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草包,羊好汉”,羊被宰杀的时候不会叫吗?
“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其实是说这三种家养动物在面对被杀时的反应,猪在被杀时,叫得是最凄惨的,而且从几个壮汉去抓它时,惨叫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于猪的惨叫声,笔者比较熟悉,因为小时候杀年猪时就看过许多次。
杀年猪往往都是几家合伙,家中的壮劳力出来至少四五个人才能将猪从猪圈里拖出来控制住,从人抓它第一下开始,猪就开始惨叫了,一直到放血,它们的叫声才越来越微弱。
羊好汉是说羊在被杀时一点声音也不会发出,按理说,它们会“咩咩”叫,应该也会惨叫,但事实上它们通常一声不吭,所以人们才说它“羊好汉”。
最后就是牛了,在以前,牛是主要的畜力工具,全家吃饭基本上靠它,所以如果不是牛老了或者是家里急用钱,人们通常不会把牛给卖掉。笔者小时候家里就养了一头大黄牛,记得那年我爷爷生病,急需用钱做手术,爸爸就含泪将牛卖掉了,当时我也在场,黄牛被牛贩子牵走时,我清晰的记得它留下了眼泪。
多年前,在一个电视节目,我也曾看到一头怀孕的母牛给屠夫流泪下跪的片段,当时卖牛的老汉还没有走远,听见围观的人说牛流泪了,老汉回来将牛又牵走了。
这三种动物在被杀前的行为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猪了,毕竟猪本身就喜欢叫,没事的时候“哼哧、哼哧”的,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在被杀时,看到很多人围了过来,它显然知道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所以发出惨叫声也是正常的。
那么,“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羊被杀前为何不会惨叫?羊是人类第二种驯化的动物,也是第一种以食用为目的驯化的动物,最先被人类驯化的是绵羊,时间在距今约1.3-1.1万年前,紧随其后的是山羊,仅比绵羊晚驯化了约1000年的时间。
当然,不管它们驯化先后,无论是绵羊还是山羊都是会叫的,那么在被杀前,它们为何不叫呢?难道是意识不到被杀?显然不是,被人强行的拖拽和控制,羊不可能意识不到大事不妙,那么,它为何不叫呢?我认为与两个方面有关系。
第一:性格。羊是食物链相对底端的动物,它们虽然在牛科下,但是体型却相对较小,而且奔跑能力也相对的较弱,这使得它们很少会叫,即使叫声音也是比较小的。笔者小时候看过抓羊,进羊圈后,拽住它的两条后腿或者控制住它们的羊角时,它们会发出咩咩的叫声,只是声音比其他的家畜小多了。
当开始拖拽它时,叫声就停止了,这是 因为羊本身就是一种胆小的动物,被控制住后,本能的恐惧已经让它们很难再发出声音了,于是,它就像古时候视死如归的好汉一样,一声不吭的被人拖着走了。
第二:宰杀的方法。猪从抓住之后就开始惨叫了,而且在放血时,虽然声音会越来越微弱,但是那种惨叫声比抓住时更瘆人,而羊被宰杀时,是发不出声音的,这与宰杀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杀猪时,会先用放血的刀从脖子处捅进大动脉,然后将血放干,在这个过程中,猪的生命是逐渐地流逝的,这就给了它们宣泄痛苦的机会(惨叫)。
而羊通常是像杀鸡那样直接抹脖子,抹脖子这个动作不但能放血,还会切断它们的气管,此时它们即使想要叫都叫不出声音了。这两种宰杀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死亡时间长短,宰羊的方法是最快的,但不适用于猪,这与动物的体型有很大的关系,毕竟猪这种大型动物,一旦时间过短,血就放不彻底。
因此,羊胆小的性格决定了被抓住后,它们很少会发出声音,而宰杀的方法使得它们根本无法发出叫声,这就是“羊好汉”的本质。
眼泪打转转?在所有的家养动物中,牛是最喜欢“流泪”的,这一点只要养过牛的小伙伴都知道,牛的眼睛下方总是有一道泪痕,所以,牛的眼泪打转转并不简单。
首先是正常的流泪,牛在被杀时的流泪有可能是正常的,因为作为一种体型庞大的动物,牛身上大部分都被毛发覆盖,不像我们身上有着大量的毛孔,我们的毛孔除了有代谢汗液的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代谢体内过多的盐分,这就是为什么夏天我们湿透的衣服干了之后会有盐圈的原因。
而牛身上没有如此多的毛孔排汗代谢体内的盐分,所以它们演化出了用眼睛代谢盐分的能力,当体内的盐分过多时,它们就会用流泪的方法来代谢到体内的盐分,此时在我们看来就是流泪,如果恰好是在被杀前,就会被人认为是知道自己被杀而流泪。
除此之外,牛的眼睛湿润有大量的分泌物,所以这里是蝇虫最喜欢的地方,而蝇虫在眼睛周围乱飞,也会刺激眼睛流泪去清理那些蝇虫的排泄物。
其次就是真正的流泪了。牛是人类第五种驯化的动物,比猪晚了约1000年,时间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此时正好是人类开启农作物种植的时间节点,虽然起初的农业种植几乎用不到牛,但是牛起初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存在的。
随着人类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面积逐渐增加,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人不堪重负,此时早已经被驯化的牛站了出来,此时,人类才进入了农耕时代。
作为农业大国,在机械工具出现以前,牛一直是主要的畜力工具,它曾经为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对于牛的付出,人也会回应,比如视若珍宝、将最好的草料给它吃、放牛等等,这些行为让人与牛之间建立起了一定的情感。
而且牛虽然不如灵长类动物聪明,但是从它们能够听懂许多指令来看,它们的智商也绝不低,所以一头辛勤为人付出的牛,最终落得被宰杀吃肉的下场,牛留下眼泪也就不奇怪了。
总结猪因为被宰时叫声最大,所以被认为是最怂、最草包的,而羊因为胆小的性格和宰杀方法很少发出叫声,被认为是条好汉,最后就是牛的眼泪了,牛在被杀前的眼泪我个人认为是掺杂了情感的,毕竟它们智商不低,而且任劳任怨,最终还无法善终,这显然是一种悲哀。
不过,如今的牛在被杀前的流泪大都是正常流泪了,因为它们与人相处的机会较少,吃得好睡得好、干活少,在被宰杀吃肉时,也就少了那份不甘和委屈。
“猪草包,羊好汉”,羊被宰杀的时候不会叫吗?
农村还真的有这么一句俗语老话,叫做:猪草包,羊好汉,老牛眼里泪打转,老牛是最有灵性的动物之一,当主人不在要它的时候,想卖掉它的时候,这老牛都会有预知似的,我们村李老二两口子过去喂养了一头牛,由于农田现在已然基本上用不上牛去劳作,很多时候他家的老牛都是在就悠闲的吃草,或者在下午老二的陪伴下,去我们村南边的沟渠里面啃草,好像他家养这头老牛已经有好几个年头,知道跟一家人似的,除了刮风下雨天气之外,都是按照这样慢悠悠的节奏继续,后来老二的儿子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家里钱实在不够用,而且这牛确实也是喂养了好几年,也没有出力的地方,两口子决定卖掉牛。
牛贩子开着车到了老二家的门口,老二媳妇牵着牛往外走,这原本温顺听话的老牛是死活不动地方,眼里的泪水流的跟泉涌似的,老二媳妇也是喂养了这牛好几年,看着牛流泪,自己也忍不住用手擦着眼泪扭头走了,老二没办法,只好自己上场,问题是老二跟这牛的感情更加的深厚,每天都是老二领着牛去啃草,这老二看着牛眼睛水汪汪的一幅委屈的神情,老二也是不由自主的哭了起来,硬生生的背过身去,牵着牛走了出去,这牛还是很听老二的话,老二将牛赶上车,嘱咐收牛的说:你赶紧走,再不走我就后悔了,买牛的走后,老二是哭了个稀里哗啦,一边哭一边跟前来安慰他的媳妇说,这辈子我在也不养牛了。
猪草包,猪被sha之前都叫唤的最厉害的时候,也是最难弄的时候,猪也感觉到一些不好的预兆,在这时候不但会叫的天崩地裂,而且还会将全身的力气进行挣扎,这就要考验匠人的手艺了,不但需要有技术,而且还要有那么一膀子的力气,才能将猪压制的不在动弹,很多时候这个操作过程很难一个人来完成的,是需要有的按住腿,有的按住头,还有一个在后面抓住猪尾巴,边看猪被称之为草包,这会的力气还真的不小,说猪草包也是说猪在被宰之前叫的厉害。
羊好汉,羊比较温顺,很多词语都将一些弱势群体描述成为待宰的羔羊,这些待宰的羔羊是远没有猪那么闹腾的,很多时候羊都是很温顺的一声不吭,即便是咩咩的叫上几声,也是跟猪的叫声不能相比,认为羊的这种反应是一种好汉应有的本色,把羊的这种作风称之为好汉的做法,过年时候看到一个卖羊肉的,拉着一只羊回来,这羊被装在一个大铁笼子里面,笼子外面就是卖羊肉悬挂着正在出售的羊肉,笼子旁边是一些刚刚掏出来的羊下水,这老板就让这羊紧挨着、看着自己同类,把羊牵了出来,这只个头很大的羊,依然是很温顺,并没有激烈的举动,看着这老板准备下手,真心是看不下去,赶紧麻溜的走了。
对于民间的一些老话俗语,很多都是一些比喻性很强的谚语,对于一些事物的描述,还真的能够做到入木三分,很有几分道理的存在,对于这句猪草包,羊好汉,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猪草包,羊好汉”,羊被宰杀的时候不会叫吗?
传说猪和羊因为总被人杀,心里不平,到一起商量要到玉帝那问问。一大早,羊就来叫猪一起去找玉帝,可猪睡懒觉不想起来,就跟羊说你自己去吧,回来告诉我一下。羊就找到了玉帝,玉帝就告诉羊,你和猪都是人间的菜,所以被杀。羊回来就忘告诉猪了。就这样杀羊时羊不叫唤,它知道自己是道菜,杀猪时猪就不干了,就大叫要上玉帝那问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