照顾父母才能传。同时,生出来的孩子必须跟父母同姓才能传。
外公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送他到城里的药铺当学徒,那时候的他有幸跟一位高人学习医术。回来之后,就到处对村里人说他的师祖是御医,对此村民们半信半疑。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以为我外公是为了在村里开药铺或者希望村民患病之后能去找他治疗,所以为了提高知名度才打着御医的名号,为自己打广告。
后来有一次,村里有一位年轻人在建筑工地工作的时候,不慎从楼上摔下来,经过医院抢救之后,虽然他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双腿神经已经麻木,所以变成了残疾人。
外公得知情况后,主动去到他家里并且对他说:我有办法让你重新站起来,但是你得配合我给你的治疗。
那位年轻人也知道我外公平时爱吹牛,但是这次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愿意死马当作活马医,配合我外公对他双腿的治疗。
那时候我外公每天都去他家里,然后用小小而且细细的针来刺到他腿上,并且还在他的屋子里烧一种木材,让他每天都闻到那些木材被烧之后的味道。
大概过了半年之后,那位青年就能下地走路了。而全村人都知道,他已经残疾瘫痪在床上将近一年了,突然见他能下地走路,所以大家都非常好奇。
于是在村里跟他碰面的村民们都纷纷问他是哪位神医给他治的腿伤,让他能恢复健康,下地走路。每当别人问他的时候,他都会把我外公的名字告诉大家。
外公治好那位年轻人之后,由于村民们好奇那位年轻人能下地走路,而那位年轻人又回答是我外公给他治好腿伤的,这样一来就如同给我外公打广告一样。
不久,村民们感冒,烫伤,还是扭伤都会来找我外公拿药,但是我外公没有开药给他们,只是嘱咐他们应该多休息还是多喝水之类的话。
同时外公还会给他们一小包木材,然后让他们拿回去烧。嘱咐他们,把木材烧了之后,闻木材被烧之后散发出来的烟味。当时大家都觉得我外公治病的手法很奇特,但是还是选择相信他。
因为我外公治好一位双腿瘫痪的村民的事实,在村里流传很广。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邻村的村民,甚至是镇上的人都会来找我外公治病。
有的村民没有钱而且又需要到他们家去治病的情况下,我外公也会去免费帮他们治病,当他们病好之后,为了感谢我外公所以逢年过节都会送礼品来给我外公。
当时因为我年纪小,每次去外公家里都看到有很多人送水果,零食,补品来给外公。于是我就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别人要送东西来给外公?
妈妈回答:因为你的外公会医术,替他们治好病,所以他们送礼品来,对你的外公表示感谢。听了妈妈说的话之后我就有了想跟外公学医术的念头,但是他不肯教。
外公说:我的师傅曾有遗训,我的医术只能传给自己的孙子,不能传给外人。
我对外公说:我是您的外孙,我的妈妈是您的女儿,我怎么能是外人呢。
外公回答:你又不跟我同姓,所以不能把医术传给你。
我原本还想求着外公教我医术的,但是妈妈拦着我,不让我再继续为难外公,所以我就没有再跟他说话了。他只想传授给我的表哥,但是表哥却让他失望了。
因为表哥小时候他只喜欢玩游戏,根本就不愿意跟外公学医术。而外公以为等我表哥稍微成熟一点的时候,自然会回心转意来拜他为师。
没想到,表哥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了他上学的那座城里上班了,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才回家,所以如今外公的绝学即将面临失传,这个时候他才记得我想学习他的医术。
为了防止医术失传,在今年的一月份的时候他来到我家里找我,并且主动对我说要把他的医术教给我,当时我果断地对他说我已经不想学了。
我小时候想学,是因为我看到懂医术的他每天都有人送礼品上门,而那些礼品都是我爱吃的水果和零食,所以我才想学习医术,希望自己能跟他一样,每天都有零食和水果吃。
但是如今我长大了,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工作,努力挣钱,我就能用我挣来的钱去购买我想吃的东西,所以我不再想学习他那些医术。
同时,我知道身为一名医生是很难发财的,因为医者父母心,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面对病人是不能见死不救的,而救了别人之后,别人又不一定有钱支付医药费。
作为医生,别人没有钱支付医药费,又不好意思开口向人家拿,而如今的我上有老下有小,我需要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所以是不可能跟他学习医术的。
后来,在上个月,外公去世了,他的医术彻底失传。他的医术类似中医,但是很少有人使用,所以很少有人会知道,通过烧木材和草药,闻那些烟味能治病。
如今已经彻底失传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传授的要求太过于苛刻,如果他趁我还小的时候把医术传给我,至少现在不会失传。即使长大之后,我不依靠医术挣钱养家糊口,但是我至少以后还会传给我的儿子。
如今外公去世了,医术失传,为此我感到非常可惜。所以在此我建议有绝学的朋友们,应该抛下不好的遗训,比如只传男不传女,只传给孙子,不传给外孙之类的遗训。
有利于人类生活,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技能应该大度的传授给大家,让我们的同胞们能享受它带来的方便,而不是这个也不能传授,那个也不能传授,最后只能带入棺材里了,谁也没有受益。
所以请有绝学的朋友们,请你们抛下不合理的遗训。把绝学传授给子孙后代,造福人类吧,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