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座山上散养一批猪,要多久它们才成为有野性的野猪?需要注意什么?
大山中散养一批猪,要多久它们才能成为有野性的野猪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永远不会,而且它们能不能活都是个问题,假设能活,也只是发生一些倾向于野猪的性状变化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说猪能不能活都是问题?一座山上散养一批猪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偷猎,既然是山上散养,山必然会离人的居住地很近,毕竟一些补给更容易运到,这样就有被人发现的可能性,要知道如今的猪肉价格可是非常高的,一头猪200斤重,就是2000元,一旦被人发现,这些散养猪极容易被人盯上,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散养的猪就被偷光了。
即便是这些猪没有被一些人盯上,那么它们也很难存活,因为猪虽然是杂食性动物,好养活,但是如今许多的家猪野外生存能力已经很差了,尤其是规模化的养猪场中的猪,由于人过分的追求它们的体型,同时又在缩短生长时间,所以就导致了一些家猪只有半年左右,就已经够出栏的体重了。
这样的猪放在野外是很难生存的,因为它们几乎不会主动地觅食,而且行动能力也比较差,最关键的是比较胆小,一旦受到惊吓,就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或奔跑摔下山坡、或一头撞在树上、岩石上,或互相的踩踏,最终导致死亡。
再有就是如今的家猪抗病能力是非常差的,笔者去过表哥家的养猪场,里面非常干净,而且每天消毒,夏天有空调,冬天有供暖系统,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但是这种干净、舒适的环境也降低了猪的抗病能力,一旦放到山上散养,一大场雨或者风雪就能带走大部分的猪。
因此,如今大多数的家猪其野外生存能力以及抗病能力都比较差,所以放到大山上散养可能血本无归。
那么,什么样的猪才有可能在山上活下来呢?想要让猪在山上散养的环境下活下来,最好是用散养猪品种,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一些散养猪品种,它们抗寒、抗病能力强,比如东北土猪,它们在散养下,存活率就相当的高。
大山上散养猪时间久了会发生什么变化?只要山上散养的猪能活下来,它们必然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倾向于野猪的,因为家猪就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山上散养等于让家猪的生存环境再次与野猪保持一致,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说一下家猪的变化:
第一:体色。虽然像东北土猪的体色已经与野猪差不多,但是并不是只有东北土猪能散养, 比如三江白猪就是与我们常见的猪体色一致的。当把这些猪放在山上后,只要它们成功的存活下来,那么它们的体色就开始慢慢的变黑,这其实与它们暴露在野外,接受日光的照射强度较大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獠牙。獠牙是野猪的标配,这其实是它们两对不断生长的犬齿形成的,不过雌性野猪的獠牙并不外露,而雄性野猪则外露得非常明显。
但是,在家养条件下,我们很难看到家猪的獠牙,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家猪不长,而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许多雄性野猪出生不久后就被人为的拔掉了犬齿,目的是让它们减少打斗,既能避免受伤,又容易长肉。
二是养殖的猪5-6个月就出栏了,但是猪的獠牙想要露出来,至少是一年以上的雄性野猪,所以,家猪并不是没有獠牙,而是没有给它们机会长出来。
但是,放到大山上散养后,只要没有拔掉它们的犬齿,一年我们就能看到已经“黑化”且长出獠牙的“野猪”了(注意引号)。
第三:整体形态的变化。野猪被驯化之后,是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整体形态的变化的,因为野猪从整体上看,它的身体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要大很多(7:3的比例),而家猪与之恰恰相反,前半部分要比后半部分小(约3:7),这是人类在驯化野猪后,定向培育导致的,因为后半部分更大就代表着出肉量越高。
但是这种形态是不适合奔跑以及野外生存的,所以慢慢地在山上散养的这些家猪,身体就会发生后半部分变小,前半部分变大的改变。
第四:性情。野猪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它们对人的主动攻击性非常的强,甚至超过了老虎和熊等食肉动物,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为了驯化野猪费了多少心血,才将它们变得温和。
一旦放到大山上散养后,它们的性情会逐渐地变得凶猛,到时候,想要抓自己散养的猪,可能都得费很大的劲。
为什么说家猪放到山上多久也不会变成野猪?我们上面说家猪放在山上散养它们会出现越来越接近野猪的性格、形态以及特征,那既然这样,变成野猪还不是早晚的事吗?为什么说不能呢?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一下:
第一:美国“野猪”泛滥。美国, 乃至整个美洲是没有野猪的自然分布的,但是如今的美国约有800万头野猪在野外肆虐着,这些野猪其实就是早期欧洲人带入的家猪,逐渐在野外野化形成的。
但是,它们到如今也不叫野猪,而是野化猪。因为动物在不同环境下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家猪和野猪也是如此,家猪在人的圈养和筛选下,已经出现了许多与野猪迥异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也就是说家猪与野猪的基因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在野生环境下,家猪尽管会无限地接近野猪,但它们始终是有差异的,所以在美国泛滥的不是野猪,而是野化猪。
第二:澳洲野狗的由来。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这与家猪和野猪的关系一样,澳洲野狗是在5000多年前由东南亚的移民带入的,它们逐渐地适应了野生环境,形成了澳洲野狗,但5000多年过去了,它目前依然是作为灰狼的一个亚种存在的,并没有变成狼。
不过,它是介于狼和狗(家犬)之间的物种,所以家犬是灰狼的亚种之一,不包含澳洲野狗,这其实就是人圈养下产生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基因差异导致的。
写在最后在山上散养一批家猪,它们大概率活不过一年,不过如果用一些可以散养的品种的话,它们还真有可能经过优胜劣汰活下来,不过它们虽然会出现野猪的一些特征,但是多久也变不成真正的野猪,这是基因差异决定的。
当然了,在猪价如此之高的今天,估计没有人敢去做一下实验~
如果在一座山上散养一批猪,要多久它们才成为有野性的野猪?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在一座山上散养一批猪,一直不管它要多久才成为有野性的野猪?题主这个想法脑洞大开呀!竟然是个假设,那我们一起吹吹吧!
首先小编觉得,散养一批猪,得看你用什么猪种,如果是那些长期吃饲料的猪,吃惯了饲料,贸然的放进山中,让其自生自灭,小编估计不用多久,就会因为各种疾病而全军覆灭,因为这种猪抵抗力、免疫力肯定差,不适合散养。
那么,放养什么猪苗呢?小编认为应该放养,农村那种专吃潲水和草的,最土的那种土猪苗。因为其不是在那种娇生惯养(指饲料猪)的环境中生活出来的,野生适应能力比较强,野性比较足一些。
那么要多久才会长成野猪,小编认为要全部长成野猪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部分野化吧!毕竟野猪从驯养到家猪,经历了几千年的驯养,而你投放到野生环境中,让其生长,也就几年时间,要其全部野化,不可能会有那么快,这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种猪,由于是仿野生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主食是山中百草、树叶、树根,小编估计最快要一年(参考以前农村养年猪一年期为标准),才能长成成猪。味道那肯定是没得说的,只是这个有点太漫长,而且还包含着许多未知的风险,想想玩可以,千万别当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见解,大家如果有不同建议或意见,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