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飞越城市到对面山上过夜,早上再飞回来为什么?
乌鸦飞越城市到对面山上过夜,早上再飞回来为什么?
乌鸦是最聪明的鸟类。早在199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路易斯·莱菲布维博士通过对2000份自然界中不同鸟类的创新取食方式和75年来世界各国的鸟类学家对不同鸟类的研究论文数据分析,绘制了一个鸟类智商曲线体系。
其中,鸟类创新取食方式就是鸟类用自己不常用的取食方式来获取食物,比如鸟类学家们观察到了非洲津巴布韦的秃鹰会在地雷区活动,它们是在等待一些动物不小心踩中地雷被炸得粉身碎骨,然后再去吃肉,而澳大利亚喜鹊会观察人们使用户外的水龙头,从而用喙去拧动阀门,喝到水等等。
使用鸟类智商曲线,莱菲布博士发现鸟界的“智商担当”是乌鸦,猎鹰紧随其后,最笨的鸟是鹌鹑、鸵鸟等鸟类。
其实,我国的古人就已经发现了乌鸦的聪明之处,这才有了“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而且除了聪明之外,乌鸦还是适应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原本它们生活在草原和森林植被茂盛的地方,但是当许多的平原和森林变成了城市后,它们依然能够很好的适应城市的生活,北京的乌鸦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如今的北京城中,仅仅是故宫、王府井、公主坟、天坛、奥利匹克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北师大,这6个地方就生活着10万只乌鸦。
而如此多的乌鸦之所以能在喧闹的北京城生存,靠的就是迁徙的习性,而这也解释了乌鸦为何每天会往返于城市的两端的原因(引用小伙伴的提问:我家房顶上每天傍晚成群结队的乌鸦,呱呱的叫着飞越城市和飞越多瑙河,到南面的山上过夜,到早上天亮以后再飞回到城市到北面,不管刮风下雨飞雪雾霾,天天如此。虽然我都习以为常了,但是还有困惑,这是乌鸦的习性吗?),下面我们具体地从乌鸦的习性上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乌鸦的觅食习性决定了它们会向“北”飞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乌鸦是吃尸体的,但其实大多数乌鸦属于杂食性鸟类,只要能吃的,它们通常是不会放过的,不过从整体上看,它们最喜欢吃的还是昆虫、蜥蜴以及坚果、浆果以及植物的种子等。
而这些食物最富集的地区实际上是在开阔的平原地区,只是如今大多数平原地区变成了耕地而已,显然题主居住地的城市北边是开阔的地区,这里植被比较茂盛,地势也比较的平坦,可能耕地面积还不小,这种地方是乌鸦最理想的觅食地,既有丰富的食物,开阔的地带又有利于它们发现来自于地面和空中的天敌。
乌鸦晚上为什么会向“南”飞?题主描述到傍晚,乌鸦会从城市的北面飞往南部的山上去过夜,这其实也是它们习性所致,因为乌鸦虽然喜欢在地面上觅食,但是作为一种日行性的鸟类,它们夜晚是需要一些离地面较高的场所,比如大的树木栖息的,这也是为了防止夜晚休息时,来自于地面上食肉动物的威胁。
而南面的山本身就是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山上通常是有大量的树木覆盖的,这就给乌鸦提供了可以安心栖息的场所。
因此,乌鸦每天往返于城市的南北其实是城市建立后才形成的,因为在城市建立之前,这里植被茂盛,乌鸦可以随意地休息和觅食,但是城市建设后,形成了北部平坦地面植被比较茂盛、南部山上树木比较茂盛的特点,为了生存,乌鸦就只能适应这种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了。
为什么乌鸦不去寻找一个新的栖息地?如果找到一个既有树木,又有丰富地面植被的地方,显然乌鸦就不用每天飞跃城市来回地穿梭了,但是,乌鸦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这里原本就是乌鸦的家
乌鸦很少会迁徙,它们在大多数地区都属于留鸟,作为一种分布广、数量多的鸟类,它们不愿意离开这种每天往返的生活,显然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栖息地,虽然后来被人开发利用了,但是南北两个方向的地形和地貌以及植被特点通常能满足它们的生存。
而去到新的地方,如果满足上面两个要求的话,必然已经有其他乌鸦以此为家了,这样迁徙过去,竞争压力会非常大。
第二:热岛效应
虽然乌鸦南北飞,但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在城市周边的,而这种行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享受到热岛效应带来的“福利”。早在1999年,科学家们就通过城市以及周边的温差发现了热岛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温度要比周边高,城市周边温度要比农村地区高。
乌鸦虽然是一种有着厚厚羽毛的鸟类,但是它们在冬季也喜欢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而城市周边显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城市中更好,比如北京故宫到了冬天傍晚就会聚集大量的乌鸦,这就是在享受热岛效应。
第三:城市中不适合乌鸦休息
在北京故宫到了冬季确实会聚集大量的乌鸦,但是题主所在的城市应该是不满足乌鸦栖息所需的条件的,因为乌鸦几乎不具备夜视能力,所以,当夜幕降临,乌鸦是非常害怕一些嘈杂的声音的。
但是,故宫就不同了,虽然它在北京城内,但是这里到了晚上几乎是没有人的,所以安静的环境很重要,而题主居住的城市中应该是没有能满足故宫这个特点的,所以,乌鸦宁愿南北飞,也不在城市中休息。
总结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乌鸦其实很少会往返两地的,但是随着人们对野生空间的利用和侵占,满足它们生存需求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不过这也恰恰体现了乌鸦的聪明之处,它们能够根据人改变的环境,去适应,往返城市南北就是它们适应的体现。
乌鸦飞越城市到对面山上过夜,早上再飞回来为什么?
飞鸟宿山林,就如同人晚上睡觉要上床一样的道理,天亮后鸟儿飞走觅食,和人的作息时间几乎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人住在房屋里,鸟儿要么是挤在深山老林的大树上,要么就是栖息在山洞中。
鸟儿过着群居的生活,人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么多村庄一个挨着一个,有昼伏夜出的鸟,也有昼伏夜出的人,只是鸟是好鸟,但人却是未必。
鸟儿飞来飞去无非是为食物而已,正所谓是“鸟为食亡”。人类早出晚归地忙着挣钱,和这些乌鸦有什么区别呢?鸟的巢穴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为的是安全,天明到田野间觅食为的是生存;人从农村跑到大城市去打工,为的也是生存,也是正所谓的“人为财死”,只要不死就要想着挣钱。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和有没有思想无关,从动物的角度而言,人还不如鸟儿天马行空般的自由,而且乌鸦也有反哺一说,从“床前百天无孝子”的角度来说,人不如乌鸦。
乌鸦飞越城市到对面山上过夜,早上再飞回来为什么?
我是煤矿退休的,上班时,每到榜晚,一群乌鸦就从远处飞来,晚上就栖息在主井井架上,第二天一大早就飞出去了,也不知飞到那里觅食去了,好多年都天天如此,只是后来也不知环境变了,还是什么情况,那些乌鸦飞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自然界有些事还真是不好解释。
乌鸦飞越城市到对面山上过夜,早上再飞回来为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如同人一样,早上去单位,晚上下班回家。只是与人工作时间不一样而以。
乌鸦飞越城市到对面山上过夜,早上再飞回来为什么?
乌鸦早上飞到对面山上过夜是回家过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