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存在吗?
恐龙灭绝与人类出现之间至少差了6000多万年的时间,从表面上看,二者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但事实上,如果恐龙没有灭绝的话,还真的没有人类什么事,甚至可以说只要恐龙不灭绝,人类就进化不出来。
那么,既然恐龙与人类之间差了几千万年,为何说恐龙不灭绝人类不会出现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恐龙与哺乳动物的关系人类是脊椎动物,从本质上说,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是出现在泥盆纪早期的总鳍鱼类,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的总鳍鱼类开始尝试着从水里到陆地上生存,此时它们的胸鳍开始逐渐演化成为具有支撑性的四肢。
到了距今约4.09亿年前,总鳍鱼类中的奇异东生鱼(Tungsenia paradoxa)演出出来了,这是已知的最早的基干四足动物,它是由我国的古生物学家朱敏等人在云南昭通的泥盆纪地质层中发现的,从形态上看,它们已经具备了早期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
除了东生鱼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骨鳞鱼,它的形态也与东生鱼非常接近,正是这些逐渐的像陆生形态演化的鱼类才造就了之后的陆生脊椎动物。
随着陆生脊椎动物不断的演化,槽齿类爬行动物出现了,而它们就是恐龙最早的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都认为生活在距今约2.34亿年前的始盗龙是最早的恐龙,但是近年来通过科学家们对上世纪出土的恐龙化石研究,在发掘于坦桑尼亚的恐龙化石堆中,找到了一个比始盗龙还早的恐龙头骨,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4-2.45亿年前,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帕林顿尼”。
这是一种像如今狗一样大小的爬行动物,有着长长的脖子和尾巴,是已知的最早的恐龙。
从演化上看,哺乳动物楔齿龙科的关系最为接近,它们属于合弓纲同一个演化支,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最早的哺乳动物是隐王兽,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2.25亿年前的原始哺乳动物,比中国尖齿兽早出现了约3200万年。
隐王兽的前身是犬齿兽类,与二齿兽类都是从合弓纲演化出来的,其中二齿兽类在三叠纪晚期演化成了大型的植食性动物,比如巨扁肯氏兽,而犬齿兽类则没有演化出大型的动物。
因此,哺乳动物与恐龙是有着共同的祖先的,只不过在演化的过程中,恐龙比哺乳动物要早演化出来了约2000万年的时间,之后彻底的分道扬镳。
被“压制”的哺乳动物由于哺乳动物的出现比恐龙晚了2000万年,而在这几千万年的时间内,恐龙开始了开枝散叶,尤其是在经历了三叠纪末期的灭绝事件后,地球上的生态位大量的空缺,更是给了恐龙家族们兴盛的机会。
而作为晚出现的哺乳动物,它们从起初体型就非常小,在恐龙占据了有利的生态位后,很难高速的演化,因此在整个的恐龙时代(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这整整1.6亿的时间内,哺乳动物都是以老鼠大小,树上吃虫子的状态度过的。
而反观恐龙,它们是当时地球上的霸主,不仅压制了哺乳动物的演化,还将其他爬行动物的高速演化扼杀在了摇篮里。
正是因为这样,在恐龙灭绝以后,爬行动物和一些大型的鸟类才接管了恐龙的生态位成为了恐龙灭绝后的“霸主”,比如泰坦巨蟒、锯齿鳄类、冠恐鸟、恐怖鸟等等。
恐龙灭绝与人类出现的关系人类是灵长类动物,属于哺乳动物中的一个演化支,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出现在距今约5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它的化石由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在湖北荆州市发现,之后古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 achilles),因此阿碦琉斯基猴可以称得上是“万猴之祖”了。
从阿喀琉斯基猴的演化时间节点看,它是在恐龙灭绝后的约1000万年后才演化出来的,而且其他的哺乳动物多样性出现、体型增大也是在恐龙灭绝后出现的,这代表着恐龙作为一个时代的霸主,它们的存在确实压制了哺乳动物的进化,而它们灭绝后,空出的生存空间才给了哺乳动物们开枝散叶的机会。
而中间这1000万年的时间,其实有大型的鸟类和爬行动物崛起的因素,因为它们也对哺乳动物的演化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好在它们都是昙花一现,所以在距今约5900万年前,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最大的哺乳动物冠齿兽出现了,它的体长达到了2.5米,体重500公斤。
总结一下恐龙与人类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其实生命的演化就是如此的神奇,如果恐龙没有结束统治,其他动物会进化,但是是非常缓慢的,整个恐龙时代哺乳动物的种类少、体型小,而且变化不大就是很好的例子,而灵长类动物在演化序列上还是哺乳动物中比较高等的类群,所以,如果恐龙不灭绝,甚至连灵长类动物都很难出现,更不用说人类了。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存在吗?
悟空问答:
恐龙灭不灭绝,与出现人类并没有关系。首先恐龙出现,它没有独立制造工貝的能力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并且没有任何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没有思维能力。它的家族不断壮大,生存全靠自然,也许是恐龙灭绝的根源。其次假如出现人类,它也无法让人类消灭,因为人类与恐龙相比有很多比恐龙更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有独立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相当发达的思维能力。如果恐龙和人类同时出现的话,可能恐龙全被人类吃掉,这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恐龙不灭绝也有可能出现人类,只不过它们不是同时出现,这是恐龙的福,否则恐龙队伍不会这么庞大。先出现恐龙,后出现人类,这也是偶然而不是必然。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存在吗?
好吧,直接说答案吧,答案应该是不会,如果说恐龙没有灭绝,人类出现的可能性很低,甚至说根本就不会出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恐龙出现的年代,恐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差不多就是2亿多年以前,也就是所谓的中生代,而人类则出现在新生代的第二个纪当中,距离恐龙灭绝至少隔了3500万年,但这个时候,地球的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了。我们说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现代人的观点是环境剧变所导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然后导致地球的生态遭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恐龙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最终全都消失了,所以我们现代的所有物种,全都是新环境下所形成的,如果旧的环境始终存在,那么人类演变出来的可能性极低。然后还有一个生态位的问题,恐龙的时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屈居恐龙之下的,它们要么沦为恐龙的食物,要么苟延残喘,勉强度日。
而恐龙作为那个时代的统治者,几乎霸占了7成以上的生态资源,这也就导致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而其他的物种就会被挤压的越来越窄,而即使说人类这个时候存在,那么也会沦为恐龙的食物,进入食物链最末尾的位置。
当然了,有同学可能认为,人类要比恐龙更聪明,所以人类如果在那个时候出现的话,恐龙也会慢慢被人类所消灭,好吧,我想说你想太多了,智慧这个东西不是天生就有的,一开始人类出现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一群古猿,说白了,就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猴子差不多。这个时候智慧是不存在的,人类只有本能,并不会进行思考,那么既然这样,武器什么的就更不存在了,不会有先进的机枪,炮弹以及飞机等等,那么你觉得你手无寸铁你能打过一只东北虎吗?答案是肯定是不能,如果你连老虎都打不过,更别说恐龙了。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应该是无法演化出来的,而即使演变出来,那也和现在的人类无关,因为那个时候生物体型都很大,如果出现类似人类这样的生物出现,他们的体型至少要比现在的人类大的多……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存在吗?
如果恐龙不灭绝,人类还是会出现,不过出现的时间可能要滞后一些。
人类的祖先现在公认的人类祖先,是生活在距今500到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那时它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且可以离开森林在比较开阔的地带生活了。
如果再往前推,南方古猿的祖先是一种森林古猿—拉玛古猿,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前,主要生活在亚周、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疏林地带,它们被认为是从猿类到人的过渡类型。
恐龙时代的人类祖先我们再把时间拉回更久远的恐龙时代,恐龙最昌盛的时期是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地质时期,跨度近2亿年。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包括古猿的共同祖先—哺乳动物已经出现,主要是由距今3亿多年的犬齿兽类演化而来,有代表性的是啮齿类的始祖兽、阿法齿负鼠。
(始祖兽)
(阿法齿负鼠)
这些哺乳动物虽然活在恐龙的巨大淫威之下,但身体也在快速地进化,表现为身体越来灵活,活动范围更广、适应环境能力越来越强,捕食昆虫等的本领越来越高,也经常偷吃恐龙蛋,保证了当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哺乳动物的适应能力当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巨大的灾难之时,这些哺乳动物比恐龙强大得多的适应性发挥了作用,一些哺乳动物得以幸存,并成功度过了之后的冰河时期等几次大灾难,为后来更高级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祖先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较之下,恐龙虽然当时异常强大,但也相当脆弱,对气候变化和地质灾难的适应能力很差,这就是长期以来“养尊处优”的后果。所以,如果没有那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后来的几次灾难恐龙也不能幸免,灭绝是迟早的事。
结论如果恐龙灭绝再晚一些,对哺乳动物的压制会仍然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哺乳动物的快速发展和进化,我们人类祖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后移。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存在吗?
恐龙是今天所有生物的祖先,恐龙没有灭绝;如果恐龙灭绝了,人类也不复存在!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存在吗?
我的观点是如果没有6500万年的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照样会灭绝,人类也有可能会出现。
恐龙最早出现于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在距今6500万年前灭绝,前后在地球上存在了1.75亿年之久。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仍旧是一个谜。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人们最为熟知的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图示:恐龙的末日
科学家考证,在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现在墨西哥优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地区,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这只是关于恐龙灭绝比较盛行的一种说法。恐龙是如何灭绝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假说,例如气候变迁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植物中毒说、酸雨说以及物种斗争说等等。
其中的物种斗争说法可以重点了解一下。恐龙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时期,兴盛于侏罗纪时期,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在白垩纪时期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的哺乳动物已经出现了。那时候的哺乳动物多数属于捏齿类动物。它们虽然在体型上不如恐龙,但是作为哺乳动物,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恐龙要强很多。这些啮齿类动物天敌很少,因此它们的数量很多。它们会偷吃恐龙蛋,让恐龙的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图示:啮齿类哺乳动物动物偷吃恐龙蛋
除了动物斗争和小行星撞击这一说之外,每一种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说其实都涉及到了环境的变化。那些体型巨大的恐龙因为不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灭绝是迟早的事情。而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一些体型较小的恐龙,它们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地球环境改变了,它们也跟着改变了。这些恐龙进化成了鸟类。鸟类是恐龙的后代。
图示:地球环境变得干旱、寒冷、含氧量下降恐龙都难以适应
不管哪种原因真正造成了恐龙灭绝,我们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那就是恐龙已经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地球环境了。灭绝是迟早的事情。而和恐龙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就因为极强的适应能力就没有灭绝。哺乳动物是比恐龙更高等的动物,它们的取代恐龙是迟早的事情。地球迎来哺乳动物时代是地球生命史发展的必然。
既然哺乳动物迟早会取代恐龙,那么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