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母马的繁殖期平均在15年左右,但是在这15年内,母马平均也就能生下7-8只小马,所以从整体上看,母马的繁殖力其实是不强的,正是因为这样,在恢复野马种群时,才显得非常的困难。

马的寿命在家养动物中是比较长的,比如牛的寿命往往在15年左右,狗的寿命平均在10年左右,鸡鸭等家禽的寿命就更短了,而马的平均寿命在25岁以上。但是寿命长不代表繁殖力就强,一匹母马从呱呱落地一直到5岁左右才性成熟,能够参与繁殖。

野马是有固定发情期的,通常在每年的4-6月,但家养的母马是没有固定发情期的,只要是它们没有成功受孕,它们的发情期可以持续半年,按理说,这样每年母马都能怀孕才对,为何一匹母马一生最多能产7-8只小马驹呢?

首先,母马要从5岁左右才开始具备繁殖能力,也就是说理论上母马能繁殖20年,其次,母马是有妊娠期的,而且其妊娠期还长达11个月左右,这样母马就算是每次都能怀孕,刨去接近1年的妊娠期,其一生最多也就能繁殖11胎左右。

第三,母马并非终生繁殖的动物,它们随着年龄的增加繁殖能力会逐渐减弱,直到不具备繁殖能力。一般情况下5-13岁的马属于青年马,超过13岁就步入中年了,到了20岁已经是中老年的范畴了,此时它们的繁殖能力几乎就丧失了,而且此时即便是怀孕,对母马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

如此算下来,一匹母马从5岁开始繁殖,一生只有15年左右的繁殖时间,在这个期间内,母马平均2年生一胎,一生也就能生7-8胎。而马一般一胎只能生1只,当然也会出现两只的情况,但是一胎两只流产率是非常高的。

正是因为这样,在野马纷纷濒危和灭绝时,想要靠人工繁育,再野放来达到补充野马种群是非常困难的,说到这,我们不妨来简单说一下家马祖先的生存现状吧。

所有的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家马也不例外,它们的祖先是生活在欧亚草原上的欧洲野马(Equus ferus ferus)。欧洲野马又称泰斑野马,这个名字其实是它突厥语的叫法。

其实,野马最早起源于北美洲,只不过到了距今约100万年前,草原古马(现代马的直系祖先)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到了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在非洲的草原古马演化成了斑马以及非洲野驴等马属动物,而进入欧亚大陆的演化出了现代马,而作为马起源中心的北美洲却在后来全军覆没。

曾经的欧洲野马几乎是欧亚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正是因为这样到了距今约6000年前,人类才将其成功驯化,虽然在马被驯化前,已经有了牛和驴,但是论奔跑能力,马显然是家养动物界的“劳斯莱斯”,并且在之后马的应用中,尤其是战争和通信,马曾为人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欧洲野马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它们与狮子差不多,都是有一头雄性首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雌性和幼崽。虽然欧洲野马是一种食草动物,但是它们奔跑能力强,体格壮硕,还擅长踢踏和蹬踹,所以即便是狼群也很难对成熟的马群下手,最多捕杀一些落单的老弱病残。

但是,再强悍的马也比不过有武器和聪明大脑的人类,从18世纪初开始,欧亚草原上的人口逐渐地增加,人们放牧不断的侵占着野马的生存空间,同时人们想要驯化野马,但桀骜不驯的野马其实一朝一夕能被驯化的,所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牧场,到了19世纪,开始对野马进行大量的捕杀。

就这样短短的百年时间内,欧洲野马从遍布草原变成了极危物种,终于在1876年,随着一声枪响和悲鸣声,最后一匹野生的欧洲野马倒在了乌克兰大草原上,至此欧洲野马野外灭绝。

虽然欧洲野马野外灭绝了,但是在当时欧洲的一些动物园中还能看到它们,但是由于马并非稀奇的动物,所以保有量较少,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了1909年,世界上最后一匹欧洲野马倒在了俄罗斯动物园,至此,家马的祖先欧洲野马灭绝。

从欧洲野马灭绝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许多国家开始筛选欧洲野马的基因(与其他马杂交的后代),并尝试启动“复生计划”,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成功。

与欧洲野马有着相似经历的是蒙古野马(又称普氏野马),蒙古野马与欧洲野马都是野马的亚种,它们的差异就像是孟加拉虎和东北虎一样,都是不可替代的。蒙古野马同样是在草原地区人口逐渐增加,栖息地被剥夺和破坏以及猎杀下,数量逐渐地减少的。

它们从1879年被首次发现,2年后被命名就开始了噩梦,到了1967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野生蒙古野马的种群,仅仅两年后,就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野生蒙古野马的个体了,也就是说从发现到野外灭绝,仅仅用了90年的时间。

不过,好在蒙古野马在当时被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捕捉了不少的野生个体,这得以保存了它们的基因,而且在圈养下,它们并没有跟家马产生杂交,依然保持着基因的独立性,所以在人工繁育和野放下,蒙古野马从野外灭绝变更为极危,随着不断野马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今的它们已经由极危调整为濒危了。

综上,马的寿命虽然不短,但其实它们的繁殖能力其实并不强,而且在野生环境下,雄马会用气味辨认小马是不是自己的幼崽,一旦不是,它们会残忍的将小马杀掉,所以一直以来,野马的种群数量都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直到人类在草原上活动开始,它们的这种稳定被打破了,直到灭绝。

到如今,世界上野马仅剩下了蒙古野马一个亚种,而家马由于已经在人类的圈养下生存了6000多年了,其基因与欧洲野马也不尽相同了,所以即便野放家马,也找不回曾经的欧洲野马了。

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母马的繁殖期也就是说母马的生殖年限,这个要根据马的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正常情况下母马的繁殖年限为18——20年,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母马没有发生空怀的情况下,母马可以生18——20个后代,当然了,前提必须是母马身体健康,发情正常没有空怀。

以前我们养马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役用,农村种地拉车都需要使用到马,马在没有机械的年代确实为我们人类付出了很多。马多数都是性情温顺的,特别是母马。马的正常年龄在30——35岁,个别也有到60岁的,不过在农村没有可以活到这么大年龄的马,因为农村主要是使役,当马的年龄超过10岁就不适合使役了,所以这个年龄以上的马可能都被屠宰场收购了。

马有很多特性,比如马的视力其实并不好,所以在突然出现在视野范围内的东西它可能会感到唐突或害怕,所以我们老百姓会说这种情况是“眼岔”,也就是我们的马突然对某一事物感到害怕而突然发生躲避或者奔跑等;虽然马的视力不是很好,可是在夜晚,马的视力要比我们人类的视力好得多,在夜间拉车或者行走,有时候马会用鼻子发出“突、突”的响声,我们叫做打响鼻,其实就是马在夜晚看见了其它动物在活动,比如兔子、老鼠、狗等等,在我们人类没有发现的时候马已经看见了,于是用鼻子发出警告。

马的后代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后代的公马不会与母亲进行交*,马可以自己识别母亲和子女。母马发情后会发出一种气味,公马可以通过气味找到发情的母马,特别是母马的尿液中更是含有发情的信息,公马在闻嗅母马的尿液后可以判断母马是否发情,公马在闻嗅了母马的粘液后会产生“翻唇笑天”的表情,这也是马属动物的一种特殊表现。

以上介绍了马的繁殖年限和马的一些生理特性,希望对题主和大家有所帮助马是有灵性的动物,我喜欢马,也希望养马的朋友们也和我一样喜欢马。

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很高兴能回答母马繁殖期是多久这个问题。

一般母马的繁殖期是320天左右的周期。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从母马受孕之日起计算到来年第二年的早一个月左右产仔了,所以就是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是受孕起,期间要好心伺候母马的日常,不要其剧烈的运动和吃腐败的草料,以免造成流产。一般母马的受孕时间段在每年的3-5月份,因为这个季节是适合繁殖,因为来年小马駒出生气候适宜生长,再一个就是草料鲜嫩,能够很好的提供小马的营养供给。

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马从4岁左右就开始产小马,一年生一匹,生一匹小马需怀胎12个月,产马后半个月即可交配,也就是说,母马一年到头都怀孕着,直到25岁左右.

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我国养马历史悠久,马文化沉淀十分丰富,马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尤其在古代,无论军事、交通、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马与一个王朝的军备强弱,国势盛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占人说:“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济远近之难。”因此历代对于马政,都是十分讲究的。

马是农家得力的“帮手”,特别是山路崎岖的山区,长期以来,马匹是农村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肥料的运输、积肥也依靠马,马成为农家得力的“助手”,在我们这里大多数农户都养有马。马是杂食牲畜,能转化大量的饲草、农作物秸秆,饲养管理较粗放,区内草山草坡面积大,在不使役时上山放牧,使役时添喂精饲料,饲养成本低,使用方便,比较合算,农户养马的积极性较高。畜力运输业促进马匹的生产。目前,虽然机动车辆成倍增加,但脱离不了马匹的短途运输,尤其在山区,交通运输离不开马,马力是机动车运输的补充。

母马繁殖期是多少年?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猪、牛、羊的繁殖期,对马的繁殖期比较生疏。母马怀孕期平均为336—340天。一般公马36月龄就可以繁殖配种,母马是30—36月龄就可以进行配种产驹,可以供繁殖时间是9年,母马到15—20岁就停止繁殖。母马的预产期推算方法是根据母马最后一次配种的日期,月份上减一,日期上加1,就是母马的预产期。如母马最后一次配种是10月2日,预产期就是9月3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