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灭魏蜀吴后,为何对其旧臣颇有重用,而不斩尽杀绝?
首先我想提问者可能没有弄清楚此时的国家和我们现在的国家并不相同。魏国,蜀国,吴国这三个国家,如果你能够把它想象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你应该就能够明白了。
春秋战国的时候,你可以发现,人才流动是很频繁的。一个卫国的人比如像商鞅他可以跑到秦国去帮秦国强大起来。像伍子胥他是楚国人,他可以跑到吴国去,帮吴国强大起来成为春秋小霸之一。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三国里面有一个人物叫做黄权,他原来是刘璋的手下,后来投降了刘备,又后来投降的曹丕,是在夷陵之战之后。刘备没有杀他的孩子,所以他还有一个孩子叫黄崇在蜀汉当官,有一个孩子在魏国当官。但是刘禅和魏国方面对他都没有怀疑,十分的信任他,黄权最后做到了车骑将军。
害得关云长丢失荆州的糜芳在吴国当将军,活得好好的,而且在对魏战争中建功立业。因为这三个国家就好比是兄弟,在这三个国家之上还有一个叫做天下。三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是天下人,所以谯周劝刘禅投降,没有觉得是卖国,反而觉得是站在正义这一边,因为天下一统。
因为我们现在国家跟天下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有些人以现在的概念去看三国的时候,就觉得看不懂,就觉得他们为什么卖国卖得这么理直气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